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夏宁邵教授团队牵头研制的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病毒抗原尿液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近日,由夏宁邵教授团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万泰生物联合研制的戊型肝炎病毒抗原尿液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荧光免疫层析法)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试剂为全球首个以尿液抗原为靶标的戊肝诊断试剂,填补了相关产品和技术空白,其临床评估结果显示检测准确度为98.58%,对全球戊肝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全球范围内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全球每年新发HEV感染2000万例,死亡44000例。在我国,戊肝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首要病因,其发病人数正逐年上升。慢性肝病患者、孕妇、老年人是HEV感染的高危人群。慢乙肝患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10-27

  • 我国学者在铁电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图 高分子铁电材料弹性化设计思路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931011、52127803)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李润伟研究员与胡本林研究员等率先研发出兼具弹性回复与铁电性的高分子材料,有效解决了传统铁电材料不具有大的弹性形变的难题,填补了弹性铁电材料领域的空白。相关工作以“精确微交联法实现聚合物铁电材料弹性化(Intrinsically elas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0-27

  • 国内外合作开发新型凝胶可以将糖尿病伤口愈合速度提高3倍

    一种首创的细胞疗法促进伤口愈合,改善整体伤口健康,降低复发风险。糖尿病患者的伤口自然愈合过程经常受损,导致持续的伤口,有时会导致严重的感染,甚至截肢。为了应对这一全球医疗保健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一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开创性的磁性凝胶,旨在加速糖尿病患者伤口的愈合。这种新颖的方法不仅承诺更快的恢复,而且旨在减少伤口复发和随后截肢的可能性。每次治疗都需要使用预先装载有用于愈合的皮肤细胞和磁性颗粒的水凝胶的绷带。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使用无线外部磁性设备来激活皮肤细胞并加速伤口愈合过程。磁刺激的理想持续时间大约是一到两个小时。实验室测试表明,结合磁刺激的治疗方法比目前的传统方法治愈糖

    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时间:2023-10-26

  • 评价气候变化研究中最优指纹法的统计学基础

    近日,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陈松蹊院士团队与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穆穆院士合作,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杂志Climate Dynamics上发表题为《气候变化研究中最优指纹法的统计学视角》(“A Statistical Review on the Optimal Fingerprinting Approach in Climate Change Studies”)的研究论文( doi:10.1007/s00382-023-06975-5),该文章概述了气候变化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最优指纹法,基本肯定该方法的统计学基础,认为该方法在一般条件下可以获得指纹统计量的无偏和相合性,但其最优性只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0-26

  • 老年人晚年健康生活方式、长寿基因与期望寿命的关系

                     图 晚年健康生活方式与携带长寿基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025030、82222063)等资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施小明研究员团队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阐明了老年人晚年健康生活方式与携带长寿基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研究成果以“老年人晚年健康生活方式、长寿基因与期望寿命的关系:一项20年前瞻性人群队列研究(Healthy lifestyle in late-life, longevity genes, and life ex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0-26

  • 昆明植物所在植物接触性形态建成的分子机理方面取得新进展

      植物如何对非常微弱的机械性刺激——触碰做出响应是非常有趣的科学问题。含羞草、捕蝇草等植物在被触碰后会迅速做出运动响应,而大多数植物对触碰的响应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到。研究发现,用毛刷触碰拟南芥的每个叶片10次以上,将这种处理每天进行2次并持续2周后,就能观察到植物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表现为叶片绿色加深、莲座直径变小以及开花延迟。植物由于触摸刺激而产生的形态上的变化被称为接触性形态建成(thigmomorphogenesis)。接触性形态建成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长期的接触性刺激使植物高度变矮,但也拥有更加粗壮的茎秆,对病虫害的抗性也随之增强。利用接触性刺激增加农作物的抗性和产量其实早被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3-10-26

  • 植物与周围生物间的巧妙“合作”——为吸收养分而发育的寄生植物吸器与豆科植物根瘤

      移动受限的植物为争取到充足的营养会采用不同策略。其中,有一些植物选择了与其他生物进行巧妙“合作”,从对方那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养料供自己茁壮成长。   寄生植物在感知到寄主植物分泌的信号物质后,根或茎局部膨大形成独特的营养吸收器官—吸器 (Haustorium),在与寄主接触后能够入侵寄主并通过维管连接运输营养物质。根据吸器是否影响根或茎的顶端生长,可以将其分为侧生吸器和顶端吸器。就列当科(Orobanchaceae)的根寄生植物而言,兼性寄生植物(Facultative parasitic plant)可以产生多个侧生吸器并保持根的伸长,而专性寄生植物(Obliga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3-10-26

  •  研究发现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早期预警信号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寒草地,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亚洲水塔”,为19亿人提供水资源和生态服务。青藏高原草地也是当地500万牧民和农牧民的重要生计来源,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河海大学教授朱求安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槐、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王艳芬等合作,利用TRIPLEX-GHG模型模拟了青藏高原草地在不同放牧率、气候变化和CO2升高条件下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并以NPP作为草地退化的指标,提出了一个放牧率阈值作为草地退化的早期预警信号。  该研究发现:青藏高原草地上的放牧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10-26

  • 魏强教授团队联合沈百荣教授团队在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发文:揭示双酚类物质与...

    我院泌尿外科魏强教授团队/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沈百荣教授团队于2023年9月在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发表文章“Association between urinary bisphenols and body composition among american adults: cross-sectional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study”。研究通过分析美国成年人尿液中的双酚A(bisphenol A, BPA)、双酚S(b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3-10-26

  • 研究成果 | 王晓兵研究员团队在World Development上发文

         2023年10月19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王晓兵研究员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World Development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Catch up with my husband as I can: Women’s decision-making power consequences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program ”。   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贫困是性别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之一,贫困与女性低赋权水平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强化的“低水平

    来源: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

    时间:2023-10-26

  • 电子学院王兴军、彭超、舒浩文团队研制出110GHz纯硅调制器

    近期,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王兴军教授、彭超教授、舒浩文研究员联合团队在超高速纯硅调制器方面取得创纪录突破,实现了全球首个电光带宽达110GHz的纯硅调制器,是2004年Intel在Nature报道第一个1GHz硅调制器后,国际上第一次把纯硅调制器的带宽提高到100GHz以上。该纯硅调制器同时具有超高带宽、超小尺寸、超大通带及CMOS工艺兼容等优势,满足了未来超高速应用场景对超高速率、高集成度、多波长通信、高热稳定性及晶圆级生产的需求,对于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110GHz带宽慢光硅调制器》(“Slow-light silicon modul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0-26

  • Nature子刊:中国科学家开发用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治疗的“假细胞”配方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IPE)和北京朝阳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自愈微胶囊装载外泌体的新型“伪细胞”配方,用于治疗多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这项研究发表在10月23日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这篇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方法,即使用装载外泌体的可降解聚合物微胶囊。这种方法利用了外泌体的旁分泌功能和微胶囊的持续降解特性。研究者发现,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小鼠模型中,封装了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微胶囊能够在注射入玻璃体腔后,持续释放外泌体达一个月以上,并随着微胶囊的降解,使得视网膜厚度恢复到接近健康视网膜的水平。同时,

    来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时间:2023-10-25

  • 刺激广谱免疫反应的新冠病毒三聚体疫苗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徐坤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齐建勋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王培毅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桂珍研究员,在PLOS Pathogens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题为Broad protective RBD heterotrimer vaccines neutralize SARS-CoV-2 including Omicron sub-variants XBB/BQ.1.1/BF.7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价疫苗设计思路,开发了单分子三聚体的三价新冠疫苗,能够诱导强烈的保护性广谱免疫反应,对于开发新一代新冠疫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10-25

  • PNAS:具有强效、持久肿瘤杀伤功能的T细胞新亚群

      10月19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王莹课题组和时玉舫研究员题为“MHC Class Ib-restricted CD8+ T Cells Possess Strong Tumoricidal Activities”的研究成果,发现一种具有强效肿瘤杀伤功能、抵抗耗竭的T细胞亚群,并揭示其识别与活化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CD8+ 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核心。目前,以CD8+ T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3-10-25

  • 生命科学学院丁永胜课题组在呼吸机诱导性肺损伤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生命科学学院丁永胜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铁死亡参与呼吸机诱导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VILI)。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针对VILI新的治疗方案。VILI是指由机械通气造成的肺部损伤并发症,常伴有气体栓塞、气胸、肺间质气肿和弥漫性肺损伤等。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和重症监护过程中病人不可缺少的辅助呼吸支持手段。《美国医学会杂志》在202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认为在美国纽约州最大的卫生保健机构诺斯威尔健康中心中使用呼吸机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10-25

  • 张亮教授课题组揭示核转运蛋白Hikeshi及其靶蛋白HSP70在髓鞘形成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脑白质病变(Leukodystrophy)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主要病理表现为脑白质完整性破坏或脱髓鞘病变, 临床上可表现为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及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常见于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疾病中。目前,对脑白质病变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楚。在细胞经受热应激时,经典核转运蛋白Importin家族成员功能受到抑制,Hikeshi作为入核转运蛋白介导热休克蛋白HSP70s (HSP70和HSC70) 的大量入核。目前有病例报道,Hikeshi的错义突变,p.Cys4Ser及p.Val54Leu,使病人患有脑白质营养不良,表现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10-25

  • 肖能明课题组揭示Ⅰ型经典树突状细胞稳态和功能调控的新机制

    树突状细胞根据功能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大亚群: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和经典树突状细胞(cDC)。pDC的专长是产生Ⅰ型干扰素,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cDC是专职的抗原递呈细胞。cDC根据其表达的标志分子和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分为Ⅰ型经典树突状细胞(cDC1)和Ⅱ型经典树突状细胞(cDC2)两个亚群。cDC1最重要的功能是抗原交叉递呈,吞噬或内吞摄取外源抗原并呈递给CD8+ T细胞。而cDC2主要发挥经典抗原递呈作用,将外源抗原呈递给CD4+ T细胞。抗原交叉递呈在抗肿瘤CD8+ T细胞免疫应答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肿瘤细胞通常会下调自身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10-25

  • 化学学院黄闻亮课题组实现稀土元素的单中心两电子氧化

    两电子氧化在合成和催化中无处不在,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过渡金属和锕系元素来说,两电子氧化常发生在单个金属中心,如氧化加成反应和氧原子转移反应等(图1a)。然而,由于缺乏可变氧化态,稀土元素的氧化反应局限于单电子过程,如常用的单电子还原剂SmI2和单电子氧化剂(NH4)2[Ce(NO3)6],而两电子过程则需要两个或以上金属中心的参与(图1b)。近年来,稀土元素非寻常氧化态化学的发展为实现单一稀土元素中心的两电子过程提供了可能。但是,非正三价稀土离子的不稳定性以及不同价态稀土离子间的巨大差异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黄闻亮研究员课题组利用三脚架型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0-25

  • 城环学院王少鹏研究组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揭示富营养化对草地多维稳定性的影响

    生态稳定性刻画了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保持或恢复原有状态的能力。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长期维持有赖于其稳定性。对草地生态系统而言,富营养化和极端气候可显著改变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从而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然而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的一大挑战在于:稳定性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在不同干扰方式、不同生态系统功能指标、不同响应阶段下都有相应的稳定性定义方法(图1)。比如,在极端干旱或极端降水干扰下,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定义为其在干扰发生中生物量的变化(抵抗力稳定性)或干扰后生物量的恢复速率(恢复力稳定性)。另外,抵抗力和恢复力不仅可通过生物量的变化来度量,也可基于生态系统多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0-25

  • Nature子刊全新成果:开发一种精确靶向的EV mRNA平台,该平台优于LNP,可在体内将抗癌药物递送到实体肿瘤

    近日,由深圳湾实验室肿瘤研究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同通讯作者Andrew Lee教授、医学博士与俄亥俄州立大学、思珀生物、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医院和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联合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Dual target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regulate oncogenic genes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一文。作为2020年和2023年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论文对细胞衍生外囊泡mRNA疗法(EV mRNA)和细胞纳米穿孔(CNP)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3-10-24


页次:139/1558  共31155篇文章  
分页:[<<][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