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科学时报】中药砷剂对脑胶质瘤具良好疗效

    哈尔滨医科大学科研人员在“胶质瘤化疗、放疗及其增敏研究”项目研究中取得可喜进展。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传统中药三氧化二砷可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俘获、抑制胶质瘤细胞内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可显著增强其对三氧化二砷的敏感性。通过化疗新药开发、化疗给药途径改进、放化疗增敏等多种综合手段,课题组在临床中将胶质母细胞瘤病人存活时间由平均12.5个月成功地延长到18个月。 胶质瘤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约占原发脑肿瘤的40%~50%,肿瘤恶性程度高,呈侵袭性生长,手术不可能全切,残余肿瘤为复发根源,病人预后极差,国际大宗病例报道,胶质母细胞瘤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2.5个月。 目前,放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1-06-13

  • 青年科学家曹晓风Nature子刊表观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植物组蛋白H3K27me3去甲基化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论文于2011年6 月5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最新Taq酶采用新型热启动技术,Stratagene全球同步首发的最新超快速定量PCR试剂盒试用装免费申请中,快来参与吧! 领导该项研究的曹晓风博士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2年曾入选中科院“****”,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在“****中期评估中获得优秀,2008年获得美国杜邦青年科学家奖,2011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奖”。现任中国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9

  • 昆明动物所胃癌分子病理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生物毒素与人类疾病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在张云研究员带领下在胃癌分子病理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Cell biology )杂志上。最新Taq酶采用新型热启动技术,Stratagene全球同步首发的最新超快速定量PCR试剂盒试用装免费申请中,快来参与吧!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每年新发现约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0%左右。我国胃癌死亡率是欧美发达国家的4-8倍,是当前危害人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9

  • 同期Nature Genetics大陆高校两项成果

    生物通报道:《Nature Genetics》是遗传学领域世界顶级科技期刊,在6月《Nature Genetics》在线版上,两个中国科研团队发表了两项重要的研究成果。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three new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in Chinese populations 来自中国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技术发现了三个全新的中国人群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9

  • 中科院动物所PNAS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挪威奥斯陆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中国人类鼠疫数据进行分析后证实气候对人类鼠疫的严重程度起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6月6日的《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上。安倍7×清洗液实验室专业清洗好帮手,请点击获取试用样品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张知彬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后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农业动物生态学研究组组长。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8

  • ****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遗传学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一种染色体异常能导致全身毛发过度生长,即俗称的“毛人”。新研究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抑制毛发过度生长的新疗法,也可能帮助找到秃顶的新疗法。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人类遗传学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杂志上。安倍7×清洗液实验室专业清洗好帮手,请点击获取试用样品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张学教授。其早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7年受聘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近年来主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8

  • 最新Nature China亮点推荐(植物学)

    生物通报道:2007年自然出版集团宣布《Nature》出版集团的新出版物、名为Nature China的网站(www.naturechina.com.cn)正式启动。这一网站致力于聚焦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的优秀科学成果,每周都会针对最新发表的论文,在此网站撰写摘要和评述。本期的推荐研究文章包括:LTD is a protein required for sorting 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binding proteins to the chloroplast SRP pathway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及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拟南芥中证实锚蛋白L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8

  • 致命大肠杆菌起源新线索

    6月5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小组通过多位点测序分型( Multi 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发现引起此次爆发的菌株与2001年在欧洲分离的菌株01-09591及2002年的中非分离株55989有高度相似性。 这三株菌具有7个完全相同的“看家基因”,( “看家基因”被广泛用于细菌分类),从而得出结论该三类大肠杆菌为同一类型(ST678)。 根据这个发现,研究小组对这三株菌展开进一步调查, 通过对大肠杆菌的12个毒力基因/适应基因分析发现,2001年欧洲分离株与今年的爆发菌株完全吻合,而中非菌株与其他两株欧洲菌株相比,缺少了志贺毒素基因和抗亚碲酸盐基因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1-06-08

  • 八角茴香中的莽草酸可抑制血栓形成

       常用的调味佳品八角茴香含有一种叫做莽草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血栓形成的活性。这是日前一项获得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二等奖的科研项目得出的结论。该研究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孙建宁、郭亚健、徐秋萍等人完成的。     安倍7×清洗液实验室专业清洗好帮手,请点击获取试用样品   该研究首次发现中药木兰科八角属植物八角茴香提取成分莽草酸具有抗血栓形成活性,并发现该作用与其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系统有关。此后为提高莽草酸的脂溶性,以发现生物活性化合物为目的,研究人员又相继合成了莽草酸的11种衍生物,并发现三乙酰基莽草

    来源:药品资讯网

    时间:2011-06-08

  • 世界首个鹅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

    2011年6月3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象山县浙东白鹅研究所和华大基因在宁波市象山四季佳利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鹅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这是我国独立研究完成的全世界首个鹅全基因组序列图谱,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揭示家鹅繁殖、抗逆、生长、肉质、羽色等性状的遗传基础,鹅的驯化、不同鹅种的生物学分类、中国家鹅的起源、优良鹅种的选育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畜禽遗传资源处杨红杰处长、浙江省畜牧兽医局潘天银副局长、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室主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卢立志研究员、象山县浙东白鹅研究所所长、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宁波试验站站长陈维虎研究员、华大基因科技合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1-06-08

  • 吉林大学发国际期刊论文 获多方亮点推荐

    生物通报道:近期来自吉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别与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高分子结晶态分子间相互作用和RNA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所获得的跨学科研究新成果公布在著名的国际期刊J. Am. Chem. Soc.上,获得了Nature Materials等多个杂志的推荐。参与领导相关研究的是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文科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之后曾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应用物理系,英国诺丁汉大学药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生物分子科学中心进行学习工作,涉及面广,对于化学,物理和生物学均有涉及,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和方法来合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7

  • 2011候选院士胃肠病顶级期刊发表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枢机制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相关研究论文被《Gastroenterology》杂志正式接收,该杂志2010年影响因子12.8,系胃肠疾病行业内世界顶级期刊。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西安电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田捷教授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粱繁荣教授为这一论文的共同论文作者。田捷教授现担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兼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业会员会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7

  • 浙一牵手美国从基因角度研究肝癌

    远在美国加州大学医学中心的肝病专家通过视频,和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一起会诊美国一位41岁的肝病患者,两个中心正式联合成立肝病中心。和以往的国际合作不同,该肝病中心不但要会诊中国患者,还会会诊美国的患者,这位美国患者是首名接受会诊的人。  美国加州大学肝病移植中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肝移植中心,至今已成功实施了逾5000例肝移植。浙医一院肝胆外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至今已完成肝移植近1000例,还提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的肝癌移植受体入选标准,首次将肿瘤分化程度纳入标准,被称为“杭州标准”。  昨天上午,这两家在肝移植领域各有成就的医学中心,正式联合成立肝病中心。郑树森院长

    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时间:2011-06-07

  • 吉林大学6个学科(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根据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与医疗集团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2011年3月3日更新数据显示,吉林大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地球科学、临床医学等6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比原来增50%,且各学科的全球排位大幅提升,学科辐射范围不断增加,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突显了“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的成就。   根据数据,较2009年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吉林大学材料科学学科由原来的574个机构进入该学科ESI前1%中的83名,提升为655个机构进入该学科ESI前1%中的45名,位次上升

    来源:中国教育网

    时间:2011-06-07

  • 小果袋 大讲究

    作者:张双虎     果树套袋栽培是我国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栽培技术措施。果树套袋可防止病虫害、减少农药用量,提高水果品质。但在实际栽培中,果树套袋技术也带来果实开裂、生长缓慢以及出现痘斑等问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青岛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副院长刘成连研究团队对套袋苹果钙素的吸收运转规律和调控机制展开长期研究,发现了果树套袋微环境对苹果果实钙吸收与运转的影响,为科学种植、提高水果品质和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难补的果钙  我们到超市买水果时会发现,进口水果虽然外表看起来比国产的美观一些,但要价也真不含糊,同种水果,洋水果价格翻番都不止。  “在营养价值上,进口水果与国产水果没有多大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1-06-07

  • 上海交通大学最新《Oncogene》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瑞金医院外科胃癌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RX1 influences peritoneal spreading and metastasis via inhibiting BDKRB2-dependent neovascularization on gastric cancer”的文章,通过大量的体外研究与动物实验,解析了IRX1基因抑癌基因的新作用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癌症研究领域权威刊物《Oncogene》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上海瑞金医院外科胃癌研究组硕士研究生蒋金玲,其指导老师是上海瑞金医院于颖彦、朱正纲和刘炳亚等,其中于颖彦教授早年毕业于河北医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3

  • 深圳先进院《Stem Cells》干细胞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和的研究人员在在锶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掺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效果和机制研究中取得新成果。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布在5月23日的《干细胞》(Stem Cells)杂志上。低毒、高效的siRNA专用转染试剂 Entranster™-R 免费申请试用装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王立平和蔡林涛研究人员为这一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其他作者还包括杨帆、杨大志、屠洁等。研究采用的掺锶原材料由香港大学医学院骨科系吕维加教授(W. William .Lu)提供。这一研究工作已被美国骨矿研究协会 (American Society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3

  • 中科院海洋所浒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生物通报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浒苔生物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阐明了浒苔对环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和“绿潮”发生时漂浮浒苔的生理状,为全面认识由浒苔引发的海洋“绿潮”现象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在国际期刊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上。低毒、高效的siRNA专用转染试剂 Entranster™-R 免费申请试用装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王广策教授。其长期从事海洋生物学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部项目课题以及中国科学院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3

  • Nature研究亮点:选择伴侣的关键物质

    生物通报道:2007年自然出版集团宣布《Nature》出版集团的新出版物、名为Nature China的网站(www.naturechina.com.cn)正式启动。这一网站致力于聚焦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的优秀科学成果,每周都会针对最新发表的论文,在此网站撰写摘要和评述。近期Nature China进行了全新改版。本期分子神经学研究推荐的论文是题为“Molecular regulation of sexual preference revealed by genetic studies of 5-HT in the brains of male mice”的文章,这篇文章探讨了哺乳动物的性取向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3

  • 上海药物所JBC文章解析癌症重要靶标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首次解析了无配体的人源维甲酸X受体(RXR)与共抑制因子SMRT2的复合物晶体结构,揭示了RXR受到拮抗剂抑制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生物化学杂志》(J Biol Chem)上。高灵敏、低背景ECL发光液 免费申请试用装 这项研究由药物所沈旭课题组与蒋华良课题组合作完成,沈旭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张海涛是论文的第一作者,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上海市科委基金资助。 维甲酸X受体(RXR)是核受体蛋白家族的核心成员。作为一种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RXR参与了细胞发育和代谢调节等众多生理过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02


页次:1594/2138  共42760篇文章  
分页:[<<][1591][1592][1593][1594][1595][1596][1597][1598][1599][160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