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Cell杂志:更合理的抗癌药物设计新思路

    生物通报道:德州大学Anderson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细胞质中的核苷酸(nucleotides),能有效阻止细胞进行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并且提出治疗癌症最理想的方式是应该让线粒体释放大量的cytochrome c (简称CC),同时要让细胞质中的核苷酸量降到最低,才能更有效的治疗癌症。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于6月30日Cell期刊。 当细胞寿终正寝、细胞受损而无法修复,或受到病毒感染的情况下,细胞会激活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或称为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的驱动蛋白是线粒体中的CC,这个分子会和细胞质中的Apaf-1结合,进而形成细胞的”死亡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5

  • 6月29日Cell杂志文章要览(部分免费全文浏览)

    生物通编者按:6月29日,新一期的Cell杂志出炉。本期Cell封面图片文章的题目为《分子捕鼠器决定大肠杆菌DNA复制终止的极性》。值得一提的是,本期Cell上刊登了中国农业大学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为“A Protein Kinase, Interacting with Two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s, Regulates K+ Transporter AKT1 in Arabidopsis”。另外,还有两篇文章可以免费全文阅览。 Article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Oncogenes in Liver Ca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5

  • 古老瑜珈术与癌症的科学研究

    生物通报道:美国德州大学M. D. 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近日宣布与印度Swami Vivekananda Yoga Anusandhana Samsthana进行一项新的瑜珈-癌症合作研究,以此了解瑜珈练习如何帮助癌症患者。瑜珈是印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项瑜珈-癌症研究项目的美方负责人Kavita Chandwani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他的脑袋里始终认为瑜珈能够用于医疗。这项研究想了解瑜珈在人身体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瑜珈在印度是持续了数世纪的古老运动,包括身心修炼技术,整合了不同的伸展姿势以及呼吸调节冥想形式,被认为能锻炼身体和安定精神。那么瑜珈对癌症有何作用呢?当一个人受到压力时,其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5

  • 原位PCR揭示肝癌中存在隐匿性病毒感染

    意大利科学家在最近的一篇文章里报道借助原位PCR检测进一步揭示了肝癌患者中存在隐匿性病毒感染,包括乙肝病毒 (HBV),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 TTV,是一种新型肝炎相关病毒。 已经证明在人群中的感染普遍存在,并可通过输血、性交、吸毒及粪-口等途径传播,生物通译者注释)。的里雅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Trieste,生物通译者注释)的科学家M. Comar和其同事在文章中指出他们做此项实验的目的是:对来自8个肝癌患者的活体组织检查的石蜡切片复查其中存在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5

  • 大规模研究型微阵列交叉平台研究

    生物通报道: 前文: 《自然-生物技术》综述:检验当代科学支柱技术Kuo旨在通过清晰的操作评价方法来保证提供一种没有偏见的结果。利用建立好的分析技术,引导各种不同的平台实验尽可能的相似,并且足够全面,能将新的学术和商业化平台包含在内。为了使得不同平台的情况尽可能相似,试验中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具有广泛的动态表达范围的RNA样品。 “我们的结果证明,当严格预处理数据后,商业化微阵列比实验室自用的微阵列的内在相容性和与其它平台的一致性更好。” Kuo说,“通过多次测量,one-dye平台比two-dye平台的一致性要好。”在很多时候,微阵列的结果和QRT-PCR是一致的,尤其是检测高表达的基因的时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5

  • "超级药丸"正研制 可同时治糖尿病心脏病等病症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澳洲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一种能够同时治疗糖尿病以及心脏疾病等不同症状的“超级药丸”。   这种命名为Dz13的药物,可以同时用来治疗受发炎症状以及由于糖尿病或是心脏病所引起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所导致的视盲。目前这项药物已经在打击皮肤癌中看见成效。  这项疗法主要用以打击通常发生于血管、眼睛、肺部、关节和内脏的致癌基因c-Jun。领导这项研究的分子生物学专家赖佛卡奇真(Levon Khachigian)形容这个药物有如预设好的分子杀手,可以成功找出并杀死致病基因。  他说:“根据我们的实验Dz13药物就有如卧底探员,可以侦测出细胞中c-Jun基因并且消灭它。”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6-07-05

  • 刚果发现巨型黑猩猩 曾有人看见它杀死一只狮子(图)

    比利猿照片    TOM科技2006年7月3日讯 据法新社报道,刚果共和国北部森林里一种体型异常巨大的猿曾被误以为是一个新物种,其实它根本不是所谓黑猩猩和大猩猩的杂合体。    据《新科学家》报道:在伊博拉河(Ebola river)南200公里的彼利(Bili)小镇上流传着这样的消息,曾有人看见过一种巨大而凶猛的猿可以杀死一只狮子。    科学家们对这一消息非常感兴趣。从照片上看,这一生物体重应该有两百多磅,从34厘米长的脚印判断,这一物种的体型应该会超过大猩猩。    然

    来源:TOM

    时间:2006-07-05

  • 韩国首次发现可促进癌细胞增殖转移的遗传基因

      中新网7月3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 韩国科研人员日前发现了可促进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的遗传基因,为开发治疗肝癌、大肠癌、乳腺癌等各种癌症的新药开辟了一条新路。  据悉,韩国首次发现名为“E2-EPF载体泛素”的蛋白质(UCP)可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这在患有肿瘤的实验鼠身上得到了证实。研究论文已被刊登在国际医疗杂志《自然医学》3日的网络版上。   科研组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患肿瘤的实验鼠,发现与发生肝癌有关的UCP影响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蛋白质“VHL”的分解,在癌组织周边形成血管,提供癌细胞增殖所必需的氧和营养,使癌细胞增殖。   以往,科学家们完全不清楚UCP在细胞当中的功能及与癌细胞发生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6-07-05

  • 科学家发现携带噪音的蛋白质

      研究者通过联合运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酵母文库和流体血细胞计数器,现在能够获得单细胞水平下的蛋白质组信息,从而揭示出生物噪音的基本结构。     虽然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已经促成了基因组分析的革命性变化,但它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有关细胞内部工作机制的完整图景。比如说,人们普遍知道,信息RNA的合成水平并不总是和被表达的蛋白质水平是相关的。人们利用蛋白质组技术,获得的信息在细胞行为方面较信息RNA合成水平的单独测定方面更为丰富;细胞生物学家认为蛋白质组技术是对现有技术的有益补充。    “如果你想对一个细胞的工作机制有任何了解的

    来源:《自然-方法学》

    时间:2006-07-05

  • 全球首例癌症疫苗掀争议

    据番薯藤新闻网报道,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日前核准全球第一个子宫颈癌疫苗上市,香港也正在加紧对其进行安全测试。然而全美却对此疫苗掀起了热烈辩论,因为子宫颈癌常在性行为后感染,卫道人士担心疫苗的上市将使婚前性行为更加有恃无恐。 子宫颈癌成为女性癌症的第二杀手,在台湾则是女性头号癌症主因,根据统计,全美每年有六百万女性经由性行为感染引发子宫颈癌的人类突乳病毒(HPV),其中有一万人转型成癌症,因此当美国成功研发全球首例子宫颈癌疫苗时,获得了医学界的大力赞赏,「总算有疫苗有效防治子宫颈癌了」。 实验证明,子宫颈癌疫苗的防护率高达七成,然而谁该接种疫苗,却成了全美辩论的敏感议题,美国家癌症学会专

    来源:大公网

    时间:2006-07-05

  • 精子/雄性蛋白进入雌体后引发基因表达的巨变

        生物通报道:盘旋于烂水果上面的“黑色乌云”虽然讨厌,却并非一无是处的坏事。实际上这些被科学家称为黑腹果蝇的小动物,越来越广泛被用于复杂的遗传学实验,为各种生物机理,特别是生殖研究带来了曙光。最近,佐治亚大学和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进化和发育学家发现,果蝇交配以后,雌性果蝇生殖道内出现的的精子和雄性蛋白会引发一系列从未被描述过的神奇的基因活动。这些机制假如被弄清楚,将有助于对生殖的深入研究,也可以提供安全有效的措施通过作用于有害昆虫的生殖过程来控制他们的传播。这项研究结果刚刚被发表于国家科学研究学报的网络版。研究队伍包括Bender及其实验室博士后Pau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4

  • 新观点:癌症和生物钟之间的关系被确定

    生物通报道:达特茅斯医学院的遗传学家Hanover发现,DNA损伤能重新设定细胞的生物钟——这意味着生物钟、细胞分裂周期和癌症倾向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6月29日电子版Science杂志(Science Express)上。 这项研究揭示出,生物钟除了它的起搏器功能外,还有一种保护性功能。生物钟调节DNA损伤输入和基因突变能影响生物钟以及细胞周期的观点非常新颖。它意味着生理节律定时、细胞周期发展和一些癌症的起源存在一种基本的联系。 Dunlap的研究组首次描述了生物钟基因、蛋白质和驱动生理节律的反馈环路的复杂网络。 25年前,研究人员已经确定出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4

  • 瞄准肿瘤的软肋,攻击癌症的甜牙齿

    生物通报道:哈佛医学院一项新的研究揭示出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制造细胞能量的途径——糖酵解途径意外地为抗癌治疗提供丰富的靶标。 研究人员将快速生长的乳腺癌细胞中的该途径中的一个叫做LDHA的酶敲除以有效地关闭了糖酵解,并将这种细胞移植给小鼠。携带具有完整的糖酵解途径的肿瘤细胞的对照小鼠存活时间不超过10周,而缺少LDHA的小鼠中只有两只死亡——一只在16周时死亡,另外一只在18周后死亡。80%的小鼠存活时间超过了四个月的试验期。Valeria Fantin等人将这些发现刊登在6月的Cancer Cell杂志上。 这些研究发现展露出了癌细胞的软肋。当肿瘤生长时,细胞相互挤在一起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4

  • 原癌基因扩增方式取决于染色体断裂位置

        生物通报道: 由于原癌基因的激活,基因扩增在癌症发病机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能够发现被扩增的基因片段和其作用机制,癌症学家和药物研究者也许可以阻断基因扩增的进程,从而防止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利用酵母作为模式生物,发现位于染色体末端的hairpin-capped染色体断裂的位置会决定扩增的结果。      基因扩增是指特定片断的DNA拷贝数的增加,而这正是是肿瘤细胞的标志。被扩增的基因组片段在细胞学上可区分为两种形式:双微体(double minutes,DMs)和均质染色区(H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4

  • 冷泉港:肝癌治疗的新线索

    生物通综合:冷泉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动物实验模式来比对实验鼠和人的肝癌细胞DNA,证实了Yap和cIAP1基因可能在肝癌致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基因。这项研究于6月30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肝癌在全球最排名第五常见的癌症,由于难以早期发现,死亡率位居第三高。一直以来,利用实验动物来仿真牵涉癌症的基因是临床研究的方法;藉由实验动物身上观察到的现象,来评估致癌机制与治疗方式等等。研究热源利用鼠的胚胎干细胞转殖到小鼠上引发癌症。在和人类的癌细胞比较之下,发现Yap和cIAP1基因在小鼠和人的肝癌细胞中都大量表现,制造出过量的蛋白。另外他们还发现只激活任何一个基因即可加速肿瘤生成,若两者都激活,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4

  • [候选优秀论文]中国报道世界首例染色体异常核型

    【编者按】: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论文在国内的核心刊物发表以及鼓励和发掘极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表彰优秀的实验成果,国内的一些核心期刊、生物产品厂家与生物通联合举办了这次中国05-06生命科技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从这次活动中了解更多的国内科研进展,同时了解更多的科研技术,生物通将对获得投票数较多的文章进行介绍。这次介绍的是新上榜文章。候选论文:无精和严重少精症患者的遗传缺陷分析---附2例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 遗传 2006.6 Vol 28, No.6 文章摘要:对217例无精和严重少精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7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4

  • 基因组的可塑性能解释土豆病害

    生物通报道:Wageningen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在7月的Genome Research杂志上报道说,他们已经确定出一种导致马铃薯疫病(potato blight)的病原体的独特基因指纹。一些病原体株具有一个特殊基因的多个拷贝,而另外一些病原体株则只有一个拷贝。特定的马铃薯植株不能识别只有一个该基因拷贝的病原体株,因而使它们对感染很敏感。这项文章首次报道了一种非细菌微生物中与致病性有关的基因扩增,并使人们对植物病原体如何减裁它们的基因组以适应环境有了新的了解。马铃薯晚疫病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一种类似真菌的微生物,曾导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爱尔兰马铃薯饥荒,而且目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4

  • 《科学》杂志:踩高跷的蚂蚁(图)

    生物通报道:一套微小的“高跷”能够帮助解开蚂蚁如何穿越沙漠的秘密。当研究人员给蚂蚁一个“高跷”,这种昆虫能够在寻找回家的路的时候目测目标。这些结果表明蚂蚁能够通过一种内在的计步器来知道它们走了多远的地方。生活在撒哈拉沙漠的蚂蚁永远都不会迷路。它们在看似没有区别的广阔的沙漠地带游荡,但是一旦它们找到了一些食物,它们就能以直线形式回到巢穴,而不需要按照来时的路线曲折行进。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沙漠蚂蚁用于导航的一种窍门。通过记下远距离的地标位置,它们能够知道它们面对的是哪个方向。但是,这个信息应该不足以能安全回家,因为蚂蚁还必须知道它们在不同的方向走了多远。根据这一理论,这种昆虫它们走了多少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4

  • 世界最小的活细胞组织pH计诞生

    生物通报道: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能够将激光转化成有用信息的纳米颗粒,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纳米级尺寸的pH计。这意味着世界最小尺寸的pH计诞生了!这项研究成果公布在近期的Nano Letters杂志上。这项研究为生物学家提供了第一个实时测量活体组织和细胞中pH精确变化的手段。PH(酸碱度)能够用于确定一些癌症肿瘤是否是恶性的。利用目前的方法,要想知道肿瘤是否是恶性,就必须首先通过令人疼痛、侵入性的步骤获得肿瘤活组织切片,然后在显微镜下通过眼睛来估计。莱斯大学纳米光学实验室的这种新纳米pH计能够充当一种“光学活组织切片”来测量肿瘤内的pH值,且只需要注射就能实现。Halas的研究组利用纳米壳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4

  • 6月肝癌、乙肝研究重要进展串烧

    生物通编者按:据统计,全世界约有3.5亿人被乙肝病毒所感染,而且每年因急性和慢性感染以及肝细胞癌死亡的人数高达100多万人。2006年6月,几个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连续刊登了肝癌、乙肝研究获得的几项重要进展,从确定乙肝病毒在活体细胞中的结构到肝癌病因研究的新进展,每项研究成果都对肝病的发病机理和最终的人类战胜肝脏疾病产生深远影响。在此,生物通对近期获得的乙肝、肝癌研究新成果进行汇总。 乙肝病毒研究的重要进展:首次确定病毒的天然结构(点击看全文)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院(TSRI,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的两个实验室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04


页次:2741/3057  共61129篇文章  
分页:[<<][2741][2742][2743][2744][2745][2746][2747][2748][2749][27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