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普健康
  • 与RNA研究相关的科技词库将被开发

        自从科学家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对遗传学、人类生理机能和疾病以及有机体生长的重要作用后,针对被称为“生命基石”的RNA的研究开始蓬勃发展。当研究结果越来越多的同时,科学家们发现需要开发出一种共享的词库和知识库,对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研究结果进行说明、分类和分析。     来自一个名为“RNA本体联盟”的国际机构的科学家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这种词库和知识库的开发。    “我们联盟会开发出有关RNA结构以及功能的通用词库以及科学概念来帮助全世界的RNA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相互交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网

    时间:2005-03-23

  • 美开发出新型指纹探测法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21日说,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指纹探测技术,比传统方法灵敏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有望广泛用于犯罪侦察等领域。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克里斯托弗·沃尔利等人说,人的手指表面有许多微小的汗腺,当与物体接触时会留下汗液。汗液中的水分蒸发后,物体表面就会留下微量的盐分,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氯化钾,这些盐分组成的图形和人的指纹一样。 因此,研究人员借助微X射线束荧光技术(MXRF),来“放大”物体表面的微量钠、钾、氯等元素的痕迹,显示它们在物体表面的位置。用这种方法可以生成一张荧光图,显示出指纹。 研究人员说,过去在犯罪现场等采取指纹多用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5-03-23

  • 俄研究人员成功合成蜘蛛丝蛋白

    俄罗斯遗传科研所国家科学中心和应用微生物国家科学中心运用生物技术成功地合成了蜘蛛丝蛋白。该科研项目得到了国际科学技术中心的资助。   蜘蛛丝作为功能性结构材料,其独特的纤维成型方法与优良的结构和性能早已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在所有已知纤维品种中,蜘蛛丝是具有特异功能的天然纤维材料,它的断裂能是最高的。蜘蛛丝是由多种蛋白质构成的,但科学上最关注的是蜘蛛的骨架丝蛋白质。因为由这样的蛋白质构成的纤维的强度比钢的强度高好几倍,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弹性。   蜘蛛的骨架丝蛋白质由蜘蛛丝蛋白(Spidroin)Ⅰ和蜘蛛丝蛋白Ⅱ构成。但蜘蛛丝蛋白Ⅰ和蜘蛛丝蛋白Ⅱ在性能上又有很大差别:蜘蛛丝蛋白Ⅰ的强度更高,蜘蛛丝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5-03-23

  • 科学家研究鹿角有新发现

        鹿角是雄鹿炫耀的资本,更是它们搏斗时的强大武器。西班牙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鹿角的用途还不止这些,鹿角的长度及复杂程度还与雄鹿体内的精子质量呈正比。   西班牙生物学家在《伦敦英国皇家学会学报》及美国《繁殖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200多只被猎杀的西班牙赤鹿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这些雄鹿的鹿角长度及复杂程度(即分叉多少)与其体内的精子质量存在直接联系。这个报告说,鹿角并不单纯是雄鹿的“武器”,还与其繁殖能力有关。鹿角越长,分叉越多越复杂,那么雄鹿的繁殖能力就越强,在交配季节就能吸引到更多的雌鹿与之交配。   参与这项研究的生物学家蒙特塞拉特·戈门迪奥推测,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5-03-23

  • 中国今年二月未出现“非典”“禽流感”等病例

    国家卫生部今天发布的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说:今年二月一日零时至二月二十八日二十四时,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十九万二千六百六十九例,死亡三百八十九人;但未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脊髓灰质炎和白喉发病病例。   通报显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淋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麻疹,占报告发病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六点六二;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狂犬病、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艾滋病,占报告死亡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二点五二。   通报称,十种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例,死亡十一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其它感染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5-03-11

  • 中国杨树专家质疑“国际反感”

    中国转基因杨计划引起国际反感?   俄罗斯《林业报》2004年11月27日报道:国际运动--全球禁止转基因树木运动很重视中国的转基因杨。中国是世界第一个开始商业化使用转基因树木的国家。根据官方资料,中国南方人工林有50余万公顷耐抗虫害的基因变异杨。   世界一些反对转基因树木的积极分子非常担心,因为迄今人们并不掌握转基因树木特性的资料。一位生物安全学者芬兰人瓦尔基阿伊宁指出,中国的转基因杨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危及世界的生物安全。   芬兰"地球之友"主席斯脱拉尼乌斯认为,中国人没有权利开展违反国际生态安全的行动,希望尽快听到中国停止这一项目的消息。   专家观点一   对待转基因杨要有个科学态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时间:2005-03-11

  • 英国食品安全科学家在华推介新精确治疗工具

    正在北京参加英中食品安全研讨会的英国食品安全科学家10日向中国同行介绍了一项食品安全新技术———使病毒能够像感染人类一样感染细菌,从而达到杀灭病毒的作用。该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商业前景的精确治疗工具。据负责这一研究课题的英国食品研究所食品安全学科负责人麦克·加森介绍,利用病毒的威力去“炸掉”致命的食源性细菌,其原理在于一种病毒侵袭细菌细胞后,就会在其中繁殖并产生一种酶来冲破细胞壁,以使其能够跑出来感染更多的细胞。   能感染细胞的病毒叫噬菌体,能够使细胞破裂的酶叫做细胞溶解酶。研究发现,不同的细胞溶解酶只攻击特定的细胞,加森所研究的噬菌体细胞溶解酶可用于探测或选择性地杀死李斯特氏菌和梭状芽孢杆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5-03-11

  • “植物智能”成为生物学新前沿

    如果科学家对“植物智能”的研究取得最终成果,那么所有的生物学课本将被改写,连农民也要与庄稼商量生长计划 芥草,一种生命期为6周左右的普通植物。如果它那由淀粉控制的“大脑”被切断,它将失去平衡感,无法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方向。 鬼臼,在美国生长的草本植物,能基于对气候类型的“计算”,提前两年制定自身的生长计划。 随着科学家的一系列新发现,连那些对“植物智能”的进化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即便简单的蕨类植物也是“聪明”的。一些科学家指出,植物会十分谨慎地思考它们所处的环境,并为将来考虑,征服生存领域和敌人,而且常常能够进行预谋。这些新发现,几乎能影响到包括园丁和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时间:2005-03-11

  • 诺华新药“择泰”在我国上市

    一种有效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新药3月5日正式在我国上市。这种被命名为“择泰”的新药将以减轻骨转移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效果而给患者带来福音。   中国著名肿瘤学家、北京人民医院张嘉庆教授5日举行的“肿瘤骨转移预防和治疗新进展及择泰中国上市会”上指出,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肿瘤病人中大约有近20%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会引起骨痛、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以至截瘫。临床对骨转移患者除常规化疗、放疗和同位素治疗外,也采用其他药物治疗。   张嘉庆称,“择泰”是诺华公司研制在现有治疗骨转移的金标准药物“帕米膦酸二钠”基础上研究开发的新药,而其强度是帕米膦酸二钠的850倍。大量

    来源:中国医药网

    时间:2005-03-11

  • 联合国大会批准禁止克隆人政治宣言

    第59届联合国大会8日以84票赞成、34票反对、3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批准了联大法律委员会上月通过的《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 宣言要求各国考虑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只要这种做法违反人类尊严和保护人的生命原则”。宣言还要求各国考虑采取措施,禁止应用可能违背人类尊严的遗传工程技术,在应用科学方面充分保护人的生命,并防止在应用科学方面剥削妇女。宣言敦促各国尽快立法以落实这些要求。 和联大法律委员会上月就该宣言进行表决时的情形一样,在此次表决中投赞成票的有美国、哥斯达黎加等天主教国家;投反对票的主要是中国、英国、新加坡等在医药科研领域较发达的国家;投弃权票的大多数为伊斯兰会议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5-03-10

  • 新科技隆胸告别硅代物实现细胞再造

    长期以来,妇女进行隆胸手术或者因为患癌症切去乳房后,都要注入硅等化学物质以再造乳房,但是这样危害性很大,不久前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过的世界上胸部最大的女子因此故世曾经引起轰动。   英国科学家近日宣布一项重大医学突破,他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在实验室内用人体细胞再造乳房,给人类尤其是妇女健康带来了好消息。   这个实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从猪耳朵上面切下细胞同软骨一道,在实验室里成功地培养出了乳头。第二步,从妇女本身身体上切下细胞,在实验室里进一步培养出整个完整的乳房。   这个成果,已经在罗马举行的世界器官移植专家会议上面宣布了。科学家们估计:目前英美等国已经具备了每年生产25万个乳头的能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3-10

  • 美科学家预言五年后超级细菌横行天下

    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有害细菌的战斗史。而现在随着抗生素的泛滥,细菌的抗药性也越来越强,甚至有专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真的要无药可用了,因为有害细菌太强大了,没有药能治它。   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3日就报道称,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预测,2010年,人类所研制的所有抗生素都将无法对付“超级细菌”。最要命的是,这种现象最短也将持续5年,也就是说“超级细菌”将会横行到2015年才会遇见新对手!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教授乔治·波斯特不无忧虑地说:“坦率地说,许多国家和政府对此根本不屑一顾,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人类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边缘。现在细菌对抗生素的抗

    来源:北京科技报

    时间:2005-03-10

  • 我国生殖健康面临严峻挑战

    ——生殖健康科技发展专题之一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使总和生育率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然而,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部门所作的调查显示,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人口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正在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其中特别严峻的生殖健康状况,对人口科技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人工流产率尚在较高水平。目前我国每年仍有600万~1000万人次的手术流产,用于流产药物的年销售量也已达到1200万~1300万人份,而每年人流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病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5-03-09

  • 延迟报告病毒事件 波士顿大学遭批评

    美国波士顿大学计划耗资1.28亿美元,在波士顿南部建造一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最高的BSL-4生物防御实验室,但遭到周围居民的反对。日前,该计划得到波士顿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批准,并将开始动工。但随后媒体揭露波士顿大学延迟报告其另一个生物实验室中三位员工被病毒感染的事件,从而激起了新一轮强烈反对该实验室建造的呼声。 据新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报道,这一事件发生在2004年5月,涉及到一个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野兔病病毒——土拉仑菌病,但直到波士顿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建造BSL-4实验室后一个星期,公众才知道这件事。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官员都为这件事没有及时向公众报告而辩护,他们声称实验室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5-03-09

  • 大自然为何爱“螺旋”

    螺旋结构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形状,DNA以及许多其它在生物细胞中发现的微型结构都采用了这种构造。然而,为何大自然对这种结构如此偏爱呢?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物理学家认为,他们找到了这一问题的数学答案。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科学》杂志上。 “为何螺旋结构是现在这个样子?过去的回答是——由分子之间的引力决定的。但这只能回答螺旋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而不能回答为什么它们是那种形状。”宾州大学的天文和物理学系教授兰德尔·卡缅指出,“从本质上来看,螺旋结构是在一个拥挤的空间,例如一个细胞里,聚成一个非常长的分子的较佳方式,譬如DNA。” 在细胞的稠密环境中,长分子链经常采用规则的螺旋状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时间:2005-03-09

  • 新型生物农药进入产品生产阶段

    近日,根据国家发改委1月26日发布的2005年第3号公告内容,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与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开展的昆虫病毒杀虫剂产业化合作项目“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原粉”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生产核准,这是该项目继2004年9月通过农业部审核获得农药登记证书之后,在合作双方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获得的又一重大进展,表明该项目已经正式进入产品生产阶段。 为落实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促进院地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动物所提出了“整合社会资源、引入企业机制、发挥地方优势“的工作思路。近年来,根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动物所在生物农药、抗癌药物、疫苗等方面与多家地方、企业签定了合作协议。

    来源:动物研究所

    时间:2005-03-09

  • 英教授提出“零衰老”理论试图让人永生

    到2100年,也就是100年以后,人可以活到5000岁。这是英国剑桥大学遗传学教授奥布里·德格雷教授不久前做出的曾轰动一时的声明。引起轰动不仅是这个数字级,更是他提出的“零衰老”理论。这种理论是否有科学依据?人类真能违背自然规律,得到永生吗?诸多问题引起了科学家们的争议。   迄今为止还没人做过这样的预测。著名的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伊万·帕夫洛夫曾断言,人能活到120岁。另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也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伊利亚·梅契尼科夫把这个年龄提高到300岁。大家都曾想,这应该是最高极限了。可到了20世纪20年代,德国生理学家迈尔又将这个指标提得更高———1000岁。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不切实际

    来源:北京科技报

    时间:2005-03-09

  • 在《细胞》上发表论文的启示

    2005年1月14日出版的美国生命科学权威杂志《细胞》发表了中国科学家(蒋辉、郭纬、梁新华和饶毅)关于发现对确定神经细胞极性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的研究论文。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这是近25年来中国内地学者第一次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 其实,早在25年前,也就是198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王敖全、戴秀玉和陆德如三位科学工作者曾在《细胞》杂志21卷上发表过关于大肠杆菌Tn2转座子转座性质的文章。当时该杂志主编本杰明?列文(Benjamin Lewin)博士曾致函陆德如,称非常高兴能够发表这篇过去30年来首次投向美国杂志的中国研究论文。 25年来,我国的国力大大加强,科学事

    来源: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05-03-09

  • 澳大利亚发现能提高家禽免疫力的蛋白质

    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能取代抗生素提高鸡免疫能力的蛋白质。 研究人员发现,只要给小鸡注射一种无害的病毒疫菌,它的体内就会自然生成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ytokines”,这种蛋白质可以使鸡的免疫力得到提高,不必再喂给抗生素。据悉,这种蛋白质原先是用于接受化疗治疗的病人,以提高其免疫力。

    来源:金药网

    时间:2005-03-09

  • 中药对肿瘤细胞MDR的逆转作用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限制了化学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据统计,90%以上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的死亡与耐药有关。根据肿瘤细胞的耐药特点,耐药可分为原药耐药(PDR)和多药耐药(MDR)两大类。前者指仅对诱导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对其他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性;后者指肿瘤细胞对某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对其他结构上无关、作用机理各异的化疗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性。   有关MDR的形成机制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并相继开发出各种逆转剂,如tariquidarXR9576,zosuquidar鄄LY335979等,但这类药物毒副作用明显。因此,人们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求有效成分或复方以逆转MDR,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05-03-08


页次:629/717  共14331篇文章  
分页:[<<][621][622][623][624][625][626][627][628][629][6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