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解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06年03月20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8—40亿元
生物通综合:3月1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副主任朱道本以及副主任王乃彦都分别做了相关报告,开幕式后,全委会表决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
在此次会议上首先总结了2005年的各项工作:
2005年共受理1400个单位各类项目申请55000余份,比上年增长22.4%;
在国家财政拨付科学基金27亿元的基础上,统筹配置待拨资金,推进支出预算,安排年度资助经费35亿元;
2005年批准资助各类项目11151项,包括
资助面上项目9111项,资助经费占年度资助计划经费总额的70%以上,平均资助强度比上年提高3.07万元,达到24.79万元/项。资助1年期小额探索项目624项,资助金额4912万元。资助重点项目318项,平均资助强度约160.21万元/项,其中在全委七大学部中,生命科学部成为最大的赢家,在获得重点项目、面上项目、自由申请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的资助项目数和资金数目上均高居榜首。“面上项目”总“盘子”中,生命科学项目多达35.53%。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别获得“面上项目”资助的前20名科研院所中的冠、亚军;
资助青年科学基金1934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60人,试点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资助工作,首批资助10人。海外和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80人,“两个基地”资助32人;
8个重大研究计划批准资助112项,金额约5956万元;
资助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607项,金额8911万元,其中,协议项目465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31项。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初步形成了A3前瞻计划、中加健康研究合作、中芬神经科学合作等若干相对稳定的资助计划。
在2006年:
国家财政预算计划投入科学基金34亿元,比上年增长25.9%。根据国家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要求和基础研究发展的需要,拟安排资助计划38亿至40亿元。
“十一五”期间举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从尊重和保护科学家的敏感和创造精神出发,不断完善资助与管理模式,大力营造有利于自由探索的宽松环境。继续强化支持自由申请项目,根据我国基础研究队伍发展状况,适度扩大规模,稳步提高强度。项目资助规模控制在每年10000项左右,资助强度力争比“十五”有明显增加。注重保护非共识项目,支持探索性较强、风险性较大的创新研究。将自由申请项目经费的3%~4%左右用于非共识项目研究。
为发挥导向作用,促进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十一五”将按“扩大资助规模,提高资助强度”的原则,安排重点项目1800项左右,平均资助强度达到200万元以上。重点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组织学科交叉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十一五”期间重大项目资助规模控制在30项左右,平均资助强度1000万元以上。安排实施15个重大研究计划,每个预算额度为1亿~2亿元。
同时,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与国家其他科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的衔接,形成和完善育才、识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十一五”期间,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计划资助约900人。新启动创新群体计划100个左右,同时通过3+3或3+3+3的模式,延续资助约180个群体。在“十一五”末期计划资助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500项左右。支持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约100个。争取适当提高各类项目中,用于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费用的比例。安排资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100人、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约400人。
未来五年,自然科学基金将加强条件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支持科学普及和青少年科技活动,加强地区科学基金资助工作,完善联合资助体系。完善学科布局,促进学科协调发展。对数、理、化、天文、地球、生物、农业 、医学、力学、工程、信息、材料、能源、环境、海洋、空间、脑与认知、管理等18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资助重点进行了规划。制定了七个科学部的优先发展领域,遴选了量子调控、科学与工程计算等13个综合交叉的优先发展领域。
为确保规划发展目标的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总结“十五”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保障措施: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实现科学基金持续增长;加强资金管理,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改进评审机制,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加强成果管理,建立共享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规范管理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监督工作,维护科学道德;建设创新文化,弘扬科学精神。
(生物通: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