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Nature Protocols核酸纳米颗粒免疫学检验新方法

    实验室制造的DNA或RNA有时被用作治疗性核酸,以阻断或修饰基因、控制基因表达或调节其他细胞过程。这个有希望的生物医学治疗领域仍处于新兴阶段,有一些药物开始使用,还有更多药物正在进行试验。核酸纳米颗粒(NANPs)是一种可编程的组装体,它是由核酸制成的,具有许多治疗性核酸序列,以特定的结构嵌入其结构中,设计用于同时包装和递送多种细胞间或细胞外治疗。新疗法在临床上的主要阻碍是对基于NANP制剂的不良免疫反应。在《Nature Protocols》一篇文中,Frederick癌症研究国家实验室的Marina Dobrovolskaia和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的Kirill Afonin描述了一个

    来源:

    时间:2020-10-2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PNAS发文:单细胞水平上分析生物膜形成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刘贤伟课题组,近期在微生物的生物膜形成机制解析方面取得进展,实现了单个微生物细胞界面粘附强度的成像分析。相关成果以“Plasmonic probing of the adhesion strength of single microbial cells”为题,于2020年10月1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杂志。微生物生物膜是微生物聚集生长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水污染控制、污染物迁移与转化、膜污染和疾病

    来源:

    时间:2020-10-23

  • 新突破:SARS-CoV-2惊现ACE2以外的第二把入侵“钥匙”

    在一项重大突破中,由布里斯托尔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发现了是什么使得SARS-CoV-2具有高度传染性,并能够在人体细胞中迅速传播。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的研究结果描述了如何通过阻断病毒与宿主之间新发现的相互作用来降低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展示了一种潜在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与其他冠状病毒不同(普通冠状病毒会导致普通感冒和轻微的呼吸道症状),COVID-19的病原体SARS-CoV-2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传染性。到目前为止,关于为什么SARS-CoV-2容易感染呼吸系统以外的器官,如大脑和心脏,仍然没有答案。要感染人类,SARS-CoV-2必须首先附着在呼吸道或肠道的人体细胞表面。

    来源:

    时间:2020-10-22

  • 高绍荣等人Cell Stem Cell发文:提高克隆胚胎发育的新方法

    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又称为克隆)是将分化的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内,使体细胞的染色质发生重编程,继而启动胚胎发育到完整个体的技术。虽然SCNT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种可以使体细胞获得全能性的方式,但由于重编程中存在多种表观遗传障碍,使得体细胞重编程不完全,造成核移植胚胎发育潜能极低,这也极大程度地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高绍荣课题组长期聚焦于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遗传重塑机制研究,近几年先后发现组蛋白H3K9me3和H3K4me3修饰异常(Liu et al., 2016a),遗传自供核细胞的DNA再甲基化记忆(Gao et al., 2018)等是体细胞核移植的表观遗传障碍,而打破克隆胚

    来源:同济大学

    时间:2020-10-19

  • 单细胞转录组技术解密灵长类视网膜衰老过程

    增龄伴随的视网膜功能退化,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如黄斑变性等发生,进而导致老年人视觉减损或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视网膜能够感受光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视网膜具有复杂的结构,主要分为神经视网膜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此外,与RPE紧紧相连的脉络膜对视网膜也起着重要的营养与支持作用。由于视网膜结构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传统的研究技术难以精确揭示视网膜退行性变化过程中的关键易感细胞,以及细胞类型特异的基因变化规律。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与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合作在Pr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10-19

  • MIT学者开发出改进版的单细胞RNA测序技术

    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是一种热门的技术,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基因的表达模式,从而深入了解细胞异质性。不过,与低通量方法相比,高通量scRNA-seq方法从每个细胞中回收的信息较少。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常用的Seq-Well技术,大大提高了从细胞中收集的信息量。如今,他们可从每个细胞中收集十倍的信息,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中表达的基因,这将有助于他们发现健康细胞与异常细胞之间细微但关键的差异。这项成果于周二发表在《Immunity》杂志上。共同通讯作者、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与科学研究所(IMES)的核心成员Alex K. Shalek表示:“显然,这些技术在了解复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10-15

  • 双亲性AIE荧光探针:突破AIE荧光分子生物靶向成像的瓶颈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gens)由于完美克服了传统荧光团的聚集诱导淬灭效应,在成像方面显示出优异的性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和疾病检测中。然而,目前已有的AIE荧光染料通常仅能在单一的脂溶性环境或者水溶性环境中表现出良好溶解性。脂溶性的AIE荧光探针,不可避免的将在生物水性环境中聚集,造成“always-on”的背景荧光,降低成像靶向性;另一方面,水溶性的AIE荧光分子在体内运输过程中,极易进入脂性环境(如脂滴、脂性细胞器)中,从而产生非靶向性聚集,造成假阳性信号。最近,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教授团队(王琪副教授、朱志荣博士生等)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20-10-15

  • 生孩子搁太晚?不用怕,有了这技术,“好孕自然来”

    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以达到受孕目的的技术,分为人工授精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相关衍生技术【1】。其中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各种衍生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名字太长记不住系列)。简单的说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试管婴儿技术。“试管婴儿”的前世今生?1978年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从此开创了生殖医学领域的新纪元。试管婴儿真的不是指婴儿在试管中长大哦。它是指从女性体内取出卵子,在器皿内培养后,加入经技术处理的精子,待卵子受精后,继续培养,到形成早早期胚胎时

    来源:Takara

    时间:2020-10-15

  • 荣登《Current Biology》: 奚志勇教授团队
    在利用沃尔巴克菌控制农业害虫的新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10月8日,广州威佰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洪晓月教授课题组联合攻关的长文研究论文(article)《Stable introduction of plant virus-inhibiting Wolbachia into planthoppers for rice protection》,正式在生物学领域重要国际权威期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将抑制植物病毒的沃尔巴克菌稳定引入稻飞虱中以保护水稻”的研究成果为农业害虫的防治指明一个新方向! 该论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昆虫学系博士研究生龚君淘(博士毕业后加入威佰昆公司,目前入职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时间:2020-10-10

  • 10x Genomics接连收购两家开发原位技术的公司

    10x Genomics公司近日宣布,它将以3.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总部位于波士顿的ReadCoor公司,这家公司主要开发原位测序技术。此外,在8月下旬,10x Genomics公司以4120万美元收购了开发原位RNA分析技术的瑞典公司Cartana。ReadCoor是哈佛大学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的衍生公司,其核心技术是荧光原位测序技术FISSEQ。这种空间测序技术由哈佛大学著名的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开发,能够对RNA进行测序,并以3D形式观察细胞和组织中的它们。今年2月,ReadCoor推出了RC2空间多组学平台。这是个一切全包的空间测序仪,能够在整个组织切片上以纳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10-10

  • 专访瑞派医疗易锋:技术创新为本,投身微创一次性内窥镜研究

    导语:瑞派医疗2015年成立于广州国际生物岛,是一家提供一次性微创手术整体解决方案的全球供应商,产品发展规划覆盖泌尿外科、妇科、耳鼻喉科、呼吸科、普外科等;截至目前,公司已立项自主开发9款产品,作为微创领域的新锐力量,目前有两款产品取得II类注册证,另外两款产品已经取得III类注册证,成为国内第三类一次性内窥镜产品取得注册证最多的生产企业,其中一次性使用电子膀胱内窥镜更是全国首个获批的一次性电子膀胱镜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易锋简介专业医学出身 投身先进内镜技术推广易锋先生毕业于衡阳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并于1989~1996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担任一线临床治疗医生,通过不断探索,大胆实践,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09-25

  • BioTechniques综述:应用于免疫学的单细胞技术

    免疫系统由异质性的免疫细胞群体组成。在此,单细胞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在单细胞水平评估免疫细胞反应,从而确定疾病原因并阐明潜在的生物学机制。近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Jane Ru Choi在《BioTechniques》上发表综述,回顾了单细胞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免疫学中的应用。最近微流控技术有了飞速发展,细胞捕获微流控设备、液滴微流控设备和纳米孔芯片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在单细胞水平研究免疫反应。目前,细胞捕获微流控设备被用来研究细胞间互作和细胞迁移。液滴微流控设备则能够大规模产生单个细胞,从而实现单细胞分泌、mRNA测序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析。单细胞技术不断应用在免疫学实验中,因此作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09-25

  • 最新论文:小鼠多发性硬化模型的营养干预方法

    饮食干预措施如节食等方法已被证明可有效预防代谢性疾病并延缓衰老进程,营养与免疫之间复杂的相互影响近年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的慢性炎症和脱髓鞘疾病。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陈雁研究组利用多发性硬化症小鼠模型,研究了间歇性节食的干预功效,最新研究成果于9月10日在营养领域国际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上发表,题目为:“Intermittent caloric restriction with a modified fasting-mimicking diet amelior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0-09-25

  • 首都医科大学Human Brain Mapping发文:提高静息态功能连接认知预测能力筛选方法

    2020年3月16日,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李海云教授课题组在神经影像国际权威杂志《Human Brain Mapping》正式发表了题为“Bootstrapping promotes the RSFC-behavior associations: An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 cognitive traits predi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自举特征筛选法,能够显著提高基于影像的认知表型的预测能力。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硕士生韦俐江、青年教师景斌为共同第一作者,李海云教授为通讯作者。静息状态功能连接(RSFC)记录了任意一对脑节点之间的功能交互,

    来源:

    时间:2020-09-24

  • 基于仿生离子通道开发出检测酪氨酸磷酸化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卿光焱与中药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梁鑫淼合作,在蛋白质磷酸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一种智能聚合物功能化的仿生离子通道器件,实现了酪氨酸磷酸化的实时感知与测量,并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筛选中展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  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是一种关键的细胞活动调节机制,异常的酪氨酸磷酸化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近二十年,针对酪氨酸磷酸化相关激酶抑制剂药物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已成为相关癌症治疗的特效药。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的40余种抗肿瘤药物中,30多种是针对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目前,在激酶抑制剂的筛选中,最常用手段是利用放射

    来源:

    时间:2020-09-24

  • 阻止白血病复发的新方法

    在面临对现有药物耐药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战胜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第二条途径。 这项新发现发表在9月17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几乎所有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都有一个错误的致癌基因,即“癌基因BCR-ABL1”。BCR-ABL1将骨髓中的一种常规干细胞(一种独特的细胞类型,可以转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然后持续不断地产生这些细胞)转化为产生畸形血细胞的CML干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干细胞在应该死亡的时候不会走向希望,于是癌基因导致它们继续产生更多的有缺陷的血细胞。自2000年以来,在对抗这种癌基因的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种被称为酪氨酸激酶抑

    来源:

    时间:2020-09-22

  • 2020第四届中国生物制药创新与前沿技术峰会 (BIFT)

    2020年是中国生物药领域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的一年。随着一些领先企业PD-1/PD-L1为代表的创新药陆续获批上市,中国生物药市场正在向商业化全速前进,相信更多药企将从IND进入BLA阶段。然而,新药研发、临床研究、工艺开发以及产业化发展仍存在诸多阶段性挑战。为帮助药企解读最新国内外药政法规,审评与监管政策,助力加速企业研发,临床申报与上市,推动中国生物药的产业化发展,GEC Events携手知名行业协会等机构将与2020年12月9-10日在上海举办第四届中国生物制药创新与前沿技术峰会(BIFT 2020)。峰会将致力于为立足创新前沿、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生物科技公司,

    来源:组委会

    时间:2020-09-21

  • 西安交通大学——赛默飞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正式揭幕

    2020年9月18日,西安——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近日携手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启用仪式上正式揭幕了由双方共建的 “西安交通大学——赛默飞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 (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这将成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之一。依托于赛默飞在材料分析领域的技术优势与西安交大相关强势学科的科研实力,该实验室将在新技术展示、创新研究支持、实验室管理、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区域性引领和示范作用,持续推动西部地区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产学研发展。西安交通大学——赛默飞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

    来源:赛默飞世尔科技

    时间:2020-09-21

  • Nature发布iPSC研究重大突破:首次发现iTSC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取得了一项意想不到的世界首例干细胞研究突破,这将为治疗妊娠期胎盘并发症带来新的治疗方法。这一发现公布在9月16日的Nature杂志上。众所周知,成人皮肤细胞可以重编程为类似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细胞,然后这些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能发育成人体器官组织,但这一同一过程无法在胎盘组织中重新,因此这一直是iPSC研究中的一大科学难题。iPSC研究开启了个性化细胞疗法的潜力,为再生医学,安全的药物测试和毒性评估提供了新的机会,然而,人们对其确切的制备方法知之甚少。在最新这项研究中,Jose Polo教授领导的国际团队,以及杜克-新加坡国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20-09-17

  • 嫁接育种重大突破!《Science》:广泛且有效的嫁接媒介

    嫁接是一种园艺技术,利用植物组织再生,将植物长在一起,结合两种植物的理想特性。一般来说,移植物被认为只在同种或近缘物种之间是相容的。然而,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科学家和同事们最近发现,烟草植物有促进组织粘附的能力,因此可以维持更广泛的物种之间嫁接。最近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烟草作为媒介,将番茄植株的上部(接穗)嫁接到雏菊下部(砧木)上,成功地结出果实。嫁接已经进行了数千年的水果和蔬菜的繁殖,其中一个生产性的接穗附着在一个能够抵抗疾病和环境压力的砧木上。然而,究竟如何建立嫁接还不清楚,不同物种之间是否能嫁接也取决于经验。最近,来自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日本理工大学、中部大学

    来源:

    时间:2020-09-16


页次:102/491  共9806篇文章  
分页:[<<][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