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神经科学
  • 科学家成功利用在售游戏控制器获取大脑信息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演示如何利用一种在市面上购买的游戏控制器“入侵”他人的大脑,获取他们的私密敏感信息,例如个人识别号码和银行交易信息。这个游戏控制器就是现货供应的Emotive脑机界面,售价仅190英镑(约合299美元)。Emotive允许用户利用思想与他们的电脑进行互动,通常用于控制游戏。演示中,科学家让参与者坐在电脑屏幕前,而后向他们展示人物、银行和个人识别号码的图像。在此之后,他们从参与者大脑中“窃取”这些信息,确切地说,就是被称之为“P300”的脑电信号。P300在一个人的大脑发现有意义的事物时产生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8-29

  • 英澳发现肾神经阻断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显长效

    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用无线电波阻断肾脏交感神经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术后18个月间血压持续、有效、大幅降低,未显现副作用。研究人员说,这种疗法有望明年纳入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造福更多服药无效的高血压患者。 长期有效 这种疗法名为“肾脏去神经支配疗法”。医生借助导管提供射频能量,阻断患者肾动脉周围的微小神经,从而降低血压。先前研究结果显示,部分高血压源于大脑向这些神经传递错误信号。 英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为100多名高血压患者实施手术。这些患者服用三种或三种以上降压药,收缩压仍在178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超过97毫米汞柱。 研究人员密切关注这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8-29

  • Nature趣闻:学习睡觉两不误!边睡边学不是梦

    生物通报道  这听起来就像每个学生的梦想:发表在8月26日《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在打瞌睡的时候学习全新的信息。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Anat Arzi和她的同事们利用一种称作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简单的学习方式教会了55名健康参与者在他们睡觉的时候将气味与声音联系起来。他们多次将睡着的参与者暴露在例如除臭剂和洗发水等愉快的气味以及腐烂的鱼与肉等不愉快的气味下,并同每种气味一起演奏一种特定的声音。众所周知睡眠在加强现有记忆中起重要作用,且这种条件反射已知可改变醒着的人们的嗅闻行为。受试者在听到与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8-28

  • 科普:睡觉时也能学习新东西

    新华网伦敦8月26日电(记者黄堃)睡觉时也能学习新东西?这是许多人特别是学生的梦想,英国《自然杂志神经学专刊》26日刊登以色列研究人员的报告说,人类大脑的确存在这样的机制。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志愿者睡觉的时候,给他们闻不同的气味,并播放不同的声音,而气味和声音之间是固定搭配的。通常人们在闻到香味时会深呼吸,而闻到臭味时会尽量少吸气。观察发现,经过这样的条件反射训练,睡眠中的志愿者也会在听到与香味相关的声音时深吸气,即使这时并没有释放香味。更关键的是,在第二天志愿者清醒的状态下,给他们播放相关声音,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而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在睡觉时经受了这样的条件反射训练。这些结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8-28

  • 经常慢跑有助于改善视觉记忆力

       德国乌尔姆大学的研究人员把30个人编为一组,要求他们每周慢跑2次,每次30分钟,然后测试他们的大脑改善情况。英国拉夫伯勒大学运动科学教授克莱德·威廉斯认为,这项研究结果证实,在锻炼之后,人们感觉自己更加精力充沛,大脑更加敏捷,对周边环境的观察力也有所增强。   德国乌尔姆大学的研究人员把30个人编为一组,要求他们每周慢跑2次,每次30分钟,然后测试他们的大脑改善情况。结果发现,尽管被调查者对数字的记忆能力大致没有变化,但他们回忆画面和完成视觉工作(比如与地图有关的工作)的能力显著提高。  试验进行到一半时,研究人员把慢跑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继续慢跑,一组停止慢跑。结果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时间:2012-08-28

  • 研究揭示青年型帕金森氏症发病分子机制

    日本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胞内的线粒体质量下降时,与帕金森氏症有关的一种基因会出现“自我磷酸化”现象。了解这一机制有望促进青年型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8月22日发表公报说,其研究人员发现,人体正常的“PINK1”基因在线粒体出现异常时会被激活,与磷酸结合,出现“自我磷酸化”现象,然后将信号传递给“Parkin”基因,后者负责将异常线粒体分解。 但在青年型帕金森氏症患者体内,“PINK1”基因无法与磷酸结合,“自我磷酸化”现象停止,因此无法传递信号,不能启动异常线粒体分解进程。这种异常状况与青年型帕金森氏症的起因相关。 此前的研究表明,如果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2-08-28

  • 科学家发现神秘大脑蛋白质 可决定人类智商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0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称一种蛋白质内的颗粒可能是人类成为地球上最智能生物的决定因素。这项研究显示,这是理解人类大脑为什么比任何其他生物都要更大并且更复杂的关键。它也可能能够解释人类心智容量是如何进化的如此迅速如此显著,这个谜题已经困扰科学家几十年了。现代人脑大约是类人猿——我们目前现存最亲近的近亲——脑容量的三倍大小。更重要的是,大脑与身体大小的比率非常大,并且拥有一个更硕大的大脑皮层,这个区域控制高级思维过程,拥有较高浓度的神经元。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詹姆斯·斯科拉教授说道:“我们希望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人脑的大小和认知能力将我们与其它近亲区分开来,但是这

    来源:凤凰科技

    时间:2012-08-27

  • 美用生物荧光蛋白观察神经元内蛋白质运动过程

    网易探索8月26日报道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2日报道,最近,美国南加州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从水母体内分离出的生物荧光蛋白,照亮了神经元内部并拍摄了一段视频,揭示了蛋白质在神经细胞区室内运动的情景,可“看到”蛋白质定向地通过神经元以及大脑重建的过程。相关论文最近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神经元内部区室分两种:轴突部分和树突部分。轴突是负责把电信号传给其他神经元的区域,而树突是从其他神经元接受信号的区域。论文领导作者、南加州大学博士生萨曼德·阿尔巴萨姆说:“十几年前人们就知道,蛋白质具有专门的定向性,只能进入其中一种区室。但不知道这种定向是怎么发生的,直到我们亲眼目睹了它们是怎么向其中一种区室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8-27

  • 视频揭示蛋白质在神经元内运输情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22日报道,最近,美国南加州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从水母体内分离出的生物荧光蛋白,照亮了神经元内部并拍摄了一段视频,揭示了蛋白质在神经细胞区室内运动的情景,可“看到”蛋白质定向地通过神经元以及大脑重建的过程。相关论文最近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     神经元内部区室分两种:轴突部分和树突部分。轴突是负责把电信号传给其他神经元的区域,而树突是从其他神经元接受信号的区域。论文领导作者、南加州大学博士生萨曼德·阿尔巴萨姆说:“十几年前人们就知道,蛋白质具有专门的定向性,只能进入其中一种区室。但不知道这种定向是怎么发生的,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8-24

  • 静息状态吗啡调节痛觉神经网络机制

    尽管吗啡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疼痛,但其镇痛的脊髓上中枢机制却不清楚。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吗啡抑制疼痛后的神经活动改变,鲜有研究报告吗啡在无痛状态下对中枢神经元活动的调节,而后者恰恰是外科手术中超前镇痛的基础。所谓超前镇痛,是指在手术之前就给予镇痛药物,借以抑制伤害性系统的敏化过程,较常规的术后给药相比,术前给药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以及减少对镇痛药物的需求。超前镇痛的机制迄今并不清楚,因此,揭示吗啡对丘脑-皮层痛觉神经网络的静息态自发活动的调节有助于理解吗啡超前镇痛的机制。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非研究组围绕这一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该研究以成年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清醒动物单个神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2-08-23

  • 考前填鸭式学习会起反作用

    一项新研究发现,学生考前“开夜车”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 学生们为了准备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等考试、大学中的科目考试等各类考试往往喜欢考前突击,但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研究发现,在美国青少年中,那些更有计划地学习的学生通常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研究人员长时间跟踪调查了535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志愿者在两星期内被要求完成家庭作业和睡眠日志。他们分别来自9年级(14岁)、10年级(15岁)和12年级(17岁)。 研究结果发现,那些经常熬夜学习的学生大多难以理解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并且在测验中成绩不理想。研究人员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2-08-23

  • 网传吃榴莲喝酒可致死遭专家否认 确含神经毒剂

    最近,有网友在微博里提到,一位小伙子在泰国旅游的时候,吃了很多榴莲,之后又喝了酒,结果引发心脏病猝死,年仅28岁,引发网友热议。“人情世故”留言大呼自己也曾吃完榴莲又吃了一块酒心巧克力:“还好吃得不多,现在想想可真‘悬’啊。”吃榴莲喝酒会导致死亡,究竟是什么原因?针对网友关心的这些问题,21日,新华网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主治医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代金刚。 “榴莲+喝酒”一定会导致死亡吗? 新华网记者:吃榴莲喝酒一定会导致死亡吗?还是计量达到某种程度才会发生? 代金刚:日常生活中,人们并没有把“榴莲+喝酒”作为一个特别的禁忌,在中国南方或东南亚的很多餐桌上都会有二者并存的情况。所以,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8-23

  • 研究显示胖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衰退更快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20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与瘦人相比,肥胖者丧失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速度更快。 伦敦大学学院对6401名50岁和60岁之间在“白厅”工作的公务员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记录这些人的体重、血压、胆固醇水平以及服用的药物,并在10年内进行3次精神测试,以评估他们的记忆力和其他认知技巧。这些公务员中,582人(9%)属肥胖者,350人被归入“新陈代谢异常”类别,即同时有高血压、高胆固醇或糖尿病中任意两种疾病的患者。研究人员发现,肥胖者丧失记忆力和思维技巧的速度比其他人更快。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

    来源:国际在线

    时间:2012-08-23

  • 大脑血管网络形成之谜破解

    本报讯  (记者胡德荣)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组科研人员,通过采用多学科交叉手段,首次从宏观全脑尺度揭示大脑血管网络的发育规律,并从微观层次上揭示其细胞分子机制,从而揭示了大脑血管网络形成之谜。相关研究论文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公共科学图书馆 生物学》杂志上。 科研人员通过对活体斑马鱼脑中所有血管进行连续数天的三维成像和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发现在发育过程中,尽管大量脑血管在不断形成,但脑血管三维网络结构却在不断简化。科研人员通过连续跟踪每根血管的生长及其所承载的血流速度,发现脑血管网络的简化是由处于局部复杂网络中的血管消失即血管修剪造成的,其中最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2-08-23

  •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内容综览

    腺病毒介导葡萄糖转运体3抑制缺血损伤PC12细胞的凋亡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于2012年6月17期出版的一项关于“Adenovirus-mediated transfection with glucose transporter 3 suppresses PC12 cell apoptosis following ischemic injury”的研究显示,①转染腺病毒介导的葡萄糖转运体3能明显抑制缺血损伤诱导的大鼠PC12细胞的凋亡。②转染腺病毒介导的葡萄糖转运体3可提高缺血损伤大鼠PC12细胞葡萄糖摄取率。③转染腺病毒介导的葡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12-08-22

  • Nature子刊:大脑中的快速补偿变化使嗅觉感知稳定

    当人的嗅觉被阻断时,相应的大脑活动也会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会随着嗅觉的恢复很快地逆转复原。先前的研究认为嗅觉系统对气味丧失之后的感知变化具有一定的抵抗性,但是本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认为嗅觉感知的稳定性其实是因为大脑中存在快速补偿变化。Keng Nei Wu等人通过完全堵住受试者的鼻孔来限制对其气味的感知,并让受试者连续一个星期呆在医院的低气味监护室中。结果发现在试验前后,受试者对气味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并未发生改变。但是,与气味相关的大脑活动却有所变化。在气味感知受限后,受试者大脑眶额皮层的活动便有所增加,而初级嗅觉皮层的活动则马上减少。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组合变化可能维持着嗅觉感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2-08-22

  • 细胞“抄近道”形成肠神经

    新华网东京8月20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研究人员19日报告说,他们发现实验鼠受精卵的肠神经前体细胞通过“抄近道”移动,高效形成肠神经系统,而不是像此前认为的那样——前体细胞从口腔沿消化道向下移动,从而形成肠神经系统。研究者认为,这一新发现有望促进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研究。肠神经系统是纵贯胃肠消化道的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即使大脑没有发出指令,也能调节胃肠消化道的功能,有“第二大脑”之称。日本理化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榎本秀树领导的小组,19日在英国期刊《自然·神经科学》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通过改变实验鼠基因,使实验鼠受精卵的肠神经前体细胞能够合成在紫外线照射下改变颜色的荧光蛋白,再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8-21

  • 科学家发现大脑信息总台有个“接线员”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7日报道,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在人脑深处有一个叫做丘脑枕(pulvinar)的区域,就像是个信息总台接线员,负责将外界的刺激信息分类整理,将人的注意力放在对行为与生存最重要的信息上。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有望为缺乏注意力而导致的紊乱类疾病带来新疗法,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精神分裂症等。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论文领导作者、普林斯顿神经科学院(PNI)副研究员尤利·萨奥曼解释说:“根据我们的研究,在大脑中心有一个神秘区域叫做丘脑枕,在脑皮层的视觉区之间扮演了总台接线员的角色。当我们注意重要视觉信息时,丘脑枕确保了信息通过不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8-21

  • 大脑磁共振可知人真实年龄

    医生们表示这项发现对他们了解人类大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一些演艺明星们为了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往往会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近日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大脑内部存在一个“时钟”,通过对大脑扫描便可准确获知一个人的真实年龄,误差不会超过1岁。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8月17日报道,参与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蒂莫西·布朗说:“我们已经在人类大脑中发现了一个类似“时钟”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成熟的生物信号,这种信号能够很好地捕捉到人们的年龄差异。”布朗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对885名从3岁到20岁年龄的人进行了大脑扫描,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人类大脑内部的231处生物标记

    来源:中国日报网

    时间:2012-08-21

  • 日发现一种自闭症的生理指标

    新华社东京8月17日电 京都大学副教授佐藤弥率领的研究小组17日说,他们首次发现,在阿斯伯格综合征等自闭症中,无法通过表情读懂对方感情的交际困难患者,其脑部额叶的一部分神经活动很可能降低,这一生理指标有望用于准确诊断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又名亚斯伯格症候群,是自闭症的一种,其重要特征是交际困难、兴趣狭隘及重复特定行为。但和其他类型的自闭症相比,患者的语言及认知能力仍可发育。佐藤弥等人让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等的12名患者和13名正常人观看动画上活动的表情,然后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测他们脑部活动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发育障碍的患者中,其右脑额叶下部的额下回活动降低的比例非常高,这里的镜像神经元被认为具

    来源:科技网

    时间:2012-08-20


页次:227/353  共7049篇文章  
分页:[<<][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