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神经科学
  • 清华大学陈立功,曾坚阳Nature子刊合作发表药物-标靶相互作用预测的新颖机器学习算法

    清华大学药学院陈立功课题组和交叉信息学院曾坚阳课题组合作开展的关于大规模异构网络中药物-标靶相互作用预测的论文“A Network Integration Approach for Drug-Target Interaction Prediction and Computational Drug Repositioning from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于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该工作提出了一套预测药物-标靶相互作用的新颖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并发现了新的药物-标靶基因相互作用关系,并且得到了湿实验验证。该工作对大规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7-09-20

  • 中国工程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

     (2014年12月9日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4月17日主席团会议修订) 第一条  为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根据《中国工程院章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守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是主席团下设的专门委员会,在主席团的领导下负责对中国工程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的处理工作。道德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的日常工作。 第三条  投诉人提出投诉,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也可通过投诉电话和中国工程院网站进行投诉。&n

    来源:中国工程院

    时间:2017-09-18

  • 帕金森病科学家十七篇论文被撤:撤稿后依然被引用

    ——上个月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Yoshihiro Sato有三篇论文被撤稿,其研究机构未作出回应生物通报道:本月,日本科学家界不仅出现了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军式人物Yoshinori Watanabe被曝出存在学术不端,而且Mitate医院的帕金森病科学家Yoshihiro Sato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三个杂志上的论文进一步被证明出现错误,加上他之前的十四篇论文, Sato共有十七篇论文被撤回。这些杂志公布了调查结果,并于上个与撤销了Sato的三篇论文,据论文撤销声明称, Sato告诉编辑他并没有征得他的同事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5

  • 猫奴们注意了,《Nature》子刊报道延迟断奶会减少猫的行为问题

    猫是受人喜爱的宠物伴侣。国际上有一个有趣的辩论主题:家猫应该什么时候断奶?即小猫与母亲和兄弟姐妹分离,被带到新家的年龄。在芬兰,不建议未满12周的小猫断奶,其他国家包括美国,8周就让小猫断奶是比较常见的。相关人员曾认为,8周前是小猫社会化的关键时期,8周后的社会经历对猫咪行为影响不大。“我本人是‘吸猫一族’,这项研究支持了我对“断奶年龄影响猫咪行为”的猜测。我发现,依照12周才断奶的标准,对猫的行为有积极影响,”博士研究生Milla Ahola说。Ahola的导师Hannes Lohi教授说:“我们发现,在原有的断奶标准上再增加2周,是一个改善猫咪福祉的简单方法。家猫遍布世界各地,行为问题非常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5

  • 神经生物学|早产婴儿大脑为什么主动放电?

    高幅度的自发神经元放电(spontaneous neuronal bursts)之源对早产婴儿大脑健康发育至关重要。自发脑放电能增强大脑连接,并随年龄增长辅佐大脑发育。一些研究发现,缺乏这种大脑活动的婴儿长大后更容易患脑瘫或低认知能力障碍。“虽然我们还不清楚诱发神经元自主放电的触发条件,但据我们观察健康婴儿发现,早产婴儿有,足月婴儿无。如果早产婴儿无,或足月后依然存在则是一个坏的迹象,”文章通讯作者伦敦大学学院(UCL)生物科学家Lorenzo Fabrizi博士说。“早产婴儿的大脑不只是缩小版的成年人大脑,而是专门为了应对外部世界而设计的独立版本。”在这项研究中,课题组以10个健康早产婴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14

  • Cell:共生细菌诱导动物行为

    动物都是单鞭毛生物1987年,英国科学家Thomas Cavalier-Smith提出,真核生物可以根据鞭毛数量分类。例如,植物的孢子和配子有两根长在细胞前端的鞭毛,动物(包括人类)的精子、真菌的游动孢子和原生动物Salpingoeca rosetta(S. rosetta)领鞭毛虫有一根长在细胞后方的鞭毛,通过摆动推进细胞前进。因此,地球上所有真核生物又被分为两个大门类:单鞭毛生物(Unikonta)和双鞭毛生物(Bikonta)。倘若单鞭毛的单细胞原生生物和多细胞动物同属一个大类,有共同祖先,多细胞动物的祖先很可能就是后鞭毛生物(如S. rosetta)进化而来。因此,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08

  • 复旦大学青年教授最新Nature子刊:全新角度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 toxic mutant huntingtin species is resistant to selective autophagy”的文章,利用点击化学与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手段,建立了同一种疾病蛋白的不同构象与其降解速率的联系,从全新角度揭示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今天(9月5日)的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生科院的鲁伯埙教授,第一作者为复旦大学博士后付玉华、硕士生吴鹏、潘宇寅和青年副研究员孙晓俐。大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主要由特定致病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引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06

  • Nature Neuroscience:果蝇大脑,仿生导航的开路兵

    生物通报道:导航功能涉及寻找食物、居住地和同伴的能力,是大多数动物生存的关键。通常关系到多种信息的组合。项目组长Hokto Kazama解说:“为了节省食物搜寻时间,动物利用地理标记和回忆等线索定位自身所在位置。”这对许多昆虫和哺乳动物来说是一种本能,但科学家们想知道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动物脑部是如何运作的。过去,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鸟类和哺乳动物身上,Kazama团队却选择了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课题组认为尽管它们大脑简单微小,但导航能力惊人——不仅需要准确地降落在水果上,还得小心躲避急躁的人类。果蝇保持飞行时,怎样研究它们的大脑呢?正如通讯作者Hirosh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06

  • Science头条:1000次分析意外发现哮喘药竟然能预防帕金森

    生物通报道:来自哈佛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β2-Adrenoreceptor is a regulator of the α-synuclein gene driving risk of Parkinson’s disease”的文章,通过分析1亿份挪威处方药单,发现哮喘药可以将患者发展为帕金森病的风险减少一半。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31日的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哈佛大学教授Suchi Clemens R. Scherzer,主要利用高通量测序数据,研究帕金森、亨廷顿等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一般认为其中的致病因子就是α-突触核蛋白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04

  • Nature:人类iPS细胞治愈了猴子的帕金森病

    帕金森帕金森病使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元退化,据报道,一旦出现症状患者就已经失去了一半以上的DA神经元。几项研究表明,移植胎儿细胞制造的DA神经元可以减轻这种疾病。然而,胎儿组织的使用存在争议。iPS细胞疗法今天《Nature》的头条新闻报道了来自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和应用中心(CiRA)的研究人员的一项长期研究成果:将来自人类iPS细胞的神经元移植到帕金森病猴模型中后,2年内猴子的疾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他们打通了首例基于iPS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最后关键步骤。iPS细胞可以来自皮肤或者血液,不受伦理限制,Jun Takahashi教授(高桥盾,高桥政代的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9-01

  • Neuron封面文章:神经干细胞从胚胎维持到成年的新调控机制

    清华大学医学院沈沁课题组在神经生物学顶级学术期刊《Neuron》上以封面及焦点文章(featured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 Persistent expression of VCAM1 in radial glial cells is required for the embryonic origin of postnatal neural stem cells (VCAM1在放射状胶质细胞中的持续表达是神经干细胞从胚胎维持到成年的必要条件)”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细胞膜蛋白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VCAM1) 的表达伴随着神经干细胞从胚胎期活跃分裂状态转变为缓慢增殖,并延续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7-08-31

  • 德国研究人员:跳舞可延缓大脑老化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啊。随着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我们的智力和身体都会衰退,如果再患上阿尔兹海默症那真的是雪上加霜了。唉!在随着一声叹息后,似乎又看到了一线曙光。发表在《人类神经科学前沿》在线版本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老年人可以逆转大脑衰老的征兆,而跳舞产生的影响最为明显。德国神经变性疾病中心的Kathrin Rehfeld博士是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他说:“运动对延缓衰老具有非常有益的作用,甚至能够抵消掉衰老相关的智力和身体能力衰退。在该研究中,我们发现,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跳舞和耐力训练)都能够增加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的大脑区域。对

    来源:新浪

    时间:2017-08-30

  • 《Cell》杂志发文质疑记忆形成的硬连线信息输入模式

    人类大脑有一个区域的细胞负责连系感官信号和动作行为,并将这些关联储存为记忆。形成这些连系的细胞曾被认为是高度稳定稳固的细胞。最近,哈佛医学院在小鼠身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对这一理念提出了挑战,研究人员揭示,负责这些任务的神经元未必稳定,它们比人们想象的更灵活。这一质疑传统观念的大胆研究发表在8月17日的《Cell》杂志。研究人员说,他们的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高度具有可塑性,比人们想象的更容易整合新信息。无需形成单独的神经元新链接,神经元的这种可塑性让生物体更擅长学习。此外,研究人员说,一旦某个记忆不再被需要了,它所占用的神经元实际上能很容易地被重新分配新任务。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助理教授、文章通讯作者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23

  • Nature:神秘神经元打开睡眠开关

    生物通报道:每个果蝇有大约二十几个睡眠控制神经元,人们也在其他动物中发现了这些脑细胞并相信它们也存在于人体中。这些神经元传送了睡眠同态调节器的输出信息:如果这些神经元电活化,果蝇会睡着;当它们沉默时,果蝇醒着。那么是什么打开了大脑中的这个开关呢?我们知道,睡眠受到两个系统——生物钟和睡眠同态调节器(homeostat)的支配。尽管人们已充分认识地生物钟,对于睡眠同态调节器却知之甚少。生物钟使得我们能够预期由于地球自传引起的我们环境中可预测的变化。同样地,确保了当它最小程度伤害我们时我们在睡觉,但却没有说出我们为什么首先需要睡觉这一秘密。这种解释可能来自对于第二控制器——睡眠同态调节器的认识。当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7

  • Nature:果蝇幼虫大脑部分神经元连接图绘出

    科技日报纽约8月13日电 (记者冯卫东)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领导的国际团队日前绘制出果蝇幼虫大脑学习和记忆中心的完整神经元连接图,从而为最终绘出所有动物的大脑神经元连接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项研究中使用的果蝇幼虫大脑部分,相当于哺乳动物的大脑皮层,其中包括大约1600个神经元,而整个果蝇幼虫大脑大约有1万个神经元,成年果蝇大脑则包含10万个神经元。处于哺乳动物顶端的人类大脑包含860亿至1000亿个神经元。霍普金斯大学影像科学中心对果蝇幼虫大脑中发现的神经元连接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了6种新的神经元连接类型,这有助于揭示果蝇幼虫大脑的工作机理。此项新研究将重心严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7-08-17

  • 迅速改善大脑认知能力的超级蛋白

    生物通报道:8月8日出版的《Cell Reports》中有一篇文章,研究人员报道klotho基因的一个片段可以增强年轻和老化小鼠的短期记忆,改善神经变性疾病转基因小鼠模型的记忆和运动功能。引人注目的是,科学家们给每种类型小鼠注射该蛋白片段的时间仅需提前认知测试实验一天或几个小时!此前,加州大学旧金山研究所的神经学家Dena Dubal和其他人已经证明通过转基因手段让有机体终身过表达klotho也产生了类似的认知能力提高现象。Dubal的目前工作为“klotho的治疗潜力”提供了更有前景的回答——无需刺激性操作,klotho可以迅速起效。研究人员之前还不确定注射klotho片段是否能起作用。但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5

  • “饥饿有助学习”的直接调控机制

    荧光显微镜下的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生物通报道:根据动物和人体模型,科学家陆续发现摄入较少热量能给健康带来很多好处,如延年益寿和提高学习能力。然而,这些现象背后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十分清楚。在本篇文章中,研究者则试图找到饮食热量控制可以强化学习的分子基础,以及这些分子途径是否也有助于延年益寿。线虫的学习能力测试要求它们学会食物和刺激性化学物质之间的联系,学会了这种联系的线虫将倾向于选择酒精香味的特殊化学品。实验结果表明,空腹1小时或半小时后线虫犬尿喹啉氨酸(一种色氨酸分解产物)水平下降,高水平犬尿喹啉酸可阻断一组调控线虫任务学习相关神经元的谷氨酸信号。不限制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5

  • Science:单细胞甲基化测序助你区分神经元

    生物通报道  哺乳动物的大脑包含着各种各样的神经元,但如何鉴定,这是一个问题。近日,Salk生物研究所领导的团队根据甲基化和调控特征,区分小鼠和人类大脑样本中的神经元亚型,并鉴定出人类额叶皮质中一组新的神经元。这项成果于周五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甲基化组测序分析小鼠和人类额叶皮质样本中近6200个神经元,并根据甲基化和调控元件特征来聚类已知的神经元亚型。此外,他们还指出人类大脑中存在一种新的神经元亚型,称为“第6层兴奋性神经元”,它们有着独特的甲基化标记。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之一、Salk研究所的计算神经生物学研究人员Margarita Behrens表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4

  • 成年后还能重塑大脑吗?改善老年小鼠认知能力的关键基因

    生物通报道:与身体其他零件一样,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也会失去弹性,进而影响学习、记忆和适应能力。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 Health)的科学家说,他们能恢复小鼠大脑,尤其是视觉皮层的可塑性,提高了小鼠的反应能力。通过单基因操纵即可引发这种变化,预示着该基因相关通路可能是让大脑恢复年轻的潜在靶点。文章在线发表于8月8日的《PNAS》杂志。神经生物学和解破学副教授、文章通讯作者Jason Shepherd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它意味着只需操纵成人大脑中的一个基因,就能增强大脑可塑性。年龄增长、外伤性脑损伤或中风以后,我们的认知能力就会下降。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人类大脑的可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0

  • 新型狨猴iPSCs细胞系衍化多巴胺能神经元

    生物通报道:研究人员报道,狨猴(marmoset)成纤维细胞来源的iPSCs能分化出全部的3个胚胎干细胞系,包括中胚层、外胚层和内胚层。当刺激成神经元时,iPSCs可表达与多巴胺能表型一致的基因和其他生物标志。因为寿命比猕猴短,狨猴是研究衰老相关疾病(如帕金森病)的最佳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狨猴体细胞来源的iPSCs(Cj-iPSCs)是体外疾病模型和再生医学测试方法发展基础。本文所构建的来自成年狨猴的新型Cj-iPSCs细胞系表现出了多能性特点:注射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后能发展出中胚层谱系(mesodermal lineages),在离体诱导分化疗法中还能分化出外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系。证明Cj-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8-10


页次:159/353  共7048篇文章  
分页:[<<][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