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Nature Methods发布肿瘤综合检测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癌症是瑞士的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许多原因导致了在尖端医学时代仍然难以治愈这一疾病(延伸阅读:Nature:攻击扩散癌细胞的新策略 )。例如,肿瘤有可能是由不同的肿瘤细胞亚群所构成,每个细胞亚群具有自身的特性,对治疗产生差异性的反应。并且,体内的癌细胞和健康细胞彼此通讯及互作。而随后肿瘤如何形成以及是否形成转移灶则取决于肿瘤细胞从环境中接收到的信号。 现在苏黎世大学分子生命科学研究所Bernd Bodenmiller教授研究小组,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医院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成功综合分析和显影了来自患者样本的肿瘤细胞。这一有前景的方法现在发布在《自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05

  • 闵玮博士Nature Methods发布活细胞生物分子成像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朝科学界的一个长期目标:以最小的干扰显影活生物系统中的生物小分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发表于3月2日《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化学系助理教授闵玮(Wei Min)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通用方法,可成像如小分子药物和核酸、氨基酸、脂类等广谱生物小分子,确定它们的定位以及在细胞内的功能机制。当在复杂和神秘的细胞中研究一种分子的生物功能之时,研究人员通常会用荧光团——当受到光照时会发光的一种分子来标记目的分子。利用研究实验室中常见的荧光显微镜,可以高精确度定位并追踪荧光团标记的分子。1994年,发明了可在活细胞和动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04

  • Nature子刊:新型3D微凝胶细胞培养技术

    生物通报道:在2014年2月25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令人兴奋的新型数字化微流体平台,可产生三维化的细胞培养物。这种工具可让我们更经济合算地在三维微凝胶中研究细胞,可能是未来个性化医疗应用的关键。    本文的第一作者Irwin A. Eydelnant最近刚刚从多伦多大学生物材料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IBBME,Institute of Biomaterials & Biomedical Engineering)博士毕业,他指出:“我们已经知道,微环境对细胞命运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04

  • 科学家发现获取肝细胞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在最新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通过表达三个肝脏转录因子,可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转变为肝细胞。这项获得人类肝细胞的方法,向最终实现肝细胞治疗、生物人工肝等领域前进了一大步。2月28日,《细胞—干细胞》在线发表了该成果。 中国被称为“肝炎大国”。但肝脏供体的缺乏严重阻碍了肝脏移植治疗的应用。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等新型治疗手段也依然面临着肝细胞缺乏的问题。因此发展新的方法生产人肝细胞已经迫在眉睫。 2011年,惠利健研究组成功将小鼠皮肤细胞转变为肝细胞,相关研究在《自然》上发表,并获得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但他们发现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4-03-04

  • 英“一父两母”技术接近实用 法案最早年底实施

    英国卫生部公布一项草案,就“一父两母”人工授精技术的具体操作规范展开公众咨询,咨询的议题并不是这项新技术要不要实施,而是如何实施。如果进展顺利,相关法案将最早于今年年底实施。“一父两母”人工授精技术由英国研究人员于2010年首次公布。它有望阻止线粒体遗传疾病。比如,查出一名女性存在线粒体缺陷,研究人员可将其卵子中的细胞核取出,然后将这个细胞核植入一名线粒体健康女性捐赠的、已取出细胞核的卵子中,让这个卵子与精子结合为拥有健康线粒体的受精卵。线粒体是独立于细胞核的细胞器,拥有自己的遗传物质,并且只通过母亲遗传。英国每200名新生儿中就会有一人患与线粒体缺陷相关的疾病,如肌肉无力、肠道功能紊乱和心脏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3-04

  • 创新光控技术对抗癌症

    生物通报道: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Jonsson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创新性抗癌技术,能利用定制设计的携带化疗药物的纳米颗粒,直接靶向癌细胞,然后通过一种双光子激光激发释放。这项研究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化学教授Jeffrey Zink,以及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教授Fuyu Tamanoi联合完成,研究结果公布在2月20日的Small杂志在线版上。这一光控药物释放技术之所以能用于治疗癌症,是因为这种技术能指导医师精确掌控药物在何时,于何地释放药物。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准确传递和释放化疗药物,令它们只靶向癌细胞,而不是周围的健康组织,十分重要,因为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3-03

  • 两院士获湖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科学网 周小果 成舸报道) 2月26日,湖南省隆重颁发2013年度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尹泽勇、中南大学教授何继善等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获此殊荣。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省长杜家豪为获奖者颁奖。 尹泽勇院士带领科技队伍,数十年来奋勇攻关,在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直升机传动系统研制及航空发动机强度的学科发展上取得多项开创性成果。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型设计定型并批量交付使用的涡扇发动机、我国第一型完全自主研制的涡轴发动机,并主持开展了我国第一型大型客机发动机验证机研制,为我国迈入航空发动机强国打下了基础。 何继善院士长期致力于勘探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4-03-03

  • Science突破性成果:鸟瞰细胞RNA

    生物通报道  如同在房地产中一样,在生物学中位置也很重要。活化基因的mRNAs战略性定位在整个活体组织中,它们的位置往往帮助调控了细胞和组织的生长及发育方式。然而为了同时分析许多的mRNAs,科学学家们不得不将细胞碾磨成浆,这使得他们没有好的办法精确确定这些mRNAs在细胞内的定位。现在,哈佛大学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和哈佛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与Allen脑科学研究所展开协作开发了一种新方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在完整细胞中同时确定数以千计mRNAs和其他类型RNAs的定位——测定碱基序列来鉴别它们,并揭示出它们在做什么。研究人员将这种方法命名为荧光原位RNA测序(FISSEQ),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2-28

  • 从表观遗传组到转录组—高通量技术在科研/临床中的应用策略与解决方案

    一、LncRNA研究利器——Arraystar第三代LncRNA芯片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创新平台,研究利器:美国Arraystar公司第三代LncRNA芯片及相关检测工具• 行业领袖,硕果累累:发表文章最多的LncRNA研究平台---Arraystar经典案例剖析• 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课题设计,高通量芯片检测,到数据分析筛选与整合二、microRNA研究一站式解决方案——生物标记物筛选与功能研究• 一流平台,一站式服务:一站式研究microRNA的完整平台与应用实例• 分子标志物筛选:microRNA分子标志物筛选方案、模型建立与筛

    来源:康成生物

    时间:2014-02-28

  • 华人学者Nature子刊发布细胞重编程突破性成果

    生物通报道  没有采用移植干细胞的方法来补充失去的细胞,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活体哺乳动物大脑和脊髓中生成了新的神经细胞。尽管研究表明,有一天或许能够再生出来自人体自身细胞的神经元,以修复外伤性脑损伤、脊髓损伤或是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一类的疾病,研究人员认为,现在断定这些初步研究中生成的神经元是否能够促成功能改善(未来研究工作的一个目标)还为时过早。脊髓损伤可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元丧失以及瘢痕形成,最终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受损。科学家们希望再生细胞能够成为修复损伤的一条途径,但成人脊髓生成新神经元的能力有限。生物医学科学家们曾采用移植干细胞的方法来补充神经元,但却面临着其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2-27

  • 中医药ISO标准实现零的突破

    2月2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正式通过并出版《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标准。该标准是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发布的首个ISO国际标准,实现了中医药ISO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国际标准化组织,现有161个成员(国家/地区),有“技术领域联合国”之称。我国于2009年向ISO提出成立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申请,并于同年获得通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有33个成员国,主要从事中药原药材与传统炮制规范、中药制成品、中医医疗设备、中医药术语和信息等中医药领域的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方面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2-27

  • 新技术动态追踪mRNA的代谢

    每天,人体都会产生新的细胞,以促进生长和维持生命。细胞周期可确保真核生物的发育和生存。为了让这一过程成功,数百个mRNA需要以时间特异的方式合成和降解。不过,测定这些变化十分困难,因为大部分技术都会扰乱细胞的代谢,明显改变其转录行为。2011年,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的生化学家Patrick Cramer及其同事引入了一种新技术来测定mRNA的合成和衰变。这种技术被称为动态转录组分析(DTA)。它结合了代谢RNA标记和动力学模型,让研究人员能够高灵敏度地追踪酵母细胞中mRNA的变化,从而实现mRNA代谢的监控,以及它如何被基因系统动态调节。Cramer认为,一个主要的好处是,它是一种非扰动的方法,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2-26

  • PNAS开发新型癌症试纸诊断技术

    生物通报道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癌症发病率急剧攀升,目前占据了全世界70%的癌症死亡率。早期检测证实可以改善预后,但发达国家所采用的一些筛查方法,例如乳房X光检查和结肠镜检查术,因太过昂贵而无法应用于具有很少医疗设施的环境中。为了缩小这一差距,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开发了一种简单、廉价的试纸检测,有可能提高诊断率帮助人们及早得到治疗。这一诊断方法的作用原理很像妊娠检测,其基于尿液样本,可在几分钟内揭示个体是否罹患癌症。这种方法已帮助检测了一些传染病,新技术采用相同的策略实现了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检测。由麻绳理工学院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Sangeeta Bhatia开发的这项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2-26

  • 俄开发出诊断早期癌症技术 1分钟可出结果

    科技日报讯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热物理研究所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通过激光纳米技术诊断早期癌症的新方法,从采样到分析完成仅需1分钟,且不需要对病人进行穿刺,十分简便易行,准确率可达85%以上。该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梅列京介绍,现有的诊断方法是根据血液中的血红细胞沉降率间接测量与癌症相关蛋白质的流体动力学半径,初步确定受检者是否患有癌症。研究人员发现,由于纳米粒子可以在不同液体间自由循环,借助激光光谱仪测量尿液中相关纳米粒子半径,可为诊断癌症提供依据。梅列京说:“我们已经研制出专门的激光光谱仪,用于测量尿样中的纳米颗粒。经过充分的试验论证,我们确定了这些颗粒的正常半径范围,如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2-26

  • 知名华人干细胞科学家Nature发布突破性成果

    生物通报道  再生医学的力量使得科学家们现在能够将皮肤细胞转化为与心脏细胞、胰腺细胞甚至神经元非常相似的细胞(立即索取人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的详细资料)。然而,事实证明拯救生命疗法的重要前提条件:获得完全成熟的细胞生成方法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现在,来自Gladstone研究所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科学家们取得了一项重大的突破:他们发现了一种方法可将皮肤细胞转化为成熟的、全功能的肝细胞,甚至在移植到模拟肝衰竭的实验室遗传修饰动物体内后也能自身旺盛生长。在以往的肝细胞重编程研究中,科学家们很难获得在移植之后存活并生成肝组织的干细胞源性肝细胞。现在Gladstone-UC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2-25

  • Nature找到致命性脑癌治疗方法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多伦多大学实验医学和病理学(LMP)系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有效地靶向以往难以治疗的儿童脑癌形式:室管膜瘤(ependymoma)。Michael Taylor教授、主要作者Stephen Mack以及共同作者Peter Dirks教授将这些创新性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他们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是这种癌症的主要原因,一些获得FDA批准的药物可以靶向这一机制。DNA密码可比作是一个长度为30亿个碱基的指令集,指导细胞该如何运作。在这个比喻里,大多数的癌症都是由于单词拼写错误:一些单词被添加或删除,或是书中的某些章节整个被添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2-24

  • 罗氏序列捕获技术用于电子医疗档案中药物基因组数据的生成

    美国梅奥诊所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综合医学中心,在美国拥有多家诊所、自己的医学院以及数千名临床专家和科学家。最近美国梅奥诊所在其医学期刊中发表了一篇文献1,介绍正在进行的一个以药物基因信息指导个性用药的项目,该项目也是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支持的一个个性化用药研究项目(The Right Drug, Right Dose, Right Time-Using Genomic Data to Individualize Treatment Protocol) 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这个项目中,梅奥诊所的科研人员首先通过统计学模型,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6种慢性病记录,从病人数据库中选出了在三年内有

    来源:罗氏诊断

    时间:2014-02-24

  • 新生代技术令小鼠重见光明

    生物通报道:科学家们在视杆和视锥受损的失明小鼠中,利用一种可见光激活的小分子,给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赋予了感光能力。文章于二月十九日发表在Cell旗下的neuron杂志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ichard Kramer和同事,使用一种被称为DENAQ的小分子,令失明小鼠恢复了视力。这种小分子可以在光学刺激下改变构象,成为一种光敏开关(photoswitch)。在健康小鼠中,视觉是特定感光细胞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结果。这些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负责感知光线,并将视觉信息传递给RGC,随后由RGC与大脑进行通讯。视杆和视锥退化会导致失明(例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2-21

  • 新技术能进入活细胞取样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CSC)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机器人式的“纳米生物间谍”系统,能从单个活细胞内提取出微量样本,进行RNA或DNA测序,而不会杀死细胞。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单细胞“纳米生物间谍”技术是一种了解活细胞内部动态过程的有力工具。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化学协会《纳米》杂志上。 “我们能从活细胞中拿走一个‘生物间谍’,再把它送回该细胞,在几天内这样重复多次而不会杀死细胞。如果用其他技术,你不得不牺牲这个细胞才能分析它。”该生物传感与生物电技术小组负责人、UCSC巴斯金工程学院生物分子工程教授内德·波曼德说。 “纳米生物间谍”平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2-21

  • 新技术可将癌细胞“钓”出大脑

    外媒称,医生们公布了一项全新的脑肿瘤疗法——一种细小的钓竿。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月18日报道,这项技术利用纳米纤维将肿瘤细胞“拖”出大脑,借助与癌细胞扩散相同的原理将这种细胞“引诱”出来。专家说,这项技术能够有效治疗最具攻击性的恶性肿瘤——成胶质细胞瘤。据报道,令成胶质细胞瘤难以治愈的一个因素是,来自肿瘤的恶性细胞能够沿着神经纤维和血管入侵新的“领地”,进而扩散到整个大脑。 现在,研究人员掌握了如何拦截这种“迁移”机制的技术,他们利用一种比人类头发丝还细的纳米纤维薄膜将肿瘤细胞“引诱”出来,从而治疗癌症。报道援引首席研究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埃默里大学华莱士·库尔特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拉维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02-21


页次:201/491  共9806篇文章  
分页:[<<][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