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艾滋病毒疫苗即将进入人体实验阶段
中国艾滋病毒疫苗明年将进入人体实验阶段,国家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有关人士在此间表示,如果实验成功,三至五年后则可用以接种预防艾滋病。 中日合作的核酸技术检测艾滋病培训班日前在广东省防疫站开班。据了解,用核酸技术可以将艾滋病毒感染的“窗口期”由四到六周,缩短至一周以内,从而大大减少艾滋病毒的蔓延。 《南方日报》援引国家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副主任邵一鸣研究员的话说,传统检测艾滋病毒的方法是通过血清学方法检测,但人体从感染到产生免疫反应有一个“窗口期
-
日本要求开放人类基因组数据库
东京消息,从事基因组工程的科学家们强烈要求开放数据库,将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 日本科学技术协会的发言人说,要保障科学的良好进展,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有的数据和结果”都应该公布。 年初,MITI宣布将公开2,200个基因序列——但仅仅是日本专利局声明其不受专利保护的那部分数据。这就使得局势复杂化了,究竟有多少数据是共享的?这一切犹如雾里看花。
-
只生长而不分裂的细胞
一份来自瑞士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的报告,可能为阐明控制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机制带来了新的了解。 在癌症和其它疾病中,这些机制经常处于失控状态。使现有细胞长大与生成更多的新细胞,这两个过程在小鼠中似乎是分离的。研究人员从禁食小鼠的肝脏中和部分肝脏被切除的小鼠肝脏中剔除了一种关键的核糖体基因,并对剔除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检查。当重新喂食后,被禁食小鼠中挨饿萎缩的肝脏又恢复到正常的重量和蛋白质含量水平。但是,在肝脏部分被切除的小鼠中,剩下的肝脏细胞却没有增殖替代被切除的组织。 &n
-
自我标记----CD47
研究人员已经鉴定蛋白质CD47是小鼠红细胞的一个“自我标记”。 自我标记是细胞为了区别于其它外来细胞和病毒而在其表面携带的分子。免疫系统可以根据有无标记分子把外来的细胞和病毒从体内清除掉。 Per-Arne Oldenborg和同事们在小鼠中发现,脾脏产生的巨噬细胞可以吞噬缺少蛋白质CD47的红细胞,并把它从血液中迅速地清除出去。在正常的红细胞中,蛋白质CD47和一个细胞受体结合在一起,阻碍了这种受体发出的聚集巨噬细胞的信号。
-
肌浆球蛋白V会“爬绳”
最近一期的自然杂志消息:由电子显微图得到的证据表明,肌浆球蛋白V会“爬绳”:它会沿着肌动蛋白细丝一步一步往前进,就像人顺着一条绳子往上爬、两只手交替前进一样。这一机制被称为“hand-over-hand”。 肌浆球蛋白V动力蛋白大量存在于神经元中,参与细胞内囊运输。人们知道,肌浆球蛋白可通过改变形状而沿肌动蛋白细丝往前运动,因为在其运动过程中它们可与肌动蛋白亚单元发生相互作用。如果肌浆球蛋白的头能够横跨肌动蛋白36nm长的螺距的话,其运动就可能是线性的;研究表明,双头肌浆球蛋白V看起来能够做到这一点。
-
端粒酶与癌症的关系
端粒酶(Telomerase)通过防止染色体端位的端粒在细胞分裂时磨损来延长细胞寿命,染色体端粒包含有特定的DNA复制顺序。没有端粒酶,端粒在每次细胞分裂时就会缩短一部分,当端粒过短时,细胞分裂就会停止。有了端粒酶,它们就会长盛不衰。许多领域都需要把人体细胞在体外进行繁殖,甚至可能进行基因修改,然后再放回体内。 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使用端粒酶酶延长细胞寿命来进行研究或培养组织治疗疾病可能存在潜在的危险。他们发现端粒酶与一种致癌基因有关,它会增加患病的危险。"先前人们认为用端粒酶使培养中的细胞长生并推想
-
人类的远祖起源于中国吗?
中美科学家通过对在中国江苏溧阳和山西垣曲发现的中华曙猿和世纪曙猿脚踝骨化石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人类的远祖起源于中国。 这些被用来研究的脚骨化石反映出猴类、猿类及人类的共同祖先演化的早期状态,这些动物生活在距今4500 万年至4000万年之间的中始新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齐陶、王景文以及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的解剖学教授基博和毕尔德博士参与了这一课题的研究。 过去,古生物学家曾经发现过曙
-
竞争上岗,宣布基因组破译成果
基因密码破译研究最早开始于10年前,1990年美国国会批准了能源部和全国卫生研究协会提交的一份为期15年的研究计划,同意成立由政府提供经费支持的人体基因研究协会HGRI。1998年,全国卫生研究协会的遗传学家克莱格-温特在企业家迈克-汉克皮勒的支持下,另外成立了一个单独基因研究机构,即Celera基因研究公司。 随着人类破译人体全部基因密码的日期日益临近,最近有消息称,美国这两大人体基因研究机构将有可能于9月份同时公布他们的研究成果。 目前为止,科学家对基
-
临床生物芯片即将面世
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经过5年的艰苦攻关,研制开发出两大类8个品种20多个规格的生物芯片和芯片阅读仪,应用于胃病、肝炎、性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检测、诊断与人群普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标志着我国生物芯片研究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日前,该成果以5600万元转让给陕西高科集团。 生物芯片技术是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衍生的一项重大高新技术。自1998年以来,全球约有数百家生物技术公司和数千家研究机构从事生物芯处制造技术和基因组及后基因组的研究,用于疾病诊断的生物芯片尚
-
日本厚生省表示:可放心食用克隆牛食品
日本厚生省日前发表的研究报告说,使用克隆牛制作的食品不存在安全问题,可以放心食用。 这份报告是由东京大学等单位的6名教授组成的科研小组以科研成果形式发表的。这个科研小组在1999年以“利用克隆技术的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为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认为,“担心胚胎细胞克隆牛和体细胞克隆牛作为食品有安全性问题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科研小组的研究结果认为:一、胚胎细胞克隆牛和体细胞克隆牛虽然流产死亡和出生后死亡的事例比较多,但是,也有许多克隆牛在顺利地成长,仅对
-
美发现前列腺癌有关基因
美国 Myriad 遗传公司近日宣布他们找到了与前列腺癌有关的基因,从而为诊断并治疗前列腺癌提供了基因基础。 该公司没有透露这个基因的名称。但他们说这个基因上的遗传性突变可以显著增加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性。 前列腺癌仅在美国每年就会夺去40000人的生命。在每年诊断的20万新发病例之中有5%—10%认为与基因改变有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Myriad 遗传公司合作夥伴的 Schering-Plough 医药公司用1亿美元购买了与此基因有关的治疗药物开
-
丹参可阻止坏的胆固醇生成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月经不调等作用,近年更用于治疗心血管疾患,日前有研究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丹参在血管腔内皮有多一层抗氧化保护,可有效降低坏的胆固醇生成,进而减少动脉粥状硬化的发生。 台湾“中国医药学院”中国医学研究所教授林昭庚指出,丹参品名,是因药材本身“根皮丹”、“肉紫”颜色得名,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血、凉血消肿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心绞痛、肝炎、脑血栓、肝脾肿大、疮疡肿痛等疾病。林昭庚指出,近年来国际间医药界人都以科学方式证实丹参可治疗心血管疾患。 日
-
最新研究证明爱滋病源于一种猿传染病
据最新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肆虐全球的爱滋病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由一种良性猿传染病演变而成。此后一直局限在非洲西南部地区。直至多年以后,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大城市纷纷涌现以及性自由的泛滥,爱滋病才逐渐成为人类第一号杀手。 研究人员是在对引发爱滋病的HI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的基因变化比率进行测试之后得出这项结论的。他们发现,现有的HIV种类都源于一种相同的病毒,这种病毒出现的时间应该是1915年至1941年期间,其中1931年的可能性最大,地点是西南部非洲。  
-
醋酸抑制培养的Caco-2细胞二糖酶活性的增加
为检测醋酸对Caco-2细胞中葡萄糖转运和二糖酶的作用,将细胞在含5mmol/L醋酸的培养基中培养15天。 这种慢性处理并不影响细胞的生长或活力,且无细胞凋亡的发生。葡萄糖的转运(可因非代谢性底物3-O-甲基葡萄糖而增加)也没有受到影响。但对照组细胞(不加醋酸)蔗糖酶活性的增加可被醋酸显著抑制(P<0.01)。醋酸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蔗糖酶的活性。用其它的有机酸如柠檬酸、琥泊酸、L-乳酸、L-酒石酸和衣康酸等进行相似的处理(5mmol/L和15天)并不抑制蔗糖酶活性的增加。醋酸处理(5mmol/
-
生物与磁场
对候鸟、两栖动物、鱼类和其他动物来说,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它们能够感知磁场。对一些生物(包括所有细菌)来说,磁铁矿就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物理传感器。人们曾怀疑生物感知磁场有另一种机制。最近对候鸟、两栖动物、鱼类和其他动物来说,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它们能够感知磁场。对一些生物(包括所有细菌)来说,磁铁矿就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物理传感器。人们曾怀疑生物感知磁场有另一种机制。最近,Weaver等人对生物是如何利用磁敏感化学反应来感知磁场的微小变化的做了定量解释。他们说,一种基于化学反应的“生物罗盘”显然是有可能存在的,用类似的机制也许还能够解释接触磁场对人体健康的
-
PS1与g-secretase之间的关系
PS1与g-secretase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前者是家族性、早发性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一个决定因子,后者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一个潜在的治疗目标。关于PS1就是g-secretase的认识主要基于1999年4月发表的一篇论文,该文作者采用定点突变法生成了PS1的活性点残余。现在,更多的生化证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认识,有力地说明PS1的确含有g-secretase的活性点。
-
ATP酶的晶体结构
J. C. Skou因在1952年发现Na+-K+-ATP酶而于199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一事实也说明了P-型ATP酶超级家族的重要性。近日,Toyoshima等人首次发表了该家族中一个成员在原子分辨率层次上的结构图,这一成果被认为是ATP酶家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他们报告了肌质网钙泵的晶体结构,从中可看出一对并置的钙离子,被四个跨膜螺旋体所包围。与缺钙时这种酶的低分辨率EM图所做的比较表明,在运输活动活跃期间,会出现特大domain运动。
-
6月-人类基因组计划步入冲刺阶段
进入火热的6月,万众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传出最新消息:5月底,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英国科学家宣布,将于6月15日公布首幅人类遗传密码"工作草图"。另外,美国塞莱拉遗传公司也透露,将在6月份发布自己的"工作草图"。这意味着,破译人类密码的竞赛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承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的中国进展如何?6月2日,记者走进了位于顺义空港工业区的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测序试验室。中国与世界同步 据该试验室基因学博士张猛介绍,6月15日公布"工作草图
-
受体分子可以促进基因转导
医药研究人员在进一步完善基因疗法的时候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把修正后的基因导入到缺陷细胞的细胞核中以指导合成健康蛋白. 过去,研究人员利用弱毒性病毒作为载体把目的基因运送到目的细胞中,但是由于人体_特别是肺部_天然的复杂防御机制限制了这种方法的效率. 现在,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School of Medicine 的研究人员在细胞的表面发现了一类特殊的受体分子,这些G蛋白配体性质的
-
日申请脑血栓基因专利
日本科学家不久前认定出约1000个与脑血栓有关的人体基因,并就此申请了国际专利。 据此间新闻媒体报道,申请国际专利的是日本大学先进医学综合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这家研究中心从美国购买先进的基因分析装置,应用“基因芯片”与取自人体的基因进行对照,认定约有1000个人体基因与脑血栓有关。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石川表示,他们下一步将详细分析这些基因的作用,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脑血栓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 美国目前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领先。随着人体基因组图谱绘制工作即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