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中科大朱书/马洪第团队发现炎症性肠病(IBD)的新型易感基因及其致病机制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受到多因素影响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局限性,存在药物应答率低,以及耐药性等问题。针对这些临床治疗难题,筛选该疾病的新型敏感标志物,并明确其致病机制与关键致病因子,建立临床靶向阻断关键致病因子的新型个体化诊疗策略有助于提高药物应答率,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朱书教授团队发现IBD新型易感基因Carinh,并揭示该基因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肠道免疫微环境,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在机制研究中,发现Carinh通过调控肠炎中重要的炎症抑制因子IL-18BP的表达,减轻肠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3-04-18

  • 人工智能研究院杨耀东助理教授团队在多机器人安全协同控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人工智能研究院杨耀东助理教授团队在Artificial Intellgence Journay发表了题为《 Safe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multi-robot control 》的论文,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多机器人决策安全性问题和相关算法以及Benchmarks,旨在解决多机器人协同控制中的安全问题。该研究为多机器人系统的安全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前,多机器人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物流配送、救援任务等。然而,多机器人系统的控制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来源: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2023-04-18

  • 莫玮教授团队揭示小胶质细胞通过Piezo1感知淀粉样斑块硬度限制阿...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以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两个典型病理特征分别是脑中主要由淀粉样蛋白-β (Amyloid-β, Aβ) 纤维化沉积形成的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细胞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纤维缠结。目前,AD尚缺乏切实有效的治疗药物,随着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龄化加剧,AD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医疗问题。小胶质细胞(Microglia)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驻固有免疫细胞,在维持大脑稳态、大脑发育以及神经退行性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许多AD风险基因座(Risk lo

    来源: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时间:2023-04-18

  • 黄佳良团队开发eNet算法整合单细胞多组学图谱揭示增强子对基因表...

    增强子是基因组中一段特定的非编码DNA序列,它们通过招募转录因子,顺式调控基因表达。许多增强子在基因组中以簇的形式存在,称为增强子簇或超级增强子,共同调控靶基因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在发育和疾病中起关键作用。然而,增强子簇内部多个增强子之间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包括黄佳良团队在内的多个课题组利用基因编辑和Hi-C等技术,发现增强子簇内多个增强子之间存在功能层次结构。然而这些工作的推广受到相关技术瓶颈的限制,例如基因编辑技术解析增强子功能的通量低以及Hi-C技术的分辨率不足等。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发展为在单细胞水平上探索增强子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机会。近日,黄佳良团队在Briefings

    来源: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时间:2023-04-18

  • 韩爱东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报道了一种细菌的效应蛋白模仿小...

    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是一种非典型的胞内致病性细菌,会引起社区获得性或医院获得性的肺炎。该菌同时通过Dot/Icm IV型分泌系统(Dot/Icm type IV secretion system ,T4SS)向宿主细胞分泌300多个效应蛋白,调控多种宿主的生理活动,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并繁衍。这些效应蛋白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招募宿主的内质网等内膜成分,形成一种包含嗜肺军团菌囊泡(Legionella containing vaccule, LCV)。一般认为嗜肺军团菌的效应蛋白劫持宿主中的小G蛋白调控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LCV融合,促进军团菌的生长。脂滴(Li

    来源: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时间:2023-04-18

  • 袁晶课题组揭示疟原虫形态控制和疟疾按蚊传播的关键分子

    12月20日,袁晶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Apical anchorage and stabilization of subpellicular microtubules by apical polar ring ensures Plasmodium ookinete infection in mosquito”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疟原虫顶端极环锚定动合子表膜微管和调控细胞变形的分子细胞机制。疟原虫是寄生原生动物类病原,每年导致数亿人口感染疟疾和超过60万人死亡。疟疾的传播严格依赖雌性按蚊。疟疾病人被按蚊叮咬吸血后,疟原

    来源: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时间:2023-04-18

  • 韩家淮院士团队揭示NOD样受体家族蛋白寡聚化组装激活的范式

    在免疫反应起始阶段,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感应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 和损伤相关模式分子 (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DAMP) 。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 NLR)家族是机体最大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目前认为NLR感知识别相应模式分子后,可通过自身寡聚化组装形成大型信号分子机器, 如NLRP3,NLRC4等形成的炎症小体(Inflammasome),NOD2等形成的Nodosome,从而激活NF-κB通路、MAPK通路、细胞焦亡等,释放

    来源: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时间:2023-04-18

  • 刘文、欧阳高亮教授团队揭示JMJD8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功能和分...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ICT)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在乳腺癌中也开展了相关临床研究。但是,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使得免疫检查点抑制疗法只能让少部分患者获益。cGAS-STING-TBK1信号通路通过激活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对抗肿瘤免疫发挥重要作用[3]。2023年4月12日,药学院刘文教授研究团队与生命科学学院欧阳高亮教授研究团队于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题为“ER-localized JmjC domain-contain

    来源: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

    时间:2023-04-18

  • PLOS Pathogens | 罗敏华团队在SOX2介导HCMV感染并调控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4月14日,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罗敏华/程汉团队在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题为 “SOX2 downregulation of PML increases HCMV gene expression and growth of glioma cell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脑胶质瘤细胞的关键分子机理,并在动物模型中发现HCMV促进胶质瘤细胞生长,为临床上SOX2/IE1的高表达与胶质瘤患者预后不佳相关提供了科学解释。近年来,癌症领域的多项突破性研究已经使各种类型的癌症患者受益匪浅,但脑胶质瘤的

    来源: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3-04-18

  • 2023-04-17 中科大朱书/马洪第团队发现炎症性肠病(IBD)的新型易感基因及其致病机制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受到多因素影响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局限性,存在药物应答率低,以及耐药性等问题。针对这些临床治疗难题,筛选该疾病的新型敏感标志物,并明确其致病机制与关键致病因子,建立临床靶向阻断关键致病因子的新型个体化诊疗策略有助于提高药物应答率,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朱书教授团队发现IBD新型易感基因Carinh,并揭示该基因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肠道免疫微环境,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在机制研究中,发现Carinh通过调控肠炎中重要的炎症抑制因子IL-18BP的表达,减轻肠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4-18

  • 深圳研究生院李子刚/尹丰团队改变PROTAC研发逻辑获得最新进展:分而后合的PROTAC策略

    近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子刚/尹丰课题组,在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题为 “Targeted biomolecule regulation platform: a Split-and-Mix PROTAC approach” 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多肽自组装形成的Split-and-Mix PROTAC(SM-PROTAC),并在在ERα、EGFR、MEK1/2、BRD2/4、CDK4/6、AR、BCR-ABL等多个靶标上取得了明显的降解效果。靶向蛋白降解技术(Proteolysis targeting c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4-18

  • 【央视新闻】一问到底:春天去看萤火虫 如何守护点点“萤”光?

    芳菲四月,人间春好,天朗气清,浪漫的不止有花草芬芳,百卉含英,更有荧光闪烁,灿若繁星。 当下,四川雷山迎来萤火虫最佳观赏季,夜幕降临,成千上万只萤火虫成群结队在湖边、在林间、在草丛翩翩起舞,令人沉醉。一闪一闪的荧光更让人仿佛置身浪漫的通话世界。那么,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点点荧光到底在传递哪些讯息,“囊萤夜读”是真的吗?追光不易,又该如何守护这片浪漫萤火呢? 近日,央视新闻《一问到底》节目组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付新华教授。   新闻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3-04-18

  • Alzhe & Demen |上海药物所合作揭示抑制多巴胺转运体促进溶酶体生成并改善小鼠阿尔茨海默病样症状的机制

      溶酶体是细胞内负责物质降解的重要细胞器,其内部含有蛋白酶、酯酶等多种水解酶,可降解多种大分子物质,包括蛋白质和脂类等。溶酶体功能紊乱导致胞内物质不能被正常降解进而诱发多种重大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脑部毒性蛋白Aβ的累积,进而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认知记忆等功能受损。因此,促进溶酶体生成,增强其降解Aβ淀粉样蛋白的功能,对改善AD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柳红和周宇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李洋团队,合作揭示了一种溶酶体生成的调控新机制,阐明了多巴胺转运体在调控蛋白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3-04-18

  • JCI | 上海药物所合作发现Aurora A激酶抑制剂上调PD-L1导致免疫抑制和肿瘤耐药

      Aurora A是Aurora丝/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在中心体成熟,纺锤体装配和染色体分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urora A的表达和活性在细胞内被严格的调控,一旦失调,将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非整倍性和肿瘤形成。Aurora A在大多数肿瘤中异常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及更短的生存期相关,其高表达导致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上皮间质转化、转移、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等。因此,Aurora A是重要的肿瘤治疗靶标。尽管许多Aurora A抑制剂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然而,在大部分肿瘤临床试验中,这些抑制剂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目前,唯一一个进入临床三期试验的Aurora A抑制剂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3-04-18

  • 王晓晨团队揭示溶酶体氯氢反向转运蛋白CLH-6在维持溶酶体膜完整性中的重...

      溶酶体是细胞的物质降解与循环中心,负责将大分子物质以及损伤的细胞结构降解成氨基酸、单糖、核苷酸等小分子物质,后者被循环利用于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此外,溶酶体还参与细胞外泌,细胞膜修复,免疫应答,信号转导,能量代谢等一系列生命活动。溶酶体功能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溶酶体贮积症(LSD)、神经退行性疾病。  溶酶体膜损伤导致其功能受损,并且可引起溶酶体腔中的水解酶外泄,造成细胞组分被降解,甚至引发细胞死亡,然而目前溶酶体膜完整性的调控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和生理功能均未被深入研究。  在前期工作中,王晓晨课题组建立了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的多细胞生物溶酶体膜完整性研究体系,利用遗传筛选鉴定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04-18

  • 瑞金医院团队首次发现人类RSPO1中的突变会导致肥胖

    肥胖是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也推动了对脂肪组织的深入研究。以往的研究发现,当多余的能量储存在白色脂肪组织(WAT)时会发生肥胖,而棕色脂肪组织(BAT)则会促进能量消耗以减少肥胖。在外界或生理刺激下,白色脂肪组织会发生“褐变”,形成米色脂肪细胞。这些含有丰富线粒体的米色脂肪细胞也能燃烧卡路里,被认为是治疗肥胖症的一种潜在方法。一些哺乳动物遗传模型已经证明,基因突变可通过控制棕色/米色脂肪细胞产热而导致肥胖。不过,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控制产热的人类基因中存在致病性突变。最近的遗传学证据表明,Wnt通路的下游突变与脂肪分布有关,但无法证实Wnt相关突变与肥胖症之间有因果关系。近日,上海交通大

    来源:赛业生物

    时间:2023-04-17

  • 北大学者Cell受邀综述肿瘤基因组学的重要成果与发展方向

    肿瘤基因组学(Cancer genomics)旨在系统性地发现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驱动机制,理解肿瘤异质性的生物学基础,并据此提供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策略。过去20年,得益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肿瘤基因组学推动了肿瘤生物学的革命性变化,极大丰富了我们对癌细胞自身、以及整个肿瘤微环境的理解,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案。2023年4月13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生命科学学院张泽民教授受邀于Cell杂志发表了题为Accelera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cancer biology through the lens of genomic

    来源: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时间:2023-04-17

  • 葡萄糖饥饿调控白念珠菌有性生殖的新机制

    随着现代生活和医疗方式的改变,临床上真菌感染的问题越来越普遍,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白念珠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该菌不仅能引起鹅口疮和阴道炎等浅部黏膜感染,在免疫受损或自身免疫缺陷人群中,还能导致致命性的血液或深部器官感染。为什么白念珠菌能快速适应宿主内复杂的微环境,从而成为一种成功的人体致病真菌?这可能与该病原体独特的形态转换和有性生殖过程密切相关。有性生殖是真核生物遗传和表型多样性形成的重要源动力,也是物种进化的关键机制。然而,与无性繁殖相比,生物体的有性生殖方式存在多方面的劣势或缺点。比如,有性生殖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找到交配对象进行繁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子代较少且子代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4-17

  • 物理学院吕劲课题组发现超细的砷化铟纳米线晶体管具有n型和p型对称的优异微缩性能

    最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吕劲研究员课题组采用原子级无参数的第一性原理量子输运模拟,精确评估环栅超细砷化铟(InAs)纳米线晶体管(NWFET)的性能,并预测出直径小于2纳米的环栅InAs NWFET的NMOS、PMOS的性能差距将显著缩小甚至消失,显示出优异的对称性。2023年2月2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对称且优异的n型和p型环栅超细InAs纳米线晶体管缩放行为》(Symmetric and excellent scaling behavior in ultrathin n- and p-ty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4-17

  • 汇丰商学院​Karol Mazur发文量化分析非正式保险和灌溉之间的关系以及灌溉公共政策对福利的影响

    日前,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Karol Mazur助理教授的独作论文“Sharing risk to avoid tragedy: Informal insurance and irrigation in village economies”(《分担风险以避免悲剧:农村经济中的非正式保险和灌溉投资》)正式发表于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ume 161, March 2023, 103030)。该论文以印度3个村庄的数据为例,量化分析了非正式保险和灌溉之间的关系以及灌溉公共政策对福利的影响。Journal of Development E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4-16


页次:211/1559  共31166篇文章  
分页:[<<][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