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高原鱼类进化与功能基因组学科组在青海湖裸鲤适应性进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隶属于鲤科裂腹鱼亚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典型高原咸水湖泊—青海湖中,是维持青海湖“水-鸟-鱼”生态链稳定的核心物种。青海湖裸鲤是鲤科鱼类中唯一一种适应青海湖高盐碱水环境的自然群体,是研究高原鱼类适应进化的良好素材。青海湖裸鲤为同源四倍体,基因组复杂度较高,因此长期以来一直缺乏高质量的青海湖裸鲤基因组。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鱼类进化与功能基因组学科组通过运用二代(illumina)、三代测序技术(PacBio),并结合Hi-C互作图谱技术辅助基因组组装,获得了一个高质量青海湖裸鲤基因组。青海湖裸鲤基因组共

    来源:中科院高原生物所

    时间:2022-07-29

  • 昆明植物所科研人员应邀发表绿色植物起源之前是否存在传粉现象的评述

      植物是指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自养真核生物。通常我们认识的植物即为绿色植物,包括绿藻、轮藻和陆生植物。绿色植物与其它真核生物大约在10亿年前发生分化。而在12亿年前,占据地球绝大部分的是海洋,此时红藻类起源。红藻类在很长地质历史时期占据了地球自养生物的主体,直到约5亿年前绿色植物开始从海洋登陆。现今地球陆地上占据绝对优势的生物类群是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物起源于3-4亿年前,而被子植物起源于约2亿年前。同时,现如今占据地球这颗蓝色星球70%表面的海洋中依然兴盛着各个不同门类的“藻类”,包括灰藻、红藻和多种多样的绿藻等。    传粉是指花粉(包含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7-29

  • 昆明植物所在地衣暗亚玲孢相关微生物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地衣是由共生真菌(mycobiont)和共生藻类(photobiont)或是和蓝细菌经过漫长的生物演化并与其生活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类具有稳定形态、特殊结构的生物复合有机体。事实上,地衣并不是系统学上的物种概念,而是一个生态学概念。一个地衣就是一个微小的生态系统。除了藻菌共生外,还应该考虑到地衣相关微生物对其营养循环、固氮以及抵抗胁迫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因此地衣作为多物种共生体(holobiont),是研究多物种共生的理想模型,用微生物生态学的方法可以探寻地衣体相关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功能。    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物种濒危机制与种群遗传学研究团队,以地衣暗亚玲孢(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7-29

  • 环境学院尚静课题组取得了烟炱的气候与健康影响系列研究成果

    烟炱(soot)来自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是由球形碳质颗粒组成的链状团聚体,包括内部的碳核和外部结合的有机物。烟炱颗粒广泛存在于气溶胶中,在大气传输过程中会发生老化反应,对气候变化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烟炱是一种全光谱吸收的颗粒,目前对其在老化过程中的吸光行为和效应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针对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尚静副教授课题组开展了系列研究。前期研究从微观结构角度明晰了烟炱中碳核具有“类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本征结构(Environ. Pollut., 2021, 270, 116079),说明其可能具有光化学活性;从物化特性角度阐明了臭氧老化对烟炱表面结构、物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7-29

  • Nat Commun | 上海药物所合成可用于肿瘤特异性蛋白降解和乳腺癌精准治疗的高分子蛋白降解剂

      蛋白质降解靶向嵌合体(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可高效降解蛋白质从而实现多种疾病治疗,受到了科研人员广泛关注。尽管前景看好,传统PROTAC小分子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不理想,并且缺乏肿瘤特异性。其持续保持的高效催化降解特性会不可控降解正常组织部位POI蛋白,从而导致严重毒副作用,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精准递送PROTAC分子至肿瘤部位并有效降解瘤内目标蛋白对开发PROTAC抗肿瘤药物至关重要。   针对上述挑战,于海军课题组2022年7月26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bioort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2-07-29

  • 秦燕课题组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论文阐述“核糖体组织细胞器发生”

      细胞器生物发生被认为是细胞质形成的主要事件,以往观点认为,细胞器的发生由原来的细胞器分裂而来,但是近期研究表明,在细胞核内存在着线粒体和内质网的“种子”(图1a),这为细胞器生物发生提供了新的线索。   核糖体是细胞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更系统的了解它与细胞器发生的关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秦燕研究员课题组于2022年7月23日在《Science Bulletin》杂志(IF 20.577)发表了题为" Organelle biogenesis: ribosomes as organizer and performer "的综述性论文,总结和展望了核糖体在组织细胞器的发生和细胞器的命运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2-07-29

  • 冯巍课题组在驱动蛋白研究领域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2022年7月25日,《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冯巍课题组题为“The architecture of kinesin-3 KLP-6 reveals a multilevel-lockdown mechanism for autoinhibition”的研究文章。该研究首次报道kinesin-3家族KLP-6蛋白处于自抑制状态的全长蛋白高分辨率结构;并通过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手段深入阐释kinesin-3的多层次自抑制机制,为探索kinesin-3的活性调控奠定基础。   驱动蛋白(kinesin)是马达蛋白的一种,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体内,它们依靠水解ATP提供能量,沿着25纳米粗细的微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2-07-29

  • 铁蛋白-核酸递送系统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

      铁蛋白是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储铁蛋白,具有独特的壳-核结构,外壳由24 个亚基自组装形成蛋白笼,内腔能以水铁矿形式储存铁。2012年,阎锡蕴院士团队发现人重链铁蛋白(Human heavy chain ferritin,简称HFn)识别肿瘤标志分子——转铁蛋白受体1(TfR1/CD71)。随后,又发现铁蛋白笼上存在温度可控的小分子药物通道。这些重要发现赋予铁蛋白作为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的优良性能,包括对小分子药物的高效装载能力和针对肿瘤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能力。   然而,基于铁蛋白作为核酸载体的开发却囿于其蛋白结构的天然负电性,这使得同样带负电的核酸药物难以装载其中。为此,该研究基于对铁蛋白结构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2-07-29

  • 生命学院鲁志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取得泛癌早诊研究新成果

    面对癌症,“上工治未病”显得尤其重要,有效的早期诊断对癌症治疗有极大帮助:经由早期诊断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要比晚期患者高 5-10倍。因此尽早发现癌症可以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治愈机会。目前,即使全世界范围内,早期诊断技术还没有成熟,一个易于普及、 高特异高敏感的检测方法是癌症早期诊断和筛查的瓶颈所在。 液体活检技术是人们期望很大的一类癌症早期检测技术,其标志物包括了循环肿瘤细胞(CTC)、细胞外DNA(cfDNA)及其甲基化、细胞外 RNA(cfRNA)、外泌体蛋白等。与CTC/cfDNA相比,cfRNA作为癌症标志物至少有以下3个优势: 1.敏感性和功能性: RNA可以通过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2-07-29

  • Nature Chemical Biology:糖基化调控MDH1酶活性促进胰腺癌生长的分子机理

    2022年7月25日,生命科学学院周如鸿教授团队和易文教授团队合作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高影响力期刊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O-GlcNAcylation promotes pancreatic tumor growth by regulating malate dehydrogenase 1”的研究论文,揭示了O-GlcNAc糖基化调控PDAC细胞生长的新机制,并解释了糖基化增强MDH1活性的分子机理。这一发现对胰腺癌药物的研发具有潜在的指导意义。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确诊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代谢改变是肿瘤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一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7-28

  • 昆明植物所在山茶科木荷属新一代超级条形码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准确的物种鉴定和划分不仅是分类学及系统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植物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重要基础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石之一。在植物分类学家紧缺正在成为全球性问题的时代背景下,DNA条形码应运而生,即利用较短的标准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鉴定的方法。在动物类群中,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OI)基因即可实现对绝大部分类群的鉴定和识别,但植物类群中却鲜有如此受到广泛认同的标准条形码片段。因此,“第五届国际生命条形码大会”提出探讨植物DNA条形码2.0的必要性,即从单个或少数DNA片段向利用大量DNA片段乃至细胞器基因组数据发展的趋势。超级条形码是通过新一代测序的办法获得叶绿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7-28

  •  成都生物所在不同类型森林土壤真菌群落的季节性变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土壤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组成会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但不同类型树种和季节如何影响真菌群落的具体过程尚不清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维持过程的认知。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地表过程与生态系统管理项目组博士生谢路路在尹春英研究员的指导下,以西南亚高山优势针叶树种——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和落叶松(Larix gmelinii)以及主要阔叶树种——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川滇高山栎(Quercus aqu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07-28

  • 脂肪肌肉质量比与老年痴呆发病风险

    2022年7月20日,老年医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IF:12.06)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黄涛研究员的研究成果,题为“Total and regional fat-to-muscle mass ratio and risks of incident all-cause 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xf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2-07-27

  • 汤富酬课题组实现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的人类基因组从头组装

    随着三代测序技术(TGS,也即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发展,基于大量细胞的三代基因组测序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大型基因组的组装,由于其读长相比于二代测序(NGS)技术有数百倍的增加,因此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区域以及染色体重排等复杂结构变异区域都能被更好地组装出来。对于人类基因组的组装研究,端粒到端粒(T2T)联盟在2022年3月,使用纯合二倍体细胞系CHM13率先发布了首个完整的端粒到端粒的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CHM13v1.1。2022年3月,人类泛基因组联盟(HPRC)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布了首个高质量人类杂合二倍体细胞系HG002的单倍型组装结果。目前,高质量的基因组组装通常依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7-27

  • 新疆生地所在干旱区盐渍农田土壤古菌群落特征研究中获进展

      作为单细胞生物,古菌与细菌形态相似,但与真核生物的关系更为密切,代表着生命的第三个域。它们占据各种生态位,并且能在极端环境下的土壤中大量存在。古菌群落的结构和相对丰度以可预测的方式变化,不仅与土壤物质循环密切相关,而且以多种方式影响作物生长,在支持作物生产力和养分管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明确农业生态系统中古菌生态模式的基础过程,将有助于研究者们预测古菌群落在空间上如何变化,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如何响应人类干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田长彦研究员团队对天山北麓盐渍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开展系列研究,先前的结果表明盐渍农田系统中细菌和真菌群落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模式,土壤盐分和含水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2-07-27

  • 附一院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陈竹教授团队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Age-associated B cells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inducing activation of 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 via TNF-α-mediated ERK1/2 and JAK-STAT1 pathways”为题发表在国际风湿病著名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IF= 27.973)。该研究揭示了年龄相关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临床医学院

    时间:2022-07-27

  • 我国学者在界面异相成核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基于SECCM的单个气泡成核示意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04018)等资助下,东华大学陈前进研究员团队在微界面电化学成像与测量方面取得进展。研究人员通过联用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Microscopy, SECCM)与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绘制了单个纳米颗粒上的气泡成核行为与颗粒几何结构的非单调关系。相关成果以“界面单气泡异相成核的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7-27

  • 我国学者在二甲苯同分异构体分离方面取得进展

    图 (A)配位聚合物吸附材料的分子结构;(B)材料对二甲苯的等温吸附曲线;(C)二甲苯吸附分离材料的性能比较;(D)二甲苯异构体的分子结构及取代基间距;(E)配位聚合物对二甲苯的吸附作用位点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722609、21878260、22141001)等资助下,浙江大学任其龙院士、鲍宗必教授团队在低碳烃同分异构体分离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一种堆叠配位聚合物材料辨识分离二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7-27

  • 华中农业大学最新发文:稻曲菌分泌枯草杆菌蛋白酶抑制水稻免疫的分子机制

    稻曲菌UvPr1a靶向降解水稻OsSGT1抑制寄主免疫的分子模型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夏冰)近日,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黄俊斌教授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A secreted fungal subtilase interferes with rice immunity via degradation of SUPPRESSOR OF G2 ALLELE OF skp1”的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稻曲菌分泌枯草杆菌蛋白酶靶向降解水稻广谱抗病正调控因子OsSGT1以抑制寄主抗性的分子机制。稻曲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稻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2-07-26

  • 南京大学在RNA表观遗传修饰鉴定方面取得进展

       图 (a)高分辨工程化纳米孔检测RNA表观遗传修饰原理示意图;(b)RNA主要表观遗传修饰的结构及其单分子纳米孔指纹信号;(c)—(e)酵母苯丙氨酸tRNA(tRNAphe)修饰图谱检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675083、91753108、31972917)等资助下,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硕教授团队在RNA表观遗传修饰鉴定方法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利用工程化纳米孔鉴定核糖核苷酸及其表观遗传修饰 (Identification of nucleoside monophosphates and their epigenetic modificati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7-26


页次:317/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