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神经科学
  • 腹侧纹状体Calleja岛双向调控小鼠抑郁样行为

      腹侧纹状体是一个与抑郁症病理生理相关的奖赏中心,包含两个主要部分,伏隔核(NAc)和嗅结节(OT)。与纹状体的其他部分一样,OT也含有表达多巴胺D1或D2受体的GABA能神经元,以及少量表达多巴胺D3受体的神经元。 D3神经元主要集中在OT的Calleja岛,属于颗粒细胞。作者前期研究发现,小鼠OT中D3神经元双向调节理毛(grooming)行为,光遗传激活D3神经元诱发小鼠强烈的口面部理毛行为,而光遗传抑制则促使小鼠停止正在进行的理毛行为。自我理毛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刻板行为,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去唤醒和减轻压力等。值得注意的是,自我理毛的改变被认为是许多神经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的行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3-10-31

  • “线上会议”让人打瞌睡的神经基础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与面对面交谈相比,在线互动时的神经活动明显减少。耶鲁大学的神经科学家Joy Hirsch使用先进的成像工具实时监测两个正在交谈的人的大脑活动,她发现了大脑中控制社交互动的区域中复杂的神经活动编舞。然而,当她使用流行的视频会议工具Zoom进行类似的测试时,她观察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神经系统景观。研究人员发现,与面对面交谈时观察到的活动相比,在线交流时的神经信号明显受到抑制。这项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Imaging Neuroscience》杂志上。“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人类大脑的社会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比在Zoom上更活跃,”Hirsch说。“与面对面的情况相比,Zoom似乎是一个贫

    来源:Imaging Neuroscience

    时间:2023-10-31

  • 融合PET/MRI成像和行为计算建模揭示成瘾患者认知决策异常的代谢与功能机制

     近日,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王征课题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核医学科李彪主任团队、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赵敏主任团队鼎力合作,在影像领域专业期刊《NeuroImage》在线发表题为“Metabolic and functional substrates of impulsive decision-making in individuals with heroin addiction after prolonged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的学术论文。该研究将多模态PET/M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间:2023-10-30

  • 深圳先进院等开发首个脑胶质瘤数字病理整合诊断AI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系统重点实验室李志成研究员团队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李文才团队、神经外科主任刘献志、闫东明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主任滕梁红团队以及河南省人民医院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脑胶质瘤人工智能病理整合诊断系统。这一人工智能诊断系统以数字病理图像为输入,以2021年最新发布的第5版《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为诊断标准,直接输出符合最新指南的整合诊断结果,精度达到了可比拟人类病理学家的水平。 研究成果以Neuropathologist-level integrated classification of adult-type

    来源:

    时间:2023-10-30

  • 生命科学学院罗冬根团队发现“一细胞,两递质,两视觉功能”的神经机制

    神经细胞经特殊的连接点——突触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神经环路是神经系统(脑)的基本功能单元,其通过释放某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实现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不同的神经细胞释放不同的递质,从而行使不同的功能。视觉作为机体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分辨图像(图像视觉),其它功能(非图像视觉)则与图像生成并无直接关联,而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如对昼夜节律的调节等)。尽管研究者们很早就认识到,视觉系统的这两种功能分别通过两类感光细胞来实现:一类解析局部反差,另一种解析整体光亮度1,2;同时近年的研究表明,产生局部反差的感光细胞也能传递整体光亮度3,4,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清楚。2023年10月25日,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10-28

  • 北大学者Nature最新发文:“一细胞,两递质,两视觉功能”的神经机制

    神经细胞经特殊的连接点——突触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神经环路是神经系统(脑)的基本功能单元,其通过释放某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实现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不同的神经细胞释放不同的递质,从而行使不同的功能。视觉作为机体最重要的感觉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分辨图像(图像视觉),其它功能(非图像视觉)则与图像生成并无直接关联,而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如对昼夜节律的调节等)。尽管研究者们很早就认识到,视觉系统的这两种功能分别通过两类感光细胞来实现:一类解析局部反差,另一种解析整体光亮度1,2;同时近年的研究表明,产生局部反差的感光细胞也能传递整体光亮度3,4,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清楚。2023年10月25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23-10-27

  • Science:首次将海马体在两种记忆功能中的作用分开

    康奈尔大学领导的一项对小鼠的研究首次将海马体在两种记忆功能中的作用分开:一种是记忆时间、地点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根据过去的经验预测或计划未来的行动。这一突破表明,这两种记忆任务都是由海马体编码的,它们是可以分开的。这一发现对有朝一日治疗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中发现的记忆和学习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使用了先进的光遗传学技术,使一种记忆失效,同时保持另一种记忆。神经生物学和行为学助理教授Antonio Fernandez-Ruiz说:“我们发现,两种不同的神经编码支持记忆和认知的这些非常重要的方面,正如我们在实验中所做的那样,它们可以被分离。”一种神经编码控制着联想的

    来源:AAAS

    时间:2023-10-26

  • 瑞金医院发现,打太极可以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

    太极拳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可以帮助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太极拳也许可在数年内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和并发症。这篇题为“Effect of long-term Tai Chi training on Parkinson’s disease: a 3.5-year follow-up cohort study”的论文于10月24日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杂志上。帕金森病(PD)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行动迟缓、静止性震颤以及肌肉僵硬和不灵

    来源:AAAS

    时间:2023-10-26

  • 发现一个影响视觉的视网膜神经元的新子集

    根据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西北大学医学研究,研究人员在视网膜中发现了一种新的中间神经元亚型,它能让眼睛在光明和黑暗中都能更好地看到和识别物体。该研究的资深作者、神经科学眼科学助理教授Yongling Zhu博士表示,这些发现打破了以前关于眼睛内部运作的观念,对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也有更广泛的影响。在哺乳动物的眼睛中,视网膜将光转换成电信号,然后视神经将其发送到大脑,从而实现视觉。在传输到大脑之前,电信号在视网膜内密集的突触层进行处理,视网膜被分成两半。几十年来,科学界一直认为,当光线打开时,神经元突触层的一半会产生突触,而当光线关闭时,另一半会产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3-10-25

  • 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发现癌细胞借助神经来对抗饥饿疗法

    为了对付癌症,科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著名的“饥饿疗法”,即通过抑制肿瘤生长所需的血管生成,阻断其获得氧气和养分,从而最终“饿死”肿瘤。尽管这种疗法能够对多种癌症产生强烈的抗肿瘤作用,但令人惊讶的是,癌细胞可以利用肿瘤微环境(TME)在营养不良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神经也是TME中不可或缺的细胞成分。人们普遍认为,外周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参与了TME的构建,可调控癌症发生和进展。有趣的是,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种依赖于外源性丝氨酸的胰腺癌细胞亚型可利用神经来供应丝氨酸,表明癌症相关神经与TME中的癌症代谢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还不为人所知。上海交通大学医

    来源:赛业生物

    时间:2023-10-25

  • 自适应光神经网络连接数千个人工神经元

    现代计算机模型——例如复杂、强大的人工智能应用——将传统的数字计算机过程推向了极限。模拟生物神经网络工作原理的新型计算架构有望实现更快、更节能的数据处理。一组研究人员现在开发了一种所谓的基于事件的架构,使用光子处理器,通过光来传输和处理数据。与大脑类似,这使得神经网络内连接的持续适应成为可能。这种变化的联系是学习过程的基础。为了这项研究的目的,一个在1459合作研究中心(“智能物质”)工作的团队——由物理学家Wolfram Pernice教授、Martin Salinga教授和计算机专家Benjamin Risse教授领导。这项研究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在机器学习中

    来源:Science Advances

    时间:2023-10-25

  • 根据最近的临床试验,热瑜伽可以减轻抑郁症状

    在一项针对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参加热瑜伽课程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减轻。这项试验的结果由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领导,该医院是麻省总医院布里格姆(MGB)的创始成员之一,并发表在《临床精神病学杂志》上,表明加热瑜伽可能是抑郁症患者的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在为期八周的试验中,80名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105华氏度的房间里练习90分钟的比克拉姆瑜伽,另一组被列入候补名单(候补名单参与者在候补名单期结束后完成瑜伽干预)。共有33名瑜伽组参与者和32名候补组参与者被纳入分析。干预组的参与者每周至少上两次瑜伽课,但总体而言,他们在八周内平均参加了10.3节课。八周

    来源:AAAS

    时间:2023-10-25

  • PNAS |张勇课题组首次检测AD模型小鼠中内源性AMPA受体的动态变化,并发现其动态变化的异常与5xFAD小鼠学习缺陷相关

    2023年9月26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张勇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研究成果,首次检测了AD模型小鼠中内源性AMPA受体的动态变化,并发现AMPA受体动态变化异常在5xFAD小鼠学习缺陷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中,AMPA受体介导大多数快速兴奋性传递。突触AMPA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是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中一个关键调节事件。AMPA受体功能或调控的异常与多种神经和精神疾病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病࿰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3-10-24

  • 持续的睡眠不足与未来的抑郁症状有关

    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的基因研究表明,每晚睡眠时间持续不足5小时可能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从历史上看,睡眠不足一直被视为精神疾病的副作用,但这项研究发现,睡眠和精神疾病之间的联系更为复杂。发表在《转化精神病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分析了平均年龄为65岁的人的数据,发现睡眠不足与抑郁症状的发作有关。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敖德萨·s·汉密尔顿(伦敦大学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保健研究所)说:“睡眠时间不佳和抑郁之间存在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它们经常同时发生,但到底哪个先发生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解决。”通过对疾病的遗传易感性,我们确定睡眠可能先于抑郁症状,而不是相反。”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

    来源:AAAS

    时间:2023-10-23

  • 氯胺酮对抑郁症的影响部分取决于心理信任

    一项又一项的研究表明,精神活性药物氯胺酮对许多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起到了深刻而迅速的缓解作用。但这些研究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参与者通常无法分辨他们服用的是氯胺酮还是安慰剂。即使在盲法试验中,参与者不被告知他们服用的是哪种药物,氯胺酮经常产生的幻觉效果也会暴露无遗。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来隐藏1962年首次开发的麻醉剂的迷幻或解离特性。他们招募了40名患有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的参与者,他们也被安排进行常规手术,然后在参与者进行手术和全身麻醉时给他们服用一剂氯胺酮或安慰剂。参与试验的所有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也不知道患者接受了哪种治疗。治疗方案在两周后公布。研究人员惊

    来源:AAAS

    时间:2023-10-23

  • 重阳助老|"记忆大篷车"进社区 多方携手探索建设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上海2023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在全国第十一个"老年节"和重阳佳节来临之际,为推进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上海浦东新区民政局联合上海向阳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各方力量,在张江镇党群服务中心隆重举行向阳▪记忆大篷车 -- 2023年浦东新区敬老月主题活动。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左轶梅、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小平、上海向阳基金会理事长汪致重出席,36个街镇分管领导,爱心企业绿谷医药科技、中国银行、85度C、星巴克等20家企业,以及紫薇花里公益志愿者、社区居民、退伍军人等500余人参加活动。 近年来,浦东新区在保障

    来源:美通社

    时间:2023-10-22

  • 研究人员证实了产后抑郁症的遗传性,并找到了治疗机制

    产后抑郁症(PPD)是重度抑郁症的一种常见亚型,比其他精神疾病更容易遗传,然而与其他精神疾病相比,产后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还不足。比如焦虑和双相情感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了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荟萃分析,以调查PPD的遗传结构。他们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在PPD病例中,大约14%的变异可归因于共同的遗传因素。患者的产后抑郁症通常不仅仅是环境因素的结果,比如过去的创伤。相反,PPD易感性带有重要的遗传成分。由第一作者、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助理教授Jerry Guintivano博士领导的

    来源:AAAS

    时间:2023-10-21

  • 时松海课题组发文揭示大脑新皮层精准有效组装机制

    大脑新皮层(neocortex)是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由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神经细胞有序分布组装形成的规则层状结构,调控感知﹑运动﹑语言和认知等所有高级神经功能。然而,如何在发育过程中形成大脑新皮层这一高度复杂且有序的结构,一直是发育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的未解之谜。大脑新皮层神经元起源于胚胎发育中的放射状胶质前体细胞(radial glial progenitors, RGPs)。在神经发生(neurogenesis)时期,RGPs通过不对称分裂产生一个保留RGP特性的子代细胞和一个神经元或中间神经前体细胞(intermediate progenitors, IPs)。IPs可进行有限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3-10-21

  • 新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助力下一代分类学研究

      在数字化时代,自然历史藏品已经成为生态和进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基于形态特征的标本检索使我们能够迅速获取与之相似的标本,能极大地提高对这些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相关研究的需求。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效的特征提取和表征技术。  最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白明研究团队在形态特征的智能提取与表征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自然历史标本的高效检索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这项研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和哈希方法,开发了一种名为表型编码网络(Phenotype Encoding Network, PENet)的深度学习模型,为下一代分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图1 a)。这一进展使研究人员能更容易地访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3-10-20

  • PNAS:将大脑免疫细胞转化为神经元有助于小鼠中风后的恢复

    九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将大脑免疫细胞转化为神经元成功地恢复了老鼠中风样损伤后的大脑功能。这些发现发表在10月10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表明从免疫细胞中补充神经元可能是治疗人类中风的一条有希望的途径。当流向大脑的血液受到影响,导致神经元受损时,就会发生中风和其他脑血管疾病。康复往往很差,患者患有严重的身体残疾和认知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这是需要长期护理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当我们割伤或折断骨头时,我们的皮肤和骨细胞可以复制来治愈我们的身体。但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不容易再生,所以损伤往往是永久性的,”九州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的中岛健一教授说。“因此,我们需要找到替代失去的神经元的新方法。”一种可能的策

    来源:AAAS

    时间:2023-10-20


页次:5/354  共7061篇文章  
分页:[1][2][3][4][5][6][7][8][9][10][>>][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