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我国三十六所高校获准建立国家生命科学基地

    [AD340X300]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共同研究决定,首批批准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三十六所高校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据介绍,“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是生物高新技术产业中人才链、技术链和产业链三者的结合体,通过积极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与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技术手段新、科技含量高企业的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针对中国目前生物技术产业化人才缺乏、国际竞争能力不足、人才培养不

    来源:

    时间:2002-09-28

  • 5个单位都能作 谁才是国内首张基因身份证?

    [AD340X300]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第一张18位点“基因身份证”于9月23日上午10时许在郑州面世。这张身份证的主人是郑州市一位名叫李广利的先生,制作单位为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         据介绍,这张“基因身份证”是医生把从基因组DNA分子链上挑选的,国际通用的18个基因位点,转化成了一般人看来如若“天书”的防伪条码。可将拥有者与世界上其他60亿人     口区分开来。这种“基因身份证”在人体器官移植、输血、耐药基因的认定和干细胞移植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另外在家族性疾病的研究、亲子鉴

    来源:

    时间:2002-09-27

  • 中医药跨上“基因平台”

    [AD340X300]中国科学院前不久启动了世界最大的天然化合物基因库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通过基因技术分离出5000种中国传统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并将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中。国家人类基因组陈竺院士表示,“我国将用已经掌握的人类基因组知识技术为平台,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他进一步解释说,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科学家基本掌握人类生命图谱,这使继续研究涵盖人类生老病死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成为可能。我国基因学者采取的办法是,在建立中药基因库后,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测试已知与疾病相关的人体基因,以最终揭开千百年来困扰中医药界的疗效之谜。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和定位了2.6万多个功能基因,美国NIH基因研究中

    来源:

    时间:2002-09-26

  • 恐龙研究新进展 有望复制部分DNA

    [AD340X300]9月21日,在西班牙帕尔马,科学家罗伯特·克韦多在实验室里展示一个含有恐龙胚胎的恐龙蛋化石。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克韦多证实,这个化石里含有蛋白质,这将有助于重新复制出恐龙部分DNA结构。         摘自:大洋网

    来源:

    时间:2002-09-24

  • 一疟疾疫苗临床试验在英美同时展开

    [AD340X300]基因潮9月18日报道 Apovia AG及其子公司Apovia Inc.9月16日宣布启动疟疾疫苗MalariVax(R)一期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估该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在国立健康研究所(NIH)、国立过敏症及免疫疾病研究所下属的微生物学及免疫疾病研究室指导下,根据向FDA递交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由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疫苗开发中心负责此项临床试验。Apovia还与英国的Medicines Control Agency (MCA)达成了免除临床试验协议,第二项试验已经启动,由位于南威尔士的合同研究组织Simbec Research进行临床试验。Apovia Inc.

    来源:

    时间:2002-09-19

  • 中国水稻基因组测序研究有重大进展

    [AD340X300]    正在此间参加国际水稻大会的中国水稻基因组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作为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和日本 的科学家已率先完成水稻单条染色体序列测定。       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韩斌博士说,中国已经完成了第四条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工作,在这条染色体上共发现了4658个基因,精确率达到99.99%。       他说,水稻共有十二条染色体,通过对其基因组的测序,可以找到精确的水稻基因结构。这将为

    来源:

    时间:2002-09-18

  • 专家呼吁中药学家和生命科学家大胆“牵手”

    [AD340X300]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发展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在现代生物医药时代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间举行的“浦东创新创业周”活动中,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惠永正呼吁中国的中药专家与生命科学家大胆“牵手”,共同推进传统中药走向现代化。  惠永正说,虽然几千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传统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很有疗效,但其科学基础和药控要求谁也说不清楚。传统中药迫切需要借助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神经学、合成化学等现代医药研究手段,将浩瀚、散落的数据组织起来,弄清其活性组分的结构及作用机理。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中药也可以在现代生物医药的开发中大显身

    来源:

    时间:2002-09-18

  • 英科学家呼吁建立英国全民DNA库

    [AD340X300]英国“DNA指纹数据库”的创立者日前说,目前的数据库创建过程中带有种族歧视倾向,应该建立一个包括全国居民DNA信息在内的数据库,以更好地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早在1995年就开始创建英国犯罪DNA信息数据库的阿莱克·杰弗里斯爵士,在英国科学促进会的2002年科学节上说,包括每个居民DNA信息在内的数据库可能更公平,他甚至建议,目前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应该在“恰当的、严格的监督下”建立全球居民的DNA信息数据库。         杰弗里斯创建的

    来源:

    时间:2002-09-17

  • 结构基因组学发展大计

    [AD340X300]在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已基本完成之际,国际上相继又开展了以“结构基因组”为研究目标的新一轮大规模国际合作计划。当前,我国科学家应以何种方式、采取何种战略选择,加入到这一人类科学史上的协作攻关之中?9月8日至11日,围绕着“结构基因组”这一主题,由梁栋材院士、施蕴渝院士和饶子和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汇集结构生物学、基因组学、药学、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加速器、核磁共振波谱学等领域的30余位科学家的第189次香山科学会议在京召开。与会者根据国际上结构基因组的发展形势,重点研讨了我国结构基因组的发展对策。      &n

    来源:

    时间:2002-09-17

  • 牛与狗基因组列入NHGRI下一轮测序的名单

    [AD340X300]    [生物通讯]去年春天,美国国家基因组研究院(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草拟了一份基因组需要测序的高优先级生物官方注册名单。黑猩猩、小鸡、蜜蜂以及多种真菌榜上有名,但更多我们熟悉的四足动物却不在名单之内。    在第二轮讨论审议中,NHGRI由第一流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决定在测序候选名单中补充进两种哺乳动物--牛和狗。由此,这两种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也将成为该研究院所支持的测序中心的下一步测序目标。    破译牛基

    来源:

    时间:2002-09-16

  • 科学家在中国寻找生物演替的“完整史书”

    [AD340X300]科学家开始在我国境内寻找能够完整展现6500万年前后生物灭绝与复苏事件的地层记录。  数十位中外科学家昨日从长春出发,赶赴黑龙江中下游的黑龙江省嘉荫县进行野外探察,选定地层剖面,采集化石样本。  领导这项研究计划的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任孙革教授说:“我们将寻找一部能详细记录恐龙灭绝前后生物演变发展的‘不缺页史书’。”他说,这部“史书”应完整记录恐龙和其它大量古生物物种灭绝的原因,其后一些生物物种复苏的过程,以及这些事件发生时的地球环境。科学家们还将在200多米厚的地层剖面中寻找只有几厘米厚的白垩纪与第三纪分水岭即K/T界线,这条线是约6500万年前地球发生生

    来源:

    时间:2002-09-14

  • 基因组学促进世界和平

    [AD340X300]科学家预言结合生物科技和基因组学将为21世纪的人类改善健康状况并消弥政治性冲突战争。科学家呼吁不要只从纯医药或大众健康体系的角度看待疾病,感染性疾病也常称为经济体系存亡的关键,最近的研究结果甚至显示某些疾病会影响地理政治的稳定性,科学家因此提出若先进国家能像输出武器技术一样对一些落后国家输出创新的生物技术,应该可以改善许多落后国家的问题。被认为最适宜输出的一项技术是基因组学研究,其研究历程清楚,而且对于许多感染性病原菌的基因研究也十分完备,另外,电脑生物性、比较基因组学、资讯学等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也让科学家相信传染热带性疾病的媒介之相关研究应该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结合人

    来源:

    时间:2002-09-14

  • 徐荣祥直面“克隆”质疑

    [AD340X300]截止到昨日,关于“5年内克隆人体器官”的新闻已经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虽然很多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权威科学家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质疑,但消息发布者、曾因发明烧伤湿性治疗技术而闻名的徐荣祥却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昨天,徐荣祥独家约见了本报记者,再次强调:五年内一定能克隆出人体全部组织器官。         豪言“这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         徐荣祥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印的头衔是:美宝环球集团董事长、教授、外科主任医师。  &

    来源:

    时间:2002-09-13

  • Genentech公司抗血管生成药治疗乳腺癌临床试验失败

    [AD340X300]Genentech公司9月9日宣布,其开发的实验性抗癌药物Avastin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观察性试验失败。Avastin被视为将为Genentech公司创造巨大利润的最被看好的新产品之一。这一试验失败给公司带来沉重打击。公司管理层称对其结果十分失望,但是对该药物的治疗潜力仍然充满信心。Avastin用于其他类型癌症治疗的试验仍在进行当中。此次临床三期试验有462位患者参加,Avastin与化疗药物Xeloda结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与单独的Xeloda治疗相比,在减缓肿瘤生长程度上没有明显区别。大多数生物技术观察家都不认为Avastin能达到试验初步治疗目的,即抑制肿

    来源:

    时间:2002-09-13

  • 日本开发出廉价的蛋白质芯片

    [AD340X300]由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三原久和副教授、北陆尖端科技研究生院大学民谷荣一教授和岛津综合研究所轩原清史主任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开发成功可迅速检测癌症等疾病的廉价蛋白质芯片。这种芯片把目前数十万日元一个的蛋白质芯片价格降到了仅为几千日元。预计这种芯片在4年内可投入实用化。         目前在基本破译了人类基因组信息后,以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后基因研究十分火热。在破译蛋白质信息时,一般用质量分析法,这种方法需要巨大的研究设备。目前利用抗体检测疾病抗原的蛋白质芯片,因寻找抗原抗体和批量生产这种抗体十分费时费力,

    来源:

    时间:2002-09-13

  • 癌症基因组数据库开始启动

    [AD340X300]FGT 公司(First Genetic Trust, Inc.)和IGC(International Genomics Consortium)宣布结为战略联盟,规定FGT公司将成为IGC多种癌症基因组测序工作所需的基因数据库系统的唯一提供者和服务商。IGC公司希望通过其肿瘤基因表达谱项目(expO),建立一套统一的人类肿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鉴定系统,并且建立一个公共的人类癌症基因表达数据库。FGT公司作为一个值得信任的第三方机构,负责提供各种不同疾病的患者用于样本数据的采集,保证医学数据的灵敏性和遗传信息的保密性。由于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导致人类癌症恶变的目标分子,所以开

    来源:

    时间:2002-09-12

  • 多数成果走不出实验室 医药业难解“囚徒困境”

    [AD340X300]医药成果转化被称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因很简单:跨国公司一般每年投入研发新药的费用要占其营业收入的12%~14%,甚至更高。而中国6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的投入约为销售收入的1%,仅相当于国外一家中小型制药公司的研发经费。         纵深产业链的中空地带         在国外,科研与生产一体化。而国内,技术源头集中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新兴的民营科技型企业。这就带来一个关键问题:科研成果如何走出实验室,成为产品、商品。 &nb

    来源:

    时间:2002-09-11

  • 英国人类胚胎干细胞库将于一年内成立

    [AD340X300]    [生物通讯]英国的国家干细胞库的负责人在周一宣布,干细胞库的第一批细胞株将于明年进行深层冷冻。    “我们计划于12个月内储存第一批细胞株。”英国生物学标准与控制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andards and Control,NIBSC)的主任Steven Inglis博士宣布,该研究院已获得260万英镑的合同在其位于伦敦西北部的赫特福德郡South Mimms的实验室来建立英国国家人类胚胎干细胞库。    这个干细胞

    来源:

    时间:2002-09-11

  • 遗传学家计划建立人类转录子数据库

    [AD340X300]上星期,120名专家聚集在东京商讨建立基因转录数据库,他们期望将来能够掌握人类基因组所有的表达序列。    大会组织者们说,这个数据库计划将在12月份拟订并开始运行,这个数据库将成为生物研究和医药开发的共同资源。    翻译出蛋白质的第一步是把基因转录成mRNA,转录子(transcriptome)是一个完整的mRNA转录单位。多年以来科学家们以cDNA的形式来研究mRNA的转录模板。    现在科学家们想把所有的人类cDNAs组合成一个数据库,是由日本

    来源:

    时间:2002-09-07

  • 他们在解密第二遗传密码

    [AD340X300]    一进入坐落在京城北郊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就会看到一座7层白楼矗立在夏日茂盛的树丛后,一个连续十年被评为 A级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在这座楼的东侧。这里没有遥感自动开关门,没有花岗岩墙壁和大理石门柱,甚至没有一个气派的大门,据说这里只有21名在编人员。然而这里却云集了5位中科院院士,8位研究员。这里的科学家站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探索着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的奥秘,他们的目标就是解译生命信息的第二遗传密码。          在邹承鲁、梁栋材、杨福愉3位院士倡

    来源:

    时间:2002-09-06


页次:2890/2987  共59721篇文章  
分页:[<<][2881][2882][2883][2884][2885][2886][2887][2888][2889][28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