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土壤pH值决定了土壤细菌群落的海拔分布

            图:紫金山土壤细菌群落沿小尺度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模式。在这张图中,第1和第2个地块(A和B)显示了群落组成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第三和第四样地(C和D)显示出不同的微生物共生关系,包括网络拓扑和关键种。群落结构和共生特征共同表明,土壤细菌群落在小海拔梯度上具有显著的差异。资料来源:褚海燕实验室,ISSAS/2021土壤微生物具有高度多样性,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调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了解土壤微生物的海拔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的科研结果表明,

    来源:Soil Ecology Letters

    时间:2022-02-19

  • 新疆生地所在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中获进展

      气候变化强烈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环境及生物。地表植被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生物圈和大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被物候能较好地反映植被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因此,关于植被物候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之一,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研究员团队应用GIMMS3g NDVI数据集(1982-2015)对青藏高原植被物候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评估了青藏高原植被物候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机制,旨在为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合理化保护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撑。   研究结果表明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2-02-19

  •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常见植物水分利用模式取得...

      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全球的亚热带地区主要被沙漠所覆盖。然而,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却发育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作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一个亚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800~3400米之间的中国西南山地,并孕育着极高的生物多样性。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为中国西南山地带来了丰沛的夏季降水,水分无疑是该地区常绿阔叶林及其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关键因素。然而,人们对这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植物的水分利用模式仍知之甚少。更为严峻的是,长期监测和气候模型模拟数据均表明中国西南地区降水近年来明显减少,干旱风险持续增加。为了更好地预测该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干旱的响应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2-02-19

  • 第二次青藏高原考察:地衣新属和新种被发现

      青藏高原是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从森林、草原到荒漠,地域辽阔,生境多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奇特、多样的地衣物种。拟沉衣属地衣主要分布于高山山地,在青藏高原3800-4500米海拔范围多有发现,生长于裸露岩表,常和不同地衣类群一起构成一片斑斓的“地毯”。   图1 海拔4500米拟沉衣属生境    此前定义的沉衣属物种中子囊盘有网衣型、茶渍型两种,但没有分子学证据支持。研究基于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合形态、解剖及化学证据,重新界定沉衣属Immersaria的概念,并建立网衣科一个新属:拟沉衣属Lecaimmeria C.M.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2-19

  • 武汉植物园在凤仙花属植物种子微形态与演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凤仙花属植物隶属于凤仙花科,全球已记载有超过1000种,是被子植物中物种最为丰富的属之一,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非洲。凤仙花属植物因其形态而得名,其花形宛如飞凤,头翅尾足俱全,花瓣五色相杂,有“双子叶中的兰花”的美称。此外,该属植物亦具有药用价值,能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对毒虫咬伤亦具一定功效。然而,该属植物却是公认的分类学上的困难类群。近日,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和分类学科组研究团队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分类学团队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Evolution and Taxonomic Significance of Seed Mic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时间:2022-02-19

  • 农学院周雪平团队发文揭示一种新型泛素连接酶介导的广谱抗病机制

    2022年2月16日,周雪平团队在《The Plant Cell》发表题为“An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 C4HC3-type E3 Ligase Regulates Plant Broad-Spectrum Resistance Against Pathoge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一种进化保守的免疫调控模块并系统解析了其介导的广谱抗病的分子机制。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要食物来源。水稻病害是制约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挖掘新的广谱抗性基因从而培育高抗的作物新品种是解决病害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报道的水稻广谱抗性基因大多以细菌和真菌为抗性靶标,水稻病毒病害作为危害

    来源: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

    时间:2022-02-19

  • 徐书华团队完成土家族单亲源基因序列从头组装并论证族群特异性参考基因组构建的必要性和应用价值

    2022年2月17日, 国际学术期刊Cell System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书华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Haplotype-resolved de novo assembly of a Tujia genome suggests the necessity for high-quality population-specific genome references”。为了论证构建族群特异的参考基因组的必要性和应用价值,研究团队利用长读长(long-read sequencing)等新一代测序技术,从头组装(de novo assemble)了一个高质量的土家族基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2-19

  • 物理学院王剑威研究员、胡小永教授、龚旗煌院士课题组与合作者实现拓扑保护的集成量子纠缠光源

    量子信息与拓扑物理是量子力学衍生出来的两个重要学科分支,其中量子纠缠态与拓扑相既是基础物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前沿技术发展的关键物理资源。量子纠缠是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量子通信等应用的关键资源,约20量子比特的量子纠缠态均已在光子、超导、离子和原子等体系中实现;然而,量子纠缠对量子器件加工、量子器件调控等过程中存在的完美性提出了苛刻的实验要求,使得量子技术在走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另外,拓扑相的物理概念,源自强磁场下二维电子系统观察到的整数量子霍尔效应,近年来拓展到光学、声学和冷原子等体系,并且大放异彩;拓扑相所具有的鲁棒性给予拓扑边界态在对称性保护下的抗缺陷和抗不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2-19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磁重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一米新真空望远镜(NVST)和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高分率观测和数值模拟的磁重联过程,揭示了太阳耀斑中快速磁重联的电流片内磁岛的三维结构和演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873087、11973084、11803085、U1831210)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闫晓理研究员团队与国内外合作者首次在太阳耀斑中发现具有扭缠结构磁岛形成的快速磁重联,研究成果以“太阳耀斑中的磁岛调制快速磁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2-19

  • Cell Reports揭示天然免疫信号调控m6A修饰的新机制

    2022年2月15日,来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游富平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了题为“TBK1-METTL3 axis facilitates antiviral immunit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上的关键激酶TBK1可在病毒感染后与METTL3直接相互作用,并通过对METTL3功能的双重调控增强机体一型干扰素应答。真核生物mRNA上通常携带多种化学修饰,其中N6-甲基腺苷(m6A)是最常见的一种mRNA内部修饰。m6A修饰影响了mRNA的出核、稳定、剪接和翻译等,从而参与调控各种生物学进程。在病毒感染过程中,m6A通过调控多种抗病毒因子的mRNA代谢,影响宿主抗病毒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2-02-18

  • 乳腺癌中Lin28B对肺促转移“龛”的免疫抑制新机制

      2022年2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詹丽杏研究组题为“Lin28B-high breast cancer cells promote immune suppression in the lung pre-metastatic niche via exosomes and support cancer progression”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了多潜能因子Lin28B在乳腺癌转移前肺组织免疫微环境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  三阴性乳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乳腺癌亚型,临床上以侵袭性强、易复发和转移为主要表现。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2-02-18

  • 新疆生地所在中亚天山极端降水变化及其相关的大尺度气候遥相关指数研究中获进展

      极端降水(EP)常常引发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构成巨大威胁。据统计表明:哈萨克斯坦13.5%的国土面积受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塔吉克斯坦85%的国土面积面临泥石流风险,其中32%受强泥石流影响。中亚天山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部的生态屏障,更是主要的水源地,深刻影响着中亚和中国西北地区(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全面了解该区域E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关的大尺度气候遥相关机制,对于理解极端事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找寻适宜的水资源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研究员团队基于高分辨率、长期日格点降水数据,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2-02-18

  • 昆明植物所在山茶科古杂交事件及全基因组加倍方面取得新进展

      山茶科隶属于被子植物菊分支杜鹃花目,共包含3族9属约300余种,该科植物多为灌木及乔木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其中,木荷属(Schima)为亚洲特有属,约含20种,该属植物多为森林建群种及乔木层优势种,以木荷为优势种且与其它典型常绿阔叶树种共同组成的“木荷林”,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常见的常绿阔叶林类型。山茶属(Camellia)含约120种,以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地区为其现代分布中心,该属含有众多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如茶(C. sinensis)是世界著名天然保健饮料之一;油茶(C. oleifera)堪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山茶(C. japonica)及滇山茶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2-18

  • 武汉植物园五件发明专利喜获授权

      2022年1-2月,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消息,武汉植物园药用植物资源、猕猴桃种质资源与育种、草坪草与牧草分子育种学科组有5件发明专利喜获授权。   一、一种箭叶淫羊藿叶柄组培快繁方法    专利号:202010439346.7    发明人:张燕君,黄天悦,于淑霞,梁琼,于东悦,王兰香    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授权日:2022-01-1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箭叶淫羊藿叶柄组培快繁方法,通过叶柄诱导出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不定芽或丛生芽、进而诱导生成须根等一系列步骤形成完整的植株,然后通过炼苗和育苗处理形成适应自然条件的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时间:2022-02-18

  • 宏基因组测序揭示慢性腹泻猕猴肠道微生物及其耐药性的显著变化

    普通猕猴(Macaca mulatta)是我国种群数量最丰富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也是生物医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动物。人类和圈养猕猴都存在慢性腹泻,并导致肠炎症和反复腹泻,从而会严重影响人和猕猴的生长发育。慢性腹泻在我国圈养猕猴,特别是在幼年猕猴中存在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了解肠道微生物在慢性腹泻猕猴中的作用机制,并为人类腹泻提供重要的疾病模型,四川大学灵长类动物研究团队通过对一个圈养猕猴种群的长期调查,筛选出11只长期慢性腹泻猕猴,基于11只腹泻个体和18只无症状个体的粪便宏基因组测序,结合肠道微生物的耐药性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功能和耐药性对慢性腹泻的影响机制

    来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2-18

  • 夏宁邵教授团队和香港大学管轶教授团队联合在COVID-19抗炎治疗方向取得最新进展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持续两年。SARS-CoV-2诱发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和全身性疾病,截至目前全球累计确诊COVID-19病例超4.1亿,并已导致超过580万人死亡,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研究发现,SARS-CoV-2感染导致促炎细胞因子过度分泌是诱发重症肺炎的重要原因,选择合适的抗炎药物及疗法已成为降低COVID-19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临床研究显示,性别也是影响COVID-19预后的重要生物学因素,男性感染SARS-CoV-2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香港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2-18

  • 上海交大朱建伟教授团队发现SARS-CoV-2广谱中和抗体

    自2019年底第一例新冠阳性病例确诊以来,SARS-CoV-2病毒已经在全球造成了超过4亿人次的感染。SARS-CoV-2病毒的刺突(S)蛋白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是抗SARS-CoV-2病毒抗体药物开发的理想靶标。S蛋白与 ACE2结合的关键区域被称为RBD区域,使用中和抗体阻断RBD与ACE2的结合可有效阻止SARS-CoV-2病毒感染。然而,由于SARS-CoV-2是单链病毒,非常容易突变,目前已有许多突变毒株的产生,抗体的广泛中和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朱建伟教授团队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2-02-18

  • 陶生策团队发表灭活疫苗对Omicron变异株有...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不断出现的变异株,尤其是值得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 VOC)给全球防疫带来巨大的挑战。Omicron变异株的出现使得很多中和抗体效果显著降低甚至完全失效。当下,疫苗接种仍然是应对疫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我国主要接种的是灭活疫苗,目前的总接种量已超30亿剂次。灭活疫苗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相关数据对指导疫苗接种有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陶生策团队基于实验室搭建的蛋白质芯片平台,利用芯片对接种

    来源: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

    时间:2022-02-18

  • 地空学院宁杰远课题组确认高铁地震波场中存在多普勒效应

    一直以来,地震学界将道路振动视为影响地震观测的噪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利用这类绿色震源对地下结构进行探测和监测。10多年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高铁覆盖密度高、车次多,且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因而成为国内学者的首要研究对象。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将高铁等道路噪声转化为优质地震信号,对地下结构进行高精度探测和监测,服务于高铁地基安全、浅层勘探、地下空间利用、智慧城市建设、地震预测等重大需求。以高铁为代表的道路震源是典型的移动组合源,和传统点源显著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波场特征。震源的位置随着列车的行驶而改变,会产生相应的多普勒效应。明确高铁地震波场中的多普勒效应及其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2-18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月球正反面物质不对称性分布成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  月球观测到的钛铁矿(a)和钍元素(b)的分布;模型模拟得到钛铁矿(c)和钍元素(d)的分布; 白线轮廓代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重力异常边界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74098、12173106)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张南、澳门科技大学丁忞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合作,通过耦合撞击动力学和地幔动力学数值模拟,揭示了月球最大的撞击事件(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事件)产生的热异常通过地幔翻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2-02-18


页次:386/1559  共31174篇文章  
分页:[<<][381][382][383][384][385][386][387][388][389][3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