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微生物所揭示猴痘病毒聚合酶全酶工作的分子机制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全球已有82000多人感染猴痘病毒。与同为正痘病毒属的痘苗病毒和天花病毒一样,猴痘病毒在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形成复制工厂进行基因组复制,产生首尾相连的DNA多串联体,之后在解离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单个病毒基因组。在进行DNA基因组合成时,至少需要8种病毒蛋白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整个过程。其中由聚合酶F8,可持续因子E4和A22异二聚体组成的聚合酶全酶复合物是病毒复制机器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负责合成子代DNA,是理想的抗病毒药物开发靶点。过去对痘苗病毒复制机制的研究,让我们对于正痘病毒的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12-18

  • 彭海琳、王宏伟、韦小丁课题组合作开发超平整石墨烯用于高分辨冷冻电镜成像

    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是揭示生物大分子精细结构和反应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均匀薄冰层的制备能够显著提高冷冻电镜成像质量,尤其是对于分子量较小的生物大分子(小于100 kDa),因为冰层过厚会严重影响信噪比,无法实现高分辨率结构重构。然而,样品冰层的厚度和均一性目前仍难以精确控制,是目前高分辨冷冻电镜成像的主要挑战之一。 北京大学彭海琳课题组与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组,以及北京大学韦小丁课题组合作,揭示了冷冻电镜样品支撑膜的表面粗糙度和冰层均一性的关系,并开发了超平整石墨烯电镜载网,解决了均匀薄冰的制备难题。实验表明,超平整石墨烯支撑膜有助于制备更薄更均匀的玻璃态冰,背景衬度低,有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2-12-18

  • 生命学院郗乔然课题组与吝易课题组合作揭示PML核体招募TRIM33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调…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信号通路在组织稳态调节、免疫反应、肿瘤的发生和哺乳动物早期中内胚层分化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已有研究表明TRIM家族成员TRIM33是TGF-β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成员,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向中内胚层分化过程中调控相关标志基因的转录。在研究过程中发现TRIM33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及中内胚层分化状态下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然而其在细胞内聚集状态及调控的基因截然不同。因此,在不同细胞状态下TRIM33发挥功能的机制仍然有待深入研究。 2022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郗乔然课题组及吝易课题组在《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期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2-12-18

  • 广州健康院发现一类双苄基异喹啉结构小分子可作为新型铁死亡抑制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舒晓东团队研究鉴定出一类具有双苄基异喹啉(BBIQ)结构的生物碱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有效抑制铁死亡,相关成果以“Identification of a group of bisbenzylisoquinoline (BBIQ) compounds as ferroptosis inhibitors”为题发表于Cell Death and Disease杂志上。   铁死亡是一种脂质过氧化诱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病进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肾损伤等。抑制铁死亡的发生能有效阻止相关疾病的发展。目前临床上缺乏能应用的铁死亡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2-12-18

  • 王蒙岑课题组构建叶际微生物组研究框架与设计策略

            作物的抗病育种主要依赖于对宿主植物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利用,但植物病原菌快速进化加重了作物抗病性丧失。叶际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表面,也为功能微生物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地。高效挖掘和发现抵御植物病害的叶际微生物组,能为作物抗病性丧失治理提供潜在方案,也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叶际微生物群落组装及调控宿主抗病性的分子机制认识仍不充分,这也极大限制了抗病叶际微生物组的精准设计及其田间防效的稳定发挥。2022年12月6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王蒙岑课题组在Nature Food发表题为

    来源: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

    时间:2022-12-17

  • 《人类表型组研究进展报告2021》全文正式发布

    由中国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一带一路”人类表型组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战略情报研究部联合编撰的《人类表型组研究进展报告2021》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人类表型组正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发展方向,对表型进行更深入、更精确的深度测量已经成为精准医学的重要支撑;当前全球多个国家都竞相加大对人类表型组学研究的投入与布局;人类表型组多个关键领域都产生了突破性成果。报告总结了2021年度人类表型组多领域研究进展并摘选典型案例。随着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不断推动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必将引领生命科学研究

    来源: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时间:2022-12-17

  • 解云涛教授团队在JCO发表BRCA突变患者对侧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

    2022年12月8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解云涛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的 《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在线发表了题为“BRCA-CRisk: A contralateral breast cancer risk prediction model for BRCA carri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一种用于评估BRCA1/2突变乳腺癌患者发生对侧乳腺癌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家族遗传性肿瘤中心的孙洁博士是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解云涛教授是通讯作者。BRCA1/2是乳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2-12-17

  • 北大医学8项成果荣获2022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

    12月15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以线上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召开2022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会上宣布了2022年华夏医学科技奖奖励决定。本年度,北大医学有8项成果获奖,为“十三五”以来最好成绩,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并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卫生管理奖。 一等奖获奖项目:恶性高热诊疗和救助体系的建立及推广应用 第一完成人:第三医院 郭向阳 恶性高热是围手术期发生的罕见病急危重症,病死率高,诊疗难度大。项目组围绕“易感者筛查、特效药品研制、救助体系建设”三大关键环节,建立了“筛查预警-及时诊断-特效药可及”的诊疗救助体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2-12-17

  • 马仁敏课题组实现高量子效率拓扑偏振奇点激光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马仁敏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双辐射通道微腔反馈机制,各辐射通道具有不同的拓扑偏振特性,并基于此机制实现了高量子效率拓扑偏振奇点激光。该研究成果以《具有高辐射效率通道的拓扑偏振奇点激光》(Topological polarization singular lasing with highly efficient radiation channel)为题,于10月30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不同维度实现光场极端局域化的高性能激光极大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12-17

  • Nature Communications: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骨关节炎机制

    2022年11月21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胡晓青研究员/敖英芳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以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Cholesterol-induced LRP3 downregulation promotes cartilage degeneration in osteoarthritis by targeting Syndecan-4”(胆固醇诱导的LRP3下调通过靶向Syndecan-4导致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研究成果。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12-16

  • 精子发生中的新型核糖体(RibosomeST)能够产生精子特异蛋白组

      核糖体是最重要的聚合酶之一,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氨酰化tRNA(aa-tRNA)为底物,合成蛋白质的工厂。核糖体在每个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有百万至千万的拷贝【1,2】。核糖体本身也占有细胞的大量物质占比,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 rRNA)占所有细胞类型中总RNA的80-85%,核糖体蛋白(ribosomal protein, rProtein)在哺乳动物中占总蛋白量的5-10%,总蛋白拷贝数的10-20%【1】(图1)。图1.核糖体结构图与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工作原理图  (A) 核糖体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氨酰化转运RNA(aa-tRNA)为底物,合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2-12-16

  • 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可逆转2型糖尿病

    根据发表在内分泌学会《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的一项新研究,在间歇性禁食饮食干预后,患者实现了完全的糖尿病缓解,定义为停止糖尿病药物治疗至少一年后HbA1c(平均血糖)水平低于6.5%。作为一种有效的减肥方法,间歇性禁食饮食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间歇性禁食是指你只在特定的时间内进食。每天禁食几个小时或每周几天只吃一顿饭可以帮助你的身体燃烧脂肪。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可以降低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2型糖尿病不一定是一种永久性的终身疾病。中国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的Dongbo Liu博士说:“如果患者通过改变饮食和运动习惯

    来源:The Endocrine Society

    时间:2022-12-16

  • 水生所关于疫苗接种对鱼类共生菌群及肠道代谢的影响研究取得新进展

      长期以来,各种细菌性疾病的频繁暴发被认为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和持续挑战之一。作为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几十年来疫苗一直在水产养殖疾病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促进了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经过数百万年的共同进化,共生菌群已经成为鱼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鱼类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肠道菌群参与鱼体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如促进消化和代谢,刺激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防止条件致病菌的附着和增殖等。    考虑到疫苗诱导系统免疫和粘膜免疫的能力,鱼类肠道微生物群落可能是疫苗开发中一个重要的、被低估的因素。医学上已经注意到肠道菌群组成会影响疫苗的效率,但是疫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2-12-16

  • 2022年张强/何冰/代文兵/王学清团队在纳米递送领域获系列进展

    2022年,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强/何冰/代文兵/王学清团队连续在纳米递送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目前已在Advanced Materials(IF = 32.086)、Bioactive Materials(IF = 16.874)、Nanoscale Horizons(IF = 11.684)等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简要回顾如下。 一、基于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构建纳米颗粒-血浆蛋白快速动态相互作用图谱 纳米药物入血后会快速与血浆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并在纳米粒表面形成蛋白冠,蛋白冠会对纳米药物的体内命运产生广

    来源:北京大学药学院

    时间:2022-12-16

  • 上海交大丁桂甫团队在Small Methods发表液滴高性能定向输运的封面论文

    近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纳电子学系MEMS多元兼容集成制造技术实验室丁桂甫团队在液滴定向输运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High-performance directional water transport using a two-dimensional periodic Janus gradient structure”(二维周期性Janus梯度结构实现液滴高性能定向输运)为题在国际权威期刊《Small Methods》(IF=15.367)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论文简介论文提出了具有终端势阱的周期性Janus梯度结构,实现了液滴的快速、远距离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12-16

  • 上海交大药学院研究团队发表STING信号通路介导新冠多重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

    2019年底以来,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迅速蔓延,累计确诊病例超6亿,死亡病例超600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目前已有多款药物被批准用于新冠治疗,包括用于轻症的辉瑞口服药Paxlovid,默沙东口服药Molnupiravir,用于轻症及重症的Remdesivir,用于重症及危重症的糖皮质激素,IL-6受体阻滞剂和Baricitinib,以及我国真实生物公司研制的用于治疗COVID-19成年患者的阿兹夫定等。快速研发的多种疫苗也为新冠防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现有的药物和疫苗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12-16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玉米抗旱性与产量平衡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 DRESH8调控玉米产量和抗旱性平衡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61143031、91940301、92035302)等资助下,华中农业大学代明球课题组联合李峰、李林课题组以及CIMMYT(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Sarah Hearne博士,首次详细阐述了玉米产量和抗旱性平衡的遗传与分子调控机制,为玉米高抗高产精准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优异基因资源。研究成果以“转座子反向重复结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12-16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方面取得新进展

    图 多年生稻创制及其可持续生产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1302264、31660387)等资助下,经过20多年的探索,云南大学胡凤益研究员团队与海外合作者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与长雄野生稻(O. longistaminata)种间杂交,克服了种间远缘杂交困难,成功创制了多年生稻材料,培育出系列多年生稻品系,审定了3个多年生稻品种,在全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12-16

  • 广州健康院揭示细菌Ⅵ型分泌系统分泌效应蛋白RhsP靶向猎物细胞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澳门大学合作在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Vibrio parahaemolyticus prey targeting requires autoproteolysis-triggered dimerization of the type VI secretion system effector RhsP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肠炎弧菌效应蛋白RhsP形成一个桶状结构,通过自水解引发桶内VIR(VgrG2-interacting region)肽段明显的构象变化,并进一步证明这一构象变化促进了RhsP二聚体的形成,释放核酸酶毒素,提示Rhs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2-12-16

  • 营养与健康所王莹研究组发现脂肪酸代谢调控毛囊干细胞微环境形成的新机制

      2022年12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莹研究组和时玉舫研究员题为“SCD1 Sustains Homeostasis of Bulge Niche via Maintaining Hemidesmosomes in Basal Keratinocytes”的研究论文,发现并揭示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enzyme A desaturase 1,SCD1)介导的脂肪酸代谢调控表皮细胞影响静息毛囊干细胞(hair follicle stem cells,HFSCs)的干细胞龛形成新特征与新机制。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2-12-16


页次:259/1559  共31166篇文章  
分页:[<<][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