-
台研究出新一代抗生素 最快3-5年后可望问世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研究人员对抗生素的研究有新突破。台“中央研究院”基因体研究中心团队目前率先成功研发出一个完整的技术平台,能快速寻找转醣梅的抑制剂,作为抗菌新利器。据称这项新技术领先全球,新一代的抗生素最快预计3至5年后就可望问世。 抗生素滥用严重,全世界都在找寻制造抗生素的新方法。过去盘尼西林使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与误用,造成严重的抗药性问题,许多细菌变种似乎蓄势待发,全球多起引起致命的医院内感染案例时有所闻,医界也陷入寻找有效抗菌新药的窘境。 据悉,过去专家发现从盘尼西林能克服细菌关键,在于细菌必须有细胞
-
青年女科学家奖王雪梅:驰骋分子生物世界
姜靖 和王雪梅仅有两次接触,印象却不尽相同。 第一次是在一个月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在京颁奖,颁奖典礼刚一结束,她就被媒体团团围住,记者也在其中。然而,不管如何“旁敲侧击”,王雪梅都会很自然地把话题转移到科研上。半个多小时里,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分子探针”、“基因靶向”、“纳米药物”……关于她本人,则提得很少。 越这样,越觉得她神秘。一个月后,记者再次联系上她。这一次,记者感受了王雪梅另外的一面。抛开“青年女科学家”的头衔,她更像是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一位有着一般人喜怒哀乐的平凡女性。 “那一刻,我被震撼了” “分子探针”、“基因靶向”
-
清华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的进程中又有新的进展
1月14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会见了来访的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人脑研究院院长Robert Desimone博士,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全球常务副总裁、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先生,生命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的华人学者、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儿童发育与健康研究所神经可塑性研究室主任鲁白博士一行,就清华大学发展生命科学与医学以及进一步促进两校在该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陪同会见。 在谈到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发展时,顾秉林校长指出:生命科学与医学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热点和
-
厦大陶涛教授《蛋白质组学》发新文章
生物通综合报道:来自厦门大学的消息,新一期的权威杂志《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发表了厦门大学陶涛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 陶涛教授课题组通过三年的潜心研究,运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手段,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了人类蛋白水解小体亚基间相互作用,基于这些结果,陶涛教授课题组绘制了这些亚基间的相互作用图谱。 蛋白水解小体(proteasome)是细胞中调节蛋白质降解最重要的细胞器,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信号转导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与肿瘤、老年痴呆等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蛋白水解小体是细胞中结构最复杂的蛋白质复合体,由近100个亚基蛋
-
Nature China专题报道动物所最新成果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从种子扩散到幼苗生成整个过程而言,大小种子表现了相同的适合度(存活率接近)。这说明,种子大小对于种子最终扩散适合度没有明显影响,大小种子在植物更新上可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上,并且Nature China在其“研究亮点”栏目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和评述。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张知彬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后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植物能结出大小不同的果实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取食果实和种子的鼠类将其
-
山东大学“973项目”新进展:缺血心肌促血管生成治疗
生物通报道:在近期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公布了由山东大学张运院士领导的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功能与重构研究重点实验室与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院教授曹义海实验室联合进行的有关缺血心肌促血管生产治疗的最新进展。 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部“973”项目等的支持,他们在联合应用生长因子FGF-2和PDGF-BB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心进展。 血管生成是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再生、创伤愈合等生理过程,还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湿性关节炎和肿瘤生长与侵袭等病理过程。尤其是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它是依赖于人
-
重点实验室《科学》文章进行澄清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第一手数据指出2007年8月31日在Science上发表的“Doing battle with the green monster of Taihu Lake”文章中关于2007年夏季太湖蓝藻暴发导致水质问题的论述不妥,当时无锡自来水中主要致嗅物质为以二甲基三硫为主的硫醚类化合物,主要通过有机体腐败后产生,而且水源水及自来水中藻毒素含量都很低。这一报道公布在2008年1月11日的《Science》杂志上。文章第一作者是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敏研究员,其1985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1992年获得日本
-
4个生命科学类项目获08年度NSFC-JSPS协议批准
生物通综合:来自自然基金委员会的消息,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双边合作协议,2008年双方共同资助10个合作研究项目(执行期限2008年4月—2010年12月)、4个双边会。经过双方资助机构商定,有14个项目获得批准,其中包括了李世访、吴毅等人与日方研究人员联合申请的4个生命科学类研究课题。 项目1:中日两国类病毒基因组序列遗传多样性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中方申请人:李世访研究员 所在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日方申请人:佐野辉男教授 所在单位:弘前大学 类别:合作研究&
-
访陈凌:艾滋病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已是尽善尽美 “默克公司的Ad5疫苗失败了,对此我在感到意外和遗憾的同时只能是面对现实,希望自己能够从头再来,和更多的同行一起同心协力攻关,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能够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2007年底,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疫苗研究专家陈凌研究员在北京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2008年新年伊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在广州举办了中科院2008年传染病学术交流会,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在写给会议的致辞中说: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水平,冲击社会秩序,制约国民经济
-
香港今年发现两种新流感病毒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10日表示,今年发现两种新流感病毒,但香港流感病毒未有变种;现时市民注射的流感防疫针,对病毒有一定作用。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对于近日流行性感冒个案有轻微上升的情况,防护中心称,现阶段难以断定香港已进入流感高峰期,市民应保持警觉。 防护中心表示,每年卫生署都会发现新流感病毒品种,今年发现的分别是布里斯本H3N2甲型和佛罗里达乙型,是在市民向政府及私家医生求诊时发现的零星个案。 中心发言人强调,香港流感病毒未有变种:“现时并没有数据
-
农科院哈兽研所禽流感疫苗预防“两疫”
由中国农科院哈兽研所陈化兰研究员主持研制的“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日前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据介绍,该重组活疫苗是国际上第一个实现产业化应用的重组RNA病毒活载体疫苗,也是首次实现一种活毒疫苗有效预防禽流感和新城疫两种家禽重大烈性传染病。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这一重要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进入成熟应用阶段。据统计,自2006年至今该疫苗已在全国推广应用40余亿羽份,产生了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高致病力禽流感和新城疫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两种重大烈性传染病,H5N1高致病力禽流感和新城疫免疫接种是我国
-
大四学生的“异想天开”:鱿鱼皮里“淘金”
生物通综合: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会逐渐失去弹性、长出皱纹,这主要是因为皮肤中的胶原蛋白流失所造成的。因此也被认为是美容圣品。 事实上,胶原蛋白是一种生物性高分子物质,在动物细胞中扮演结合组织的角色。为生物科技产业最具关键性的原材料之一,也是需求量十分庞大的最佳生物医药材料。其应用领域包括生医材料、化妆品、食品工业、研究用途等。 来自新民晚报的消息,上海水产大学大四学生顾杰的“异想天开”在实验室里得以实现。他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在通常被丢弃的鱿鱼皮中提取出胶原蛋白,并制成眼贴和凝胶精华素。 鱿鱼是一种颇受人们欢迎的水产品,但在加工处理过程中约有35%的头、足
-
大嚼无糖口香糖不利于肠胃健康
德国医学专家11日指出,过多嚼一些无糖口香糖可能引发肠道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无糖口香糖含有甜味剂山梨糖醇,过量摄入山梨糖醇可能引发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问题。 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于尔根·巴迪茨说,一名男子与一名女子分别因上述症状来医院求医。巴迪茨发现他俩都爱嚼无糖口香糖,每人每天平均要咀嚼15至20粒。戒除上述习惯后,两人的肠道功能都恢复了正常。 山梨糖醇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白色晶体,一些无糖口香糖将山梨糖醇作为甜味剂代替糖分。但山梨糖醇同时还是一种药性温和的泻药,摄入过多会引起腹泻。 &n
-
全国首个“虚拟”实验室落户厦门
一个致力于深海生物基因研究领域的首个国家级“虚拟”实验室昨日落户厦门海洋三所。这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产学研拥有了一个创新型机构。 昨日上午,中国大洋深海生物及其基因资源研究开发中心在厦门海洋三所成立;厦门市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厦门海洋三所揭牌。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长余兴光说,深海生物基因研究目前已发展为一个国际热门学科,厦门海洋三所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进行此项研究,经过近年来的加快发展,已形成了高水平的专家团队,一些领域的研究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在广州获成功
作者:陈国华 近日,一名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在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获成功。目前,该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骨髓干细胞变成肝细胞代行肝功能的治疗目的。开创了国内临床采用高科技手段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新途径。 据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许瑞云教授称,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世界上最前沿、最热门的医疗技术,它与传统肝移植治疗方法相比,不存在免疫排斥及伦理问题。 这项技术风险小、痛苦少、费用低,而它的原理也很简单。将患者健康的骨髓分离出干细胞,并将干细胞经肝动脉输入到病肝内,这些干细胞在肝内“落户”。因骨髓
-
安医大破解牛皮癣白癜风遗传密码
目前世界上最为完整的皮肤病遗传资源库在合肥诞生。昨天,安徽医科大学对外宣布,该校教授明确了中国汉族人牛皮癣、白癜风等遗传模式和规律。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遗传病都存在共同的研究瓶颈,那就是面临着遗传资源的缺乏,如何收集、保存日渐稀少而宝贵的民族遗传资源并加以利用成为摆在广大学者面前最迫切的历史使命。 据悉,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张学军带领其科研团队,通过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汉族人“牛皮癣”等10种皮肤复
-
中科院973项目获重大进展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对抗HIV-1天然免疫分子TRIM5α的分子进化(该研究结果已在Gene杂志发表)与限制HIV-1感染和复制的机制研究中发现:在旧大陆猴平顶猴中,Cyclophilin A的cDNA通过逆转座机制插入至TRIM5基因座,形成了TRIM5-CypA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蛋白产物不能够限制HIV-1的感染和复制,这可能是平顶猴对HIV-1易感的重要分子机制。此项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天然免疫分子TRIM5α限制HIV-1感染和复制的作用机制,也为国际HIV/AIDS研究广泛关注的HIV/AIDS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建立提供了重要思路。领导这一研究的室中科院昆明
-
荧光猪:展示生命科学的炫丽色彩
2008年1月7日,2头具有绿色荧光遗传特征的小猪在哈尔滨诞生,为即将告别的猪年增添了一抹特别亮丽的颜色。这两个引起轰动的可爱小猪,是东北农业大学的刘忠华教授主持的转基因克隆猪课题的研究成果。刘忠华教授将来自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基因注射到母猪的子宫中,在114天之后的2006年12月24日,产下3头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经过一年的精心护养,这3头克隆猪中的一头在1月7日首先顺利地生产11头小猪,其中6头公猪,5头母猪。具有绿色荧光特征的两头小猪分别是一公一母。 绿色荧光猪是如何研制出来的?绿色荧光克隆猪的繁育过程类似于克隆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首套高精度自动掌纹识别系统
作者:卢光明 刘传书 我国科学家历时10年首创完成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自动掌纹识别技术与系统研究”,1月6日在深圳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中科院院士及来自中、美、德等国教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研究提出了与掌纹识别相关的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理论、模型和算法,丰富了生物特征识别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该课题组张大鹏教授等于1997年在全球率先开展了用于身份鉴别的自动掌纹识别技术研究工作。由哈工大、香港理工大等单位联合的团队对掌纹图像获取与识别过程中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完整的掌纹识别基础理
-
俄媒:绿色发光猪让中国科学家身价大增
1月7日,两头刚出生的“荧光猪崽”在紫外光源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 当日,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顺利产下11头小猪,其中2头具有绿色荧光遗传特征。有关专家称,这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转基因猪已经发展成熟。 新华社发(崔伟涛摄) 俄罗斯《消息报》1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出现绿色发光猪 中国遗传学家现在身价倍增,因为盼望已久的珍贵克隆小猪崽问世了,这窝小猪崽是他们在2006年克隆的,这头小猪可以在紫外线下闪闪发光。这种现象是由于在星期一刚刚出生的小猪血液里含有特殊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