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Nature技术突破:首次质谱和显微技术“图像融合”

    生物通报道:来自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了质谱分析和显微技术的第一次“图像融合”,这一技术突破将能极大的提高癌症的诊断效率和治疗疗效。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Method杂志上。 显微技术能帮助研究人员获得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但“这种技术无法给你具体的分子信息,”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生化和质谱研究中心主任,文章的通讯作者Richard Caprioli博士说。而质谱技术能完成组织中蛋白,脂质及其它分子的各种精确分子,但是图像处理过于粗糙。如果能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将能令研究人员获得高分辨率的体内分子构成。“对我来说,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Caprioli博士说。Capri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10

  • 人造病毒突破基因治疗瓶颈

    生物通报道:最近,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UAB)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研究所纳米生物学部门的研究人员,在Antonio Villaverde的指导下,成功地制备了一种人造病毒——能够自组装并形成纳米颗粒的蛋白质,能够包围DNA片段,穿透细胞,以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到达细胞核,然后在那里释放治疗性DNA片段。这一成果是基因治疗所用病毒载体的一种替代物,没有生物学风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国际生物科技顶级期刊《Trends in Biotechnology》。基因治疗,是将具有治疗目的的基因插入到基因组中,需要一些载体将这些基因转移到细胞核。当转移这些基因时,一种可能性是使用病毒载体,但这并不能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10

  • 细胞学突破:首次复制收缩环的结构

    生物通报道:目前,日本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通过分离一种精制蛋白质并将其放置在一个模仿细胞的胶囊内,在世界上首次复制了细胞收缩环的结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三月二十三日的《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延伸阅读:Nature子刊:细胞分裂的一个关键组分得以揭示。所有有机体都通过细胞分裂的再生能力进行生长和发育。对所有生物来说,这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可以说,生命是由这一过程定义的。针对这一过程的性质所进行的研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当生物体发生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内陷形成一个收缩环。当这个环收缩时,细胞分裂成多个子细胞。虽然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已经逐渐揭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10

  • 程亦凡博士Nature发布突破性壮举

    生物通报道  就在几年前还被视为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壮举,现在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拉开了称作为“芥末受体”( wasabi receptor)的蛋白质上的帘幕,在近原子分辨率上揭示出了可以被抗炎镇痛药靶向的一些结构。研究论文发布在4月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理学系主任和教授David Julius博士,以及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副教授程亦凡(Yifan Cheng)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程亦凡是武汉大学1978级的物理系本科生,在武大物理系再获硕士后于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获博士。他在欧洲和美国几经周折,改为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生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09

  • Nature子刊:心脏再生获重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最近,由以色列、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庞大团队,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使小鼠细胞能够再生。该研究团队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发表论文,报道了他们关于激素、心脏细胞分裂和组织再生的突破性研究。人生一个无法更改的事实是,如果一个人患有血管阻塞引起的心脏病发作,那么对心脏的损伤是永久性的,这通常意味着他们遭受到心脏组织损伤,并且心脏组织不同于身体的其他部分,它们是不能再生的。人们在余生当中要携带这种损伤,除非他们接受心脏移植。为什么心脏肌肉不能再生,一直是许多研究的主题,一些研究提出,这与我们的免疫系统有关,科学家们发现,心脏中的细胞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09

  • 颇尔公司收购Tarpon Biosystems旗下BioSMB®技术,拓展下游不间断工艺能力

    华盛顿,纽约,2015年4月8日——颇尔公司(Pall Corporation, 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PLL)-全球过滤、分离、纯化领域的领导者,今日宣布收购Tarpon Biosystems旗下BioSMB技术平台。其层析系统将推动一次性多柱体层析应用在制药工艺领域的发展,并且适用多产品生产及一次性设备。BioSMB技术适用于从工艺研发至大规模GMP生产的各类应用。以专利保护的集成阀门组件为主要特点的可抛弃式流路能够支持多达16个柱体或装置。颇尔生命科学高级副总裁Ken Frank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将此前沿技术纳入颇尔不断壮大的产品及服务条线。这让我们拓展了核心工艺及不间断工艺能力,在

    来源:颇尔公司

    时间:2015-04-09

  • 北京大学Nature子刊开发甲基化分析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单细胞简化代表性重亚硫酸盐测序(single-cell reduced-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scRRBS),并利用它绘制哺乳动物细胞的DNA甲基化组景观图。这一重要的成果发布在4月2日的《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汤富酬(Fuchou Tang)研究员和文路(Lu Wen)助理研究员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延伸阅读:北大汤富酬Cell Stem Cell点评重编程研究成果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基因表观修饰方式之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08

  • 专家指导癌症干细胞研究(实验方法)

    生物通报道:最早研究人员是在1997年发现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血液样品中的癌症干细胞,但是由于采用表面标记物证明实体肿瘤中癌症干细胞的存在,常常会出现不一致的结果,因此这一理论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但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所有癌症类型(胶质母细胞瘤、结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和肺癌)中发现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启动肿瘤发生的细胞,因此讨论不再围绕着“癌症干细胞是否存在?”了,而是变成了“癌症干细胞的类型有多少种?”要想了解癌症干细胞并不容易,其中一大阻碍就是癌症干细胞的获得,许多医院会对肿瘤样品进行冷冻切片,而要从解冻组织中获得可用的细胞就没有从新鲜样品中取样那么简单了。另外一个问题在于根据细胞表面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08

  • 精确识别致病基因的革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最近,新加坡A*STAR基因组研究所(GIS)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技术,简化了准确识别致病DNA突变的任务,为新药开发和新的疾病诊断法奠定了基础。设计新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样的疾病,通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不知道药物应该靶定体内哪些分子。如果我们能够找出导致特定疾病的基因突变,我们就可以将这些突变与特定蛋白质联系起来,然后设计药物来阻断或激活这些蛋白。我们还可以测量以这种方式确定的蛋白质的活性,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这是精密医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延伸阅读:DNA转录和致病扩增之间的联系。GIS综合基因组学副主任Shyam Prabhakar带博士领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开发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08

  • 日本研究所一份公报称:发现治疗脑梗塞更有效方法

    新华社东京4月6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新潟大学脑研究所日前发表一份公报称,该所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被称为“生长因子颗粒素蛋白前体”的蛋白质能克服脑梗塞治疗中最有效的血栓溶解疗法的弱点,有可能大大提高脑梗塞治疗的效果。相关论文已刊登在新一期英国《脑》杂志上。脑卒中在日本是居第四位的死亡原因,在脑卒中患者中,因血管堵塞而发病的脑梗塞患者近年来不断增加。目前,治疗脑梗塞的最有效方法被认为是利用“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进行的血栓溶解疗法,但患者能接受这一疗法的时间只有发病后4个半小时内,且只有不到5%的脑梗塞患者能接受这种治疗,原因是“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易引发脑出血和脑水肿等并发症。新潟大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5-04-08

  • Science关注突破性成果:让失明小鼠行动自如

    生物通报道:Science网站最近报道了一项突破性成果,科学家们通过一个给大脑发送电信号的指南针,赋予失明大鼠在迷宫中定向的能力。这项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大脑如何处理感觉信息,还有助于开发出造福盲人的导航技术。“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加州理工的神经科学家Shinsuke Shimojo评论道。大脑主要依赖于视觉信息感知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allocentric sense)。看到你家附近的街角,你就能很快找到回家的路。缺乏视觉信息会严重影响人类的定向能力,虽然失明的人可以依靠其他感官,比如说面包店的香味或者隆隆开过的火车,但许多地点缺乏这样的线索。举例来说,失明小鼠在无菌的迷宫中就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07

  • Nature子刊:细胞生物学重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力学生物学研究所(MBI)的研究人员,在我们对于细胞生物学的理解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提供证据表明,分子结构固有的“旋向性(handedness)”,指导单个细胞的行为,并赋予它们感知左和右之间差异的能力。这项研究结果三月二十三日发表在Nature旗下子刊《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延伸阅读:超级计算机识别控制细胞行为的关键分子开关。细胞决策制定我们的身体是由数百种细胞构成,每一种细胞都执行一项独特而高度专业化的任务。传统上,细胞专注于一种特定功能的能力,归因于它的遗传密码。然而,越来越清楚的是,细胞不只是靠一组遗传的或预定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02

  • 新型细胞分选法突破传统限制

    生物通报道:最近,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分析单细胞类型的新方法,将先进的数学分析应用到细胞研究。研究人员说,这种方法类似于分析一杯奶昔,以找到什么水果加入其中。本研究描述的方法,称为Cibersort,在线发表于三月三十日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延伸阅读:2015年技术展望:细胞分析。根据表面蛋白分析并分选单个细胞,是干细胞科学和癌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这些蛋白质——称为细胞表面标志物,科学家能够弄清他们正在处理的是什么样的细胞,并探讨取自动物的细胞样本,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何改变。癌症患者存在或缺乏某种细胞标记物,可能使他们的预后差异巨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02

  • Genome Research封面文章:新技术解决测序难题

    生物通报道: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微生物是无法在实验室中培养的,这大大影响了人们对地球微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宏基因组学是这一领域的强大工具,主要是从复杂微生物群体中提取DNA并进行测序。不过,这样的群体研究面临着一些特别的挑战。举例来说,组装一个未知生物的基因和基因组,相当于在不知道最终图案的情况下进行拼图。“宏基因组学就像是把许多拼图拆散混在一起,然后在不知道图案的情况下开始拼,”加州大学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的Jillian Banfield说。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测序仪生成短读取,而组装程序难以区分多次出现的相同或类似序列,无法正确定位这样的片段。由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02

  • 汪立宏教授Nature Methods发表技术突破

    生物通报道:研究者们依赖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来观察组织深处的肿瘤和其它活动。日前,华盛顿大学的汪立宏(Lihong V Wang)教授领导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分辨率的高速成像方法,这一成果发表在三月三十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汪立宏教授指出,fMRI、TPM和宽场光学显微镜可以为人们提供大脑结构、血液氧合和血流动态的信息,但这些方法的速度和分辨率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他开发了功能性光声显微成像(Functional Photoacoustic Microscopy)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以迄今为止最快的速度透过完整头骨,在活小鼠的大脑中成像血流、血液氧合、氧代谢和其它功能。“这种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4-01

  • 区分癌细胞和非癌细胞的简便方法

    生物通报道:影像学检查,如乳房X线检查或CT扫描,都可以检测出肿瘤,但要弄清一种赘生物是不是癌症,通常需要活检来直接研究细胞。现在,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将来MRI或许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活检,甚至通过无创检测癌细胞外膜流出的指示糖分子而完全取代活检。延伸阅读:Science子刊:放大癌细胞的革命性新型探针。 目前为止,这种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只检测试管中生长的细胞和小鼠,作者在三月二十七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描述了这一方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细胞工程研究所放射学和放射科学教授Jeff Bulte说:“我们认为,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发现细胞黏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3-31

  • Nature子刊发布甲基化检测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DNA甲基化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非常普遍的DNA修饰,一般发生在CpG二核苷酸中的胞嘧啶残基上,主要集中于CpG岛和基因调控元件,与基因沉默有关。由于甲基化不会改变DNA序列,它被视为一种表观遗传学标志。 DNA甲基化可以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延续到子代细胞,这一机制现在已经相当明确。这种继承性使DNA甲基化成为储存表观遗传学记忆的潜在途径,比如环境或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DNA甲基化(尤其是CpG二核苷酸的甲基化)在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组印记、转座元件抑制和X染色体失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过程是正常发育的关键。传统的DNA甲基化分析方法通常需要较大的样本量,如果将不同样本混合起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3-30

  • 复旦特聘教授Nature子刊发表突破性干细胞成果

    生物通报道:多能性是指细胞生成不同细胞类型的能力,一般存在于早期胚胎发育中。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能分化成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为理解人类发育、模拟疾病过程和药物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不过这些细胞的广泛应用还面临着一些障碍,比如说hPSC目前分化效率比较低,生成的细胞还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而且人们还不能很好的维持定向分化前体细胞的能力。(延伸阅读:干细胞治疗里程碑重获新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研究团队日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从人类多能干细胞生成了高纯度而且可以扩增传代的运动神经元前体细胞。这项研究发表在三月二十五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3-27

  • 检测循环肿瘤细胞中miRNA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循环肿瘤细胞(CTC)中的microRNA具有诊断和预后的潜力。然而,检测却并非易事。近日,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Reports》上介绍了一种方法,能利用原位杂交检测这种小的非编码RNA。CTC是从原发性肿瘤脱落,然后进入循环系统的一种细胞。它们到达其他的组织或器官,导致肿瘤转移。鉴于近年来CTC检测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能够利用这些上皮细胞来监测癌症进展,并跟踪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尽管如此,大多数CTC分析的灵敏度较低。据GENYO研究团队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只有少量的上皮标志物可用来鉴定和分离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通常是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3-27

  • 纳米技术平台为治疗胰腺癌提供了希望

    中国科技网3月26日报道(张微 编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加州纳米系统研究所和琼森综合癌症中心的纳米技术专家们合作创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解决使用化疗方法治疗胰腺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项研究的成果发表在《ACS Nano》期刊网络版上。科学家们阐述了这项成功的试验,在一个特别设计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中(看起来像一个玻璃泡)混入了两种药物。药物共同作用成功地缩小了小鼠身上的人类胰腺肿瘤,但使用剂量只是目前治疗方法的十二分之一。低剂量能够降低治疗费用并减少目前治疗方法的副作用。这项研究由琼森癌症中心的医学助理教授Huan Meng博士,和著名医学教授Andre Nel博士领导完成。胰腺癌是一个恶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5-03-27


页次:174/491  共9806篇文章  
分页:[<<][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