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柯林斯:人类基因组图谱完成78.2%,最终版本明年4月公布

        [生物通迅]马里兰州西尔弗斯普林5月20日消息,明年2月对于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院(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而言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研究院将最终完成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测序工作,正式翻开未来的新篇章。    身为NHGRI的院长兼人类基因组研究顾问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for Human Genome Research)主席的弗朗西丝·柯林斯昨天在顾问委员会会议上发言表示,78.2%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比今年二月份的6

    来源:

    时间:2002-05-21

  • WHO决定暂时不销毁天花病毒样品

    由于担心恐怖分子发动生物武器袭击事件,世界卫生组织18日同意,暂不销毁现存的天花病毒样品,以便生产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天花疫苗来。经过多年不懈的计划免疫工作,天花于1979年被宣布彻底根除。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曾决定于2002彻底销毁目前储存的所有天花病毒样品。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由于美国在遭受“911”恐怖袭击后,有连续发生的炭疽粉末攻击事件,并导致五人丧生,让人们担心恐怖分子可能利用天花病毒发动新的攻击。由于一些国家停止了天花疫苗的接种工作,所以面临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美国方面明确表示,必须保留天花病毒的样品,以便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对付可能出现的恐怖活动。科学家希望,用现存的天花病毒样品研究出更

    来源:

    时间:2002-05-21

  • 中美联合成立计算生物学实验室

    《科学时报》上海讯(记者赵晓梅)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与美国SGI计算机公司联合建立的计算生物学实验室日前在上海药物所揭牌成立。它的成立,将有利于提高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应用超级计算机进行生命科学和创新药物研究的水平。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和SGI公司强强联合,双方拟以计算生物学实验室为基础,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如联合发展进行大规模虚拟药物筛选、复杂生物大分子体系超大规模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面的并行算法和软件系统。同时,双方将在上海药物所联合建立应用于生命科学和药物研究的虚拟现实系统。     上海药物所1999年在嵇汝运、陈凯先两位中科院院士的倡导下成立了

    来源:

    时间:2002-05-21

  • 拉开后基因组时代序幕----蛋白质研究透视

    随着破译生命密码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进入尾声,一个以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结构为研究重点的后基因组时代已拉开序幕。这一新的生命科学领域将对世界各国科学家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编者构筑人体生命大厦,蛋白质研究魅力无穷2001年,人类基因组图谱公布后,人们发现人类基因数目只比低等生物线虫或果蝇多两倍。如此少的基因是怎样创造出人类如此复杂的生命活动的呢?答案就是蛋白质。也就是说,人体内真正发挥作用的乃是蛋白质,蛋白质扮演着构筑生命大厦的重要角色。搞清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将有助于开发出诊断疾病的新方法和治疗疾病的新药物。科学家认为,在后基因时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弄清基因的全部蛋白质产物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

    来源:

    时间:2002-05-21

  • 巴西加速艾滋病疫苗的研发

        中国医药市场信息网5月20日消息 巴西今年计划将重点更多地放在HIV/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开发上,还与其它国家,特别是那些非洲国家增加合作以对付这一疾病。    Far-Manguinhos,这家主要的政府所有通用名药制造厂早已生产在巴西用于治疗HIV/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的15种药物中的7种,还有3种药物在开发中。该公司通过这一过程已开发出两种新的分子族,其中一种可能在治疗耐药性病毒时特别有用。目前这些分子正在试验,如证实成功,则将公布其专利,任何国家的制药商都可使用。   &nbs

    来源:

    时间:2002-05-20

  • 打开斯坦福大学「Bio-X」生技档案

    生物科技的进步已经越来越仰赖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贡献与合作,此一潮流也反应在美国学术圈当中。 知名美国学府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位于北加州旧金山和圣荷西(San Jose) 之间硅谷(Silicon Valley)的心脏地带,从早期硅谷计算机电子产业的崛起到新兴生物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许多与史大相关的人物,不但联手打造了一夜致富的奇迹,也开创了世界经济的新局。而随着生命科学的日新月异,许多人预测下一波的生物科技革命也正悄悄来临。 跨系所的新哲学理念 一九九八年五月,一群来自不同领域的斯坦福教授产生了一个构想,希望结合不同专精人才的研究,因应生物科学本身复

    来源:

    时间:2002-05-20

  • 北京造血干细胞库遇难题

    最近,北京健宫医院的200多名医务人员不仅向北京红十字会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还主动捐款1万多元,基本解决了此批血样的检测费用。         北京造血干细胞分库筹建于2001年,目前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数达1万人,提取DNA人数近500人,做DNA分型的近500人。北京红十字会的有关负责人说,目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面临的困难是:群众捐献热情不高,而且采集来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血样,因缺少每份500多元的检验费用而不能进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不能为需要骨髓移植的血液病人配型。从目前情况看,北京市造血干细胞库至少需

    来源:

    时间:2002-05-17

  • 克隆人还是克隆新闻?

         记者:鲁伊   克隆人——从技术、时间到道德、伦理——难解的结   4月5日,路透社、美联社、塔斯社等媒体上出现的一条消息,不啻为投向本来就已沸沸扬扬的克隆与干细胞研究“池塘”中的一颗重磅炸弹。新闻称,曾宣称要克隆人类的意大利医生塞维利诺·安蒂诺里(Severino Antinori)宣布,运用克隆技术,他已经成功地使5000名克隆试验参加者中的一位妇女怀孕8周。   尽管后来调查显示,所有这些新闻的源头都来自一家阿联酋英文报纸《半岛新闻》(Gulf Ne

    来源:

    时间:2002-05-16

  • 国际应用生物中心项目办成立

        科技日报讯(记者范建通讯员姜梅林)国际应用生物中心项目办5月13日在中国农科院成立。       这一国际机构致力于解决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满足发展中国家在农、林及健康方面的需求。此后,国际应用生物中心将与我国在信息、出版、生物防治、白色农业等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以促进中国的农业、林业、兽医等相关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办的主要目标是与中国国家项目之间发展成一种有效、具有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与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培训机构等建立联系,促进各种科研项目的实施

    来源:

    时间:2002-05-15

  • 干细胞研究从动物实验转向人体胚胎

    近来,日本再生医疗领域不断出现重大转折的迹象,主要表现就是研究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动物实验转向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这表明日本在这一领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  4月23日,文部科学省继今年3月允许制作人体胚胎干细胞之后,又批准京都大学利用人体胚胎干细胞再生血管的研究计划,再生医疗禁区进一步开放。  利用人体胚胎干细胞再生血管计划,由京都大学中尾一和教授于去年11月提出,今年1月份提交文部科学省审批。计划的内容是:一年内从人体胚胎干细胞中培植分化出血管内皮细胞和外壁细胞,然后用增殖物质使其生成血管。  4月26日,政府生命伦理专门调查会在东京举行会议,讨论治疗不育症剩余受精卵用于再生医疗尤其是胚胎

    来源:

    时间:2002-05-14

  • 干细胞:能否承受生命之重

    近年来,公众对干细胞青睐有加,各类说法沸沸扬扬。这个生物领域的新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当人们惊异地发现干细胞时,干细胞的畅想曲已在全球响起。单说我国,有300多万人正等待角膜移植,重症肝病患者达3150万人,糖尿病患者达5800万人……干细胞研究的进展时刻牵动着这些渴望健康的人们。大家都在询问这样的问题:干细胞什么时候才可以大规模地造福人类?我国的干细胞研究目前已进入怎样的阶段?         干细胞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也就是最近三、四年才成立,这个呢,国际、国内都一样,我们国家做干细胞的研究,血液细胞也

    来源:

    时间:2002-05-14

  • 人类基因组知识库:下一个人类生物学网络中心

        [生物通讯]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创建了一个新数据互联网中心,该中心旨在将两个全异的科学“中流砥柱”--全自动基因组学注释数据库和假设驱动研究(hypothesis-driven research)联系到一起。    这个信息管道--人类基因组知识库(Human Genome Knowledgebase),旨在通过构建一个整合描述人类生物学过程和通路数据的每一比特、每一字节的站点来填平两大数据库之间的鸿沟。但现在知识库尚处于起飞阶段,只包含DNA复制方面的数据。    根据冷泉港实验室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

    来源:

    时间:2002-05-14

  • 大鼠基因组计划有望于明年完成

        [生物通讯]纽约州冷泉港5月10日消息,大鼠基因组测序计划进展顺利,有望于明年提前完成。这是负责该计划的一名科学家向GENOMEWEB透露的。    该计划第一年取得的进展“大大超出预期水平”。基因组疗法公司(Genome Therapeutics Corporation)的Doug Smith说道。根据来自加拿大基因组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贝勒医学院负责协调该计划并进行BAC测序。他是在正在召开的2002冷泉港实验室基因组序列于生物学会议发言中透露的。    实际上,到今年3月末为止,该计划已完成

    来源:

    时间:2002-05-14

  • 王梓坤院士:迎接生物数学时代的到来

        当今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人类离洞悉整个生命过程奥秘的目标还很遥远,这是一场需要自然科学各领域专家,包括社会科学家通力合作的世纪之战。日前,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接受文汇报记者专访,就数学如何更深地介入生命科学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为什么会有数学问题?数学如何介入生命科学?是不是需要发展出一套适合于生物系统的新的数学?       记者:前些日子,我从中科院网站上获悉,您在中科院做了一个探讨“基因与数学”关系的报告,引起这两个领域很多人的兴趣。我很想知道作为一个在

    来源:

    时间:2002-05-13

  • Sanger中心宣布斑马鱼基因组图谱将于2005年完成

        [生物通讯]Sanger中心近日透露,绘制斑马鱼基因组图谱的计划有望于2005年中期完成,有关数据将向公众免费开放。    Sanger的研究人员Sean Humphray向GENOMEWEB的记者透露,来自Hubrecht实验室、Max-Planck研究院和Sanger中心的研究人员正在通过应用生物系统公司(ABS)的3700测序仪系列对序列进行分析。Sanger中心负责数据协调、图谱汇编以及具体的操作工作。    研究小组当前正在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指纹分析法绘制细菌克隆图谱。该图谱基本由两个文库

    来源:

    时间:2002-05-13

  • 另类克隆——访中国最大的植物克隆中心

        中新社杭州五月九日电:每一个克隆动物的出现都吸引了世人的关注,而事实上,在另一个领域,植物克隆正悄悄地走入中国人的生活。       由浙江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中国最大的植物克隆中心——传化大地园艺生物科技中心,于近日在杭州建成并对外开放。       走进钱塘江南岸,占地五千余亩的浙江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犹如走进了一个生态公园中,湿地、花草、树木、鸟鸣。一座写着园艺生物科技中心几个大字的三层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植物克隆中心

    来源:

    时间:2002-05-11

  • 瑞士又发现克雅氏症患者

    瑞士联邦卫生局人士6日证实,瑞士近日又发现1例克雅氏症患者,这名患者目前已死亡。这使今年初以来瑞士发现的克雅氏症病例增至7例。克雅氏症是一种类似疯牛病的疾病,很难治愈。在瑞士,近5年来宣布发现的克雅氏症病例共45例。去年,这种病的病例急剧上升,确诊的至少有19例。 摘自 人民日报

    来源:

    时间:2002-05-10

  • 人类蛋白组组织HUPO公布研究计划

        [生物通讯]一家旨在促进全球人类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新机构于4月29日正式开始运行了。人类蛋白组组织(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 ,HUPO)是一家汇集了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成员的国际联合组织,目前已确定了第一套启动计划,并敲响了产业界的资金大门。    HUPO成立于一年前,由一群致力于确保基础蛋白组学数据不被商业公司作为商业秘密垄断的科学家发起。创立者想要联合尽量多的国家。既去年秋季举行了首次会议后,HUPO成员又在上周启动了5个初始计划。“我们想要明确特定的研究目的,这样公司就会对资助我

    来源:

    时间:2002-05-10

  • 人体组织:价值知多少

    也许在某个医学研究实验室,有这么一位科学家,他对你的了解要比你对自己的了解多得多。       人体组织———人类疾病信息库       在美国的医院、医学院及生物技术公司和药品公司的实验室里,保存着3亿多件人体组织样品,如血液、肿瘤、皮肤、心脏、肾脏、肝脏、胎盘、胚胎、精液、卵细胞、毛发、尿液,甚至还有含表皮细胞的汗液。这些样品可能来自潜在的癌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的器官,或者从你口中取出的用以检查病菌感染的细胞。因为人体组织对于研究人类基因的作用机理至关重要,一些医院、生物

    来源:

    时间:2002-05-10

  • 美国8名实验者体内将被移植计算机芯片

        新华网北京5月10日专电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9日报道,一项备受争议的技术——将计算机芯片植入人体,即将在本周付诸实践,首批接受移植的实验者共有8名,移植手术于10日进行。  报道说,这种体积只有米粒大小的芯片将被移植入实验者的背部。植入后,芯片可以被手持扫描仪读出。扫描仪器发出的电波通过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芯片,使其传输回含有芯片携带者身份的数据信号。而人们只需在中央计算机中输入这一数据,就可以随时调阅有关芯片携带者的有关信息。  据芯片的制造者美国应用数码公司称,这种芯片不仅可以用来辨别身份,还可保存重要的医疗信息,因此可以用来寻找走失的老年痴呆症病人或

    来源:

    时间:2002-05-10


页次:2899/2987  共59721篇文章  
分页:[<<][2891][2892][2893][2894][2895][2896][2897][2898][2899][29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