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甘怡群课题组在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上发表论文,采用层次漂移扩散模型的随机对照试验,探讨渴望调节训练在应激下促进健康饮食选择

    近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甘怡群教授课题组在健康心理学旗舰期刊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IF=6.9;中科院二区)在线发表题“Regulation of craving training to support healthy food choices under stress: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employing the hierarchical drift-diffusion model”的论文。 研究发现,某些个体在面临应激时更容易选择不健康的食物。以往研究发现,基于认知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间:2024-01-13

  • Cell Research | 王延轶研究组发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入侵细胞的受体

    近日,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延轶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LDLR is an entry receptor for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的入侵受体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对CCHFV感染致病机制的理解和防控策略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CCHFV是一种蜱虫传播、布尼亚病毒目内罗病毒科的负链RNA病毒,于1956年在刚果首次被分离获得病毒株,在1969年被确认为引起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病原体。目

    来源: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4-01-13

  • 上海交大吴强课题组揭示ZNF143架构三维基因组的机制

    人类长约2米的线性基因组DNA在细胞核内高度折叠压缩约30万倍,它在如此紧致的三维空间内如何有序排布并发挥各种各样的生理功能一直是基因组研究的难点。近十年来三维基因组研究蓬勃发展,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基因组DNA受粘连蛋白复合物Cohesin挤压成环,形成拓扑相关结构域、染色质区室和染色体领地等复杂的高级结构,这些高级结构异常将导致畸形、肿瘤等疾病发生。早在2012年课题组就发现CTCF/Cohesin介导的染色质环化决定了原钙粘蛋白启动子的特异性选择(PNAS,2012)。2015年又进一步发现CTCF在一维基因组中结合的位置和方向决定着染色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1-13

  • 我国学者在电动汽车的换电服务运营管理研究中取得进展

    图 “集中充电、分散换电”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布局和运营过程   电动汽车的推广与发展能有效降低碳排放、促进清洁能源转型,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当前,单站式“分散充电、分散换电”的换电电动汽车运营模式面临着城市内充换电需求与配电网容量潜在不平衡的巨大挑战。电动汽车推广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动力电池能量供应,其中设计和优化电动汽车的电能供应网络是关键。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1-13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非营利组织运营管理研究中取得进展

    图 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动态资源分配最优策略   非营利组织以服务为宗旨,在教育、扶贫、环境保护和社会救助等领域从事公益性或非营利性工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筹集到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使用是非营利组织的核心运作环节。然而,非营利组织因工作性质在资源分配决策时常面临着以下特殊困难:(1)传统以价格为手段的目标群体识别和需求刻画方法失效,存在冒领错发的“识别难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1-13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薪酬差距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 团队间薪酬差距影响组织绩效的理论模型 注:“+”“-”分别表示正、负影响关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2132003、72225007)等资助下,南京大学张正堂教授、贺伟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邢志杰助理教授与美国康奈尔大学Tae-Youn Park教授合作,在薪酬差距的基础理论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团队间薪酬差距的有效性(The Effects of Be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1-13

  • 基于脑功能连接组学毕生发展参考模型的抑郁症神经生物学分类研究

                     图 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脑功能连接组学毕生发展参考模型对抑郁症神经生物学亚型的分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021004)等资助下,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夏明睿团队及其合作者在探索抑郁症神经生物学亚型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脑功能连接组学毕生发展参考模型的抑郁症神经生物学分类研究(Mapping Neurophysiological Subtype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Using No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1-12

  • 南方医科大学PNAS发文,在异位骨化形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ANGPTL4通过识别并结合LepR参与异位骨化形成的机制模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301002、82202654、92268204、81991511)等资助下,南方医科大学白晓春教授团队在异位骨化形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ANGPTL4结合瘦素受体调控异位骨化形成(ANGPTL4 binds to leptin receptor to regulate ectopic bone formation)”为题,于2023年12月26日在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1-12

  • 高原药用资源生态保护与繁育学科团组在藏药山莨菪根系相关微生物与莨菪烷类生物碱积累的相关性方面取得新进展

      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 (Maxim.) Pascher),为茄科山莨菪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青海、甘肃、西藏、云南等地。藏医常以山莨菪种子和根入药,其根藏药名为“唐冲那保”或“唐冲纳波”,具有麻醉镇痛、杀虫、镇惊、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恶疮、虫病、皮肤炭疽病及癫狂等症。其有效成分主要是莨菪烷类生物碱,如山莨菪碱、东莨菪碱、阿托品、樟柳碱、红古豆碱等,解析莨菪烷类生物碱的合成机制对于通过调控莨菪烷类生物碱的生物合成,提高山莨菪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植物与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因子在进化中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莨菪烷类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但目前对于山莨

    来源:中科院高原生物所

    时间:2024-01-12

  • 武汉病毒所在布尼亚病毒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病毒资源库王华林/邓菲/宁云佳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和Journal of Virology分别发表了题为“Interactome profiling of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glycoproteins”和“Host factor MxA restricts Dabie bandavirus infection by targeting the viral NP protein to inhi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4-01-12

  • 细胞离子受体研究的重大进展:浙江大学郑绍建课题组在Cell Resea...

    生物如何感知并转导信号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解析感知和传递信号的分子基础是当前生命科学的前沿热点领域,其核心是挖掘和鉴定感受不同信号的受体蛋白。在植物中,这一领域最为典型的代表是作为植物体内传递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信号的关键物质之植物激素,其受体蛋白的鉴定一直是研究的焦点,相关成果陆续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上[1-5]。尽管植物如何感知内源激素信号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植物如何感受外部刺激、特别是土壤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的分子机制仍有待探索。近年来研究人员在植物细胞钠离子和硝酸盐离子的感知上取得了重要进展[6-8],但对其它离子感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1-12

  • 上海交大张文明教授团队在智能织物软体机器人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张文明教授团队与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李汶柏研究员合作研究,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文章“Encoded sewing soft textile robots”,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缝制约束力学”的气动织物软机器设计和制造的新方法,解决了可编程气动软体机器人在高效定制化开发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挑战,通过简单高效的二维平面缝制工艺,实现了气动织物软机器的复杂时空编码和物理智能,为加速气动织物软机器服务于安全人机交互、定制化穿戴和医疗康复设备的原型开发和产品迭代提供了有效途径。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博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1-12

  • 赵同金课题组揭示肌肉损伤诱导的脂肪酸摄取及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

    脂肪酸(FAs)在细胞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涉及β-氧化、能量储存、膜合成、脂质激素和修饰等多种关键活动1-3。几乎所有的组织都能够利用脂肪酸,不同组织在脂肪酸吸收中拥有明确的功能分工,但是它们感应不同的生理状态从而进行脂肪酸吸收的分子机制目前并不清楚。肌肉组织是人体内体积最大的组织,约占身体总重量的45%。近几十年来的研究中,肌肉疲劳和肌肉损伤是影响运动员有氧竞技能力的主要原因。因此,科学界将肌肉损伤后的愈合过程放在了运动生理学研究的核心位置。肌肉损伤后,肌肉干细胞(也称为卫星细胞)从静止状态切换到增殖状态,激活的肌肉干细胞经历显著的代谢变化,以满足快速增殖的能量需求4-6。然而,对于

    来源:复旦大学 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

    时间:2024-01-12

  • 我国学者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策略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抗血小板治疗后卒中和中重度出血累积发生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825007)等资助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团队在缺血性卒中的精准化二级预防策略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缺血性卒中后72小时内启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reatment up to 72 Hours after Ische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1-12

  • 我国学者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AGO2激活线粒体基因Cytb的翻译改善糖尿病心肌病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170273、U22A20266)等资助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李华萍副教授、陈琛教授团队在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AGO2通过激活线粒体基因翻译在糖尿病心肌病中发挥心脏保护作用(Ago2 protects agains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1-12

  • 中外学者Nature发文揭秘:为什么世界上最大的类人猿灭绝了?

    步氏巨猿曾经成群结队地漫步于中国南方的喀斯特地区。其直立身高可以达到3米,体重最大可以达到300公斤,是地球上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灵长类。这个远房亲戚在我们人类到达这片土地之前就已经绝灭了。迄今,只有将近2000颗牙齿和4件不完整的下颌能够向人们证明它们曾经的存在。至于导致其绝灭的原因,我们更是知之甚少。近日,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解开了步氏巨猿的绝灭之谜,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该研究表明,在29.5~21.5万年前,正是对摄食行为和食物偏好的执着导致步氏巨猿在面对环境改变时显得脆弱无比,并锁定了其走向绝灭的命运。步氏巨猿的绝灭在古人类学中多少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4-01-11

  • MCT1乳酸转运-丙酮酸代谢-H3K27乙酰化-AID高效转录这一全新信号轴在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和红斑狼疮疾病中的作用

    陈立功和刘万里合作发现MCT1乳酸转运-丙酮酸代谢-H3K27乙酰化-AID高效转录这一全新信号轴在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和红斑狼疮疾病中的作用2024年1月2日,清华大学药学院陈立功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课题组合作以“MCT1介导的丙酮酸代谢通过H3K27乙酰化调控抗体类别转换”(MCT1-governed pyruvate metabolism is essential for antibody class-switch recombination through H3K27 acetylation)为题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论文。发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4-01-11

  • 哺乳动物辐射轴多尺度结构和脑室管膜纤毛轴丝的特异性结构

      1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丛尧研究组、朱学良研究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鄢秀敏研究组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Multi-scale  structures of the mammalian radial spoke and divergence of axonemal complexes in  ependymal  cilia”。该研究综合应用冷冻电镜(cryo-EM)、冷冻电子断层重构(cryo-ET)、质谱、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4-01-11

  • 武汉病毒研究所发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入侵细胞的受体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延轶研究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在线发表了题为“LDLR is an entry receptor for 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的入侵受体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对CCHFV感染致病机制的理解和防控策略的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CCHFV是一种蜱虫传播、布尼亚病毒目内罗病毒科的负链RNA病毒,于1956年在刚果首次被分离获得病毒株,在1969年被确认为引起克里米亚-刚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4-01-11

  • PNAS|四川大学林宏辉/邓星光团队联合加州大学柳波团队揭示KNL1通过纺锤体组装检查点调控植物细胞分...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子细胞的正确分配依赖于在染色体着丝粒上组装的动粒蛋白复合物。动粒和纺锤体微管的附着受到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SAC)严格监控,以延迟细胞进入后期,直到所有动粒正确附着。拟南芥KNL1仅在两个功能域上与动物相关,其余氨基酸序列几乎没有同源性,所以植物同源物能否在SAC信号传导中起作用?高度分化的KNL1家族蛋白在不同植物谱系中的功能是否不同?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近日,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宏辉/邓星光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柳波团队合作在PNAS发表了题为“A coadapted K

    来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1-11


页次:101/1558  共31155篇文章  
分页:[<<][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