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核细胞起源新说
真核细胞起源新说 [生物通讯]权且称之为获得性进化吧。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几十亿年前真核细胞是靠吸收入细菌而获得“新天赋”的。这些细菌变成了细胞内的微型发电站即我们所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研究人员还认为细胞的遗传司令部--细胞核,是原始真核细菌吃了所谓的古细菌后产生的,但细菌不能象真核生物那样吞食其它细胞。现在,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个新分子证据来证实实际上,细菌摄食细胞也是可能的:真核细胞前体体内可能存有一个骨架,这个骨架使其也可以吞咽其它微生物。 细菌吞食更原始的古细菌来产生第一个真核生物的观点是最近才开始被研究人员接受的。研究
-
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973交叉项目研讨会在沪举行
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项目(973项目)研讨会议于2002年1月19日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化与细胞所大楼贵宾室召开。 参加会议人员有:高文博士(中科院计算所 研究生院)、凌晓峰博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杨强博士(香港科技大学)、陈益强 (中科院计算所)、施履吉院士(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阮康成研究员(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李亦学博士(中科院上海生物信息中心) 、吴家睿博士(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费俭博士(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曾嵘博士(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徐明华处长(中科院生化与 细胞所)。 本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交叉学科互相交流讨论,探讨出富有原创性、新颖性、可操作性强,适
-
最新发现Hrs蛋白调控酪氨酸激酶的信号传导
[生物通讯]多细胞生物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时受到环境中信号的“轰击”。细胞表面受体的指令则决定了个体细胞能否对环境暗示做出应答。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一种监管受体从表面向细胞内部运输的蛋白也会标记某些受体使之被降解。这个发现十分重要,因为细胞是通过减少可与信号结合的受体数量来关闭对外部生长信号的应答的。 在发表于2002年1月25日期的《细胞》(Cell)杂志上,来自Howard Hughes医学院的研究人员Hugo J. Bellen和他在Baylor医学院的同事报道,Hrs蛋白的活
-
《自然》杂志发表艾滋病疫苗研制新进展
发表在1月17日《自然》上的两篇文章对于一种特定类型的艾滋病疫苗提供了相互冲突的结果。一个小组报道,疫苗能够刺激猴子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而这是机体对抗病毒的一个标志。但是另一个小组发现,在实验中,快速突变的病毒在几个月之内就可能逃脱T细胞的追捕。 大多数疫苗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入侵者,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提供能够快速摧毁入侵者的抗体的蓝图。然而,这种方法对于艾滋病病毒无效。因而,研究者们把目标放在了免疫系统的细胞反应上。设计能够激活帮助T细胞——艾滋病病毒的靶细胞——的疫苗。接着,帮助T细胞激活免疫系统的很多防御细胞,尤其是能够清除被病毒感染的机体细胞的杀伤性T细胞。  
-
死神光临的刹那
1月8日,美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一档解析人体“濒死体验”的特别节目。首先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的是一个叫莱斯莉的女孩。几个月前,一辆大卡车拦腰撞上了莱斯莉驾驶的小汽车,她的胸腔受到重创,8根肋骨骨折,心脏停跳长达3分钟。莱斯莉回忆当时的感受说:“我躺在车外的地面上,当时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我已经不属于我自己,而是游离于我的肉体之外。我从8英尺的高空俯视,几名男子正在全力抢救着一个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的女孩。”节目播出后,立刻在美国观众中引起巨大争议。 长期以来,人体濒死那一刹那的感觉究竟怎样一直是不解之谜。近期出版的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经过详细论证后认为,尽管这些“濒死体验”听上去的确有些玄乎
-
科学家发现一种炭疽毒素的结构
科学家利用X射线发现了炭疽杆菌的一种毒素——浮肿因子的结构,并对这种毒素起作用的机理有了进一步了解。 炭疽杆菌共产生三种毒素,一种称为保护性抗原,它护送另两种毒素进入人体或动物细胞。一种称为致死因子,能破坏机体抵御外敌的白细胞,还有一种称为浮肿因子。 美国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2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X射线探测到了浮肿因子的晶体结构,并发现了它与人体内的一种重要蛋白质——钙调蛋白相结合、干扰钙调蛋白功能的机理。 钙调蛋白有调节人体的钙离子水平的功能,与许多新陈代谢反应有关。科学家说,浮肿因子能够“劫持”钙调蛋白,强行扭曲它的形状,使钙调蛋白不能正常工作,从而扰乱细胞的功
-
基础干细胞被发现
在成熟机体中发现的干细胞能转化为机体中每种类型的单一组织,制造出目前所发现的最重要细胞。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只有来自早期胚胎的干细胞才具有这样的能力。如果这项发现获证实,那么它将意味着来自自身的细胞有一天能转化为所有类型的、能够完美匹配的移植组织,甚至器官。 如果是这样的话,将没必要采取治疗性克隆——克隆人类以从胚胎中获得能匹配的干细胞。也不需要通过遗传工程来改变胚胎干细胞(ESC)来创造一种“全能”的细
-
首例解冻器官移植在大鼠中获得成功
[生物通讯]研究人员成功将一只雌性大鼠冷冻在液氮中的卵巢移植到另一只中。 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Notre-Dame医院的Roger Gosden 和他的同事首次证明完整器官可以被安全冻存和解冻。 捐赠者的器官很少能够冷冻保存以备将来之用,这是器官移植中的一大障碍。细胞间会产生冰晶,冰晶刺破细胞,进而毁坏脆弱的组织。需要新器官的病人必需坐等捐赠的新鲜器官。许多在等到合适捐赠者之前就死亡了。 Gosden的研究小组用一种保护性溶液浸泡还附着输卵管的大鼠卵
-
最新发现水通道蛋白1调控肺部水分运输
[生物通讯]当我们喝水时不小心让水进入气管,就会把水喷出来,但水流对于健康的肺部而言是至为重要的。水分子穿过肺部细胞的细胞膜,进入肺部细胞这一至关重要的运动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但来自Joins Hopkins大学和丹麦Aarhus大学的研究人员却证明一种特殊蛋白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这个发现可能导致一些类型的哮喘、肺炎和肺气肿新疗法的产生。 “这是首次证实这种名为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的蛋白对肺功能有作用。”研究的第一作者、肺部医学助教Landon King博士说。“水通道蛋白1是调控水进出细胞运
-
可溶性TGF-β受体抑制癌细胞转移?
[生物通讯]加州大学Irvine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特别设计的细胞受体("dummy" receptors)通过象海绵一样吸收肿瘤产生的多余化学物质,可能能够降低胰腺癌以及其它类型癌症导致的死亡率。 这项将人体癌细胞注入小鼠的研究,有助于解释肿瘤细胞中某些化学物质含量莫名其妙升高的现象,而且还可能有助于提高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胰腺癌的幸存率。研究发表在2002年1月期的《癌症分子疗法》(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上。 &nbs
-
调查显示实验数据保密阻碍遗传学进展
[生物通讯]美国超过四分之一的遗传学家表示他们无法重复目前已发表的研究发现,因为其它研究人员不会给他们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实验材料。拒绝提供实验数据和材料不仅仅是违背专业行规的问题,大多数理论遗传学家认为数据的隐藏阻碍了有关研究领域的进步。 由麻省综合医院健康政策研究院的David Blumenthal和Eric Campbell领导的调查小组,比较了1240名遗传学家与来自100所大学的600名其它生命科学家对此事的反应。100名科学家中大都由美国国家卫生院(NIH)资助。调查探查了一个“面包和黄油”的问题:84%的遗传学
-
566位院士评选出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李斌)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等联合主办,56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投票评选的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今天在京揭晓。 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一、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 1月10日1时零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分钟后成功
-
脊髓损伤修复的关键--疤痕组织
[生物通讯]脊髓严重损伤会导致其功能尽失,而恢复的可能性往往极小。因此,抑制脊髓功能恢复的因素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也许会存在促进脊髓细胞再生或刺激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方法? 一项由Wistar 研究院在小鼠中进行的新研究显示脊髓严重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关键可能在于限制通常尾随损伤之后的结疤过程,而不是在于加强细胞的再生能力。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当小鼠体内的炎症细胞到达损伤部位的能力受到限制时,在损伤部位形成的疤痕组织也受到限制。没有了疤痕组织阻碍神经元发展的天然屏障,神经元两到三周之
-
新加坡登革热测试利用DNA进行病毒早期检测
新加坡(路透社)——新加坡科学家发展了一种利用病毒DNA来帮助医生检测登革热,这种由蚊子传播的致死疾病的测试试剂盒。 新加坡生命科学公司AP Genomics的临时总裁Gurinder Shahi说:“这是一种迅速确定感染存在的新方法。” 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研制而成的登革热诊断试剂盒,能检测出血液样本中登革热DNA的存在,并且很快显示出是四种病毒中的哪一种。 Sh
-
法发明产前基因诊断新法
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专家最新发明了一种新诊断方法,只需对孕妇进行抽血化验就可以判断胎儿的基因或染色体是否异常。 法国专家称,这种方法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投入临床后将使产前诊断技术前进一大步。 据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布雷绍介绍,对高龄孕妇和有家族畸形遗传史的孕妇进行胎儿基因或染色体诊断是降低畸形儿出生率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现在世界上进行这类诊断通常是在孕期第16到18周间进行的,办法一是通过子宫穿刺羊膜腔,从羊水中获取胚胎细胞,二是提取胎盘组织进
-
破坏细菌关键基因表达的新抗生素
据报道,在位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南部的Cenesoft公司工作的Roland Bürli和他的同事正致力于研究一种叫杂环芳香多聚酰胺(heteroaromic polyamides)的化学合成物,这种物质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并整合入DNA的双螺旋结构中,识别并阻碍特定基因的表达。Bürli推测通过破坏细菌的关键基因的表达,这种聚酰胺可以将细菌杀死,他们的研究有望制造出一种新型药物。 为检验这种化合物的效力,研究小组挑选了200种类似的化合物来对付抗药性很强的3种细菌:对2,6-二甲氧基苯青霉素产生抗性的葡萄球菌属aureus、对万古霉素产生抗性的肠炎faecalis、对青霉素产生抗性的链球菌肺炎病毒
-
MPO基因变异与肺癌发病危险较低有关
据路透社医学新闻 最新研究发现,携有特定遗传多态性的个体发展为肺癌的危险较低。研究负责人、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梅欧医院的Brian G. Weinshenker博士指出,“我们已经证实,与携有普通型髓过氧化物酶(MPO)的个体相比,那些携有变异型MPO的人发展成为肺癌的危险更低。” 他解释说,MPO可在吸烟者肺脏中因炎症聚集的白细胞内发现。这种酶可催化产生引起组织损害的物质。由于这个原因,研究人员认为MPO的表达程度和肺癌的发病有关。 为进一步研究,Weinshenker博士及其同事分别
-
遗传性抗癌体质的基础:新发现“抗癌基因”
[生物通讯]根据发表在2002年1月期的《Carcinogenesi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报道,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在大鼠身上进行的某些类型癌症的遗传抵抗力的研究,对于人体的癌症抵抗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虽然科学家已经识别出一些导致人类遗传性易患癌体质的基因,但对于遗传性癌症抵抗力的研究却鲜有耳闻。”研究的主要作者、多伦多大学医学部生物物理学教授Michael Archer说道。由于癌症抵抗力是“无形”的,因此在人体很难识别,必需使用动物模型。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大鼠品系对特定癌症类型具有高度抵抗力,Archer的实验室也发现
-
维生素C抗癌的发生最新发现
[生物通讯]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和韩国汉城大学的科学家们在一份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上对维生素C的抗癌特性提供了精确的解释。他们认为存在于苹果中的一种天然化学物质甚至比维生素C还有效。 他们的研究发表在2002年1月12日期的《柳叶刀》(Vol. 359, No. 9301)上,这是一份在伦敦发行的内科医学周刊。 康奈尔大学食品科技系的教授C.Y. Lee和他在南韩的同事Ki Won Lee、 Hyong Joo Lee和 Kyung-Sun Kang发现维生素能够阻
-
心脏肥大与基因突变
纽约(路透社 健康专栏)——根据英国研究人员进行的新研究,在五分之一的人口中,所携带的一种基因突变可能与心脏扩大对锻炼,高血压,肥胖以及心脏瓣膜疾病的响应相关。 这种心脏扩大情况被称为左心室肥大(LVH),影响了大约500万美国人。虽然健康人的心脏也会变大,但LVH是导致心脏病发作,心脏缺陷以及中风的危险因子。科学家对隐藏在其中的细胞机制知之甚少。 现在,伦敦医学院的Yalda Jamshidi博士和同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