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川大华西医院乳腺疾病中心罗婷副教授团队和生物治疗国重实验室罗敏副研究员团队在STTT发表综述阐述了Hippo通路的关键调控功能及上下...

    近日,我院乳腺疾病中心罗婷副教授团队和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罗敏副研究员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8.104)上发表综述The Hippo signalling pathway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s,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信号通路Hippo的生理病理调控功能及其上下游调节信号进行了系统性阐述。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付民阳、胡园、蓝天下为共同第一作者,罗婷、罗敏为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2-12-01

  • 川大华西医院血液内科与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文 模拟骨髓瘤仿生纳米体系靶向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我院血液内科/血液病研究所曲莹副研究员、生物治疗研究中心钱志勇教授团队近日在Advanced Materials (IF:32.086)发表研究文章“Cancer-Cell-Biomimetic Nanoparticles for Targeted Therapy of Multiple Myeloma Based on Bone Marrow Homing”。研究通过模拟骨髓瘤细胞仿生纳米体系,解决了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递送入骨髓药物浓度不足的问题,为血液肿瘤的纳米药物治疗打下了基础。曲莹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钱志勇教授为通讯作者,四川大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2-12-01

  • Nature Communications|高帅揭示R型钙离子通道细胞内结构元件的相互联系

    11月30日,武汉大学药学院高帅教授和原普林斯顿大学颜宁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结构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论文题为“Structures of the R-type human Cav2.3 channel reveal conformational crosstalk of the intracellular segments”(《R型人源Cav2.3通道的结构揭示了细胞内片段构象的相互联系》),通过高分辨冷冻电镜、质谱、突变电生理等实验,解析了首个R型钙离子通道Cav2.3的结构,第二个电压

    来源:武汉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12-01

  • 余宏杰课题组在肠道病毒A71型(EV-A71)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复旦大学余宏杰课题组在肠道病毒A71型(EV-A71)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Seroepidemiology of enterovirus A71 infection in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of children in Southern China, 2013-2018”为题,于2022年11月26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4992-1)。 手足口病(HFMD

    来源: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时间:2022-12-01

  • 汇丰商学院沈艳教授合作论文在《经济学》(季刊)发表

    日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助理沈艳教授在《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发表了题为《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经济不平衡》的论文(第22卷第5期,2022年9月,1805—1828页),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及传导机制。论文的合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李彦龙。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经济学》(季刊)创刊于2001年10月,是由北京大学主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综合性刊物。该刊发表原创性的理论、经验、综述和评论性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12-01

  • 王琛柱研究团队揭示我国重要害虫天敌棉铃虫齿唇姬蜂的性信息素通信机制

      性信息素通信是一种古老且特异的通信形式,普遍地被昆虫利用来定位配偶和促进交配。自1959年第一种昆虫性信息素——蚕蛾醇被鉴定以来 (Butenandt et al., 1959),昆虫性信息素鉴定和相关感受机制研究一直是化学生态学领域的热点。其中以鳞翅目昆虫的性信息素鉴定最多,组分多为10-18碳的不饱和醛、醇、酯 (Anto and Yamakawa, 2011)。寄生蜂是膜翅目昆虫最大的类群,估计有100万种以上 (Askew, 1971),但是对寄生蜂信息素通信机制一直没有系统的研究报道。另外,寄生蜂类昆虫的气味受体 (odorant receptor, OR) 数目在进化过程中发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2-12-01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可循环聚酯塑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偕二烷基取代策略构建高性能可循环聚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774017)等资助下,大连理工大学徐铁齐教授团队与合作者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Eugene Y.-X. Chen教授在可循环类聚烯烃聚酯塑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简单偕二烷基取代戊内酯的可循环聚合物平台(A circular polyester platform based on simple gem-disubst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12-01

  • 我国学者在多级手性自组装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多级自组装同手性螺旋微环及其圆偏振发光性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90734、21890730、21971247)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刘鸣华研究员团队在精准构建自组装手性微结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多级自组装同手性螺旋微环(Hierarchically self-assembled homochiral helical microtoroids)”为题,于2022年1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12-01

  • Caprin-1“阴阳”调节应激颗粒

    中国科学院科技大学(USTC) GONG Weiming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PNA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揭示了 Caprin-1对应激颗粒(SGs)的“阴阳”调节。SGs是一种生物分子凝结,当细胞面临热冲击和渗透压等应激刺激时形成。当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和Caprin-1与Ras GTPase激活蛋白结合蛋白1(G3BP1)的核运输因子2-like (NTF2L)结构域结合时,Caprin-1促进SGs的形成,而USP10抑制这一过程。然而,这两种蛋白质调节这一过程的机制仍然未知。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和等温滴定量热法,将G3BP1 NTF2L与Caprin-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时间:2022-11-30

  • 亚洲哺乳动物多样性爆发和周转与新生代地质和气候事件同步发生

      亚洲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与新生代的地质变化事件密切相关,其中包括活跃的造山运动和剧烈的气候变化事件。然而,以往关于亚洲哺乳动物的多样性的起源、分化和组成的研究主要关注较小的分类单元或仅在较小的地理尺度上开展,受其局限,无法对这一复杂地区的哺乳动物区系组成起源与进化过程提供全面的认识。  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兽类学研究组通过构建哺乳动物类群分布信息数据库(总共含3114种,其中1543种来自亚洲),完成了哺乳动物物种的系统发育重建和历史生物地理学推断,进而解答了整个亚洲,尤其是山地生物热点地区的哺乳动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和时间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此外,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2-11-30

  • Molecular Plant:鉴定植物中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质

    生物大分子凝聚体(Biomolecular condensates)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通过相分离(phase separation)形成的无膜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十多年,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动物和酵母体系,植物相分离蛋白的研究起步较晚,我们对具有潜在相分离能力的蛋白知之甚少。蛋白的固有无序区(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region, IDR)又被称为低复杂度结构域(low complexity domain, LCD),通常富含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例如极性、芳香族和/或带电氨基酸,具有高度的构象灵活性,易于提供分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2-11-30

  • 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13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高影响力论文

      近日,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http://xsjy.cnki.net/)基于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布了2011年以来高影响力论文,分别按照被引频次、下载频次、PCSI指数(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遴选出学科前1%的论文,即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及高PCSI论文。   在2011—2022年期间,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为单位发表的论文中,共有13篇入选《学术精要数据库》高影响力论文。其中,高被引论文12篇、高下载论文9篇、高PCSI论文12篇,同时荣获“高被引、高下载、高PCSI”论文9篇。   《学术精要数据库》基于中国知网资

    来源:中科院高原生物所

    时间:2022-11-30

  • 西北高原所最新合作研究成果“藏羚迁徙产羔:规避寄生虫感染风险?”

      藏羚经历上个世纪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危机之后,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迅速增长,科学认知藏羚迁徙行为与种群持续增长的关系,对其种群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藏羚长途迁徙的原因是一个科学之谜,该研究发现藏羚迁徙到卓乃湖一带产羔仅停留24±3天左右,而粪便中的优势寄生虫/卵囊发育到感染阶段至少需要30-35天,加之该区域冬季极其寒冷干燥,藏羚粪便中很少有球虫或线虫的幼虫能够越冬,藏羚对产羔地的短期利用和快速回迁很可能是藏羚羊避免增加消化道寄生虫感染风险的重要行为策略。此外卓乃湖湖水外溢、湖底外漏,局部沙化并没有影响藏羚迁徙卓乃湖区域产羔数量、迁徙时间的提前也没有延长产羔后滞留时间、产羔地沙生植被及建群种较高纤

    来源:中科院高原生物所

    时间:2022-11-30

  • 昆明植物所发表植物长距离扩散后拓殖机制的研究综述

      扩散(Dispersal)一直是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个核心研究议题。在植物界,种子的扩散往往需要借助媒介完成,并且大多是短距离扩散(local dispersal),仅有约1%的扩散是长距离扩散(long-distance dispersal, LDD)。然而,长距离扩散却是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的关键驱动力,对生态系统的维持和稳定有着重要影响,是制约植物种群和群落大规模动态变化的关键要素。种群间的基因流、空白生境的拓殖和集合群落的重组,这些生态过程都与长距离扩散密切相关。此外,长距离扩散也可能剧烈扰动植物的演化进程。例如,一些物种经长距离扩散后拓殖到新的生境成为入侵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11-30

  • 川大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与生物治疗研究中心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 揭示了泛瘤种进展过程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

    近日,我院甲状腺外科罗晗副教授与生物治疗研究中心许恒研究员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17.694)上发表研究论文Pan-cancer single-cell analysis reveals the heterogeneity and plasticity of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在整合10种实体肿瘤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基础上,以单细胞分辨率的角度探索和揭示了在泛瘤种进展过程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可塑性与异质性。罗晗、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2-11-30

  • 上海交大王冬副教授团队编码人体手部触觉信息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王冬副教授团队与香港城市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发表了题为“Encoding of tactile information in hand via skin-integrated wireless haptic interface”的论文,工业工程与管理系黄清云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是工业工程与管理系首篇在Nature子刊上发表的论文。论文提出一种柔性超薄的微型无线电触觉反馈系统,用于人体手部触觉信息编码。该系统运用柔性皮肤电子技术,集成了微型电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11-30

  • 上海交大吕宝粮教授课题组获ACM Multimedia 2022最佳论文提名奖

    近日,ACM多媒体学术会议(ACM Multimedia 2022)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智能交互与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吕宝粮教授和郑伟龙副教授共同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李芮获本届ACM Multimedia 最佳论文提名奖 (Top Paper Award)。ACM Multimedia为CCF A类会议,是国际多媒体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之一,是一个展示多媒体领域的科学成果和创新工业产品的重要论坛。今年的ACM Multimedia 2022共有2473篇有效投稿论文,接受率为27.9%。本次会议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11-30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占肖卫课题组合作者在准同质结有机光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材料学院占肖卫课题组与合作者近日提出了准同质结(QHJ)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概念,发现了与传统本体异质结(BHJ)有机太阳能电池不同的工作机制,相关工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Adv. Mater.,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6717)。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可印刷制备、质量轻、柔性、半透明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下一代光伏技术。近年来,得益于以ITIC和Y6为代表的稠环电子受体材料的发明,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大多数有机半导体由于具有较小的介电常数(ε=3~4),其在光激发下产生具有高结合能而非自由电荷的Frenkel激子。激子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11-30

  • 科学-转化医学:肝癌可通过分析cfDNA的突变和甲基化来检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近日表明,他们可通过分析循环游离DNA(cfDNA)的突变和DNA甲基化模式来检测肝细胞癌(HCC)病例。这篇论文于11月23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通讯作者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焦宇辰研究员、赵宏主任医师和曲春枫教授。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名为Mutation Capsule Plus(MCP)的新技术,能够对单个cfDNA样本进行多重分析,包括同时检测突变和甲基化改变,以及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发现甲基化标志物。他们最初使用了一种称为“CpG串联靶向扩增(CTTA)”的甲基化检测和分析方法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2-11-29

  • 上海交大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发文揭示细胞骨架调控因子动态组装机制并开发干预策略

    2022年11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朱金伟团队与陆军军医大学药学院欧阳勤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题为Construction of a synthetic methodology-based libra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dentifying a GIT/PIX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inhibitor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其基于合成方法学的自建化合物库,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细胞骨架调控因子GIT/PIX复合物的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本项研究是朱金伟团队2020年发表在Molecu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11-29


页次:267/1559  共31166篇文章  
分页:[<<][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