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斑马鱼化身测试:乳腺癌化疗疗效预测的新希望

    在癌症治疗领域,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乳腺癌在临床、组织学和分子水平上存在高度异质性,不同患者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差异很大。这使得在选择化疗方案时,医生往往难以确定哪种方案对每个患者最为有效。目前,虽然有多种化疗药物可供选择,但治疗效果却参差不齐,部分患者可能因接受不适合的治疗而遭受不必要的毒副作用,同时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来自葡萄牙尚帕利莫德研究中心(Champalimaud Research)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创新性的研究。他们致力于开发一种快速的体内测试方法,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筛选,即斑马鱼患者来源异种

    来源:npj Precision Oncology 6.8

    时间:2025-04-02

  • 血浆可溶性 TREM2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脑内 tau 蛋白积累的关联及潜在治疗新方向

    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受体 2(TREM2)功能缺失突变与阿尔茨海默病(AD)风险增加有关。近期动物研究显示,外周 TREM2信号激活可能影响大脑 β- 淀粉样蛋白(Aβ)和 tau 蛋白聚集。然而,在老年人群中,外周 TREM2与大脑 AD 病理之间的潜在关系尚未明确。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 318 名进行 Aβ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血浆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可溶性 TREM2(sTREM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后者是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的指标)的中国老年人数据,其中 129 名参与者还进行了 tau PET 扫描。研究人员探究了血浆 sTREM2、GFAP 与主要 AD 病

    来源:Molecular Psychiatry 9.6

    时间:2025-04-02

  • 7T MRI 揭示脑小血管病对丘脑调节焦虑的差异影响:新机制与潜在意义

    目前,丘脑血管模式与小血管疾病(SVDs)如何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情感症状,这方面的了解还很少。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 84 名患有 SVD 的个体的 7-Tesla 磁共振成像(7T MRI)数据,分析丘脑血管模式对情感症状的影响,目的是阐明在 SVD 背景下由大脑结构和功能驱动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右侧丘脑由结节丘脑动脉和旁正中动脉联合供血的受试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更低。按照 SVD 负担进行分组后,低 SVD 负担组的受试者中存在同样的相关性,而高 SVD 负担组中则未观察到差异。有趣的是,SVD 与丘脑血管模式的相互作用还会影响丘脑体积,以及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

    来源:Molecular Psychiatry 9.6

    时间:2025-04-02

  • 乳酸副干酪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自闭症谱系障碍治疗新希望

    自闭症,这个神秘的神经发育障碍,如同一片乌云,笼罩着无数家庭。它以社交沟通困难和重复刻板行为为典型特征,背后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涉及众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目前,虽然科学家们已经识别出超过 1200 个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或遗传位点,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却如同凤毛麟角,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在这样的困境下,探寻新的治疗途径迫在眉睫。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勇敢地向这一难题发起挑战,开展了关于乳酸副干酪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actobacillus paracasei-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LpEV)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

    来源: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 9.5

    时间:2025-04-02

  • Pim1:调控骨稳态的关键因子,开启骨疾病治疗新方向

    在人体的骨骼世界里,一场悄无声息却至关重要的 “战争” 时刻都在上演。破骨细胞如同 “拆迁队”,负责清除老旧的骨组织,而 osteoblasts(成骨细胞)则像 “建设者”,努力搭建新的骨结构 。正常情况下,两者配合默契,维持着骨骼的健康状态。然而,一旦平衡被打破,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骨骼问题。像是 osteoporosis(骨质疏松症)、periodontal disease(牙周病),还有类风湿和银屑病关节炎等,这些病症的背后,往往是破骨细胞的过度活跃在 “捣鬼”。目前用于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比如 bisphosphonates(双膦酸盐)和 denosumab(地诺单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

    来源: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 9.5

    时间:2025-04-02

  • MSK1 经 USP5 介导的 Snail 去泛素化稳定其蛋白,推动结直肠癌转移的关键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探索

    在癌症的众多类型中,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占据着相当突出的位置,它是全球范围内第三大常见癌症,同时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每年约有一百万人因它失去生命。对于早期 CRC 患者而言,手术治疗还有治愈的可能,但一旦肿瘤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 5 年生存率就会大幅下降。尽管在过去 20 年里,外科技术和新型靶向治疗联合取得了进展,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转移性 CRC 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可癌症转移依旧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所以,深入探究 CRC 的恶性进展机制,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和方法,成为了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来自韩国庆尚国立大学等研究机构的

    来源: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 9.5

    时间:2025-04-02

  • 全基因组测序系统性评估听力损失:挖掘致病变异,开启精准诊疗新篇

    在人类的感官世界里,听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让人们能够聆听美妙的音乐、亲人的话语。然而,听力损失这一常见的感官障碍,却困扰着众多人群。据统计,在发达国家,每 1000 名新生儿中就有 1.33 名受其影响,60 岁以上人群中约半数也面临听力下降的问题。听力损失不仅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对社交、学习和心理健康造成诸多挑战。目前,精准的分子诊断对于明确听力损失的遗传病因至关重要,它能帮助临床医生预测患者预后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但由于听力损失在遗传上具有高度异质性,且表型表达多样,准确的遗传诊断颇具难度。全外显子测序(WES)作为常用的遗传诊断手段,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听力损失的研究,如在

    来源: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 9.5

    时间:2025-04-02

  • 免疫逃逸机制新解:早期 I 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中调节性 T 细胞(Tregs)的动态变化及潜在治疗靶点

    卵巢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中极为凶险的 “杀手”,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的生命健康。其中,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最为常见且侵袭性强。令人头疼的是,HGSOC 在早期往往悄无声息,近 80% 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 III-IV 期,此时治疗难度大增,患者生存率极低。当前,虽然对晚期 HGSOC 的免疫机制有了一定了解,像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以及调节性 T 细胞(Tregs)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的作用逐渐明晰,但早期 HGSOC 的免疫逃逸机制却如同迷雾,亟待揭开。为了驱散这层迷雾,来自 IRCCS Humanitas R

    来源:Cell Death & Disease 8.1

    时间:2025-04-02

  • DNM1L 介导的线粒体裂变在成肌分化中调控线粒体自噬与生物发生的关键作用

    在细胞的成长历程中,就如同一场精密的交响乐演奏,各种生理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其中,细胞分化这一乐章尤为关键,它让细胞从 “青涩” 走向 “成熟”,具备特定的功能。而线粒体,作为细胞的 “能量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肌肉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线粒体需要不断地进行重塑,以满足新形成的肌管日益增长的能量需求。线粒体的裂变、自噬和生物发生等过程,就像是工厂里的一道道工序,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着线粒体的正常功能。然而,目前科学家们对于这些线粒体重塑过程之间的精确机制和相互关系还知之甚少。就好比在一座复杂的工厂里,虽然知道各个车间都很重要,但却不清楚它们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正是在这样的背

    来源: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8.2

    时间:2025-04-02

  • 迄今为止使用先进诊断成像技术进行的最大的动脉粥样硬化基因定位

    瑞典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基因变异。目的是让这些新发现能够更早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并改善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治疗。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是迄今为止使用先进诊断成像技术进行的最大的动脉粥样硬化基因定位。这项研究背后的研究人员来自瑞典各地的大学和大学医院。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疾病过程,导致斑块在为身体器官供血的血管中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斑块的积累会形成血块,导致血液供应突然停止。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心肌就会遭受急性缺氧,导致心脏病发作。如果它与颈动脉中形成的斑块一起发生,血栓会被血液带到大脑,导致中风。确定了20种基因变异该研究基于SC

    来源:AAAS

    时间:2025-04-02

  • 利用植物硅防御实现植食性昆虫的生物防治:机遇与挑战

    植物中硅(Si)的积累能够强化组织,并降低植食性昆虫的生存能力。给植物补充 Si 可以通过改变植食性昆虫诱导的植物挥发性物质(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排放,增强对捕食者和寄生蜂的吸引力。取食补充 Si 植物的植食性昆虫可能会出现发育延迟以及抗捕食防御受损的情况,比如免疫反应减弱。因此,补充 Si 有可能通过吸引更多的天敌,以及增加植食性昆虫被捕食和被寄生的风险,来加强对害虫的生物防治。我们批判性地审视了目前对植物 Si 防御在植食性昆虫与其天敌相互作用中影响的理解,强调了为利用 Si 在植食性昆虫生物防治中的优势而必须解决的关键未知问题。

    来源:TRENDS IN Plant Science 17.3

    时间:2025-04-02

  • 血清蛋白质组学:胰腺癌化疗免疫治疗患者生存预测与精准医疗的新希望

    在癌症治疗领域,胰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难题。它堪称癌症中的 “狠角色”,以复杂、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著称。患者不仅生存时间短,治疗选择也极为有限。免疫治疗的出现,虽给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可对 PDAC 患者却收效甚微。不过,也有研究发现,化疗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能让部分 PDAC 患者的生存状况有所改善。但目前,我们对 PDAC 患者免疫治疗耐药的机制还知之甚少,也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治疗反应。正因如此,探寻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深入了解免疫治疗耐药机制,成为了癌症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了攻克这些难题

    来源:iScience 4.6

    时间:2025-04-02

  • 疫苗接种与感染诱导产生两种独特持久的人类类别转换记忆 B 细胞群体:拓宽免疫认知边界

    ### 研究背景传统定义中,记忆淋巴细胞是一种持久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在没有抗原时也能持续存在,再次接触同源抗原时可被激活。经典的持久记忆 B 细胞通常被认为具有中等到高水平的体细胞高频突变(SHM),且仅在生发中心反应中产生。然而,目前人类记忆 B 细胞的分类方案并未将持久性作为标准。在人类中,IgD−CD27+CXCR5+CD21+CD11c− B 细胞是传统的转换记忆(SWM)B 细胞,被认为源自生发中心。同时,还有多种不同的类别转换人类 B 细胞群体被报道,如年龄相关 B 细胞(ABCs)、DN2、DN3 等,但它们在缺乏或相对缺乏抗原时的持久性通常未被评估。研究目的通过研究所有八种类别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4-02

  •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80α颈部结构揭示DNA、尾部完成蛋白及测距蛋白的精细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80α的颈部结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该研究首次通过冷冻电镜(cryo-EM)解析了SaPI1病毒粒子的颈部高分辨率结构,揭示了这个由辅助噬菌体80α编码的病毒组装关键部位的精妙构造。研究发现颈部外管由头尾连接蛋白(HTCP)十二聚体与头尾接合蛋白(HTJP)、终止蛋白(TrP)六聚体共同构成。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首次在纳米尺度下观察到尾部内部的DNA分子、尾部完成蛋白(TCP)和测距蛋白(TMP)的精细结构特征。这些发现为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岛(SaPIs)这类移动遗传元件(MGEs)的组装和感染机制提供了重要结构线索,特别是揭示了辅助噬菌体与致病岛之间的分子互作基础。该研

    来源:Structure 4.4

    时间:2025-04-02

  • 综述:调节性 T 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调节性 T 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调节性 T(Treg)细胞在维持免疫监视和免疫耐受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它们能够从淋巴器官迁移至血液,随后进入组织,还能从组织进入引流淋巴结。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血液和淋巴管的特异性内皮细胞起着关键的 “把关人” 作用。当 Treg细胞穿越单层内皮细胞时,会与内皮细胞进行双向的信号交流,并通过促进血液和淋巴内皮细胞的结构改变,来调节血管的通透性。反过来,血液和淋巴内皮细胞也能够调节 Treg细胞的再循环和驻留。下面将深入探讨 Treg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以及针对这些相互作用在自身免疫疾病、移植和癌症治疗中的潜在策略。Treg细胞与内

    来源: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时间:2025-04-02

  • 整合 GWAS、QTLs 与角质形成细胞功能分析:揭示特应性皮炎的分子机制

    在全球范围内,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极为常见且具有高遗传性的炎症性皮肤疾病,如同隐匿在人群中的 “健康刺客”。它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对公共健康构成了不小的挑战。据统计,15 - 20% 的儿童和 5 - 10% 的成年人都饱受其扰。目前,虽然已知遗传和环境因素在 AD 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 AD 的遗传机制仍如同迷雾一般,尚未完全明晰。已有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 -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虽然发现了一些与 AD 相关的位点,但这些位点仅能解释部分遗传力,这表明还有许多重要的遗传因素隐藏在未知的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02

  • 联合抑制 PKMYT1 和 ATR:攻克 CCNE1 扩增型卵巢癌与子宫内膜癌的新希望

    在妇科癌症的治疗领域,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难题。卵巢癌堪称妇科恶性肿瘤中的 “头号杀手”,即便在过去二十年里,其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对于携带 CCNE1 基因扩增的患者来说,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他们往往对标准化疗产生耐药性,存活时间较短 。子宫内膜癌也不容小觑,尤其是高危组织学亚型,像子宫浆液性癌和癌肉瘤,不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 CCNE1 基因扩增的发生率也较高,患者死亡率同样居高不下。更糟糕的是,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尚未批准针对 CCNE1 扩增癌症的药物,这无疑让临床治疗陷入困境。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宾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02

  • Endosomal chloride/proton exchangers 的关键调控机制:TMEM9 β -subunits 的重要作用

    在细胞的微观世界里,内体(endosome)和溶酶体的正常运作对细胞功能至关重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跨膜离子运输。以往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内体的 pH 值调节,然而,像氯离子(Cl-)这样的其他离子同样起着关键作用。CLC 氯离子 / 质子交换器(CLC chloride/proton exchangers)作为内体 Cl-运输的主要参与者,其功能异常会引发多种严重疾病。但目前对于内体 CLC 的调控机制,尤其是是否存在相关辅助亚基等问题,仍存在诸多未知。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来自德国莱布尼茨分子药理学研究所(Leibniz-Forschungsinstitut für Molekulare Pha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02

  •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酶体核心颗粒变构调节的结构基础:解锁抗结核新疗法的关键

    在生命的微观世界里,蛋白质的代谢如同精密的交响乐,有条不紊地维持着细胞的正常运转。而在致病微生物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 “小宇宙” 中,蛋白酶体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如同忠诚的 “质检员”,负责选择性降解受损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对病菌在宿主内的生存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将 Mtb 的 20S 核心颗粒(20S core particle,20S CP)作为靶点,成为了研发结核病治疗药物的可行策略。然而,目前关于 Mtb 20S CP 的研究仍存在诸多谜题。尽管已知其活性受到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但具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02

  • Th1 极化维持机制新发现:百日咳疫苗接种策略优化的关键指引

    在全球范围内,百日咳这个 “顽固分子” 始终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尽管疫苗广泛接种,但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BP)引发的百日咳疫情仍不时爆发,尤其在婴幼儿群体中,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曾经,全细胞百日咳疫苗(whole-BP,wP)在控制疾病传播方面成效显著,可它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后来,无细胞百日咳疫苗(acellular BP,aP)取而代之,虽然 aP 疫苗不良反应较少,但其免疫效果却不如 wP 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也有所不同。wP 疫苗能诱导更持久的保护免疫和 Th1 极化的记忆 T 细胞反应,而 aP 疫苗则倾向于引发 Th2 极化的免疫反应。这种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02


页次:57/4203  共84047篇文章  
分页:[<<][51][52][53][54][55][56][57][58][59][6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