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物理学院林金泰课题组发现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的高强度自然源氮氧化物排放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长聘副教授林金泰课题组利用完全自主研发的星基氮氧化物(NOx)排放快速精细反演算法,首次发现青藏高原湖泊的高强度自然源氮氧化物的排放。该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135个远离人为活动的大湖自然微生物源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与诸多大型城市的人为排放量相当。在此之前,尚未有如此高强度内陆水体自然源氮氧化物排放的报道。相关成果以《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高强度自然源氮氧化物排放》(High natural nitric oxide emissions from lakes on Tibetan Plateau under rapid warming)为题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6-04

  • 云南大学Science发文:灵长类动物黔金丝猴杂交起源和其独特毛色产生的分子机制

    物种的形成机制是生物学领域最吸引人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达尔文将其称为“谜中之谜”。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已经揭示了杂交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杂交物种形成,是指两个物种通过杂交的方式融合,快速形成新物种和新表型的过程。虽然杂交被认为是植物、昆虫、鱼类以及鸟类中适应性辐射类群形成的重要机制,但是杂交物种形成过程及其分子机制,特别是在哺乳动物中鲜有报道。杂交物种形成在哺乳动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中发挥着何种作用?其分子遗传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亟待深入探索。2023年6月2日,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团队和四川大学刘建全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题为“Hybrid o

    来源:云南大学

    时间:2023-06-03

  • Cell Research:肌萎缩侧索硬化致病研究新成果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中科院药物所高召兵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贾怡昌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在国际高水平期刊、Nature杂志子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封面(2023第七期)文章,题目为《内质网阴离子通道维持的离子稳态破坏导致肌萎缩侧索硬化病理改变》(‘Disruption of ER ion homeostasis maintained by an ER anion channel CLCC1 contributes to ALS-lik

    来源:北京大学医学部

    时间:2023-06-03

  • 新疆生地所在中亚极端降水变化趋势研究中获进展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变化趋势以及未来预估成为关注的焦点。中亚作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但受限于降水观测站的稀少和数据的缺失,关于极端降水长时间序列的趋势研究相对较少。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亚宁研究员团队基于气象站数据和4套再分析数据集,采用多种方法,对再分析数据集在中亚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10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同时量化了大尺度气候因子对极端降水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这几套数据中,GSWP3_W5E5产品在中亚降水中表现最好。1950-2019年,极端降水(Rx1day、Rx5d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3-06-03

  •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种子》出版发行

      近期,《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种子》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杜燕、李涟漪、杨湘云等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编著。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种子》以2021年8月7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为依据,着重介绍了我国56科160种具有代表性的珍稀濒危植物的种子信息。其中,裸子植物6科29种,被子植物50科131种;一级保护植物30种,二级保护植物130种。全书共分两卷出版,第一卷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基部类群的木兰类分支和单子叶植物分支的18科98种,共计732页60万字;第二卷包括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分支、蔷薇类分支和超菊类分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3-06-03

  • Science | 四川大学与云南大学共同揭示黔金丝猴的杂交起源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生命之树的构建中发现了广泛存在的网状进化现象,暗示了杂交在物种多样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杂交物种形成是指两个物种通过杂交的方式融合形成第三个新物种的过程。若这一过程中物种间的染色体倍性未发生改变,则称为同倍性杂交物种形成。灵长类动物中是否存在同倍性杂交物种形成?同倍性杂交物种形成在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中发挥着何种作用?能否鉴定到驱动杂交物种与亲本物种早期生殖隔离的关键基因?若直接参与杂交物种形成的亲本物种已经分化为多个现存物种,这种相对古老的杂交物种形成事件和相应的物种形成关键基因如何鉴定? 北京时间2023年6月2日凌晨,四川大学刘建全教授团队与云南大学于黎

    来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6-03

  • 生科院徐驰合作研究量化“人类气候生态位”偏移影响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虽然巴黎协定提出了将全球暖化限制在(与工业革命前相比)2°C以下的目标,但目前的气候行动仍与该目标相距甚远:根据全球社会经济发展轨迹预测,本世纪末全球暖化的幅度将达到2.7°C。以往研究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往往采用货币化的评估途径,这种评估方式未能充分反映对贫困人口和未来人口的影响,导致气候不公平(climate injustice)加剧。    最近生命科学学院徐驰教授与埃克塞特大学Tim Lenton教授共同主导了一项合作研究,在此前开展的“人类气候生态位”(human climate niche)研究

    来源: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6-03

  • 我国学者实现千公里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

    图 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系统原理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125010、12174215、61971409、61971408)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等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和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供了城际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链路的方案。相关研究以“超100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6-03

  • 隋森芳院士团队在Nature上发文揭示核孔复合体转运核糖体前体的分子机制

    NPC(核孔复合体)是细胞内最庞大、最复杂的分子机器之一,是介导生物大分子进行核质转运的唯一通道,参与细胞内众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其功能的紊乱能够引起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严重的疾病。近年来,通过整合冷冻电镜技术、X射线晶体学、质谱学和人工智能等技术,NPC的三维结构正在逐步得到解析。然而,关于其核质转运的分子机制仍然是不清楚的。核糖体是NPC转运的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大分子组装体之一,负责合成生命的基础物质-蛋白质分子。核糖体的生物合成涉及200多个组装因子的参与,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调控过程。核糖体在成熟之前,其大小亚基的组装首先起始于核仁区域,随后在核仁和核质中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经由NPC

    来源:清华园生命学院

    时间:2023-06-03

  • 8篇Science论文:中国学者牵头完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灵长类基因组研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发起的灵长类基因组计划目前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6月2日,该计划以专刊形式在线发表8篇Science论文,其中昆明动物所主导或参与发表6篇Science和2篇Science Advances。该专刊涵盖了灵长类研究的多个热点领域,厘清了灵长类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揭示了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多样性特征和演化历史;解析了灵长类动物大脑、体型、骨骼、感官、食性等复杂性状演化的遗传基础;发现了寒冷促进亚洲叶猴复杂社会系统演化的遗传机制;首次发现灵长类动物杂交成种事件;构建了人类疾病基因在非人灵长类基因组中的变异图谱,并推测人类疾病基因突变的潜在功能等。这些发现,对灵长类动物多样性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3-06-02

  • 稻田甲烷氧化响应气候变化新机制

    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发生显著变化。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2020年就提出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准确认识我国主要生态系统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对于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联合国气候变化组织最新的报告表明,CH4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增温潜势是CO2的20倍(IPCC, 2023)。稻田生态系统作为最主要的人工管理湿地,是一重要的CH4源。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3千万公顷,约占全球20%。深入理解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稻田土壤CH4循环机理,将有助于提出稻田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6-02

  • 肿瘤内T细胞胆固醇缺陷的机制和功能重要性

      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在线发表了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学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研究组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课题组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Exhaustion-associated cholesterol deficiency dampens the cytotoxic arm of antitumor immunity”。该工作发现了肿瘤微环境通过胆固醇代谢引发T淋巴细胞失能的新机制。肿瘤微环境中富集的氧化型胆固醇可以引发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发生胆固醇缺陷,从而导致其代谢和信号通路异常而引发T细胞失能。  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免疫细胞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3-06-02

  • 华南植物园揭示自2000年以来全球城市树木的降温效率显著增加

    树木是城市中最主要的地物类型之一,其蒸腾蒸散能力在缓解城市热压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树木的降温效应,一方面体现在树木的覆盖度,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树木的降温效率,即单位树木覆盖度增加带来地表温度的下降。尽管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了城市的树木降温效率,但这些从单个或几个城市得到的结果尚不足以展现其全球格局及驱动因子。同时,在全球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树木降温效率除了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还很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然而,目前有关城市树木降温效应的研究大多缺乏对降温效率时域特征的观测和考虑。 该研究利用Landsat卫星反演的城市树木覆盖度和地表温度数据在全球806个大城市中对比了10%树木覆盖度、25

    来源: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时间:2023-06-02

  • 农学院娄永根/李冉团队在PNAS发文揭示水稻抗虫“秘密武器”

    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防御植食性昆虫为害的重要武器,目前在不同植物中已经鉴定出很多抗虫相关次生代谢产物,这些化合物大都作用于害虫本身。而内共生菌普遍存在于昆虫体内,是许多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帮手”,植物次生代谢物是否可以作用于这些内共生菌还从未报道。近日,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娄永根/李冉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Sakuranetin protects rice from brown planthopper attack by depleting its beneficial endosymbionts”的研究论文,阐述了水稻抗褐飞虱的一种新机制。褐飞虱是水稻上的首要害虫,严

    来源: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

    时间:2023-06-02

  • 樊东升/高召兵/贾怡昌研究团队在Cell Research发表肌萎缩侧索硬化致病研究的最新成果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中科院药物所高召兵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贾怡昌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在国际高水平期刊、Nature杂志子刊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封面(2023第七期)文章,题目为《内质网阴离子通道维持的离子稳态破坏导致肌萎缩侧索硬化病理改变》(“Disruption of ER ion homeostasis maintained by an ER anion channel CLCC1 contributes to ALS-like pathologies”)的研究成果。论文截图研究团队在中国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3-06-02

  • 【央视三农】《院士下田记》全景展现傅老的花田喜事

    在大大的田地里,挖呀挖呀挖~ 种小小的种子,果香飘万家! 一个好品种可使无数良田增产 一个好思路也能再造万亩良田! 从完全依赖人工经验种植 到配合机器的科学种植 中国农业发展正一步步迈向现代化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 以院士为代表的上百万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5月30日 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CCTV-17《三农群英汇》栏目 特别推出系列纪录片《院士下田记》 全景展现农业科研领域院士群像 纪录片以纪实态方式 揭秘农业院士最接地气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讲述以十位农业领域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 从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 推广先进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3-06-02

  • 尹文兵研究团队合作提出NRPS功能结构域的划分标准

      近日,微生物所尹文兵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李志远研究团队在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合作发表文章,题为Knowledge-guided data mining on the standardized architecture of NRPS: subtypes, novel motifs, and sequence entanglements,提出非核糖体多肽合酶(NRPS)中结构域的基序和基序间结构可作为其划分的标准,这种“标准化”能够系统地评估大量NRPS序列的功能偶联,从而发现新的基序,解决功能域的边界不清及标准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6-02

  • 营养与健康所杨黄恬研究组合作发现人多能干细胞衍生心脏谱系组合细胞构建的心肌补片可促进梗死心脏长期修复和心肌再生

      5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杨黄恬研究组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合作研究论文“Dual human iPSC-derived cardiac lineage cell-seed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patches promote regeneration and long-term repair of infarcted hearts。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细胞外基质材料(ECM)构建人多能干细胞(hPSCs)衍生心血管前体细胞(hCVPCs)和心肌细胞(hCM)的工程化心肌补片修复梗死心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3-06-02

  • Nature子刊:亚道尔顿分辨率的二硫化钼纳米孔实现单氨基酸分辨

       图 利用二硫化钼纳米孔分辨不同天然氨基酸分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74123)等资助下,浙江大学冯建东研究员团队发展了基于纳米孔的氨基酸识别方法,他们所构建的直径为1纳米左右的人工纳米孔可进行单个氨基酸分子的精准识别。研究成果以“亚道尔顿分辨率的二硫化钼纳米孔实现单氨基酸分辨 (MoS2 nanopore identifies single amino acids with sub-1 Dalton resolution)”为题,于2023年5月20日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链接:https://w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6-01

  • 脯氨酸羟基化修饰调控2型糖尿病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青岛大学研究人员首次解析脯氨酸羟基化修饰调控2型糖尿病进展的新机制,揭示了脯氨酸羟化酶3(PHD3)通过羟基化增加糖异生关键转录因子CRTC2的核定位与活性,进而增加肝脏糖异生基因表达和葡萄糖产生。该研究成果于5月30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  肝脏作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肝脏糖代谢在维持机体血糖稳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肝脏糖异生过度增加是导致高血糖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通过激活PKA通路和增加CREB的磷酸化来促进CREB与其转录辅因子CRTC2的结合,进而促进糖异生关键限速酶PEPCK和G6Pas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时间:2023-06-01


页次:192/1559  共31165篇文章  
分页:[<<][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