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坏癌细胞“发电厂”的抗癌药物
[AD340X300] [生物通讯]研究人员识别出一种能够通过破坏肿瘤细胞新陈代谢的“发电厂”而选择性杀死肿瘤细胞的化合物。研究人员相信,这种代号为F16的化合物可作为低毒性化学疗法的模型。 在发表在2002年7月期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的研究中,由哈佛大学医学院Howard Hughes 医学研究院的高级研究员Philip Leder领导的研究小组报道,他们为寻找能够对过量表达致癌基因neu的转基因小鼠产生有益作用的化合物,筛查了16,000个小分子。人类版的neu基因--HER-2,已被证明与20
-
糖尿病患者的新希望:激素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细胞
[AD340X300] [生物通讯]麻省综合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MGH)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天然激素能够诱导胰岛干细胞走向成熟,分化为胰腺β细胞。胰腺β细胞是一种胰岛素分泌细胞,糖尿病病人体内的胰腺β细胞细胞耗尽枯竭或大大减少。这项发表在8月期《内分泌学》(Endocrinology)杂志上的研究,将有助于研究人员设计出治疗糖尿病的新策略。 “这一发现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十分重要,因为胰腺中的β细胞即使有增殖能力,这种能力也极其有限,β细胞通常以一个稳定的速率死亡。”文章的高级作
-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调节生物体脂肪消耗的酶
[AD340X300] 新华网华盛顿7月17日电(记者 毛磊)据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肝脏中的一种酶可充当生物体脂肪存储或消耗的“开关”,缺乏这种酶的实验鼠会因额外的能量和脂肪消耗,变得比正常鼠更为“苗条”。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弗里德曼等人在《科学》杂志上介绍说,他们通过研究“莱普亭”激素的工作机制,识别出这种名为“SDC-1”的酶。莱普亭也被称为“瘦素”,早先的一些研究确认,它能降低食欲,起到减肥的效果。 &nb
-
周集中博士获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
[AD340X300]湖南农业大学77级学子、美籍华裔科学家周集中博士荣获美国2001年度青年科学家总统奖。7月1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为其颁奖。 周集中博士是美国能源部设在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他的主要研究课题是“功能基因组学与微生物生态学。”周集中最近的研究成果———“微生物基因芯片技术”获得本年度“青年科学家总统奖。”他的研究成果主要可以用于环境的生物治理方面,同时在农业、工业以及医药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周集中说:“我们与以前的研究不同的是,原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纯的细菌与微生物,我们现在
-
英培育出耐强光和高温的转基因植物
[AD340X300]英国科学家近日培育出一种转基因植物,它耐受强光和高温的能力比普通植物要强。这一方法有助于培育可耐受恶劣条件的农作物。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在培育过程中并没有给植物添加来自其它物种的外源基因,而只是给植物增加了一个它本来拥有的基因。 植物要有阳光才能生长,如果阳光太强烈,植物就会过量产生一种名为“活性氧”的物质,使植物叶子产生黄斑,最终卷曲死亡。通常在光合作用中,植物使用“活性氧”制造糖类等物质,如果“活性氧”产
-
英医生采用基因疗法治愈无免疫力病童
[AD340X300]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 据海外媒体报道,英国伦敦达奥蒙德街儿童医院的医生采用基因疗法改造无免疫力基因,治愈了一名患严重先天免疫力缺乏综合症的18个月大的男孩。这名男孩出生时便缺少用作发展免疫系统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连续染上几乎致命的传染病。 经医生诊断,发现他患了严重的免疫力缺乏综合症。医生针对这名男孩采用了尖端基因科技改造其缺陷的基因。医生抽取这名男孩的一些骨髓和干细胞,然后将其缺乏的免疫基因注射进被抽出的干细胞中。所幸,男孩的干细胞没有出现排斥新基因的迹象。医生随后将已经改造过的干细胞重新注入他
-
T细胞基因CEM15抑制HIV感染
[AD340X300] 据Reutershealth报道,发表于7月14号的一篇文章称,研究人员发现在T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基因,该基因的靶点是HIV病毒体传染因子(Vif)蛋白。缺乏Vif的HIV不能在表达CEM15的细胞中复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正常允许缺乏Vif HIV感染的T细胞株。他们把这些细胞转染了CEM15基因。感染野生型HIV的不受CEM15表达的影响。然而,CEM15存在的情况下,Vif缺陷病毒传染性降低大约97%。 CEM15不影响T细胞的生理学或基因表达,并且CEM15对VIF阴性病毒传染性的影响不依赖于病毒株。此外,Vif包装不受CEM1
-
美绘出稻瘟病菌基因组序列草图
[AD340X300]美国科学家16日宣布绘出稻瘟病菌的首张基因组序列草图,这一成果有望为研制稻瘟病新型防治手段提供帮助。 美国的稻瘟病菌基因组测序项目,是美全国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农业部联合资助的“微生物基因组测序计划”的一部分,参与单位有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怀特黑德研究所的基因组研究中心。 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发布的新闻公报指出,稻瘟病的传统防治手段需要使用昂贵和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而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科学家们能更深入地了解稻瘟病菌与作物
-
复制体细胞 韩国诞生第一头克隆猪
[AD340X300] 韩国CHAO制药与庆尚大学农学院金镇会教授组共同在韩国首次进行克隆猪的项目。 通过该项目成功的诞生了两头克隆猪。该克隆猪是利用克隆体细胞的方法于14日诞生的。世界上首次成功克隆的猪是2000年3月在美国PPL研究所诞生的。 而该研究小组目前打算,通过调整基因的方法,开发出变异的猪。 摘自:大洋网
-
我国科学家把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
[AD340X300] 我国科学家在全世界率先把鼻咽癌的易感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为下一步找到具体的基因打下了基础。 参与这个课题的科研人员今天公布了这一阶段性成果。有研究表明,鼻咽癌在包括我国南方在内的东南亚地区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家族遗传性特点。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开展了鼻咽癌基因研究。广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教授等人组成的课题组从1998年开始投入了研究工作,他们从广东、广西、江西、海南四省区选取了32个家系的血样,这些家系都是有3人以上患鼻咽癌的高发病率的家系
-
DNA分析揭示家养马起源
[AD340X300] [生物通讯]一个野生马群最后的身影出现在1969年的蒙古。这种马与家养的马种截然不同--无论是农场中的畜马还是赛马场上的赛马。现在,科学家发现了关于这些野马如何受控于人类的新线索。根据发表在本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的一篇新研究,现代马是由几个截然不同的古代马种群驯化而来的。由于马的驯化在欧洲语言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该发现也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语言的进化。 为追溯家养马被驯化的足迹,来自德国Biopsytec Analytik的Thomas Jansen和他的同事测序了从代表了25个马种的
-
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促进癌细胞凋亡的蛋白
[AD340X300] [生物通讯]德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有助于防止癌细胞对肿瘤破坏治疗方法产生抗性的小片段蛋白。 许多抗癌药都是通过鼓励肿瘤细胞自杀起作用的,这个过程称为细胞凋亡。然而,最终会有许多癌细胞对治疗产生抗性,对向其发出的自杀命令视而不见。 德国乌尔母儿童医院大学的Klaus-Michael Debatin 博士知道一种叫做线粒体的细胞器会产生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物质--Smac,因而他和他的同事开发出一种能够刺激肿瘤细胞产生更多Smac 的Smac 蛋白。
-
COX-2 :与子宫癌有关的酶
[AD340X300] [生物通讯]伊利诺斯大学9University of Illinois ,UIC)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子宫癌与一种叫做 COX-2 的酶之间的联系。 COX-2最早被发现的作用是与关节炎的痛苦的炎症反应有关,最近又发现它在结肠癌细胞的的扩散中也扮演着某种角色。子宫癌是最为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占美国妇女癌症发作率的6%。 在一项实验室研究中,伊利诺斯大学癌症中心的生殖内分泌学与不孕症分部的主任Serdar Bulun博士在实验室培养了子宫内壁发生癌变的上皮细胞及其旁边的统一组织中的正常细胞。&n
-
婴儿猝死综合征的“疑犯”:类固醇
[AD340X300] [生物通讯]最近一项对小羔羊的研究表明,细菌感染会诱发大脑中类固醇含量升高,致使婴儿遭遇呼吸困难时保持沉睡、很难唤醒。尽管早先就有人怀疑过细菌感染与婴儿猝死综合征(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但这次是首次揭示可以明确解释这种联系的机制。 SIDS通常发生于婴儿夜晚熟睡时,看似健康的婴儿在睡眠中突然死亡,这是一个月到一岁婴孩最普遍的死因,造成猝死症的原因至今仍是个谜。现在有一种新理论认为,该病可能是由细菌毒素引起的,因为婴儿出生的第一年里通常会遭受细菌感染。
-
SAGE Genie:更为快捷便利的基因表达分析网
[AD340X300] [生物通讯]轻轻点击小小的鼠标,研究人员就能通过互联网快速分析特殊数据库中储存的千万基因的信息。但使用这些数据库的专家们也面临着许多网上冲浪者遭遇的同样问题,如网站混乱,导航模糊等,甚至更糟--信息不全面或根本不存在。 为克服这些问题,一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提供更为便利、更为准确的方法来搜索潜在致病基因的网站。这个名为SAGE Genie的新站点,网址为http//cgap.nci.nih.gov/SAGE,是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开展的癌
-
俄罗斯专家发现基因组合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硬化
[AD340X300]新华网莫斯科7月16日电(记者栾海)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专家发现,如果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基因组合形式出现异常,就有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俄研究人员指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不完全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忽视健康引起的。人体内存在数种尚未被完全了解的基因,其控制合成的物质有可能参与了胆固醇代谢、血液胆固醇含量调节的过程,并可能参与控制血液流动变化和冠状动脉管壁厚度的变化。目前,科研人员已发现了7种“涉嫌”参与上述生理活动的基因。 据遗传研究所的专家斯皮里多诺娃介绍,科研人员在托木斯克市科研中心医院挑选了94名平均年龄约48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
对抗癌症新招数
[AD340X300]美国斯里普斯研究院(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TSRI)研究人员建议,如果在病患免疫系统非常差的时候,给予病患注射癌症疫苗或是癌症细胞,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并让免疫系统的防御力回升,对抗癌症细胞。 研究人员表示,这个新的抗癌技术,包括在病患接受化疗,免疫细胞死亡时,让病患注射新的免疫细胞。在此同时,也把癌症细胞注入病患体内,以刺激免疫细胞大量的增生,对抗外来癌症细胞。这就是所谓的免疫疗法(immunotherapy)的一种。 过去常被用来对抗癌症的方法包括系统性化学疗法(systemic chemotherapeutics),或是放射线疗法
-
突变荧光标记“照亮”细胞生命(图)
[生物通讯]美国一组细胞生物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一种突变的荧光水母蛋白暴露于蓝光光束下时,比原来亮了100倍,并且荧光一直持续到蛋白质降解。 研究人员创制出一种新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来更为细致地监控生活细胞内的活动。 &n
-
抑制HIV的新基因
[AD340X300] [生物通讯]科学家发现一个有望用于抵抗HIV的人类基因。 研究人员在7月14日期《自然》杂志网络版上报道,该基因名为CEM15,是机体抵御病毒感染的天然防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来自美国和英国的研究小组证明,CEM15基因正常情况下会阻止HIV的复制,但HIV病毒已进化出抵抗该基因作用的防御系统。HIV自己的基因会产生一种称为Vif(病毒颗粒传染力因子,virion infectivity factor)的蛋白质,能够阻断CEM15的保护作用。 &nbs
-
令链球菌“种邪”的祸首:噬菌体
[AD340X300] [生物通讯]一种原本普通的细菌一旦邂逅一组合适的基因,就会“种邪”,摇身一变为“冷面杀手”,但细菌究竟是何时、如何获得这些基因的还是一个谜。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一种特殊病毒就是隐藏在“种邪”新细菌株系后面的罪魁祸首。 这些称为噬菌体的病毒,专门攻击细菌,将自身的一些基因转移到细菌中,并从一个细菌传到另一个细菌,在细菌体内繁殖复制,最终使细菌死亡。通过为宿主引入一些基因,噬菌体能够产生一些有潜在致命特征的新菌株。这篇发表在本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