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铁剂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铁缺乏患者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心血管事件显著降低的循证突破
这项系统性综述与荟萃分析聚焦静脉铁剂(IV iron)对心力衰竭(HF)合并铁缺乏患者的治疗价值。研究者创新性地整合了FAIR-HF、CONFIRM-HF等6项关键临床试验数据(总样本量7,175例),采用贝叶斯统计模型进行个体数据(IPD)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静脉补铁使12个月复合终点(反复心衰住院+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8%(RR 0.72,95%CI 0.55–0.89),长期随访风险降低19%(RR 0.81,95%CI 0.63–0.97)。值得注意的是,治疗首年效果最为显著——此时铁剂剂量最高,心衰再住院风险降低达31%(RR 0.69),心血管死亡率呈现20%下降趋势
来源:Nature Medicine 58.7
时间:2025-03-31
-
RB1未突变却具有癌症表型?这类癌症的特征找到了
RB1(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1)是第一个被克隆的抑癌基因。在许多癌症类型中都观察到其截短突变或缺失造成的基因组缺陷,这会导致RB通路失调。然而,还有一类癌症,它们本身携带野生型的RB1基因,但在表型上类似于RB1缺陷型的癌症。英国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这类癌症称为“RBness”,并利用蛋白质基因组学方法总结出它们的特征。这项研究成果于3月26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对癌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英国癌症研究所的Syed Haider和Christopher Lord及其同事在文中写道:“在缺乏RB1基因组缺陷的癌症中,RB通路的失调为如何治疗这些癌症提供了方向。”在这项研
-
单细胞NanoATAC-seq2技术揭示小鼠早期胚胎染色质可及性景观
哺乳动物的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组织复杂的过程,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部分原因是它需要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之间的协调相互作用,这些细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为了深入了解这个过程,李 等。开发了评估单个细胞染色质可及性的测序方法。然后,他们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小鼠胚胎的10个不同阶段,从受精卵到囊胚晚期,绘制出不同细胞系在这些早期发育的关键阶段中染色质状态的关键变化。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利用单细胞NanoATAC-seq2技术,揭示了小鼠早期胚胎中染色质可及性的全景图谱。这一成果为理解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并可能对生殖医学和
-
瘦素信号与代谢调控:大脑神经元调节减肥的奥秘
彭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控制代谢、体温和能量使用的脑区和神经元方面获得了更清晰的认识。这项研究发表在《代谢》杂志2月刊上,Heike Münzberg-Gruening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发现了哪些化学物质会影响控制身体能量使用量的信号。在之前的研究中,Münzberg-Gruening博士及其团队确定了瘦素受体(Lepr)控制瘦素的代谢效应。这些受体是位于大脑底部下丘脑背内侧核(DMH)的神经元。在他们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Lepr神经元使用两种不同的化学信号进行通信:兴奋神经元的谷氨酸或使神经元平静的GABA。研究揭示,向控制代谢的脑区——苍白核发送信号的神经元仅使用谷氨酸来
来源:Metabolism
时间:2025-03-31
-
怀孕对身体的真正影响:大型出生研究描绘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惊人变化
生物学家们通过汇总和研究超过30万个分娩案例中的约4400万条生理测量数据,绘制出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人类女性在怀孕前后身体变化的图景之一。这项规模巨大的研究利用了在怀孕前、怀孕期间以及怀孕后一年多时间里进行的血液、尿液和其他检测的匿名结果,揭示了怀孕和分娩对身体造成的巨大负担——从为了支持胎儿发育而发生的诸多变化,到分娩时胎儿突然离开身体所产生的影响。这项研究于3月26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生殖健康问题的Jennifer Hall表示,这项研究表明,产后身体恢复的时间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长得多。她指出,社会普遍期望女性在分娩后能迅速恢复,“但这就是生
来源:Science Advances
时间:2025-03-31
-
Science新发现增强了小麦对抗毁灭性疾病的能力
由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副教授Brande Wulff领导的五大洲科学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报告了一个以前未知的分子事件,该事件引发了对一种主要小麦疾病的免疫反应。这些发现为培育对感染具有更强免疫力的小麦提供了策略。小麦是数十亿人的主要粮食和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商品之一。这就是为什么小麦大流行可能比人类大流行更具破坏性的原因。“气候变化正在导致疾病出现在以前看不见的地方。我们需要更多的植物免疫研究来开发保护有价值粮食作物的技术,”Wulff说。和动物一样,植物也有免疫系统,但非常不同。脊椎动物,包括人类,依靠血细胞来获得免疫力。这些细胞释放出
-
Nature:科学家看到DNA解绕的第一步
科学家们第一次目睹了DNA开始分解的那一刻,揭示了DNA成为编码所有生命的分子的必要分子事件。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捕捉到了DNA开始放松的那一刻,从而允许了DNA复制过程中随后发生的所有事件。这种直接的观察揭示了细胞忠实地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这是生长和繁殖的基石。KAUST助理教授Alfredo De Biasio和Samir Hamdan的实验室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和深度学习来观察解螺旋酶猴病毒40大肿瘤抗原与DNA的相互作用,提供了DNA复制的第一步最详细的描述:15个原子状态描述了酶解螺旋酶如何迫使DNA解开。这一成果不仅是解旋酶研究的一
-
新型非洲猪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
来自J. 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JCVI)、弗里德里希·洛夫勒研究所(FLI)和国际家畜研究所(ILRI)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针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反向遗传学系统。这一新系统将帮助研究人员开发疫苗,并研究ASFV的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ASF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致命的病毒性疾病,影响家猪和野猪,尤其在非洲、欧洲、亚洲和加勒比地区广泛流行。最近的一项研究估计,如果ASFV传入美国,可能会在十年内造成超过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JCVI教授、论文资深作者Sanjay Vashee博士说:“通过开发基于合成基因组学的ASFV反向遗传学系统,我们不仅推进了对这种病毒的理解,还创造了可以应用于其他
来源:Science Advances
时间:2025-03-31
-
陈·扎克伯格倡议一项新的重大挑战,以彻底改变生命科学成像研究
陈·扎克伯格倡议(CZI)宣布了一项新的重大挑战,旨在开发突破性的成像技术,以改变科学家观察、测量和理解活细胞和生物体的方式。CZI的两大强大力量——旧金山CZ生物中心和CZ先进生物成像研究所——将利用其互补的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在生命科学成像研究领域无与伦比的新生物中心。他们将在加州红木城的一个新科学园区合并团队,该园区毗邻CZI总部。这些研究所在生物发现的关键时刻利用其互补的优势——当技术与科学专业知识的正确组合可以创造出新的工具,照亮复杂系统的隐藏动态,如大脑和免疫系统,以充分理解它们的功能。——CZI联合创始人兼联合首席执行官普里西拉·陈CZI科学资助项目副总裁斯科特·弗雷泽将于4月1日
来源: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时间:2025-03-31
-
碱基编辑能否修复遗传性耳聋?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指由于遗传原因导致的听觉功能受损。GJB2基因是约一半遗传性听力损失病例的致病基因。由GJB2基因编码的连接蛋白26(CX26)有助于形成细胞间的缝隙连接——这些通道允许离子和化学信使分子在相邻细胞之间移动,从而调节听觉功能。GJB2基因突变常常导致缝隙连接和缝隙连接斑(GJPs,由CX26组成)的碎片化。虽然含有两个缺陷基因的隐性GJB2突变可以通过GJB2基因替代实现功能修复,但GJB2显性负突变(突变蛋白抑制野生型蛋白的正常功能)则需要采用基因编辑方法。在此背景下,日本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了一种基因疗法,用于修复导致综合征型听力损失的GJB2基因的显性负突变R75W。研究团
来源:JCI Insight
时间:2025-03-31
-
新工具解开自闭症相关基因的下游影响
一种新开发的统计工具为研究自闭症相关变异的下游效应提供了一种控制未测量混杂因素的方法。研究人员在上个月发布于bioRxiv的预印本中描述了这一名为causarray的工具。现有的统计方法可以帮助确定哪些变异或遗传变化与基因表达的改变相关,但无法确定这些联系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卡内基梅隆大学统计学与生命科学教授、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Kathryn Roeder表示。例如,已发现超过100个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但每个基因可能只影响一小部分患者。“该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此多的不同基因是如何在生物学上汇聚在一起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遗传学和儿科学副教授Michael Gandal说,他并未参与
-
Nature子刊:看似相同的骨骼却有着不同的发育程序
细胞类型的种类在后生动物中广泛扩展,其中一些分化枝特异性细胞是进化成功的关键。脊椎动物的骨骼细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头骨到脚趾,骨骼就像内部支架一样,为身体提供稳定性,并在重要器官周围形成保护层。尽管骨骼的结构相似,但它们的形成过程并不完全相同:在脊椎动物中,不同部位的骨骼是由不同的前体细胞产生的。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骨骼细胞不仅在发育起源上不同,而且在基因调控上也存在差异。每一组都有一套自己的调节蛋白,并通过自己的发育程序来产生软骨和骨骼。这项研究成果于3月4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三个建筑队各拿一张图纸在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中,一种骨
-
发现了药物作用于细胞的新途径!
细胞膜蛋白隐藏着可以用来改变细胞行为的秘密通道。del Mar医院研究所领导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并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西班牙、瑞士、英国、德国、法国、波兰、荷兰、丹麦、匈牙利、意大利、瑞典、中国和美国的研究中心参与了这项研究。这些发现可能会促进新药物的开发或改善现有药物的机制。这项研究的发现是基于计算机模拟,其细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研究人员能够在原子尺度上实时观察膜脂如何在自然环境中与G蛋白偶联受体(gpcr)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揭示了调节细胞功能的新方法,否则这些功能是不可见的。“我们已经发现了药物调节调节细胞活动的蛋白质的新途径,”Jana Selent博士解释说,他是德尔马医
-
数字PCR技术可以更精准地判断哪些白血病患者可以停药
荷兰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BCR::ABL1数字PCR的临床应用能够可靠定量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深层分子学缓解,这将有助于判断哪些患者有资格停止慢性药物治疗。在检测超低水平的残留白血病时,这种独特的CML转录本比目前标准的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更灵敏、更准确。这些结果发表在《The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上。通讯作者、荷兰Albert Schweitzer医院的Peter E. Westerweel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BCR::ABL数字PCR在几乎所有(97%)的深层分子学缓解样本中都达到了足够高的灵敏度。”“在低于标准R
-
细胞表面RNA生物学:RNA结合蛋白的新角色
Highlights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存在糖基化RNA(glycoRNA)的突破性发现,彻底改变了传统RNA生物学的研究范式。最新研究表明,RNA结合蛋白(RBPs)在细胞表面形成精密的空间聚类,这类特殊亚群被定义为细胞表面RBPs(csRBPs)。其分布模式具有显著的细胞类型和状态特异性,例如在免疫细胞激活过程中呈现动态重排。值得注意的是,超过60%的已知自身抗原与csRBPs存在分子特征重叠,这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全新解释框架。Abstract传统RNA-蛋白质互作研究多局限于细胞内环境,而glycoRNA的发现揭示了细胞外空间存在活跃的RNA代谢网络。csRBPs
来源: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11.6
时间:2025-03-31
-
RBD 缺失的 SARS-CoV-2 刺突蛋白:开辟新冠疫苗新防线,增强免疫保护力
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下,新冠病毒(SARS-CoV-2)持续变异,给全球抗疫带来了巨大挑战。自疫情爆发以来,原始的武汉毒株不断演变,产生了一系列新变种,如 Alpha、Delta,尤其是 Omicron 及其众多亚变种。这些变种在刺突蛋白(S glycoprotein)上携带大量突变,其中受体结合域(RBD,receptor binding domain)的突变最为集中。RBD 在免疫过程中具有免疫优势,约 90% 的中和抗体反应都针对它。然而,RBD 的高突变率使得现有疫苗和治疗性抗体的效果大打折扣,难以有效预防感染和传播,虽然仍能对重症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免疫逃逸问题严重。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来
来源:npj Vaccines 7
时间:2025-03-31
-
早期乳腺癌局部区域治疗降阶梯试验的现状剖析:系统性回顾带来的关键洞察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 “劲敌”。2020 年,超过 230 万患者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许多患者得以长期生存。然而,当前的乳腺癌治疗模式却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现有的所有治疗手段中获益,尤其是低风险或中风险疾病患者。他们在接受治疗时,往往会承受各种并发症、副作用和治疗相关毒性的困扰,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持续推荐一些对患者益处甚微或无益处的治疗方法,会导致社会和全球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使那些真正需要更强化治疗的患者得不到应有的资源。患者们强烈期望能有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来源:npj Breast Cancer 6.6
时间:2025-03-31
-
NEJM AI: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超声医师更快地识别未出生婴儿的异常情况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可以帮助超声医师在20周妊娠筛查扫描中识别任何异常,速度几乎是以前的两倍,而且不会降低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将有助于改善病人的护理,因为超声技师可以专注于扫描的其他方面,比如与父母沟通,或者花更多的时间观察任何值得关注的地方。该试验是同类试验中首次使用人工智能对真实患者进行20周妊娠扫描,由伦敦国王学院和盖伊和圣托马斯NHS基金会信托基金牵头,由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研究所(NIHR)资助。今天发表在《NEJM AI》上的试验结果发现,人工智能辅助的20周扫描时间明显短于标准扫描,将扫描时间缩短了40%以上。对于许多准父母来说,怀孕20周的筛查可能是一段令人担忧
-
人工智能学会“说”基因“方言”,以预测未来的SARS-CoV-2突变
自2019冠状病毒病被宣布为全球大流行以来,已经过去了5年。随着SARS-CoV-2转变为地方性疾病,有关其未来演变的问题仍然存在。病毒的新变种可能会出现,在正向选择的驱动下,诸如增加的传播性、更长的感染持续时间和逃避免疫防御的能力。这些变化可能使病毒在以前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中传播,可能引发新的感染浪潮。预测病毒的新突变对于推进生命科学研究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试图了解病毒如何进化、传播和影响公共卫生时。传统上,研究人员依靠湿实验室实验来研究突变。然而,这些实验既昂贵又耗时。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预测蛋白质序列突变的新方法,称为深度新突变搜索(DNMS),这是一种
-
钙是如何解开生命分子不对称的起源之谜的
由东京科学研究所地球生命科学研究所(ELSI)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钙在塑造生命最早的分子结构方面发挥了令人惊讶的作用。他们的发现表明,钙离子可以选择性地影响原始聚合物的形成方式,从而揭开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谜团:生命分子是如何倾向于单一的“手性”(手性)的。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一样,许多分子以两种镜像的形式存在。然而,地球上的生命有一个惊人的偏好:DNA的糖是右旋的,而蛋白质是由左旋氨基酸构成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同手性,正如我们所知,它对生命至关重要——但它最初是如何出现的,仍然是生命起源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难题。该团队研究了酒石酸(TA),一种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简单分子,以探索早期地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