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芬兰研究者发现:生男孩缩短妈妈寿命

     据英国媒体日前报道,芬兰研究者发现,生了男孩的女性平均会少活8.5个月,因为男婴会为怀孕期的母体带来更大的负担。 研究发现,如果女性生了儿子,平均会比生女儿的妈妈们少活8个半月;与此同时,孩子性别却对孩子父亲的预期寿命没有任何影响。研究者表示,这体现了女性生孩子会短命符合生物学理论。其中一种理论认为,女性怀有男婴时,体内的睾丸酮含量更高,这会导致免疫系统变弱。而且,男胎在子宫中生长速度更快,也给母亲的身体带来更大负担。 芬兰图尔库大学的萨穆利·赫勒博士及其领导的团队,研究了该国路德教堂记录的17~20世纪共1.1万名母亲生孩子后的寿命数据,并得出结论:一个有6个儿子的母亲,在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来源:信息时报

    时间:2013-03-04

  • 新城疫病毒有希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

    根据一篇在《病毒学杂志》网刊上先于印刷版发表的论文,一种重组新城疫病毒(rNDV)杀死了全部前列腺癌细胞包括耐激素细胞,而丝毫不损伤正常的细胞。位于布雷克斯堡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该论文的通讯作者萨比亚·艾朗克茂伦(Subbiah Elankumaran)说,根据这种病毒试治前列腺癌的情况,将可避免使用激素治疗前列腺癌和一般的化疗治癌所通常发生的有害副作用。经过修饰的病毒现已准备好进行临床前的动物模型测试,并可能进行人类的第1期临床试验。 新城疫病毒(NDV)致鸡死亡,但不会伤害人类。它可在肿瘤上增殖,是一种溶瘤病毒,对人类多种类型癌症所作的一些临床试验已显示出一些有前途的结果。然而,因为在这样

    来源:译言网

    时间:2013-03-04

  • 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基因活力降低

    如果你连续一周夜不成眠的话,可导致机体上百个基因出现问题,将你置于罹患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中。 英格兰萨里大学研究睡眠的合著者西蒙·阿彻接受《每日健康》采访时说:“如果人们经常限制睡眠时间,或者是睡眠紊,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可能最终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和以后的生活”。 2月25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上表明,人体的基因变化只要一个不眠之夜就足矣。 国家睡眠基金会的睡眠专家建议普通成人每天应保证7到9小时的睡眠。但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报告显示,25%的美国人没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而另外10%的美国人慢性失眠。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2012年

    来源:译言网

    时间:2013-03-04

  • 五大精神疾病有着同样的遗传基因

    精神类疾病听起来似乎很不一样——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综合障碍,自闭症,重度抑郁,注意力匮乏多动症。然而最近一项研究报告,以上种种病症可能基于同样的基因风险因素。这些特定的基因都能够导致各种精神障碍,而其他的基因或环境因素才决定了具体最终发展成哪一种疾病。这项研究发表于本周三的the Lancet(著名科学医学权威期刊)在线版。实验收集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六万多份DNA样本。作者声称这是目前为止最大规模针对基因领域的精神障碍类疾病研究。这一实验的发现为精神障碍疾病诊疗领域内的一个新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即通过检测基因变异而非表面症状来确诊。实验报告了两种基因变异可以作为重要的大脑信号系统,该类变异

    来源:译言网

    时间:2013-03-04

  • 基因组研究显示七鳃鳗独立于其他脊椎动物进化

    新华网东京3月2日电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自然·遗传学》杂志上说,他们成功破译了原始鱼类七鳃鳗的基因组,发现这种动物拥有诸多不同于其他脊椎动物和更原始的无脊椎动物的基因特征,这表明七鳃鳗是独立进化而来的。七鳃鳗又称八目鳗,属于无腭纲,它们的嘴呈圆筒形,没有上下腭。从进化角度看,七鳃鳗处于接近脊椎动物祖先的海鞘、文昌鱼等脊索动物与有腭的脊椎动物之间,被称为原始脊椎动物的活化石。日本理化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破译了生活在北美五大湖的一种七鳃鳗——海七鳃鳗的基因组,发现其拥有约2.6万个基因,数目大致与人类以及其他主要的鱼类相近,远多于海鞘的约1.6万个。研究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3-04

  • 研究发现寒冷健康有帮助 冷冻治疗成新疗法

    寒冷的冬季终于慢慢离我们远去,春天即将到来,一些人为之而庆幸,但是研究表明,寒冷有时却对人们的健康非常有帮助,而冷冻治疗也成了科学家研究的一门新课题。“冷冻疗法”主要研究体温对寿命的影响,这是由日本一名科学家于1975年首先提出来的,他在观察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时突然发现了低温对人体的正面影响。不久后,医生们试着用冷冻疗法来治疗皮肤病、风寒、哮喘甚至打鼾,至今,这一疗法不断发展。寒冷的益处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运用寒冷的方法让身体更健康。比方说洗冷水澡。如果你对寒冷气温敏感,那么像冬泳队员那样不顾一切地跳入水中,很可能会引起“冷休克”,它可以引发非常严重的不稳定心跳,尤其对于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来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13-03-04

  • Nature头条:震惊遗传界的环状RNA

    生物通报道  科学家们在装满古怪RNA的匣子中看到最新的玩意:天然生成的环状RNA分子影响了基因表达在最新一期(2月27日)《自然》(Nature)杂志上,两篇重要的研究论文揭示出一些环状RNA充当分子“海绵”,结合并封闭了称作microRNAs的微小基因调控子。此外,研究人员推测环状RNAs还具有许多其他的功能。其中一篇Nature文章的主要作者、德国Max Delbrück分子医学中心系统生物学家Nikolaus Rajewsky说,这些分子构成了一个“隐秘的未知RNAs平行宇宙”。这一发现再次提醒人们:RNA并不仅仅是DNA与编码蛋白之间的一个平凡信使。在过去的20年里,研究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3-01

  • Cell推荐:剑指髓母细胞瘤的死穴

    生物通报道:髓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一种儿童恶性脑瘤。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者们,确定了髓母细胞瘤生长和扩散所必需的分子通路,该通路涉及了肿瘤细胞与周围组织的相互作用,文章发表在二月二十八日的Cell杂志上。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小鼠模型,发现阻断这一通路可以抑制髓母细胞瘤的全部四种分子亚型。“我们发现,由胎盘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神经纤毛蛋白-1(Nrp1)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对于髓母细胞瘤的生长很关键,这种影响无视分子亚型。研究显示,这些蛋白的相应抗体有望成为治疗这种儿童癌症的新途径,”文章通讯作者,MGH的Rakesh K. Jain博士说。髓母细胞瘤是一种始于小脑的高度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儿童脑瘤的20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3-01

  • Cell亮点文章:揭开热点蛋白的关键位点

    生物通报道:决定房产价值的首要因素是地段,而决定基因突变效果的首要因素是位置。Baylor医学院BCM和德克萨斯州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MECP2蛋白上仅仅相隔两个氨基酸的突变,就会造成大相径庭的影响。由此他们确定了MECP2蛋白上的关键区域,文章发表在二月二十八日的Cell杂志上。“我们发现,突变位点的微小差异,会大大影响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文章的通讯作者,BCM分子和人类遗传学教授Dr. Huda Zoghbi说。Huda Zoghbi教授于1999年发现了MECP2基因,并且确定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发生缺陷会导致Rett综合症。Rett综合症是主要影响女孩的遗传性疾病。MECP2蛋白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3-01

  • 追随诺奖脚步,华人科学家Nature子刊解析重要靶标分子

    生物通报道  来自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在新研究中解析了最重要的一类人类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其中一个家族蛋白的三维晶体结构。相关成果发表在2月24日的《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华人科学家黄新云(Xin-Yun Huang)教授,其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生理学系教授。曾获康奈尔大学学者奖,美国心脏协会Beatrice F. Parvin研究奖,美国癌症协会研究学者奖等奖项。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在CELL、NA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3-01

  • Nature挑战传统认知,解析癌变的根源

    生物通报道  在最新一期(2月27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来自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大肠癌中揭示了一种引起肿瘤染色体不稳定的频发遗传缺陷。他们的研究数据提供了新的角度了解癌症生物学这一特性的起因。微小DNA突变和染色体不稳定(CIN,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改变)是导致肿瘤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结构性染色体不稳定会导致全体染色体重排,这有可能是由于损伤性DNA错误修复所引起。数量染色体不稳可导致染色体数量异常(这种情况称之为异倍体),被归因于是细胞分裂过程发生各种缺陷所致。正常健康细胞进行细胞分裂,会将复制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与之相反,染色体不稳定癌细胞(CI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3-01

  • Cell子刊:同源蛋白相克,维系防癌平衡

    生物通报道:美国Fox Chase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发现,曾经被认为功能相同的两个蛋白实际上是彼此的克星,而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是抵御癌症等疾病的关键,文章于二月二十五日发表在Cell旗下的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我们现在需要了解的是,怎样通过治疗干涉上述系统,以便重新恢复受到破坏的平衡,”文章作者,Fox Chase癌症中心的David L. Wiest教授说。低等真核生物中发现的同源核糖体蛋白RP,是否也在脊椎动物体内执行着重要功能,对此科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现在,David L. Wiest教授等人向人们展示,旁系同源的核糖体蛋白Rpl22和Rpl22-like1(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3-01

  • Nature封面:有多少“组学”是必要的

    生物通报道:关于“omes”,大家并不陌生,什么基因组学、RNA 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等,这些所谓的组学有多少是切实有用的呢?最新出版(2月28日)的Nature杂志就以“Big biology: The ’omes puzzle”为题,探讨了各种组学的必要性,并在封面上推出了一个填字游戏,十分有趣,大家可以去下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近20年来日新月异,“组学”蓬勃发展,去年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就曾嘲讽过这多个以组学结尾的词语,科学家们创造出这样一个词语,然后随机添加到长长的列表后,由此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科学论文。这些组学中,其中一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研究领域,有一些则没有必要,Natur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3-01

  • JBC:血糖、透明质酸与癌症

    生物通报道:东芬兰大学UEF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细胞糖浓度升高会增加透明质酸的产量,并促进癌细胞生长。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对透明质酸的生产进行调控,有望成为阻止癌细胞扩散的新途径。透明质酸是长链线性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成分。透明质酸存在于许多细胞表面,在胎儿发育和正常组织平衡的维持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正常情况下,透明质酸具有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不过这一物质也能够支持炎症,促进癌细胞生长。透明质酸保持水分的能力很强,因此在化妆品中被广泛使用。另外,医疗领域也常用透明质酸来治疗骨关节炎症状和进行眼部手术。以治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3-01

  • 华人学者Cancer Res研发新型癌症“疫苗”

    生物通报道  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Massey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临床前实验室研究证实,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有可能能够像疫苗一样发挥作用对抗转移性癌症。来自近期一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这种疗法可以治疗转移性癌症,与当前的癌症治疗联合使用可帮助阻止新转移性肿瘤形成,训练特化免疫系统细胞防止癌症复发。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任副教授王向阳(Xiang-Yang Wang)博士。其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应激蛋白及受体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中的调节机理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在国际杂志和期刊上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3-01

  • Nature新文章:转录起始的快照

    生物通报道  来自美国能源部(DOE)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转录机制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第一次逐步观察了生物分子机器读取人类基因组的过程。这一研究工作发表在2月27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研究的领导者、生物物理学家Eva Nogales说:“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快照,显示了基因组是如何一次读取一个基因的。为了将遗传密码转录为信使RNA,必须要打开DNA双螺旋,将基因序列放置到适当的位置,RNA聚合酶才能识别基因起始位点催化转录。我们生成的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了这一过程。”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普通医学科学研究所的Paula Flicker说:“转录过程对于所有生物均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03-01

  • 世卫组织:日本福岛核泄漏致附近居民患癌风险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28日发布报告指出,2011年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及由此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故,预计将增加生活在核辐射污染最严重地区、核电站应急救援人员等特殊人群的罹患癌症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风险评估报告指出,对于居住在辐射污染最严重地区的某些人群而言,罹患癌症的风险会增加。例如,受到辐照的男婴在一生中罹患白血病的风险会增加约7%,受到辐照的女婴罹患所有实体肿瘤的风险增加约4%、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约6%、罹患甲状腺癌的风险最高会增加70%。通常情况下,女性一生中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基准值为0.75%,而受照女婴的风险值比基准线高了0.5个百分点。报告指出,对福岛核电站应急救援人员而言,约有三分之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3-03-01

  • 地下核试验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朝鲜第三次地下核试验已实施半个月,那朵“蘑菇云”却依旧笼罩在许多人心中:试验地点距我国边境不足百公里,到底会不会对我国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专家委员会主任潘自强院士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给出了一粒定心丸。“根据目前的监测结果,这次核试验没有发生冒顶,不会产生影响。”潘自强表示,“即使冒顶了,影响也不会很大,无需采取撤离边境人员等措施。”    所谓地下核试验,简言之就是把核弹头放到一定深度的地下进行核爆炸验证。潘自强介绍,该试验通常会选择在地质结构坚固的无人区进行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03-01

  • 转基因发展不应徘徊

        “我意识到转基因技术可帮助解决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今年1月3日,在牛津农业会议上,马克·林纳斯谈到此点正是他为以前反对转基因行为道歉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他的第三本书《上帝的物种:在人类纪拯救地球》中,他意识到,人类今天面临的挑战是:到2050年,必须用现有的耕地面积,利用有限的肥料、水和农药,在气候迅速变化的背景下,养活95亿人口。    “那这些人将需要多少食物呢?依照去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最新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食物需求增长将超过100%。这将几乎彻底抵消了GDP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03-01

  • 研究发现抑制刺猬乙酰转移酶的化学探针

    最新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介绍了一种可抑制细胞内刺猬乙酰转移酶(Hhat)的化学探针。该项研究或可为药物发现提供线索,以证实Hhat能成为癌症中的可行治疗标靶。 音猬因子(Shh)信号在正常的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异常的Shh信号可能导致各种癌症的产生。在细胞激活并分泌Shh蛋白前,Shh蛋白要经过若干化学修饰。其中一种化学修饰依赖于Hhat,Hhat会将棕榈酸盐或类脂附着到该蛋白上。而关于该酶的抑制剂此前未曾有过报道。 Marilyn Resh等人通过高通量筛选发现一种名为RU-SKI 43的Hhat强效抑制剂。该抑制剂可在细胞内抑制Hhat并具有很好的选择作用,不会误伤其他相关的酶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3-03-01


页次:2856/4241  共84814篇文章  
分页:[<<][2851][2852][2853][2854][2855][2856][2857][2858][2859][286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