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观察人体血液流动新方法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更好的方法来追踪人体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以前,有两种方法可供医生选择用于监控血管中的障碍物,但它们都各有局限性。第一种方法是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通过超声波来照射血液组织从而获得多普勒频移数据。该数据反映出了血液的流动,可以分辨出血液并计算血液的流动速度。不过,如果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够快,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便无法分辨血液和它周围的组织,这使得医生无法发现病人身上细小的血管。第二种方法是光声成像技术,通过使用红外线激光器照射血液,当血液吸收红外线之后,其温度会上升。加热效果很快就会扩展到全身,并形成一股压力波,医生可以从病人身体外部探测到这股波动。光声成像技术相较于开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能

    来源:L. Wang

    时间:2013-11-20

  • Nature子刊重大突破:首次制造出人类微型肾脏

    生物通报道  肾病是全球一个重大且尚未解决的健康问题。肾脏一旦受到疾病损伤就很难恢复功能,因此迫切需要更好地了解肾脏发育和生理学的知识。现在,由Salk生物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领导的一个研究人员小组,开发出了一个研究肾病的新型平台,为未来应用再生医学策略帮助恢复肾脏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第一次,Salk生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人类干细胞制造出了三维肾结构,为研究肾脏的发育和疾病以及发现靶向人类肾细胞的新药开辟了新途径。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11月17日的《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尽管今年夏天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干细胞构建出了肾细胞的前体细胞,但此次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19

  • 多种测序技术研究卵巢癌可塑性

    生物通报道:一项对卵巢癌中遗传突变的最新研究表明,在卵巢癌原发肿瘤和转移病灶中都存在一个前所未有水平的遗传变异。这项研究显示了干预治疗的新途径,表明多个疾病部位的取样和测序可能是有效的打靶治疗所必需的。这项研究发表在11月12日的Genome Research杂志上。卵巢癌是卵巢肿瘤的一种恶性肿瘤,是指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其中90%到95%为卵巢原发性的癌,另外5%到10%为其它部位原发的癌转移到卵巢。由于卵巢癌早期缺少症状,即使有症状也不特异,筛查的作用又有限,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因此,虽然卵巢癌的发病率低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但死亡率却超过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之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18

  • 纳米技术有望解决精子质量研究难题

      精子质量问题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精子体外存活时间短等特点,相关研究很难展开。英国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将纳米粒子作为精子的“外衣”,使其更易于进行研究。  英国牛津大学15日发表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领导的这个研究团队集合了生殖生物学、纳米科学和工程学等多领域的专家,旨在解决困扰医学界的精子研究问题,即克服精子体积小、形态特殊及体外难以存活等造成的研究不便。  新研究以猪的精子为对象,因其特性与人类精子十分相似。研究发现,纳米粒子“多孔氧化硅”可很好地依附于精子上,且其本身不影响精子的各项功能,而将纳米粒子中载入特定化合物,就可检测精子的相关指标。  研究人员解释说,纳米粒子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11-18

  • 新一代测序技术调查抽奖结果公布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情况,以便为您提供更全面、更有用的信息,生物通在金秋十月开展了新一代测序技术有奖调查。在短短两周的时间内,我们收到了254份有效问卷。在此非常感谢读者们的积极参与,现公布抽奖结果。电子邮箱工作单位ji**@chgc.sh.cn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ci**@xtbg.ac.cn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xue**@scut.edu.cn华南理工大学yaoxu19**@sina.com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fangcaiy**@gmail.co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iheng.t**@ribobio.com广州市锐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s**@geneti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15

  • 本科生挑战iPSCs技术

     “辅助基因通路的设计”、“降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ells)治疗疾病的致癌风险”,在近日结束的合成生物学顶尖赛事-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简称iGEM)全球总决赛上,中山大学的两支参赛队伍收获3座奖杯,而今年全亚洲的高校仅获得5项大奖。   在此次比赛中,SYSU-Software队以冠军身份获得软件类全球唯一的最高奖最佳软件项目奖,并斩获总决赛金牌,这是中山大学软件队继2012年获得总决赛两项单项奖之后,首次获得软件类最高奖。SYSU-China队获得最佳网页奖,并进入研究生组最终大奖角逐,获得全球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也是总决赛中亚洲区最好的成绩。   软件可模拟创造全新生

    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2013-11-15

  • 疫苗接种新方法或可预防多种流感病毒

      《自然—免疫学》介绍了一种可预防多种流感病毒的疫苗接种方法。流感病毒具有快速变异的特点,这使得病毒新变种能够不被已有疫苗产生的抗体识别出来。因而,当流感季节来临时,针对流感病毒的疫苗接种必不可少——虽然疫苗可能对新的病毒株没有作用而导致免疫预防出现潜在缺口。  Maureen McGargill等人发现,在一种以宿主酶mTOR为目标的药物Rapamycin存在的情况下,对H3N2已产生免疫的小鼠能够在面对H1N1、H5N1和最新的N7N9流感病毒时也产生保护性免疫。Rapamycin能够抑制针对H3N2病毒的高亲和性抗体的产生,并引发免疫记忆和针对保守型病毒序列的抗体反应。因此,利用Rap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3-11-15

  • 中科院Cell Death Dis:光遗传学技术破解癌症增殖机制

      近日,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下的国际学术期刊 Cell Death & Disease (2012 影响因子6.044;35/184 Cell Biology)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神经工程研究中心王立平及杨帆、屠洁、潘建青、罗慧莉等研究组成员的最新成果:光感基因调控技术抑制神经胶质瘤的生长增殖。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的2%-3%,其恶性程度及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传统的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方法等虽可以在一定程度抑制神经胶质瘤生长,但由于这些方法对胶质瘤细胞治疗无高度选择性且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3-11-14

  • 现代生物产业前沿关键技术高级研修班举办通知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理工大学根据国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要求,将于2013年11月20日在浙江理工大学举办“现代生物产业前沿关键技术”高级研修班,具体课程包括:《高通量技术在基因组与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策略与解决方案》,《高通量技术简介及其临床研究中的前景应用》,《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高通量技术在表观遗传研究中的应用》,《蛋白质组质谱分析及应用进展》等。届时,联川生物技术总监郎秋蕾博士将应邀主讲《高通量技术在表观遗传研究中的应用》。参加该研修班成员结束后可获得《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结业证书》。研修时间:11月20日研修地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3-11-14

  • 《自然—生物技术》PK《细胞研究》:阴性结果能否发表

    编者注:基因农业网曾在今年7月份发表文章《植物小RNA进入血液,惊世发现还是南柯一梦?》,介绍当前科学界对于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这项发现的评价,并在编者按中强调“即便这项研究结果真的成立,也不能证明食用转基因食品会在遗传学方面有某种特定的潜在危害”并做了解释,但此后反转人士及部分打着“科普”旗号的“专业人士”依然以此项研究作为转基因有着特殊危害的凭据。目前看来,这项研究疑点越来越大。事实上,如果张的发现仅止于目前结果,则其研究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有着巨大的矛盾冲突:假如其发现确凿的话,人类岂不是每天都在遭受跨物种小RNA的危害?人类进食植物果实已千万年,又是如何在跨物种小RNA冲击下维系繁衍至今的?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3-11-14

  • 我国引领全球制定细胞治疗技术标准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秘书长陈琳近日表示,中国为全球制定细胞治疗技术标准的努力已经获得可喜进展。 细胞和组织工程或再生医学领域中最权威杂志之一的《CellTransplantation》(英文版)最新一期发表了题为《中国神经修复细胞治疗临床应用推荐标准2012版》的文章,陈琳表示,这篇文章在国际重要杂志上发表,将推动和加快这一领域新技术的医学转化,将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临床细胞治疗技术标准化提供重要参考。在建立全球神经修复临床细胞治疗技术标准时,中国掌控规则制定权将具有锚定和主导作用。 目前,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将神经修复细胞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但迄今还没有具体实施技术标准,制定该技术标准已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11-14

  • 心脏扫描新技术可助预判心梗风险 准确率高达93%

    心肌梗塞是人类一大健康杀手。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心脏扫描新技术,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和高清图像检测心血管中的脂肪斑块,从而尽早发现可引发心梗的高风险因素。英国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11日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心脏动脉中的脂肪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是造成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如能尽早发现这些斑块,就有助于预防心梗发作。在新研究中,科研人员将两种放射性示踪剂注入一些心脏病患者的血液,然后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显示其心血管内脂肪斑块的高清图像,以此判断患者发生心梗的风险。这一新技术可准确发现心血管内的脂肪斑块并判断其破裂风险。据报告,该试验共有40名心脏病患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11-14

  • Nature Medicine:最新纤维化基因治疗方法

    生物通报道:纤维化(Fibrosis)是指在一个器官或组织为修复或反应过程而过度形成纤维结缔组织的自然过程。纤维化可发生于多种器官,主要病理改变为器官内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持续进展可致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减退,乃至衰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目前,包括圣路易斯大学的研究者在内的一个科学家团队,鉴定了一种新方法来干预导致纤维化的分子和细胞级联反应。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10日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展示了一种治疗纤维化疾病例如先天性肺纤维化和肝纤维化的潜在的新方法。这项研究以一种通路为目标,这种通路关闭纤维化的主要分子传递者——一种称为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13

  • 科学家用TALEN技术成功获得miRNAs基因敲除小鼠

    科学家发现,通过TALEN技术可以得到miRNAs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成功解决了过去在小鼠中很难进行小基因(small genes,如miRNAs)和含有重复序列基因敲除的难题。miRNAs是一类内生的、长约21-25nt的双链RNA分子,具有典型的发夹结构,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据推测,miRNAs调节着人类三分之一的基因。miRNAs存在多种形式,从最原始的pri-miRNA经过一次加工后成为pre-miRNA即microRNA前体,pre-miRNA再经过Dicer酶酶切后,成为成熟miRNA。miRNA通过与靶基因的mRNA特异结合,从而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在调控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生

    来源:斯丹赛

    时间:2013-11-12

  • 华人学者Nature子刊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  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工程师们的领导下,研究人员生成了来自单个大肠杆菌细胞以及人类大脑单个神经元的最完整基因组序列。采用一项新的单细胞基因组测序技术,他们在只有12纳升体积、充满液体的小孔中完成了基因组扩充,从而获得了这一突破性的成果。该项研究发表在11月10日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论文通讯作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Jacobs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系教授张坤(Kun Zhang,音译)说:“我们的初步数据表明,来自同一大脑的单个神经元具有不同的遗传组成。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观点,我们的方法将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详细地检测单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12

  • Nature子刊突破性发现:“垃圾”DNA 致病新故事

    生物通报道  科学家们利用全基因组分析新技术,第一次发现了一种遗传疾病的病因在于过去称之为“垃圾DNA”的区域。胰腺发育不良可导致婴儿生来没有脾脏,从而使得他们终身罹患糖尿病以及存在食物消化问题。在一项突破性遗传研究中,由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和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这一疾病的最常见病因是,基因组远端区域一个新发现的基因调控元件发生了突变,现在由于遗传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能够对其进行探索。在发表于11月10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的论文中,研究小组发现是基因组“暗物质”突变导致了这一疾病。基因组“暗物质”是指不包含基因的大部分DNA区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12

  • Nature Biotechnology报道最新基因组组装方法

    生物通报道: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报道了一种新的基因组组装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染色质相互作用,在染色体规模上进行从头基因组组装。这种方法在提高快速经济组装基因组的质量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被证实能够沿着整个染色体使DNA测序信息快速的分配、排列和确定方向。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基因组组装方法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障碍,促进快速、低成本且精确的de novo基因组组装方法。这项研究成果表明,这种新方法收集的数据也能够验证癌症中的某种染色体异常。这项研究进展,由华盛顿大学基因组科学副教授Jay Shendure医生带领的几个科学家们,发表在11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11

  • 密苏里大学发现胰腺癌最新诊断方法

    生物通报道:来自密苏里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更加精确的诊断胰腺癌的实验室方法。在美国,胰腺癌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根据国家癌症研究所估计,在美国每年有超过38000人死于这种疾病,在五年内,它将杀死患有这种疾病的人中的94%。“胰腺癌很难被诊断,这是因为,健康组织、癌组织和不规则或可疑组织的区别仅存在细微的差异,”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和解剖学系的教授和主席Lester Layfield医生说。“我们的目的是找到一种更精确和可重复的诊断方法。”因为胰腺在人体中的位置,所以现在还没有一种常规的筛选方法——例如针对乳腺癌的乳房X线照相术——用来检测胰腺癌。如果医生怀疑一位患者可能患有胰腺癌,需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11

  • 中国科学家领衔的银屑病研究获新突破,“罕见突变”影响或有限

    目前,主流假说普遍认为在人群中频率较低的罕见突变与复杂性遗传疾病的发生有着莫大关系,但是此假说却没能在来自安徽医科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进行的21,309名中国银屑病患者和对照的目标区域基因测序研究中得到验证。这意味着罕见突变对银屑病的影响可能很有限。最新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累及人群较广,目前尚缺乏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银屑病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发病,尤以15~35岁年龄段为甚。其发病机制也比较复杂,虽然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大量与银屑病关联的常见突变(>5%的等位基因频率),但只能解释部分遗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3-11-11

  • 新技术有望暂停死亡过程数小时内实现复苏

    医学专家称,生命复苏领域的科学发展已经可以使人在心脏停止跳动数小时之后“复活”过来——即使他们已经被宣布死亡。“从历史上,当一个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无论再从什么角度考虑,他们就是死了,”纽约州立大学危重病急救医学助理教授萨姆·帕尼亚(Sam Parnia)说,“你对此无能为力。”然而,在揭示细胞层次上的死亡机制谜题时,科学家已经知道死亡并不是发生在某一时刻,而是一个过程。事实上,细胞是在一个人死亡——依照我们目前对死亡的定义——之后才开始其死亡过程的。帕尼亚说,这一过程“能持续数小时时间,而我们具有扭转它的潜在能力。”死亡的过程科学家曾经认为,在心脏停止向身体供血数分钟之后,由于脑细胞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13-11-11


页次:207/491  共9806篇文章  
分页:[<<][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