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佘继/张凯铭团队在维生素C转运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维生素C (L-抗坏血酸)是一种必需的微量营养物质,对于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和辅助因子参与许多生理过程,比如羟基化反应、激素合成、DNA和组蛋白的去甲基化、自由基清除以及免疫调控等。人体内无法合成维生素C,需要从饮食中吸收外源性的维生素C,其缺乏会导致坏血病等疾病。维生素C转运蛋白SVCT是一种负责将维生素C从细胞外部运输到细胞内的跨膜蛋白,对于人体内维生素C的稳态调节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对于哺乳类SVCT的生理功能有了比较多的认识,但其底物转运和调控机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佘继课题组和张凯铭课题组合作通过冷冻电镜解析了鼠源SVCT1的高分辨率结构,明确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3-03-16

  • 【科研动态】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李子福教授、杨祥良教授团队提出力学增强纳米药物抗肿瘤作用新策略

    2023年3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子福教授、杨祥良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Mechano-boosting nanomedicine antitumour efficacy by blocking the 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 with stiff nanogels”的研究论文。 纳米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但是网状内皮系统的快速清除严重限制了其治疗效果。网状内皮系统阻塞(RES-blockade)策略可以暂时性地、可逆地延缓肝脏清除,提高纳米药物的肿瘤富集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3-03-16

  • 孟祥芝课题组在NeuroImage发表论文揭示LIPL在二语语音加工中的作用及可塑性

    人类大脑的一个了不起功能是可以掌握多种语言。大脑如何在第一语言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研究发现,一语、二语神经机制的关系受到学习年龄(Age of Acquisition, AOA)、熟练程度、以及两种语言系统特性(如,正字法深度)的影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当两种语言书写系统差异较大时,大脑需要额外的神经组织适应二语学习。本研究通过横断和追踪设计比较了一语(汉语)、二语(英语)语音和正字法加工的大脑功能激活和连接,揭示了左侧顶下小叶(LIPL,BA40)在二语语音加工中的独特贡献。 通过比较一语(汉语)、二语(英语)正字法、语音四种任务的大脑激活,研究发现,LI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间:2023-03-16

  • 物理学院陈基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二维非晶凝聚态体系中新的无序度

    揭示物质结构和物理性质之间的联系并发现新的规律是凝聚态物理研究中最关键的一环。而这种关系在非晶凝聚态物质中尤其微妙。半个多世纪以前,Philip W. Anderson等人就揭示了无序会引发波的干涉从而引起物质态的局域化等新奇的衍生现象,该现象也在很多非凝聚态体系中被发现或者实验实现,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物理现象。在最初的研究工作中,为了描述无序这个概念,Anderson等人将无序度凝练成一个简单的物理变量来做理论处理和推演。该处理能够有效获得定性且直观的局域化现象的理解。之后,又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将理论模型推广到更加复杂的形式,从而能够更精准地刻画不同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局域化现象,以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3-16

  • 普通拟杆菌脂多糖十三糖的首次化学全合成

      炎症性肠病是由免疫系统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功能障碍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具有长期的组织炎症。炎症性肠病有两种类型的特发性肠道疾病,即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特征通常为腹痛,腹泻,疲劳,体重减轻和直肠出血。这两种疾病都有巨大的发病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结肠癌。目前人类炎症性肠病的治疗通常依赖于免疫抑制,这需要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密集医疗干预,不仅导致主要的医疗保健,而且导致日益增长的经济挑战。因此,开发新的和低价格的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仍然很重要。   来源于普通拟杆菌 (Bacteroides vulgatus)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3-03-15

  • Bioactive Materials:构建新型自融合水凝胶,为声门闭合不全治疗提供新方案

      近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慧教授与生物治疗国重实验室解慧琪研究员在Bioactive Materials(IF: 16.874)上发表研究文章“A self-fused hydrogel for the treatment of glottic insufficiency through outstanding durability, extracellular matrix-inducing bioactivity and function preservation”。该研究构建了一种便于电子喉镜下注射的自融合水凝胶,该材料除了能更持久地进行声带填充,还具有细胞外基质(EC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3-03-15

  • 新疆生地所在天山山区降雪诱发雪崩预警模型研究中取得进展

      高寒山区雪崩非常活跃,严重威胁着山区公路交通安全。降雪诱发的雪崩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雪崩,也是对公路等基础建设和居民区破坏最为严重的雪崩灾害。降雪诱发雪崩的预警系统开发可提高道路管理水平,降低雪崩风险。然而,目前尚未针对天山大陆性雪气候区降雪引发雪崩的适用性预警模型进行开发与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李兰海研究员团队在分析天山大陆性雪气候区脆弱层形成、雪层剪切压缩断裂、雪层初始裂隙形成、裂隙横向扩展、裂隙贯穿、断裂雪块形成和破裂雪板释放等基础上,构建了降雪诱发表层干雪崩预警模型(SFAW),应用二分类树数和预警模型敏感度分析法评估该预警模型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3-03-15

  • 新疆生地所在中国西天山山区雪崩的遥感识别及风险评估研究中取得进展

      我国西北高寒山区逐步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关键区域,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国际互联互通和边境合作的重要区域。然而,气候变暖导致的山区积雪特性快速变化,加剧了雪崩灾害风险的潜在性。例如:2023年1月,西藏林芝市派镇至墨脱公路发生雪崩,导致28人遇难;2022年2月,7名印度军方人员在中印边界巡逻遭遇雪崩全部失踪;2019年2月11日,天山果子沟突发雪崩,导致道路堵塞,车辆滞留两百余辆。雪崩灾害的防灾减灾救灾对保障人民和国家安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及时有效的雪崩灾害易发区监测和风险评估是降低雪崩破坏性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很有限,亟需加强。   针对以上问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3-03-15

  • 川大华西医院移植免疫研究室卢晓风研究员团队和肿瘤中心朱洪副主任医师团队在Bio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揭示超级分子胶水组装的...

    近日,我院移植免疫研究室卢晓风研究员团队联合肿瘤中心朱洪副主任医师在国际著名期刊Biomaterials(IF:15.304)发表研究论文Molecular superglue-mediated higher-order assembly of TRAIL variants with superior apoptosis induc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揭示了超级分子胶水组装的六聚体TRAIL的凋亡诱导和抗肿瘤作用。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是抗肿瘤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然而,靶向死亡受体(De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3-03-15

  • NAR∣陈向东/杜世燊发现多形性包膜病毒介导的DNA损伤信号通路参与控制溶原诱导开关

    许多原核生物病毒都是温和的,其再激活受到严密的调控。然而,除了少数几个细菌模型系统外,人们对溶原退出的调控机制知之甚少,尤其是在古菌中。2023年3月2日,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向东研究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上在线发表题为“A virus-borne DNA damage signaling pathway controls the lysogeny-induction switch in a group of temperate pleolipovirus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嗜盐古菌病毒SNJ2 ( Pleolipoviridae

    来源: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3-03-15

  • 日本福岛县立医科大学坪苍正治教授团队访问我院

    (王婷、王继伟 供稿) 2023年3月1日至3日,日本福岛县立医科大学医学部放射线健康管理系主任坪苍正治教授与赵天辰博士研究生到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的合作研究进行研讨。 3月2日上午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8号楼110会议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姜庆五教授先简要介绍了当前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状况及中国疫情防控成就,随后我院王继伟副教授介绍了中国新冠疫苗接种现况,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科长庞红介绍了上海市新冠疫苗接种现况,蒋露芳老师对 “中国南方某地区青少年新冠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的观察研究”进行了分享。随

    来源: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时间:2023-03-15

  • 电子学院王兴军课题组-常林课题组在《自然-光子学》期刊发表激光雷达领域重要成果

    随着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日益普及,确保行驶舒适安全的激光雷达作为其核心器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性能、小体积、低成本、低功耗、高安全的激光雷达是未来厂商竞相追逐的方向。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王兴军教授课题组-常林研究员课题组在两年攻关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全新的硅基片上多通道混沌光源,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光梳的并行激光雷达架构,攻克了激光雷达抗干扰和高精度并行探测这两个世界性难题,保证高性能高安全的同时,极大降低未来激光雷达系统体积、复杂度、功耗和成本。团队的研究成果 “Breaking the temporal and frequency congestion of LiDAR by p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3-15

  • Nature Metabolism|邓宏魁课题组建立全新胰岛移植..

     2023年1月9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彭小忠研究组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发表题为Implantation underneath the abdominal anterior rectus sheath enables effective and functional engraftment of stem cell-derived isle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个全新的胰岛移植策略,有效支持人多能干细胞分化的胰岛细胞在体内存活、功能成熟以及功能长期维持。相较于传统的胰岛移植策略,该方案创伤小、操作简便、移

    来源: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时间:2023-03-15

  • CELL|陈鹏、季雄课题组合作实现活细胞中染色质化学修饰的编码表..

    2023年3月2日,生命中心陈鹏、季雄课题组合作在《细胞》( Cell )杂志发表了题为“Linking chromatin acylation mark-defined proteome and genome in living cells”的研究论文,发展了在活细胞内“关联解析”蛋白质化学修饰机制与功能的“单位点-多组学”技术-SiTomics,揭示了受染色质酰化修饰介导的丰富的相互作用组学信息,建立了表观遗传调控的蛋白质组与基因组“信息关联”。198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Michael Grunstein教授团队发现,真核细胞中的核小体不仅仅是供DNA缠绕的结构,它

    来源: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时间:2023-03-15

  • 结构无损的高质量冷冻电镜晶态冰样品

      《Structure》杂志近期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章新政课题组的研究论文"Addressing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of Proteins Embedded in Crystalline Ice"。 文章发现了晶态冰包埋的冷冻电镜样品会产生收缩形变,且形变随降温速率的增加而减少,并从晶态冰形成的降温速率出发成功发展了新型的无收缩形变的立方晶系晶态冰样品制备方法。研究发现结构无损的立方晶系晶态冰样品不仅消除了电子束诱导的快速漂移现象,还显示出明显优于普通冷冻电镜玻璃态冰样品的数据质量,进一步为冷冻电镜实现原子分辨率打下基础。   大量实验数据证明,低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03-15

  • 徐书华团队揭示遗传交融驱动的我国西北人群基因组和转录组多样性形成机制与效应

      2023年3月3日,徐书华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以“Comparative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reveal the impacts of genetic admixture in Kazaks, Uyghurs, and Huis”为题发表最新科研成果。该研究系统性分析比较了哈萨克、维吾尔族和回族人群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模式和特征,揭示了以遗传混合为驱动力的人群基因组和转录组多样性形成的机制,为深入理解人类表型的进化遗传学基础提供了机理性的视角。   现代人类族群的形成,经历了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3-03-15

  • 上海交大邓子新团队合作揭示聚酮合酶的C-N键形成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团队合作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 “聚酮合酶的碳-氮键形成”(C-N bond formation by a polyketide synthase)的研究论文。上海交大博士后王嘉良、上海佶凯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汪小杰、上海交大硕士李希希、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孔亮亮、上海交大硕士生杜泽乾和博士生李丹丹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上海交大林双君教授、石婷研究员、邓子新教授、汪志军副研究员和梁晶丹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通过组合分子遗传学、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多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3-14

  • IGHV1-69人群共享抗体是奥密克戎L452R突变的重要驱动力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健康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发表题为Shared IGHV1-69-encoded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contribute to the emergence of L452R substitution in SARS-CoV-2 variants的研究论文。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仍然在全球范围内肆虐。随着群体免疫的逐步建立,新冠病毒持续突变以逃

    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23-03-14

  • 华东师大曾和平教授研究团队在中红外单光子计算成像取得进展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曾和平教授与黄坤研究员课题组在超灵敏中红外计算成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基于非线性空间编码的红外上转换单像素成像新方法,利用硅基单像元探测器实现了超灵敏中红外单光子成像,为发展可室温工作的红外光子测控技术与器件提供了新途径,有望应用于分子图谱、天文观测、生医诊断、材料检测与环境遥感等诸多领域。相关成果于2023年2月25日以“Mid-infrared single-pixel imaging at the single-photon level”为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图1)。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王殷琪,曾和

    来源:华东师大

    时间:2023-03-14

  • 中国学者最新发文:通过时间压缩的高速超分辨率显微镜

            时间压缩超分辨率显微镜(tcrm)从时间压缩和瞬态采样测量中获得超分辨率图像序列。作为观察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光学显微镜促进了包括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和材料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发展。然而,光学衍射对光学显微镜施加了空间分辨率的限制,这阻碍了对更精细结构的探索。为了克服分辨率的限制,基于不同原理的各种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已经被提出。然而,这些技术通常以降低成像速度为代价来获得超分辨率,因此实现能够检测精细结构的快速动态的高速超分辨率成像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和北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解决了空间分辨率和成像速度之

    来源:AAAS

    时间:2023-03-14


页次:228/1559  共31166篇文章  
分页:[<<][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