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神经科学
  • Nature新闻:朊蛋白协助大脑发育

    生物通报道:一提起朊蛋白Prion,人们首先想起的多半是“疯牛病”、变异型克雅氏症等相关疾病。其实,正常朊蛋白在隔离神经的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在,研究人员又发现正常朊蛋白能够帮助大脑发育。他们首次通过直接证据证明,正常朊蛋白有助于神经连接的形成。意大利科学家们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朊蛋白与神经发育的可塑性有关,这种可塑性能够在生长中的大脑内塑造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朊蛋白有两种主要形式:正常蛋白和错误折叠的感染性蛋白。正常形式的朊蛋白被称为PrPC(cellular prion protein),存在于机体的每个细胞中,而且能够在保护神经的细胞中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2-20

  • 大脑感知方向和形状的两个区域确定

        美国纽约大学和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成像设备,确定了大脑负责感知方向和形状的两个区域。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该研究成果是在理解大脑如何处理视觉信息方面的一个重要进步。    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设备,定位了这两个位于大脑皮质上如硬币大小的相邻区域,然后短时间向其施加磁场,暂时中断了神经活动。他们发现,这两个区域能够独立处理不同类型的视觉信息,其中一个区域专门处理方向信息,另一个区域则负责处理由不同曲度定义的形状信息。    设计此项研究的布拉德福德大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系迪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02-20

  • 日本科学家发现大猩猩能记忆20以内数字顺序

    据日本《读卖新闻》日前报道,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松泽哲郎教授研究发现了大猩猩能记忆20以内数字的顺序,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松泽哲郎14日在美国召开的“美国科学振兴协会”的年度大会上发表了该研究成果。据悉,松泽哲郎之前就曾发现大猩猩能记住10以内的数字顺序。为了进一步确认大猩猩能否记住10以上的两位数的数字顺序,松泽哲郎展开了进一步研究。他先通过电脑屏幕让一只12岁的雄性大猩猩记住1-19的数字顺序,然后把这些数字的顺序打乱,呈不规则显示,再让大猩猩触摸电脑屏幕。如果大猩猩按照从小到大的正确顺序触摸时,数字就会从屏幕上自动消失。如此反复让大猩猩试了多次。结果每次大猩猩都能准确判断出1-19的

    来源:国际在线

    时间:2013-02-20

  • 自闭症有关基因只活跃于大脑发育早期阶段

      中国科技网伦敦2月18日电(记者刘海英)英国公布的一项针对小鼠的最新研究表明,与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基因,只活跃于大脑发育的早期阶段。    由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对小鼠大脑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这一发育过程从15天的小鼠胚胎开始,一直到小鼠成年期结束。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与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基因,只会在小鼠大脑发育的特定阶段才活跃于大脑的“基底板”(subplate)部位。    “大部分自闭症易感基因仅在小鼠大脑发育阶段才会在大脑基底板部位表达,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02-20

  • 人类首幅大脑功能连线图

         美国人脑连接组项目正致力于研究和绘制首幅人类大脑地图,该研究课题旨在弄清楚为什么有些人拥有科学、艺术或音乐等方面的天赋。在近日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会议上,美国麻省总医院科学家公布了首批大脑成像成果。记者在体验大脑扫描后得到的自己的大脑连线图。    大脑连线图中心部分的特写。绿色连线形成带状束,是大脑额叶之间的连接区。从左到右的红色连线束是胼胝体的一部分。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们利用一台特制扫描仪让大脑成像技术更加成熟、精确。这种扫描仪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扫描仪之一,它的磁体需要22兆瓦的电力。 &nb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3-02-19

  • 如何维持永恒的爱情?秘密就在大脑里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英国每日电邮报道,最新研究发现,一段新的浪漫爱情是否会发展成一段长期的恋爱关系的关键线索似乎隐藏在我们想到新伴侣时的大脑反应。研究人员发现,当陷入爱情的人们想到自己的新恋人时,大脑某些区域的活跃程度反映了这段爱情是否可能进化成长久恋爱关系的重要线索。科学家检测到刚陷入恋爱的一组被试者的脑电活动存在与众不同的奇特样式,并发现他们能够通过脑电扫描预测情侣恋爱是否长久。脑电扫描显示,无论某人如何坚定的认为他和爱人坚贞不屈,他大脑里神经元活动才是表明他们对彼此的感情是否能够持续三年以上的关键因素。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社会心理学家的亚瑟·艾伦(Arthur Aron

    来源:凤凰科技

    时间:2013-02-18

  • 青岛大学、北大Nature子刊发表神经学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青岛大学医学院和北京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肽激素ghrelin通过抑制Kv7/KCNQ通道增强了神经元兴奋性,相关“Peptide hormone ghrelin enhances neuronal excitability by inhibition of Kv7/KCNQ channels”发表在2月5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青岛大学医学院的谢俊霞(Junxia Xie)教授、姜宏(Hong Jiang)教授和北京大学药学院的王克威(KeWei Wang)教授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黑质致密部(SN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2-07

  • 运动可减缓记忆力衰退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适量运动时体内会产生一种激素,可缓解阿尔茨海默氏症造成的大脑损伤,减缓记忆力衰退症状。 此前研究表明运动有助于减缓阿尔茨海默氏症发展,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会缓解这种疾病造成的大脑损伤。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用药物阻止这种激素与其受体相结合,结果实验鼠的记忆力下降。而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实验鼠在持续运动后,其激素系统会逐渐恢复,改善记忆力。 研究人员介绍说,正常水平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帮助神经细胞存活,有助于头脑保持清醒。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这种激素水平相对较低,运动过程中大脑受体开启,促肾上腺皮质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3-02-06

  • 科学家欲重现人类大脑 目前已融资16亿美元

    比特网(ChinaByte)2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人类大脑项目”(Human Brain Project)国际研究团体,试图根据大脑的架构和电路开发新的计算系统和机器人。该团体目前已获得获得16亿美元融资。该项目将成为迄今规模和意义最重大的人脑重现项目。整个团队将包括超过来自全球80个不同研究机构的200多名独立研究员。该项目的范围和目标甚至可以与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项目相提并论。“人类大脑项目”将主要在瑞士洛桑进行,是欧洲委员会的一个倡议项目。根据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该项目为“神经计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和“神经机器人”(neuroroboti

    来源:比特网

    时间:2013-02-05

  • 雄激素有望治疗神经脱髓鞘病

    法美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学术期刊《脑》上报告说,他们发现睾丸酮等雄激素能刺激髓鞘再生,有望用来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脱髓鞘病。 髓鞘是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的一层膜,具有保护轴突并提高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作用。脱髓鞘病是由髓鞘形成障碍或其受到破坏导致的一种神经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能够刺激髓鞘修复。 法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髓鞘脱失的实验鼠经过6至9个星期的睾丸酮治疗后,其神经细胞轴突外的髓鞘得以再生,脱髓鞘病症状显著减轻。但中枢神经系统中雄激素受体缺失的实验鼠即使接受雄激素治疗,其髓鞘也不会再生。 研究人员解释说,睾丸酮及与其相似的雄激素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成少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3-02-05

  • 资金申请:“一石二鸟”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2001年11月,当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系统科学家Steven McIntire向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申请一项为期5年、总计160万美元的资金援助时,他并没有透露,就在5个月以前,美国陆军刚刚因一项极其相似的研究,给予他120万美元的资金。两项科研都以影响秀丽隐杆线虫蠕虫对乙醇反应的基因为课题。该生物是研究酒精对人类影响的模型生物。 已离开研究团队、目前就职于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医院的McIntire说,两项资金的用途是不同的:陆军的资金用来寻找抗乙醇基因,而NIH的资金用来研究如何抑制导致酒精过敏的基因。McIntire称,新闻中对他本人以及该项目其他研究人员涉嫌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3-02-05

  • Cell发布首个大脑全基因组增强子图集

    生物通报道  新型大脑全基因组基因增强子数码图集将使科学家们详细研究基因调控,以及遗传突变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成为可能。从事自闭症、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潜在病因研究的科学家们,未来应该会从这一史无前例的大脑(端脑)基因增强子图集中获得极大受益。这一新图集由美国能源部(DOE) 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是一个网络公开数据集,其鉴别和定位了对于人类认知、运动功能和情感至关重要的某一大脑区域上,成千上万的基因调控元件。“了解大脑的发育和功能机制,以及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异常机制,仍是现代科学最艰巨的挑战之一。我们生成了人类大脑全基因组基因增强子的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2-04

  • 常接触低剂量有机磷也会损伤记忆

    据《每日电讯》12月3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开放大学的研究人员以比较全面的证据表明,经常接触哪怕是低剂量的有机磷也会损害人类大脑的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毒理学评论》(Critical Reviews in Toxicology)期刊上。 医生们早就认识到,用于杀死或驱赶昆虫,存在于航空燃料添加剂及一些阻燃剂中的高剂量有机磷有毒,但对暴露于低剂量有机磷中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仍存有争议。 基于对14项独立研究中1600名参与者的健康情况的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即使经常接触低水平的有机磷,也可迅速减少大脑记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甚至对大脑造成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02-04

  • 研究称老鼠大脑负责视觉相关区域存在预测能力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休斯顿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Texas Medical School at Houston)的理论神经学家Harel Shouval表示,负责视觉的大脑区域还有学习、记忆以及预测将要发生事情的能力。 如同巴浦洛夫的狗能够通过铃声来判断开饭时间一样,经过训练的老鼠也能通过闪光来判断饮水的时间。研究者给老鼠戴上护目镜,当他们舔槽获得一滴水的同时,就通过护目镜在一只眼睛上闪过一束光。在一只眼睛上的闪光意味着它们能舔到一滴水,同时在另外一只眼睛上的闪光意味着能舔到更多的水。老鼠意识到了不同眼睛上的闪光与水滴数量的关系。研究者通过电极记录了老鼠完成这一反应的神经活动。结

    来源:搜狐科学

    时间:2013-02-01

  • 吗啡可改变药物反应和外在行为

    作为研究药物成瘾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一种动物模型,行为敏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日,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教授梁建辉带领课题组,通过实验发现了单针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的新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脑研究》(Brain Research)等国际学术期刊上。 “这个结果让我们既高兴又沮丧。”梁建辉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兴在于对于吗啡等精神活性物质成瘾研究有了最新发现;沮丧则因为实验结果从新的角度证明:戒毒太难了! 梁建辉介绍了整个实验的过程:20只小鼠被分成两组,一组注射20毫克吗啡,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经过7~21天,吗啡组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3-01-31

  • 脑内监控显示记忆网络跨越多脑区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网1月31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UC)戴维斯分校和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UTHealth)合作,首次显示了不同脑区同时唤起记忆的情况。研究中所用的图论分析方法(graph theory)为进一步揭示人类如何记得时间、地点等细节提供了独特视角。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27日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参与该研究的6名志愿者都患有严重癫痫。UTHealth神经外科医生尼汀·坦登和同事在他们颅内植入电极并保留一到两周,以找出癫痫发作的源头,监控病情。研究人员让患者利用便携电脑,虚拟开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01-31

  • Nature子刊揭示神经再生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  不同于脑和脊髓,外周神经系统在受到损伤后具有惊人的再生能力。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实验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神经损伤后,外周神经胶质细胞生成了一种生长因子neuregulin1,对受损神经再生具有重要贡献。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近期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从细胞体到肌肉或皮肤的轴突末梢,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沿着整个长度包绕着轴突。这些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利用一种称作髓鞘的绝缘鞘包裹着轴突,使得电冲动得以快速传递。在外周神经受到损伤后,受损轴突发生退化。数周后,它们会再生,且随后重新被雪旺氏细胞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1-30

  • 果蝇实验显示适度空腹有助记忆

    据新华社东京1月25日电 (记者蓝建中)在人们的印象中,饥肠辘辘会导致体能下降,无心学习。日本研究人员利用果蝇进行的最新实验发现,适当空腹的果蝇记忆力反而更好。 来自东京都医学综合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给果蝇闻某种气味同时施以电击,让它们印象深刻地记住讨厌的气味,然后让部分果蝇停食9至16小时处于空腹状态。再次实施“气味-电击”实验发现,饿肚子的果蝇明显记性更好,在1天后都不再靠近这种气味的饥饿果蝇要比饱腹果蝇多出20%左右。 研究小组分析推断,在空腹状态时,果蝇可能处于类似人类“血糖浓度”下降的状态,胰岛素分泌减少。随后,研究小组利用基因出现变异、胰岛素分泌减少的果蝇进行实验,发现即使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01-29

  • 研究称饥饿有助人体排出寄生虫记忆力更长久

    饥饿被作为一种负面的情绪而被普遍认识,但事实上针对饥饿的大量研究表明,饥饿并不是一无是处。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有肠胃寄生虫。感染了寄生虫之后,人们通常会食欲不振,日渐消瘦。据曼彻斯特大学的最新研究,体重下降其实就是免疫系统与寄生虫作战的小“诡计”,能够帮助机体更快地排出寄生虫。 战场 寄生虫“误闯”肠胃 一次偶然的发现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 研究人员对一些志愿者进食之后的情况进行测试时发现,一名志愿者的胆囊收缩素水平比其他人高出非常多,胆囊收缩素的多少能控制进食量,胆囊收缩素高意味着机体将产生饱腹感,变得不想吃东西、食欲不振、体重变轻等各种状况。研究人员对他进行了进一步检查之后发现,原来这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3-01-29

  • Science最新颠覆性成果:神经系统的二次演化

    生物通报道:神经元是一种特化细胞,以轴突、突触、树突和神经特异性蛋白为特征。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神经系统在进化史中只演化了一次。但研究人员在2013综合与比较生物学年会上公布了一种食肉水母(栉水母comb jelly)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对上述观点提出了挑战。(注:2013 Society for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Biology Annual Meeting)研究人员在测序数据的基础上,指出栉水母(ctenophores)比其他拥有复杂神经系统的生物更加古老,这意味着神经系统出现了两次各自独立的演化,引起了与会者的热议。栉水母的神经系统的确显得与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1-28


页次:217/353  共7049篇文章  
分页:[<<][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