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肺癌治疗已进入靶向药物时代
2006年3月18日,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中国台湾、英国的专家齐聚北京,共同分享肺癌靶向治疗的最新临床数据、探讨临床案例,展望肺癌治疗和靶向药物的未来。作为第一个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易瑞沙®(吉非替尼)自2005年2月上市以来已经为众多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点燃生命新希望,谱写治疗新篇章,特别在经过多项国际国内临床研究数据反复验证后,易瑞沙®对东方人的“情有独钟”目前已经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认同,也因此伴随中国肺癌治疗登上国际舞台,并为中国的肺癌治疗研究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谱写中国肺癌治疗新篇章 肺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
-
中科院上海分院罗达:花儿为什么对称生?
生物通报道:花瓣一般是一朵花最显眼的部分,花瓣的分布或整个花被的构局一般不是放射性的就是左右对称的。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在3月20日在线美国国家研究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报告在分子水平上解析了这种现象,提出植物对称性由共同分子来源的机制调控。花瓣是研究器官发育过程中模式建成的一个良好的实验系统,这是因为花瓣的结构相对简单却有着多种多样的形态特征。例如在烟草、金鱼草和矮牵牛中,花瓣可以明显地分成两个区域:融合的管状区域(花冠管)和不融合的花冠裂片(limb or lobe)。这种显而易见的形态差异反映出了在花瓣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模式形成事件(p
-
香港科大将成立“星级”研究所 杨振宁李远哲任顾问
中新网2006年3月20日电 据星岛日报消息,香港科技大学密锣紧鼓筹备的世界级“香港高等研究所”最快于2006年底成立,并由校长朱经武亲自出任创所所长,邀请国际顶尖学者加盟,现时最少有六名诺贝尔奖得主答允出任研究所顾问,当中包括知名华裔学者杨振宁及李远哲。 据了解,该“星级”研究所须筹募十亿至二十亿的研究基金作长期发展之用,已获数名本地富商积极考虑捐助。 科大校长朱经武去年宣布十五年策略发展大计,表示要成立一所世界级“香港高等研究所”,目标要成为全球学者的“朝圣地”,当时预计需时十至十五年才可成立。据悉,科大高等研究所最近的筹备工作进展“突飞猛进”,校方预计最快于可本年底成立该
-
自体干细胞移植创奇迹 重度糖尿病可免截肢
近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东南大学联合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一名重度糖尿病足患者,使溃烂部位的神经血管肌肉组织迅速修复,创造了奇迹。 患者来自安徽,55岁,有20多年糖尿病史,两个月前左脚出现水泡,很快病情无法控制,左脚大面积破溃腐烂露出骨头,创面深及肌腱,面临截肢,每天只能靠服用止痛药来维持睡眠。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姜会庆教授和东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学教授毛曦博士,创新性地运用细胞工程技术,通过抽取患者自体骨髓、体外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短期培养和诱导等技术,制备成细胞悬浮液,分40个点注射在患者溃烂部。注射1小时后,患者疼痛消失,第三天消肿,炎症消退,第五天创口坏死组织脱落并长
-
中科院将重点支持哪些研究?十大领域有“部署”
2006年3月20日报道 为实现2020年进入“世界同类科研机构前3名”的目标,中科院将在未来十多年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系统集成,集中力量,分期分批重点支持一批重大科技创新研究。 在交叉和重大前沿领域,加强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交叉和重大前沿部署,重点支持新奇量子现象探索与量子规律应用,脑与认知科学研究,动物克隆与干细胞研究,基于光纤网络的实用化量子保密通信研究等。 在信息科技领域,重点支持面向信息化应用的低成本、高可靠系统关键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与系统,新型半
-
我国科学家有望从家蝇体内提取“昆虫抗生素”
新华网2006年3月21日消息 华中农业大学的科学家近日从家蝇体内提取出了抗病毒活性蛋白,并有望将其继续分离、纯化出“昆虫抗生素”。 目前常规抗生素在人体内产生的抗性日益增强,各国科学家都在发掘新的抗生素来源。 有鉴于此,10年来华中农大昆虫资源研究所致力于从家蝇体内提取“昆虫抗生素”。日前该所通过现代分离手段,从脱脂蝇蛆粉中提取出活性蛋白被证明在体外确实具有抗氧化和抗病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家蝇幼虫组织匀浆液对流感病毒的杀灭率达到70%以上,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
-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深入合作 联纵研究
生物通综合: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是由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共同投资建设的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新药筛选中心。这一位于张江“药谷”、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机构主要针对的是目前我国在新药筛选方面我国医药产业仿制药类较多,创新型药物少的现状,希望能以最大程度的优势互补和整合强化实现我国医药产业从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利用了多方面资源,实现了多个合作,自成立以来,分别于2004年与美国 Cellomics 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平台;2005年10月与美国英杰公司(Invitrogen)达成合作研究协议
-
生物物理所刘力研究组“沉默”五年一鸣惊人
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一篇论文,对科学家来说无疑是科研生涯中的一件大事;而对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青年研究员刘力来说,2月2日在《自然》上发表的这篇论文尤其具有非凡的意义。 因为这是刘力第一篇《自然》论文吗?实际上早在1999年回国工作前,他就作为第一作者在该杂志发表过重要成果。是论文本身具有划时代的科学价值吗?虽然《自然》将当期“评论”配给本研究,称其“采用巧妙的实验技术,开始精细地分析果蝇是如何学习记忆视觉模式”,但刘力坦承尚不至高到在学术上“开宗
-
中国肺癌治疗已进入靶向药物时代
2006年3月18日,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中国台湾、英国的专家齐聚北京,共同分享肺癌靶向治疗的最新临床数据、探讨临床案例,展望肺癌治疗和靶向药物的未来。作为第一个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易瑞沙®(吉非替尼)自2005年2月上市以来已经为众多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点燃生命新希望,谱写治疗新篇章,特别在经过多项国际国内临床研究数据反复验证后,易瑞沙®对东方人的“情有独钟”目前已经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认同,也因此伴随中国肺癌治疗登上国际舞台,并为中国的肺癌治疗研究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机会。 谱写中国肺癌治疗新篇章 肺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0%为非
-
恶性肿瘤血供方式新发现——血管生成拟态
■通常认为新生血管是为肿瘤提供血运的唯一途径,然而应用抗血管生成药后仍有一半的肿瘤复发、转移 ■新近发现肿瘤细胞能通过自身变形模仿血管壁结构,形成输送血液的管道系统,建立特殊的肿瘤微循环,研究者把这称为血管生成拟态 目前,我国每年平均约有150万人新患肿瘤,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肿瘤,而其中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占83%,由此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成为了当今肿瘤治疗的最大的难题之一。 恶性肿瘤需要血液供应才能持续生长和发生血行转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从血管内皮来源的新生血管是肿瘤获得血液供应的唯一途径,临床治疗主要以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使用内皮抑素及血管抑素等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恶性肿瘤
-
中国工程院座谈“八荣八耻”
北京3月20日电 “‘八荣八耻’也应该作为工程技术界的一个考核标准。”在今天中国工程院举办的院士座谈会上,院士们纷纷发表自己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后的感想。 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胡锦涛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矿冶研究总院院长孙传尧说,我们现在处在社会发
-
生命之舟向着未来远航
编者按: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使我们迎来了科学的又一个春天。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主要任务。 走进2006年的这个春天,中国科学院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也跨入了第三期。时值中国科学院2006年度工作会议,我们回眸过去,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坚定步伐,既是对自己信心百倍、豪情满怀的检阅,也是对出征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誓师。 本报从今天开始,特开辟《知识创新踏上新征程》专栏,将推出笔墨酣畅的一组通讯
-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不断涌现
近日,姚新生、周宏灏院士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组,对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专家组对昆明植物所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来在植物化学、植物资源持续利用以及新学科生长点等领域研究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10月16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进行建设,并于2003年8月通过了验收。2001~2005年间,实验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一,通过队伍建设,形成了2位中科院院士领衔的,14位研究员、22位博士为研究主体
-
解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40亿元生物通综合:3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副主任朱道本以及副主任王乃彦都分别做了相关报告,开幕式后,全委会表决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此次会议上首先总结了2005年的各项工作:2005年共受理1400个单位各类项目申请55000余份,比上年增长22.4%;在国家财政拨付科学基金27亿元的基础上,统筹配置待拨资金,推进支出预算,安排年度资助经费35亿元;2005年批准资助各类项目11151项,包括资助面上项目9111项,资助经费占年度资助计划经费总额的70%以
-
徐星研究员应邀为《自然》撰写评论文章
应英国《自然》杂志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在3月1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鳞片、羽毛和恐龙”的评论文章,对同期发表的德国学者格里奇(Gohlich)与美国学者恰配(Chiappe)博士有关羽毛演化的最新成果进行了评价。《自然》杂志的“新闻与观点”栏目是该杂志最受关注的栏目之一。该栏目针对自然科学领域一些最新的重要成果,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进行评价,介绍成果的重要性,分析已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之处,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32岁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批准号:40125006)青年学者徐星,应邀为该栏目撰写评论文章,说明徐星研究员在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充分肯定,
-
杨福家院士驳杨振宁:中国也需诺贝尔奖
杨振宁评点高教:中国最需会赚钱盖茨 “我们不仅仅需要比尔·盖茨和任天堂,也需要一部分人从事和经济没有关系的基础研究,他们是将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在。”昨晚(15日),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教授做客同济大学进行演讲时,针对杨振宁教授“中国暂不需诺贝尔奖”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 未来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 日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广州作了一场名为“怎样评价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术报告,他提出创新可以分为爱因斯坦、杜甫、比尔·盖茨和任天堂四种体系,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最需要的是盖茨和任天堂这类会赚钱的人才和企业,暂时拿一两个诺贝尔奖并没
-
中国版“达菲”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批准由罗氏授权、上药集团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达菲”)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这标志着国产抗流感药物研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采用罗氏公司原产“达菲”作为对照药,通过比较两个产品所含活性成分的吸收程度和速度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确定国产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是否和原产“达菲”具有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将成为最终判定能否批准国产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生产的重要依据。 &nb
-
药理和化学结合研究中药复方
“著名古方生脉散的基础研究”项目以著名古方生脉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长期的基础研究,目标是期望能以现代科学阐明和诠释其科学内涵,现已荣获200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思想指导下,中国药科大学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等单位对生脉散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经过对方中麦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采用杭麦冬或川麦冬为最佳的科学依据;提出了方中人参应用红参替代生晒参的依据;国内外首次进行了生脉散复方中化学成分动态变化与药效关系的研究。有多项发现,究明了合煎液药效优于分煎混合液是由于物质基础的特异性;首次发现在合煎过程中产生新成分5-HM
-
我国自主研发的荧光定量基因扩增PCR检测系统在西安通过鉴定
科讯网2006年3月13日消息: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生物医学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及分子光子学实验室产学研结合,自主研发的荧光定量基因扩增PCR检测系统产品于2006年3月11日通过了陕西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 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定量核酸检测分子诊断技术,在西方国家广泛用于乙肝HBV,丙肝HCV,艾滋病HIV,性病STD等传染病及肿瘤性疾病快速早期诊断,并作为一种先进手段用于多种生物学及医学研究,在我国现行禽流感诊断国家标准中也规定了要用该方法检测核酸确诊。荧光定量基因扩增PCR检测系统是实现荧光定量PCR技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
时间:2006-03-20
-
刁现民博士发现核基因转移证据
生物通综合报道: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刁现民博士与美国伯克力加州大学Damon Lisch博士和Miceal Freeling教授合作开展的植物转座子研究,发现了高等植物核基因水平转移的首个例证,证实了植物的核基因可以跨越物种界限发生水平转移,使遗传学理论前进了一步,为认识基因和基因组进化、研究新的转基因方法和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该发现以刁现民博士为第一作者撰写的“Horizontal transfer of a 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