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首个抗肝癌单抗导向药物进入临床
两年前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的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单抗导向同位素药物碘131I美妥昔单抗,最近正式在上海、广州两家医疗机构投入临床使用。 我国科学家从1987年起开始研制放射性免疫药物——碘131I美妥昔单抗药物,2005年此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获得新药证书。今年7月和8月,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以及广州军区解放军458医院全军肝病中心分别在临床正式应用这种药物,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 解放军458医院全军肝病中心副主任余宙耀主任医师介绍说,此前的临床试验资料表明,该疗法具有良好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射入供应肝癌血液的动脉,使药
-
北大顾江教授《柳叶刀》发新文章:H5N1还能感染胎儿
生物通报道:北京大学的顾江教授及其合作者在新的研究中发现,H5N1病毒能够快速散布到成年人肺部以外的器官,包括肠道。该研究还揭示出,H5N1禽流感能够感染母体子宫中的胎儿,尽管这些病毒对胎儿的损伤并不大。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9月29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该研究进一步证实,N5N1主要通过启动成人体内最强烈的免疫反应来起作用。 H5N1是一种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根据目前的数据统计,有60%感染者最终死亡。参与此项研究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伊恩·利普金评价说,这项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H5N1的高致命性,也为全球合作预防该疾病提供了榜样。 顾江教授等人发明了一种能够
-
中研院研制成功新型醣芯片
生物通综合:中新网消息,台湾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最近在“醣芯片”的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现在,仅用一小片玻璃材质醣芯片就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方便准确诊断癌症肿瘤、细胞感染以及病毒感染类的病症。如果这种方法可用于临床诊疗,必将大幅改进医疗质量。 “醣芯片”,即“多醣体微数组分析法”,是中研院院长翁启惠所领导的研发团队研究重点之一。对于在病患血液内只有极少量的抗体时,当前的诊疗技术仍然无法检验出患者的病症;但是,用这个新发明的“醣芯片”却可以验证出来。 根据参与这次研究主要成员之一的梁碧惠博士后研究员表示,这种芯片将是一个精确又自动化的医疗诊断法。只要少量的样品,许多潜在的癌症
-
跨国药企与广东人民医院联合研发癌症新药
生物通综合:新华网消息,9月28日,跨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与广东省人民医院正式成立“联合实验室”,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展开肿瘤方面的转化科学研究,并加快研发针对中国患者的新药。 阿斯利康中国创新研究中心负责人、“联合实验室”联席主任张小林博士说,这是阿斯利康与中国本土医疗机构建立的首个“联合实验室”。 他说,“联合实验室”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不仅仅限于临床医学研究,而是开展专门针对中国病患的生物标记物、以及临床前和临床医学间的转化科学研究,这在中国乃至亚洲地区都是全新的尝试。 今年阿斯利康中国创新研究中心已投入50万美元用于实验室研究。目前,已有两个项目正在进行,一是针对肺癌的生物标记物建立工作
-
南大生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揭牌
由南京大学和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建设的“南京大学生物制药工程研究中心”,昨日在苏州揭牌。副省长张桃林、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教授等共同为中心揭牌。 根据共建协议,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向中心提供总额为1500万元的科技发展专项经费,南大将全面配合中心的建设与工作,并在科研、人才、管理等资源上向中心倾斜。中心将由以刘建宁教授为首的一批活跃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前沿的留美回国中青年科学家组成,通过研究和开发生物新药及其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把中心建成“原创性新药研发平台”、“产业化技术
-
07年度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项目审批结果
“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DEST)共同设立的,2001年正式实施,用于支持中澳两国共同感兴趣的科学和战略研究开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07年3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在网上公开征集了2007年度“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的项目申请,共收到申请项目61项。经过中澳双方共同评审,最后确定纳入2007年度“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协议框架的项目共23项。 现将2007年度项目批准结果及各项具体要求公布如下: 编号 项目名称 中方PI 澳方PI 1&nbs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时间:2007-09-3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新成果
生物通综合: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和江苏省心血管病临床诊治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血清钠浓度与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显著负相关。这为理解钠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新的思路。这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和江苏省心血管病临床诊治中心的贾恩志、杨志健、曹克将与马文珠等医师完成。该项研究共入选了896名因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男性684例、女性212例。应用国际上通行的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予以评分,分数越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经系列统计分
-
中国论文世界总排名(1997—2007)
十年间,中国单篇论文平均引用数在145个国家中列117位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根据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的统计,得出:自1997年到2007年6月30日的十年零四个月中,在各个领域的前145个国家中,中国的论文引用数排第6位,论文总数排第13位,单篇论文的平均引用数排第117位,见下表: 10年来在前145个国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排名 10年来在前145个国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排名 论文总数被引用次数单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总数445,4661,718,8473.86排名136117 下面的表格列
来源: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时间:2007-09-29
-
07年度中加健康研究合作项目批准名单公布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加拿大卫生研究院(CIHR)各自函评及联合评审会的评审意见,以下20个项目将获得NSFC和CIHR两组织为期3年的资助,其中NSFC对每个项目给予三年期共45万元的资助。 本计划由加拿大卫生研究院(CIHR)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共同评审、资助与管理。其宗旨是通过资助合作研究项目,促进加中两国大学、医院、科研院所及其附属研究机构间科学合作的发展。序号 项目名称 中方PI 加方PI 1 系统研究蛋白质Sir2 在衰老中的多方面功能和作用机制 昌增益,北京大学 PICARD,Frédéric/Université La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07-09-29
-
黑龙江首次发现人类新基因
生物通综合:新晚报消息,黑龙江省血液中心首次发现两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新等位基因,最近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DRB1*1216”和“B*5621”。基因序列即将刊发在《组织抗原》、《人类免疫学》和《欧洲免疫遗传学杂志》等国际著名的专业杂志上。 2003年,黑龙江省血液中心输血医学研究所被指定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组织配型(HLA)分型实验室。4年时间里,该输血医学研究所的刘杰主任带领科技人员共检测了30000多例随机的供者标本。在对大量供者标本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两例标本有异常,即在某方面与众不同,与目前已知的基因序列
-
九名****研究员发表《自然》子刊文章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感染免疫中心的研究人员在T细胞抑制天然免疫细胞炎症反应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9月23日的《自然·医学》。这一研究由生物物理所感染免疫中心由9名****研究员以及7名“海外知名学者”免疫团队组成,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原文摘要:Nature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23 September 2007 | doi:10.1038/nm1633Adaptive immune cells temper initial innate responses 【Abstract】 天然免疫系统
-
我国启动乙型肝炎重症化研究
生物通综合:新华网消息,中国乙型肝炎重症化研究重大项目日前启动,以揭示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的关键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综合评估体系和干预手段,最终达到降低重症肝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973计划项目“乙型肝炎重症化临床监测及防治的基础研究”重点开展乙型肝炎病毒分子病毒学与重症肝炎的致病机制、乙型肝炎重症化的临床转归与分子遗传、重症乙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免疫机制以及重症乙型肝炎临床病程的监测,初步阐明乙型肝炎重症演变发病的机制及相关因素,提出乙型肝炎重症化的主要监测指标和评估体系。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武汉同济医院宁琴教授介绍,项目将以揭示乙型肝炎重症化发
-
中国最早人兽胚胎研究缘何被中断
首个正式发表论文的带头人盛慧珍因多种原因离开团队 最近英国原则上批准了一类人兽混合胚胎实验。其实类似的研究在中国早已进行,并发表了论文。但由著名科学家盛慧珍领导的这一工作目前已基本中断,整座大楼显得空空荡荡 9月5日,英国“人工受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原则上批准了一类人兽混合胚胎的实验,这事实上是对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国王学院等研究机构在一两年前提出的研究申请的回应。该管理局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申请,逐个进行审查。这意味着英国科学家终于可以正式进行这类人兽混合胚胎研究。 说是一类研究,是因为异种混合胚胎的实验实际上有三个等级: 第一种是将
-
我国四项重大科研计划新增42个科研项目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记者邹声文)记者从科技部26日召开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即973计划)项目实施会上获悉,我国启动的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等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今年将再部署42个重大项目,以便为相关领域的发展进行前期技术储备。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启动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我国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部分。自去年以来,科技部就着重对能够引领未来发展、对科技具有很强带动作用、可促进我国持续创新能力迅速提高、具有优秀创新团队的领域进行了强化部署。
-
“兰州生物化学工程中心”揭牌成立
9月26日,依托兰州大学化工学院和兰州分离研究所组建的,兰州生物化学工程技术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了。这是兰州市把高校的研发优势与企业的产业化优势通过工程技术中心这个平台有机地整合起来,使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又一举措。据了解,这是在兰州市科技局的主持下,依托企业,产学研相结合成立起的第16家“工程技术中心”。兰州市副市长张世珍参加了揭牌成立仪式。 兰州分离研究所是原兰州大学校长、我国著名的化学家胡之德教授以校企合作方式创办的民营科研机构,
-
浙江大学来茂德教授权威杂志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蛋白质mimecan和Thioredox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5(TXNDC5)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明显不同。研究论文的题目为“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Mimecan and Thioredox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5 in Colorectal Adenoma and Cancer”,该文章将发表在10月的《实验生物学和医学》(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杂志上。 腺瘤是结肠直肠癌的主要前期损伤,而结肠直肠癌
-
吴雄志研究组首次从壁虎中分离出抗肿瘤活性成分
生物通综合:光明日报消息,天津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吴雄志博士带领的课题组首次从中药壁虎(又名守宫)中成功分离出抗肿瘤活性成分“守宫硫酸多糖”,发现其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特性。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这一创新性发现,有望成为控制肝癌生长的新手段。这项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细胞生物学》杂志上。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虽然对早期肝癌施行手术切除或肝移植已经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肝癌发病隐匿,患者发觉时多数已处于中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多数晚期肝癌患者同时伴有肝硬化,必须限制化疗药物剂量,同时肝癌细胞易
-
天津成功进行全球首例活体肝肾联合移植手术
一例亲体肝肾联合移植手术,9月25日凌晨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成功完成。天津女子赵静华将她的右半肝和右肾一并移植给她结婚11载的丈夫崔连发。 这一联合移植手术是在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沈中阳教授主持下进行的。 这还是一例带肝中静脉的肝移植手术,据沈教授介绍,这在世界尚属首次。 主治医生朱治军介绍,手术历时20个小时,进行得非常顺利。截至25日中午,夫妻两人都已经清醒,生命体征平稳。 41岁的崔连发今年初因尿毒症住进天津市一中心医院,等待肾移植,但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肝脏也出现了硬化和腹水。据了解,肾移植手术对患者肝脏有很高的要求,如肝脏运转不正常,手术后因要使用免
-
三国科研人员联合提出植物分布区交叠分析法
生物通综合:科学时报消息,中、英、德三国研究人员密切合作,选择将山东山旺中新世古生物地层中产出的化石植物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1500万年以前的古环境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定量研究古气候与古海拔的新方法——植物分布区交叠分析法(ODA)。这项研究的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植物学报》杂志上。 该成果通过三维(经度、纬度和海拔)古环境分析所获得的古气候和古海拔数值较为客观,特别对古山地的气候与海拔重建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准确性。 利用生物学的思想和方法,通过植物材料定量研究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过程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人类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不同气候带上生存的绿色植物是地球环境变化
-
中科院、北大联合在《肿瘤研究》发表新成果
生物通综合:科学时报消息,近期出版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肿瘤研究》, 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由北京大学顾军、中国科学院高锦课题组合作完成的成果——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双靶点基因工程多肽及其药理活性特点。 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和无毒有效治疗的需求呈急剧增长趋势。由于肿瘤是多阶段形成的复杂性疾病,单一靶向的治疗或单一靶点的药物的疗效都不理想,因此,整合治疗成为公认的最佳肿瘤治疗手段。在肿瘤的药物治疗方面,组合用药已是常规临床治疗模式,但单分子多靶点安全有效治疗肿瘤的药物鲜为人知。 新一期的《肿瘤研究》报道指出,双靶点抗肿瘤基因工程多肽可作为肿瘤生长过程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