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马光旭实验室在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发表论文

    标题:The non-glycosylated protein of Toxocara canis MUC-1 interacts with proteins of murine macrophages(IF=5.013)作者:  Zhou, Rongqiong  ;  Jia, Hongguo  ;  Du, Zhendong  ;  Jiang, Aiyun  ;  Song, Zhenhui  ;  Wang, Tao  ;  Du, Aifang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3-04-24

  • 黄耀伟实验室在JOURNAL OF HEPATOLOGY发表论文

    标题:Targeting proteostasis of the HEV replicase to combat infection in preclinical models(IF=27.385)作者: Zhang, Fei  ;  Xu, Ling-Dong  ;  Zhang, Qian  ;  Wang, Ailian  ;  Yu, Xinyuan  ; Liu, Shengduo  ;  Chen, Chu  ;  Wu, Shiying  ;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3-04-24

  • 乐敏实验室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发表...

    标题:Genome-based risk assessment for foodborne Salmonella enterica from food animals in China: A One Health perspective(IF=5.92)作者:  Tang, Biao ;   Siddique, Abubakar  ;  Jia, Chenhao  ;  Ed-Dra, Abdelaziz  ;  Wu, Jing  ;  Lin, Hui  ;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3-04-24

  • 乐敏实验室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发...

    标题:Emergence of co-existence of mcr-1 and blaNDM-5 in Escherichia fergusonii(IF=9.742)作者: Tang, Biao  ;  Guan, Chunjiu  ;  Lin, Hui  ;  Liu, Canying  ;  Yang, Hua  ;  Zhao, Guoping ;  Yue, Min*(乐敏)来源出版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3-04-24

  • 上海交大张才喜团队等发布滇西边境细花樱桃高质量基因组揭秘高抗病遗传机制

    细花樱桃Prunus pusilliflora (Card.) Yü et Li是蔷薇科李属樱亚属的木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该物种具有优良的园艺特性,如生长旺盛、根系健壮、可塑性和抗逆性强。对甜樱桃品种的亲和力强,可被用作甜樱桃砧木。同时,细花樱桃也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然而,对细花樱桃的基因组信息缺乏了解,严重限制了我国西南地区起源的樱属植物遗传背景和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制的挖掘。2023年4月,Horticulture Research上线了(Advance Access)上海交通大学张才喜教授团队和云南农业大学董扬教授团队合作的题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4-24

  • 上海交大科研团队在环境期刊JCLP和STOTEN发表我国轻稀土资源物质代谢研究成果

    稀土是国家重要战略性资源,不仅在催化剂、玻璃和陶瓷等传统领域有诸多应用,同时也在风力涡轮、电动汽车和储氢电池等新兴行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资源。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张宇泉副教授课题组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增长联合研究院等科研团队合作,针对我国轻稀土资源开展了物质代谢和时空演变规律研究。近期,相关成果先后在环境领域高影响力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4-24

  • Nature Methods:新型的高灵敏度钙信号探针

           4月20日,生命科学学院的王友军、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章晓辉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唐爱辉团队合作,以共同通讯的方式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上发表题 “Engineering of NEMO as calcium indicators with large dynamics and high sensitivity” 的论文,报道了开发构建出一类新型的检测钙信号的荧光蛋白探针 “NEMO(尼莫)” ,具有更灵敏和更精准的定量测定性能。钙离子(Ca2+)是一种事关生死的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4-23

  • 地空学院宗秋刚团队成功解码太空中神秘的动理学阿尔芬波

    宇宙中99%的物质都是等离子体,例如在行星磁层、太阳日冕、太阳风和星际介质。然而,宇宙中等离子体的密度通常非常低。太阳系中,带电粒子在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的过程中只会经历一次碰撞,在一般情况下起能量传输与转移主导作用的热碰撞难以发生。因此,宇宙中等离子体中能量的传输与转移主要通过电磁力进行长程相互作用,将分散的带电粒子联系起来。这一特性使得在宇宙等离子体中充满了高度活跃的静电和电磁波动,统称为等离子体波动。在太空物理研究中,一种被称作动理学阿尔芬波(kinetic Alfven waves)的波受到了极大关注。这一波动可以视为跨越宏观的流体尺度(>107千米)的阿尔芬波向微观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4-23

  • 丁建清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Ecology Letters发表论文揭示入侵植物抗性权衡演化及机制

    近日,河南大学丁建清教授团队在国际生态学顶级期刊Ecology Letters上发表了题为“Rapid evolutionary tradeoffs between resistance to herbivory and tolerance to abiotic stress in an invasive plant”研究成果,揭示了入侵植物抗虫性和抗逆性功能权衡演化规律及代谢机制。 入侵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和适应,是入侵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逃离专食性天敌昆虫控制,被认为是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利用专食性昆虫防控入侵植物

    来源: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4-22

  • 【科研动态】“最凶险”的心脏病有了新疗法——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王擎团队“亮剑”胸主动脉瘤

    新闻网讯(通讯员 达兴文  张雯怡)胸主动脉瘤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一处或多处向外膨出,出现的像“瘤子一样”的改变,号称“最凶险”的心脏病之一,一旦破裂,抢救成功率极低。日前,生命学院人类基因组中心王擎教授团队创新发现一种AGGF1蛋白治疗策略,通过阻断胸主动脉瘤相关的血管炎症和重塑开展治疗,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04月20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该篇题为“AGGF1 therapy inhibits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 by enhancing integrin α7-mediated inhibiti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3-04-22

  • 上海交大张礼知团队Angew. Chem.发表实际固碳海水光化学转化为CO和HClO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礼知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Angew. Chem. Int. Ed.《德国应用化学》在线发表了题为“Visible light-driven conversion of carbon-sequestrated seawater into stoichiometric CO and HClO with nitrogen-doped BiOCl atomic layer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提供了一项绿色、安全的海水太阳光化学现场杀菌新策略。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石彦彪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4-22

  • 赵世民/徐薇/赵健元合作揭示SIRT4调控细胞氨脱毒机制

    氨基酸是一种优质的营养来源。然而,氨基酸氧化产生的氨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血液中氨水平的异常升高会引起高氨血症 (hyperammonemia,又称尿素循环代谢病),最终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例如脑水肿和脑疝。肝癌病人由于肝脏氨排毒功能障碍经常导致高血氨症,直接威胁病人生命。因此,阐明肝脏的氨脱毒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转化价值。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在具有双层膜包裹的线粒体内进行,以防止氨泄露到细胞质及其它亚细胞器,降低氨对细胞的毒性。肝脏的线粒体中高表达一种叫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 (carbamoyl phosphate synthetase I,CPS1) 的催化

    来源:复旦大学 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

    时间:2023-04-22

  • 基础医学研究所单广良团队发布中国人群握力参考值范围

    2023年3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单广良团队在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恶病质,肌少症和肌肉杂志》发表了“Normative values of hand grip strength in a large unselected Chinese population: Evidence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Health Survey”(基于中国国民健康调查的中国人群握力参考值范围)的论文。研究报道了我国8~80岁自然人群握力水平,同时分析了握力和身体成分指标之间的相

    来源:北京协和医学院

    时间:2023-04-22

  • 环境学院叶春翔课题组验证气态亚硝酸作为背景大气环境活性氮外部循环的中间产物

    气态亚硝酸(HONO)能够快速光解生成NO和OH自由基,进而影响大气氧化性和空气质量。城市大气中,HONO-NOx内部循环是HONO生消的主要过程。HONO-NOx的内部循环是指以NOx为前体物的HONO生成及以NOx为产物的HONO光解。在内部循环控制下,城市大气HONO/NOx光稳态比值(PSS HONO/NOx)在0.01—0.05范围内。而在极地地区的观测发现,当地PSS HONO/NOx远高于上述城市大气的PSS HONO/NOx范围,并基于此提出极地地区存在通过其他活性氮前体物(例如冰雪表面的硝酸)产生HONO及NOx的过程(活性氮外部循环)。活性氮外部循环显著提升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4-22

  •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全球径流变化机理和归因方面取得进展

    图 全球径流变化机理和归因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91230)等资助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周沙研究员等人在大气CO2浓度升高背景下全球径流变化机理和归因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陆面变化主导预估的全球径流增加(Projected increase in global runoff dominated by land surface changes)”为题,2023年4月17日在线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4-22

  • SOX2介导HCMV感染并调控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

          2023年4月1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罗敏华团队、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程汉团队等在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题为 “SOX2 downregulation of PML increases HCMV gene expression and growth of glioma cell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脑胶质瘤细胞的关键分子机理,并在动物模型中发现HCMV促进胶质瘤细胞生长,为临床上SOX2/IE1的

    来源: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时间:2023-04-21

  • 猕猴全脑分区转录组图谱:开启灵长类影像转录组学新篇章

    近日,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征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Brain-wide and cell-specific transcriptomic insights into MRI-derived cortical morphology in macaque monkey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完整地覆盖食蟹猴全脑各个分区的转录组图谱,并以此结合猕猴磁共振脑影像大数据,开展猕猴大脑皮层解剖结构特征的基因表达分析,鉴定了1005个与大脑皮层厚度紧密相关的基因集,进而使用猕猴视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3-04-21

  • 昆明植物所与合作者揭示罂粟属物种的网状异源多倍化起源

      自然杂交和多倍化是物种形成和演化的重要驱动力,尤其对于被子植物,其导致的网状进化对基于二叉分枝理论的“生命之树”提出了挑战。然而,在全基因组水平解析植物网状演化的研究案例缺乏,究其原因在于具有全基因组序列的物种在属、科级水平的覆盖度与代表性不足。    罂粟属植物因其重要的药用、经济和观赏价值而备受关注,目前该属植物已经发表3个高质量基因组物种。其中,鸦片罂粟(Papaver somniferum)和渥美罂粟(Papaver setigerum)的形成涉及多倍化过程。该研究以三种罂粟属植物基因组为基础,结合亚基因组分型技术,对罂粟属植物的多倍体起源进行了细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3-04-21

  • 昆明植物所与合作者发现植物香豆素异构体的荧光特性、机理及其细胞成像的潜在价值

      天然产物通常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良好的生物活性,然而它们的荧光性质却常被忽略,它们固有的荧光特性可以帮助我们“看见”分子在细胞中的行为,探索药物的作用靶点和机制。经典的荧光染料大多是有机合成分子,通常在固态或水体系中存在聚集诱导猝灭(ACQ)效应。唐本忠院士团队发现的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因在聚集态可以实现高效发光而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传感、生物成像和光动力治疗等领域。目前大部分AIE分子都是基于限制分子运动(RIM)机理合成的,普遍含有转子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想象力和AIE分子的结构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罗晓东团队陈珊珊博士在对民族药用植物飞龙掌血(Tod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3-04-21

  • 华南植物园揭示陆生植物气孔导度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气孔导度是重要的植物生理生态性状。已有的研究表明气孔导度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但多个全球变化因子共同作用下,气孔导度的响应尚不清楚,因而限制了人们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理解和预测。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研究中心梁星云副研究员,利用全球实验数据,整合分析了CO2浓度升高、增温等全球变化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陆生植物气孔导度的影响。基于气孔导度对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发现CO2浓度升高、增温、降水减少、地表臭氧浓度增加等因子显著降低气孔导度,降水增加和大气氮沉降则显著增加气孔导度。但气孔导度的响应因实验强度、植物属性(包括自身气孔导度、生物群系、植物功能型)以及气候而异。基于气孔导度对全球变化因子交互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3-04-21


页次:208/1559  共31166篇文章  
分页:[<<][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