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神经科学
  • 计算生物学所发现人类大脑起源于皮质突触发育的延迟

    近日,《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Philipp Khaitovich研究组的研究论文Extension of cortical synaptic development distinguishes humans from chimpanzees and macaques。该研究发现人类大脑起源于皮质突触发育的延迟。 该研究团队结合芯片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测量了不同年龄段的人、黑猩猩和恒河猴大脑和小脑皮质中基因的表达活性,分析了约12,000个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人类大脑皮质中有702个基因,其随着年龄变化的表达模式与其它两个

    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时间:2012-02-24

  • 用胚胎干细胞治疗帕金森氏症获进展

    日本一个联合研究小组2月21日宣布,他们用人胚胎干细胞成功使患帕金森氏症的猴子症状改善,这种新方法将来有望用于临床治疗。 这个研究小组的成员来自京都大学和日本理化研究所。据介绍,研究人员利用人胚胎干细胞制造能产生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然后将这些神经细胞移植到4只患帕金森氏症的食蟹猴脑部,并持续观察1年,结果发现猴子手脚震颤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帕金森氏症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疾病。与人脑部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减少有关。主要症状包括手脚震颤、动作迟缓、肌肉僵硬等。 此前,科研人员已利用与胚胎干细胞功能接近的人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制成可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2-24

  • Nature:记忆编码的神经学发现

    生物通报道 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领导下,一项研究揭示了在新记忆过程中大脑线路如何重新连接的详细信息,该研究证实当动物学习执行一项新任务时,大脑细胞间会成簇出现新的突触。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2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在小鼠学习通过凹槽获取种子这一新行为的过程中对它们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控制肌肉运动的小鼠大脑运动皮质发生了变化。具体说来,这些变化是紧随着新的“树突棘”——神经元间形成连接(突触)的结构——生长而出现的。文章的通讯作者、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左轶(Yi Zuo,生物通音译)说:“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2-22

  • 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竭力揭开大脑神秘面纱

      她是国际知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她是香港首位“女性诺贝尔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得主;她致力于研究脑退化症,希望找出这个病的成因和治疗方法。   20多年来,她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带领她的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给人类带来一个又一个喜讯。   2月14日,她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突触发育和可塑性中的作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她便是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叶玉如教授。   拿着奖学金从教会学校读到哈佛博士   叶玉如出生在一个有着6个孩子的清贫之家,大姐为了供她读书,放弃了念大学的机会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时间:2012-02-21

  • 苏泊尔钢锅锰含量高出国标4倍 可致帕金森病

     ——打破钢锅问到底  主持人 侯丰:  观众朋友大家好,这居家过日子都离不开锅碗瓢盆,而这些每天都要接触的厨房用品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去年底一条新闻牵动了不少消费者的心,哈尔滨市工商部门经检测,认定知名品牌苏泊尔的四大种类,多达81个规格的炊具为不合格产品,而苏泊尔公司却坚称,自己的产品是符合标准的,那么这起事件是什么样的来龙去脉,真相到底如何呢?  解说:  去年10月,媒体爆出著名炊具品牌苏泊尔大量产品被检测不合格。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道外分局经济监督检查一大队 大队长 张传义:  这些产品就是涉案的苏泊尔产品,共四大类,81个规格960件,这四大类包括汤锅、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12-02-20

  • 杨振宁九十自述: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1933年到1937年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了四年书,从中一到中四,崇德中学当时有差不多三百个学生,有一间很小的图书馆,我常去里面翻阅各种杂志和书籍。我第一次接触到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就是在那间图书馆内看到了Jeans的《神秘的宇宙》中译本。Jeans把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和1925年的量子力学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使得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我随父母经过了漫长与困苦的旅程,于1938年春到了昆明。那时流离失所的中学生非常多,所以重庆的教育部准许中学未毕业的学生以同等学力的资格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见图2),我就是这样于那年秋天成为了西南联合大学(以

    来源:《物理》

    时间:2012-02-20

  • Science:科学家发现储存长期记忆的脑细胞

    台湾当局科技事务主管部门13日在台北举行记者会,宣布新竹清华大学教授江安世带领的跨领域研究团队,经过7年的努力,发现长期记忆形成所需的新生蛋白质,仅产生于大脑中少数几个神经细胞内。这项研究成果以长篇完整论文的方式,发表在本月10日出版的世界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杂志上。据介绍,由于从各种动物身上都可观察到,长期记忆的形成需要蛋白质生成,江安世团队利用许多生存基本行为(如学习、记忆、专注力、睡眠、探索环境等)都与人类相似的果蝇作为实验对象,大量且有系统地筛选果蝇脑内哪些神经元蛋白质的合成,参与了长期记忆的形成。神经科学家很早就了解到,人脑中一个称为海马回的地方对于各种时间的记忆储存非常重要。受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2-17

  • 神经所最新Nature Neurosci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研究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ctivity recall in a visual cortical ensemble”的文章,获得了关于视皮层神经元集群中的时序回忆的研究新成果。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神经研究所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院士,这一课题由博士生徐圣进、姜宛辰在蒲慕明研究员和丹扬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神经所客座研究员)指导下完成。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的支持。回忆能利用过往经历中的部分提示性信息来提取记忆中与此经历相关的全部信息。其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2-16

  • 研究显示:吃过多易丧失记忆 想不痴呆最好少吃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13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认为,一天吃进2000大卡以上的人比较容易丧失记忆。  美国梅友诊所研究人员说,他们找了三组人做实验。一组每天吃进的卡路里不到1500,一组吃进1500到2100,另一组吃进2100到6000大卡。  结果显示,每天吃进2100大卡以下的人记忆力不会有明显变化。不过,超过2100大卡的人出现记忆丧失的情形会增加2倍。  研究人员建议,要是不想痴呆最好吃少一点,吃得健康一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2-02-16

  • Neuron:解密食欲的神经学根源

    生物通报道  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在神经系统科学中是指神经细胞间的连接,即突触,其连接强度可调节的特性。过去的研究证实突触可塑性是构成记忆和学习的重要神经化学基础。近日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柏斯以色列狄肯尼斯医学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BIDMC)的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证实突触可塑性同样是生物体产生饥饿和摄食行为的基础。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2月9日的《神经元》(Neuron)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在禁食期间,机体会通过一种称为AgRP的神经元改变结构不断激活自身,促使其更迅速地对促进饥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2-13

  • Nature Neurosci:记忆时序性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研究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ctivity recall in a visual cortical ensemble”的文章,分析了视觉皮层中的回忆激发,这为更深入了解记忆时序性提供了重要信息,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神经研究所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院士,他的研究组主要从事轴突导向和突触可塑性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研究。曾发现在发育生长中的轴突能够释放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对突触有急性增强作用;开辟了突触可塑性与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等一系列成果,发表了多篇有关膜生物物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2-09

  • 英文期刊《神经退行性疾病转化研究》创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神经病学研究所与国际著名出版公司Springer合办的英文期刊《神经退行性疾病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杂志日前正式创刊,全球发行。 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的支持下,该杂志主要介绍神经变性疾病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标记物及治疗等的最新研究进展,神经病学、神经科学研究领域中相关转化研究的学术成果。 该杂志的编委主要由帕金森病及相关运动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和相关痴呆、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神经遗传等领域的国外知名专家组成,杂志主编由国际运动障碍学会亚太地区执委、中华医学会神经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2-02-09

  • 美科学家研发读心程序 可将大脑想法转换成语音

      北京时间2月5日消息,读心术虽然充满科幻色彩,但并非不可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便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一种读取人想法的方式,可以利用他们研发的一个电脑程序破译大脑活动并将其还原成词句。这项技术能够成为那些因中风或者退化性疾病导致语言功能受损患者的“救星”。但对于这项技术,更多的人还是产生担忧情绪,担心黑客入侵他们的大脑并窃取他们的想法。  研究过程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学家将电极植入接受大脑手术的患者头骨,监视与语言和图像处理有关的大脑区域颞叶的活动。随着患者听到他人讲话,电脑程序开始分析大脑如何处理和重现他们听到的词句。科学家认为这项技术同样可以破译患者的想法,帮助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2-02-07

  • 电击刺激大脑或可提升学习能力 副作用仍未知

    北京时间2月1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心理学家发现,一种用轻微电击刺激大脑的仪器可改善记忆、解决问题和数学能力。但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警告,如果这种仪器落在别有用心的人手里,或使用不当,就会引出大麻烦。尤其对孩子们来说,危险更大,因为他们的大脑正处在发育期,很容易受到伤害。 通过刺激大脑提升能力的技术以前用于认知障碍的治疗,也能提高健康成年人的心智能力。神经科学家罗伊-科恩-卡多什通过“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用轻微电击刺激大脑的准确区域。影响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的大脑顶叶受到刺激时,人的数学技能得到提高。电流使这个脑区域产生让脑细胞发育或改变的化学物质。这个叫“神经可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2-02-02

  • 美研究称老鼠皮肤细胞可直接转化为神经前体细胞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3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撰文指出,他们成功绕过干细胞阶段,将老鼠的皮肤细胞直接转化成神经前体细胞,得到的细胞能发育成三种脑细胞,而且能在实验室里大量培育。新方法为受损神经细胞再生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在医疗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不过,他们也指出,这项技术用于人体之前还需要进行很多研究。 大脑细胞和皮肤细胞含有同样的遗传信息,然而,在“转录因子”的控制下,这两种细胞内的遗传代码被不同地解读。 在实验中,斯坦福医学院的马里厄斯·韦尼希斯领导的科研团队使用一个病毒激活老鼠皮肤细胞中的三种转录因子,这三种转录因子在神经前体细胞中具有很高的浓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2-02

  • Cell头条:揭示记忆持久的秘密

    生物通报道  众所周知,神经元通过“突触”来跟其他神经元发生联系,并接受许许多多的神经元信息。神经元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功能,正是大脑中维持记忆的生理基础。然而数十年来,科学家们对于突触加固及维持记忆犹新的详细机制却并不是十分清楚。近日来自美国密苏里州托瓦斯医学研究所(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神经学家们在果蝇研究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线索,他们发现由一种突触蛋白形成的低聚物在长期记忆形成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发现揭示出了一个关于记忆的惊人新理论,并有可能对解析大脑中其他低聚物相关功能及诸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及阮病毒病等疾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2-01

  • 2012年Eppendorf & Science神经生物学奖申请启动

    Eppendorf & Science 神经生物学奖Eppendorf & Science 神经生物学奖是Eppendorf公司联合《Science》杂志,为鼓励全球青年科学家(35岁以下)对大脑及神经系统功能方面进行研究而设立的神经生物学奖项,奖励金额为25,000美元。这一国际性的奖项设立于2002年,至今已颁给了10位杰出的年轻神经生物学家。 参赛规则 Eppendorf & Science 神经生物学奖是一项国际性研究奖项 参赛者必须是在过去10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神经生物学专家,并且年龄小于35周岁。 参赛者论文中所描述的研究必须属于神经生物学领域 参赛者必须从

    来源:Eppendorf

    时间:2012-02-01

  • Nature:最完整脑神经作用图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8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绘制出了迄今最完整的大脑神经相互作用以增强从学习到服药等行为的图谱,有望为科学家们治疗成瘾开辟新道路。相关研究发表在1月1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哈佛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副教授瑙石哥·乌骐达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多年研究名为奖赏预测失误的脑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上述结果。此前,科学家们认为,预测失误是学习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巴胺神经元放电以对一个意想不到的“奖赏”做出反应以增强导致这种报偿行为的产物。 但乌骐达和哈佛大学以及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同事在最新研究中却指出,“奖赏”预测失误实际上是两类神经元(一种依靠多巴胺的神经元以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2-01

  • 研究发现压力可导致大脑萎缩

    不少人知道,压力可能引发头疼和夜间失眠。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压力致使大脑萎缩,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增加罹患高血压等慢性病以及精神紊乱风险。 询压力 耶鲁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拉吉塔·辛哈和同事征募103名成年人。志愿者年龄为18岁至48岁,身体健康。 借助结构式访谈,研究人员收集志愿者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信息,包括丧失亲人、经济窘迫、失业等,了解志愿者对慢性压力的主观感受。 美国微软—全国广播网(MSNBC)援引辛哈的话报道,这里所指压力并非时间期限迫近、错过公交车这类普通压力,而是指“坏事情,譬如恋爱关系破裂、失去挚爱、被枪指着等”。 致萎缩 随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1-30

  • 日本开发帕金森氏症新疗法

    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1月24日宣布,该机构研究人员利用与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相关的生物技术,在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治疗帕金森氏症的实验,效果显著,这一成果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帕金森氏症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疾病。与人体脑部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减少有关。主要症状包括震颤、动作迟缓、肌肉僵硬等。 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iPS细胞制作出能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然后将这些神经细胞移植到患有帕金森氏症的猴子脑部,结果确认在至少半年时间里,这些神经细胞一直存活,并持续释放多巴胺,大大减轻了患病猴子的症状。 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也是在灵长类动物身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1-30


页次:236/353  共7049篇文章  
分页:[<<][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