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动态

  • 8篇Science论文:中国学者牵头完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灵长类基因组研究

    人类近亲的基因组为保护、人类疾病和社会结构的起源提供了洞见。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3-06-02

  • Nature带来基因研究新风向:人工智能系统预测基因修改的后果

    格拉德斯通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以及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已经转向人工智能(AI),这能帮助他们了解相互连接的人类基因的大型网络是如何控制细胞功能的,以及这些网络的破坏是如何导致疾病的。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Nature新研究挑战百年理论:人类大脑的形状决定了其功能

    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决定我们经历、希望和梦想的大脑活动模式,是由大脑不同区域如何通过一个由数万亿细胞连接组成的复杂网络相互交流决定的。现在,一项研究检查了1万多种不同的人类大脑活动图,发现一个人的大脑的整体形状对我们的思维、感觉和行为的影响要比它复杂的神经元连接大得多。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日本学者发现精神分裂症与自身免疫之间的关联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现了neurexin 1α的自身抗体。在注射到小鼠体内时,这种自身抗体引起了许多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变化。

    来源: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时间:2023-06-02

  • Science子刊:脂肪细胞的关键细节

    新的研究揭示了如何利用“好脂肪”组织来对抗肥胖,从血液中去除葡萄糖,帮助控制糖尿病。今天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这项研究是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剑桥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为什么有些人能活到100岁?肠道病毒可能有答案

    哥本哈根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得出结论,有些人比其他人活得更长,这可能是由于他们肠道中一种独特的微生物组合。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一种突破性的生物传感技术:预测癌症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

    来自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BGU)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生物传感技术,可以预测癌症患者对抗pd1(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反应,其准确性明显高于目前的方法。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稻田甲烷氧化响应气候变化新机制

    2023 年 5 月 23 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程磊教授团队在 Global Change Biology 上发表题为“ Coupled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 and metal reduction in soil under elevated CO 2 ” 的研究论文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6-02

  • 肿瘤内T细胞胆固醇缺陷的机制和功能重要性

      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在线发表了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学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研究组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课题组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Exhaustion-associated cholesterol deficiency dampens the cytotoxic arm of antitumor immunity”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3-06-02

  • 减少早餐碳水化合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益

    研究人员建议,对一天的第一餐做一个简单的调整,可能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从传统的西式低脂早餐,如燕麦片、烤面包和水果,转变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的低碳水化合物餐,如鸡蛋配培根或奶酪,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更好地控制血糖。

    来源: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Okanagan campus

    时间:2023-06-02

  • 紫杉醇诱导的乳腺癌周围神经病变

    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神经痛、刺痛或手脚麻木——是某些癌症治疗的常见副作用,包括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一项大型研究对1100多名接受紫杉醇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CIPN进行了跟踪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紫杉醇治疗的患者出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持续的感觉和运动症状,患者的症状比多西紫杉醇治疗更严重。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The BMJ:未接种疫苗的人在确诊感染两年后报告了COVID的持续影响

    《英国医学杂志》今天发表的一项来自瑞士的研究发现,大约六分之一未接种疫苗的人表示,他们在感染后两年仍会受到covid-19的健康影响。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反应和减少副作用

    日本东北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提高免疫检查点阻断的疗效,这是一种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癌症的新形式,并将相关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利用免疫检查点阻断靶向肿瘤阳性淋巴结,他们对局部和全身转移产生了强大的抗肿瘤反应。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iScience首次揭开了微生物黏液的秘密

    真菌和细菌的黏稠外层被称为“细胞外基质”,或ECM,具有果冻般的稠度,起到保护和包膜层的作用。但是,根据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与伍斯特理工学院合作的一项最新研究,一些微生物的ECM只有在草酸或其他单酸存在时才会形成凝胶。由于ECM在从抗生素耐药性到管道堵塞和医疗器械污染的各种问题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微生物如何操纵其粘稠的凝胶层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广泛的意义。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睡眠呼吸暂停和脑容量有什么关系?

    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与痴呆风险增加有关。一项新的研究着眼于睡眠呼吸暂停和脑容量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发表在2023年5月31日的《神经学》在线期刊上,该杂志是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的医学杂志。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NEJM:治疗罕见遗传性皮肤病的方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研究人员及其同事已经发现了导致一种罕见而严重的炎症性皮肤病(被称为致残性泛硬化性睡眠)的基因组变异,并找到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科学家们发现,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体内有一种名为STAT4的蛋白质过度活跃,这种蛋白质负责调节炎症和伤口愈合。这项工作还发现了一种靶向STAT4蛋白控制的重要反馈回路的药物,并显著改善了这些患者的症状。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Science子刊新研究揭示了慢性肾脏疾病的病因

    研究表明,对一种导致肾脏和心脏损伤的蛋白质的新认识可能为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选择。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在普通甜味剂中发现的化学物质会损害DNA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当我们消化一种广泛使用的甜味剂时形成的一种化学物质是“基因毒性”的,这意味着它会破坏DNA。在甜味剂中也发现了微量的这种化学物质,这一发现引发了关于甜味剂如何导致健康问题的问题。

    来源:AAAS

    时间:2023-06-02

  • 高品质细胞培养成像板,助力您的细胞划痕实验!

    细胞划痕实验操作简单,是否以为就是简单的给细胞“划”一个“划痕”就可以获得理想的结果呢?然而并不是。。。

    来源:

    时间:2023-06-02

  • labtech China Congress「实验室安全展区」全新登场!

    作为analytica China在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延伸,本届 labtech China Congress主要分为三大部分,12,000+平方米大规模实验室展区、实验室行业论坛活动以及多主题现场实验室Live Lab。

    来源:组委会

    时间:2023-06-02

  • 华南植物园揭示自2000年以来全球城市树木的降温效率显著增加

    该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Global Change Biology (《全球变化生态学》)杂志第 29 卷 11 期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3-06-02

  • 农学院娄永根/李冉团队在PNAS发文揭示水稻抗虫“秘密武器”

    近日,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娄永根 / 李冉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 PNAS 上发表了题为“ Sakuranetin protects rice from brown planthopper attack by depleting its beneficial endosymbionts ” 的研究论文,阐述了水稻抗褐飞虱的一种新机制

    来源: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

    时间:2023-06-02

  • 樊东升/高召兵/贾怡昌研究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肌萎缩侧索硬化致病研究的最新成果

    究首次探索了CLCC1在内质网相关功能的异常机制,以及为ALS治疗提供了新的机制,作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本研究成果被重点推荐,体现了重要的科研价值。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6-02

  • 【央视三农】《院士下田记》全景展现傅老的花田喜事

    在大大的田地里,挖呀挖呀挖~ 种小小的种子,果香飘万家! 一个好品种可使无数良田增产 一个好思路也能再造万亩良田! 从完全依赖人工经验种植 到配合机器的科学种植 中国农业发展正一步步迈向现代化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 以院士为代表的上百万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5月30日 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CCTV-17《三农群英汇》栏目 特别推出系列纪录片《院士下田记》 全景展现农业科研领域院士群像 纪录片以纪实态方式 揭秘农业院士最接地气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讲述以十位农业领域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 从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 推广先进技术,传授宝贵经验 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故事 第一集《傅老的花田喜事》 讲述了“世界油菜杂交之父”傅延栋院士 解决中国油菜种植难题的科研之路 傅延栋院士已经85岁高龄 依然奋战在油菜育种第一线 有时候一天能在田里待上七八个小时 从高油酸油菜到饲料油菜 再到抗根肿病油菜 傅廷栋开启了新一轮追着油菜到处跑的旅程 第二集《一生只为“一条鱼”》 桂建芳院士 如何一步步攻克鲫鱼新品种的培育难关 每年4~6月是鲫鱼的繁殖期 也是桂建芳院士最忙碌的时候 为了让中国人吃上更鲜美的鱼 从实验室到田间鱼塘 一尾尾不起眼的鱼苗 凝聚着桂建芳团队几十年的心血 第三集《小菌物 大情怀》 中国食用菌领域 唯一的院士李玉 如何实践食用菌强国的梦想 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李玉指导农民处理木耳种植时 遇到霉菌感染 在吉林省蛟河市 看到农户种植灵芝时遭遇病害 …… 李玉想通过科技手段 选取抗感染能力强的品种 帮助农户解决难题 第四集《筑梦智慧农场》 讲述农业机械领域罗锡文院士 推广智慧农机、构建智慧农场的故事 一场12级台风过后 罗锡文辗转在智慧农场的田间地头 解决水稻倒伏收获难题 检查水稻直播机的播种是否受到影响 …… 第五集《“土壤医生”的新挑战》 讲述土壤与生物有机肥领域沈其荣院士 潜心钻研,推广生物有机肥的故事 果树根系浅层化是困扰许多果农的难题 沈其荣经常到江苏南京周边的果园 指导科学施肥方法 除此之外,还准备迎接一项新的挑战 在吉林白城镇赉县 他要帮助一家企业 对盐碱地进行改良 纪录片《院士下田记》聚焦中国农业的顶级科技人才,关注农业科技的顶尖力量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3-06-02

  • 尹文兵研究团队合作提出NRPS功能结构域的划分标准

      近日,微生物所尹文兵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 /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李志远研究团队在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合作发表文章,题为 Knowledge-guided data mining on the standardized architecture of NRPS: subtypes, novel motifs, and sequence entanglements ,提出非核糖体多肽合酶( NRPS )中结构域的基序和基序间结构可作为其划分的标准,这种 “ 标准化 ” 能够系统地评估大量 NRPS 序列的功能偶联,从而发现新的基序,解决功能域的边界不清及标准混乱的问题,为 NRPS 的重编程及相关药物工程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6-02

  • 营养与健康所杨黄恬研究组合作发现人多能干细胞衍生心脏谱系组合细胞构建的心肌补片可促进梗死心脏长期修复和心肌再生

      5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杨黄恬研究组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合作研究论文“Dual human iPSC-derived cardiac lineage cell-seed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patches promote regeneration and long-term repair of infarcted hearts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3-06-02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