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中国科学家成果登Time十大医学突破

    生物通报道: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奖励在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和创新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上周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刚刚颁发,获得这一奖项的共6位女科学家,其中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曾凡一博士发表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入选Time2009年度十大医学突破。这项研究成果由曾凡一博士与中科院动物所周琪研究员共同领导完成,他们利用iPS细胞能够得到成活的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具有相似的多能性。科学家表示,这一研究成果表明iPS干细胞或许同胚胎干细胞一样可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0-01-04

  • 新技术快速检测甲流区分普通感冒

    生物通报道,2009年本世纪的第一场流感横扫全球,甲流H1N1实实在在地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可是它的面目却又是如此的陌生,人们很难区分甲流H1N1与季节性流感,究竟如何区分普通感染与甲流成为一个问题。 对公众而言,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可以快速而准确地确认甲流病毒感染者。 目前,用于区分甲流H1N1与其他类型流感的最佳技术是real-time RT-PCR,它具有特异性与高度的准确性,然而,遗憾的是,这个反应需要的时间比其他甲流检测方式要长,尽管,其他的甲流检测方法使用的时间较短,但是准确率却不高。 来自威斯康辛医学院的Kelly J. Henrickson博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0-01-04

  • "艾滋病疫苗"被质疑 如何看待今年十大医学突破

        ■编辑说话    临近年关,“十大”评选一般都会相继出炉。这些评选结果真的都能担当起“突破”这个字眼吗?这些评选真的都是真实客观的吗?什么样的评选标准可以使“突破”的预测更有意义?且看本文。    美国《时代》杂志前不久宣布,“中国工人”成为2009年年度人物之一,获得中国人的好评如潮。与此同时,《时代》也评选出了今年的十大医学突破。如何解读这十大医学突破,却有较为复杂的科技背景。    ■艾滋病新疫苗研发成功列为第二个新突破被质疑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09-12-31

  • 我有干细胞技术,能创业吗?

    昨天有网友留言:“Dr. Han, Could you please talk about your opinion about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and human embryinic stem cells? Do you think people can make money from those cells? If they can, where is the best start point? experimental kit? cell line?”这是一类很典型的问题,“我有XX技术,市场上这个技术贵得离谱,而我们自己做成本非常便宜,我是

    来源:韩健的博客

    时间:2009-12-31

  • 德研究发现预防致命输血并发症方法

        新华网柏林12月28日电(记者班玮)德国研究人员28日宣布他们查明了与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的致病机理,并找到了预防这种致命输血并发症的方法。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教授安德烈亚斯·格赖纳赫在一份新闻公报中介绍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发现人体白血球上一种迄今未知的血型蛋白,并查明了其分子结构。在给病人输血时,如果供血者血液中含有HNS-3a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往往会与受血者的这种血型蛋白结合,引起白血球变形粘连,阻塞肺部的微血管,导致急性肺损伤。     格赖纳赫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9-12-31

  • Nature Medicine:德研究发现预防致命输血并发症方法

    德国研究人员12月28日宣布他们查明了与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的致病机理,并找到了预防这种致命输血并发症的方法。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教授安德烈亚斯·格赖纳赫在一份新闻公报中介绍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发现人体白血球上一种迄今未知的血型蛋白,并查明了其分子结构。在给病人输血时,如果供血者血液中含有HNS-3a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往往会与受血者的这种血型蛋白结合,引起白血球变形粘连,阻塞肺部的微血管,导致急性肺损伤。 格赖纳赫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由于查明了上述血型蛋白的分子结构,并找到了相关基因,研究人员用细菌人工培养出大量这种血型蛋白。利用基于这种血型蛋白的验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9-12-31

  • 新RNAi技术 单次沉默5个基因

    生物通报道,来自MIT与Alnylam制药公司的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项新的RNAi技术,相关成果文章Lipid-Like Materials for Low Dose, in vivo Gene Silencing发表在PNAS上。 自1998年Andrew Z. Fire首次成功应用RNAi技术以来,科学家们就对RNAi寄予厚望。RNAi可随意沉默基因组中的基因,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2006年,RNAi技术的首创者Andrew Z. Fire也因此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奖。 这篇PNAS文章的作者,来自MITDavid H.Koch癌症研究所的Daniel Ander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30

  • 体外定向进化技术:DNA改组

    生物通报道:DNA改组(DNA shuffling)是目前最方便、有效的一种分子水平的体外定向进化技术,该技术同倾向错误PCR (Error-prone PCR) 相结合,通过对单基因或相关基因家族的靶序列进行多轮随机诱变、重组和高通量的筛选,可以有效富集正突变,去除负突变,提高突变文库的丰度,创造新基因和获得期望功能的蛋白质。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这一重要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提出了DNA改组的创新,发展和改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DNA改组由由美国的Stemmer于1994年首先提出,经后人的不断创新和改进,现已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技术体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30

  • 科学家找到预防亨廷顿舞蹈病方法

    相关论文发表于《细胞生物学杂志》和《神经元》 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找到了预防亨廷顿舞蹈病的方法,并希望开发出能预防这一疾病的药物。 亨廷顿舞蹈病是一种遗传疾病,通常在30岁至50岁时发病,病人的细胞错误地制造一种名为“亨廷顿蛋白质”的有害物质。这些异常蛋白质积聚成块,损坏部分脑细胞,特别是那些与肌肉控制有关的细胞,导致患者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并有可能发展成痴呆。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细胞生物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利用磷酸化,就是在亨廷顿蛋白质的两个关键氨基酸上加入磷酸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9-12-29

  • ****Cell子刊:iPS技术重要突破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奥地利鲁德维格-伯特斯曼临床与实验外伤学研究院(Ludwig Boltzmann Institut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Traumatology),中山大学附属三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C能够将原先每一万至十万个细胞,才能有一个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的低效率,提高到百分之十的高效率,这一重大发现发表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特聘教授裴端卿博士,其早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主要研究兴趣是蛋白质在正常与癌细胞里的运送机制;EGFR 的信号传导机制与肺癌;干细胞的全能性调控机制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9-12-28

  • iPS荣膺《Nature》09年度生命科学技术称号

    生物通报道,《Nature》杂志在近期推出了年度回顾专题,其中对技术方面的点评落在了生命科学相关的技术上,并在《Nature Methods》专门做了个专题关注iPS技术突破,iPS也因此荣膺Method of The Year 2009称号。 《Nature Methods》给iPS的获奖评价为:iPS技术是对生物研究很有意义的一项技术。有了iPS技术,科学家们可能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疾病模型的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据介绍,Nature Methods的选出iPS作为年度技术,综合了专业编辑和读者的意见,编辑和读者普遍认为iPS技术给生命科学领域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28

  • 奇思妙想 中国获两项iPS技术突破

    生物通报道:干细胞是人体及各种组织细胞的最初来源,具有高度自我复制能力、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可植入性和重建能力等特征,即这些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维持自身细胞群的大小,同时又可以进一步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从而构成机体各种复杂的组织器官。但是由于胚胎干细胞的获取问题,这一技术一直以来倍受争议,iPS技术的诞生解决了这一疑问,突破了核移植技术缺乏卵母细胞的窘境,并为获得患者自身遗传背景的胚胎干细胞增加了一个新途径。 但是iPS技术仍然存在一些瓶颈,比如转化效率,和临床治疗等问题,本周来自中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获得了这方面的进展,奇思妙想发展了iPS技术。第一篇文章由NIBS高绍荣实验室完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28

  • 科学家研究新方法对付"晕船":调整你的呼吸

       如果你很容易晕船,那么最好在乘船前准备点儿压力点手镯、生姜,或者一个皮肤贴片处方。如今又多了一个方法:调整你的呼吸,从而抵消作呕的感觉。这种方法之所以起作用可能是因为它有助于控制腹部的重力传感器——一个较少为人所知的对人体平衡系统进行微调的输入器官。    通常认为大脑利用三种途径判断身体的姿势:内耳感测头部的运动;眼睛看到头部的位置;肌肉与跟腱中的其他小型感觉器官则负责感知身体其他部分的位置。最近,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许多传感器——在腹部和较下方的器官,甚至在血管中——也在平衡系统里扮演了重要角色。只要所有这些传感器向大脑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9-12-25

  • 两项肿瘤学研究获突破 发系列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的研究人员近期获得了两篇肿瘤学研究突破:一项是神经母细胞瘤诊断获突破,另外一项是胃癌等复杂度高的癌症手术突破,相应的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英国《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BJS)等杂志上。第一项成果中,研究人员研发出2种药物-碘-123标记的MIBG和氟-18标记的F-DOPA,可以协助提早诊断出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也叫作神经细胞瘤,是发生在神经分枝的癌症,因为神经末稍分布到身体许多部位,所以这种肿瘤可在身体许多部位出现,大约65%起源于腹部,15%~20%起源于胸部,其余15%起源于不同的部位例如颈部、骨盆等。神经母细胞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24

  • 农业生物技术保障粮食安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23

  • 上海交大博士生最新文章突破传统限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院神经工程实验室,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功能性脑皮层血流成像技术随机过程理论,阐释在非稳态条件下脑皮层血流的激光散斑特性,突破了传统理论只在稳态过程有效的限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光学领域顶级杂志《Optics Express》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神经工程实验室激光散斑成像研究组博士生苗鹏,通讯作者是Med-X研究院童善保研究员,合作者为Johns Hopkins大学生物医学的工程系的李楠和Nitish Thakor教授。目前在很多神经功能影像研究中,由感觉刺激诱发的局部脑血流变化通常被视为大脑神经系统活动的一个标志,而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22

  • 两大科学突破聚焦基因疗法

    生物通报道:所谓基因疗法,是指通过基因水平的操作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的基因疗法是先从患者身上取出一些细胞(如造血干细胞、纤维干细胞、肝细胞、癌细胞等),然后利用对人体无害的逆转录病毒当载体,把正常的基因嫁接到病毒上,再用这些病毒去感染取出的人体细胞,让它们把正常基因插进细胞的染色体中,使人体细胞就可以“获得”正常的基因,以取代原有的异常基因;接着把这些修复好的细胞培养、繁殖到一定的数量后,送回患者体内,这些细胞就会发挥“医生”的功能,把疾病治好。然而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治愈了一些罕见的免疫系统紊乱的病例,但是多数基因疗法以失败而收场——在许多情况下,插入的基因停止了工作。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12-22

  • 赛默飞世尔科技质谱技术帮助识别儿童急性阑尾炎的生物标志物

    圣何塞,加州 (2009年12月14日) – 服务科学,世界领先的赛默飞世尔科技今天宣布,波士顿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识别出一种称作LRG的生物标志物,他们认为这将帮助医生更为准确而有效的诊断出儿童急性阑尾炎。该团队利用Thermo Scientific LTQ Orbitrap质谱仪进行研究,并发现了多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包括富亮氨酸α2糖蛋白(LRG)。  生物标志物就是生物指标,通常在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中检测到,它们可以揭示某个疾病的风险指标,某个疾病的存在或者说明疾病如何在人体内发展。另外,生物标志物除了用于临床前研究或临床诊断,还在某些疾病的早期治疗中起到重要的

    来源:赛默飞世尔

    时间:2009-12-21

  • Cellonis 干细胞创新技术-- 神经胶质瘤患者肿瘤消除

        应用生物技术公司 Cellonis 的创新干细胞技术,中国北京当地的一个研究/医疗小组成功消除了这名来自挪威的36岁神经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疗效表明激活的免疫系统可直接杀伤肿瘤干细胞和其子细胞。这种结合 Cellonis 创新技术的肿瘤综合治疗方法疗效令人惊异,同时,也提示 Cellonis 直接靶向肿瘤干细胞裂解产物从而提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抗原呈递效应可望成为今后的疫苗治疗方法。    Arve Johnsen,36岁,挪威人,妻子 Vanja 并有个一岁的女儿。2006年 Ar

    来源:美通社

    时间:2009-12-21

  •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发明一新技术 用头发检测吸毒

       香港科技大学16日表示,该校生物系主任詹华强教授研制成功一种利用头发检测人是否曾经吸毒的新技术,只需利用受检测人5至10根头发,便可查出此人在测试之前7天至3个月期间的吸毒时间、剂量和毒品种类。    詹华强表示,与香港常用的尿液取样测试的方法相比,这种新技术能够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尿液检测只能探测到一个人过去数日的吸毒情况,但不能追查更早的吸毒情况。此外,尿液样本需要专人收集,过程有一定程度上的尴尬;如果不是即时化验,则需要在低温下保存。    尿液测试的结果可能出现“假阳性”反应,因为试纸可能对某些西药或中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9-12-21


页次:308/491  共9808篇文章  
分页:[<<][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