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非农村地区不同 HIV 感染状况母婴的婴儿喂养实践差异及相关因素研究:对优化母乳喂养策略的启示
在全球范围内,HIV 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公共卫生领域。据估计,2022 年全球有 3900 万人感染 HIV,其中 150 万是 0 - 14 岁的儿童,且大部分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南非作为 HIV 重灾区,儿童 HIV 感染情况严峻,2018 年和 2022 年分别有 26 万和 23 万 0 - 14 岁儿童感染 HIV 。在孕期和产后,女性感染 HIV 的风险较高,这也增加了母婴垂直传播(VHT)的风险。虽然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有益,但在 HIV 暴露的情况下,减少母乳喂养期间的 VHT 进展缓慢,这给南非实现 WHO 设定的 VHT 目标带来了挑战。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母乳喂养实践情
来源:International Breastfeeding Journal 2.9
时间:2025-04-03
-
胫骨旋转对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关键意义与突破:欧洲膝关节学会(EKS)的德尔菲共识解读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胫骨组件的旋转对线对于确保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的最佳功能至关重要。合适的对线能将胫股关节不匹配和髌股关节不稳定的风险降至最低,否则可能会导致关节应力增加和运动学受损。传统上,胫骨结节轴(TTA)一直是对线的主要标志。然而,最近对膝关节三维解剖结构的深入了解揭示了 TTA 定位存在显著差异,这对其可靠性提出了挑战。本研究采用德尔菲共识方法,召集欧洲膝关节学会(EKS)的专家,以解决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胫骨旋转对线的关键问题。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在三个主要方面达成了高度共识:(1)最佳对线应瞄准胫骨前后轴与股骨屈伸轴的垂直度,以及胫骨结节相对于股骨滑车的精确
来源: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 2.0
时间:2025-04-03
-
横断睾丸异位伴持续性苗勒管综合征病例研究:为罕见疾病诊疗提供新视角
横断睾丸异位(TTE)是异位睾丸的一种变体,表现为两侧睾丸位于同一个阴囊内。持续性苗勒管综合征(PMDS)是一种先天性异常,其特征是男性体内保留苗勒管残余。TTE 是 PMDS 的一个典型临床发现。本病例报告描述了一名 50 多岁的患者,基于 TTE 表现和提示苗勒管残余的盆腔结构被诊断为 PMDS。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左侧阴囊内左侧睾丸正常。在左侧睾丸后方发现软组织,由双侧髂内动脉分支供血。此外,在左侧盆腔观察到棒状结构,与左侧阴囊内软组织相连。右侧睾丸增大且扭转,位于左侧阴囊的上方。一条索状结构从异位的右侧睾丸一直延伸到右侧腹股沟区。手术结果显示左侧睾丸正常,右
来源:Abdominal Radiology 2.3
时间:2025-04-03
-
综述:脾脏成像与非血管介入:何时对脾脏进行干预以及如何安全操作
### 脾脏成像与非血管介入的发展背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针对脾脏的横断面介入放射学(Cross - sectional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CSIR)取得了显著进展。以往,人们认为 CT 和超声引导下的脾脏相关操作存在较高风险,但现代数据表明,在临床适宜的情况下,这些操作的安全性超出了以往的认知,使得活检和引流等操作成为可能。脾脏病变的影像评估与决策在进行任何脾脏介入操作之前,对脾脏病变进行细致的影像评估至关重要。这一评估的目的在于准确区分明确的良性病变,即那些无需干预的 “勿触” 病变,以及具有可疑特征、可能需要活检的病变。准确识别这些病变对于后续决策的制定起着
来源:Abdominal Radiology 2.3
时间:2025-04-03
-
轮虫纲表皮与管状结构的超微结构研究:Limnias属两种固着物种的适应性特征与分类学意义
在微观水生生物的世界里,轮虫(Rotifera)因其独特的形态和生态策略始终吸引着研究者。其中,固着生活的Gnesiotrocha类群通过特化的附着器官和管状结构实现了从自由游动幼虫到终生固着成体的神奇转变。然而,学界对这类生物表皮超微结构的认知仍存在显著空白——既往研究多聚焦于自由生活种类,且缺乏不同体区的系统比较。更关键的是,附着器官和管状结构这两种固着生活的"核心装备",其超微构造细节长期未被揭示。这些知识缺口不仅限制了对轮虫适应性进化的理解,也阻碍了基于微观结构的分类学研究。为破解这些难题,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的研究团队Vicente Franch-Meneu和Luis Miguel P
来源:Zoomorphology 1.1
时间:2025-04-03
-
从内生尖孢镰刀菌转录组挖掘新型 γ 分体病毒:开启真菌病毒研究新视野
新一代测序(NG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得从公共领域的转录组数据集中识别病毒变得更加普遍。在此,研究人员从内生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中鉴定出一种新型双链 RNA(dsRNA)真菌病毒的完整编码基因组序列,该病毒属于 γ 分体病毒属(Gammapartitivirus),并提议将其命名为尖孢镰刀菌分体病毒 2(Fusarium oxysporum partitivirus 2)。它具有双节段单顺反子基因组,双链 RNA 1 长度为 1742 bp,双链 RNA 2 长度为 1421 bp。双链 RNA 1 和双链 RNA 2 分别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ORF),编码 53
来源:VirusDisease
时间:2025-04-03
-
探索多核苷酸序列中组合与生物功能对称性:解锁生命遗传密码的新视角
本文探讨了多核苷酸序列的各种对称性以及用代数方法描述它们的方式。在描述方法中,主要关注半群理论(特别是群理论)的应用。为了便于研究,所有对称性被分为不同类型。组合对称性(Combinatorial symmetry),主要与子序列中相同核苷酸排列的显性和隐性周期性有关。上述内容被推广到颜色对称性(color symmetry)的情况,即不同类型的核苷酸或它们的组合在移位时可以相互转化。此外还有分形对称性(Fractal symmetry)。生物功能对称性(Biofunctional symmetry)意味着存在不同性质(和大小)的序列因子,这些因子仅因在链中的生物学等价性就可以互换位置。文章还
来源:Theory in Biosciences 1.3
时间:2025-04-03
-
推动城市可持续转型与区域振兴:莱比锡城市生物经济蓝图研究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议题。传统线性经济模式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而生物经济(Bioeconomy)作为替代方案,通过利用可再生生物资源推动经济系统转型,被寄予厚望。然而,现有研究多聚焦国家层面战略,对城市尺度的生物经济转型机制认识不足,特别是资源型城市如何通过生物经济实现"双转型"——既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又带动周边区域振兴,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德国莱比锡大学联合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的Christin Boldt和Daniela Thrän团队在《Urban Transformations》发表研究,以德国增长最快的城市莱比锡为案例,探索建立"城市
来源:Urban Transformations
时间:2025-04-03
-
血管外科手术效率之思:探寻合理医疗价值评估路径
在医疗领域,时常会出现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就像在血管外科中,一些本已被弃用的旧手术方法,只因新设备的出现又被重新启用;还有些时候,新设备能做到的事,其他手段也能达成,却只因能获取更高的相对权重(RG)、病例组合(CM)点数或更多的评估关系(BWR)点数,便备受青睐。这种情况下,医疗效率的真正内涵被忽视。当前医疗系统在衡量效率时,常以 CM 点数等指标来判断,却未充分考虑成本因素,这使得高成本、高资源消耗但可能并非最有效的医疗操作得到鼓励,而高效且经济的操作反而不受重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探寻更合理的医疗价值评估路径,来自德国汉堡 Asklepios Klinik Altona 血管与血管内
来源:Gefässchirurgie 0.4
时间:2025-04-03
-
隐匿的健康杀手: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AVK)的深度剖析与研究意义
在健康领域,心血管疾病多年来一直稳居德国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死亡原因统计的前列。然而,有一种同样严重的疾病却在人们的视线中 “隐身”,它就是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VK)。全球约有 23.7 亿人受其影响,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在德国乃至全球急剧增加,与 PAVK 相关的糖尿病足综合征等血管并发症也愈发常见。但奇怪的是,在死亡原因统计里,PAVK 却鲜少被提及。从实际情况来看,PAVK 的危害不容小觑。间歇性跛行患者在首次治疗后的 5 年内,截肢或死亡的比例因风险状况不同,在 13% - 50% 之间;而慢性肢体威胁性
来源:Gefässchirurgie 0.4
时间:2025-04-03
-
复苏室多发和 / 或重伤患者成像策略:新证据与共识引领创伤诊疗新方向
在医疗领域,创伤患者的救治一直是挑战重重。对于多发和 / 或重伤患者而言,快速、精准的诊断成像在复苏室的救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过去 15 年多来,全身计算机断层扫描(Whole-body Computed Tomography,WBCT)虽已在重伤患者的初始管理中广泛应用,但它也存在时间消耗等问题 ,尤其是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同时,超声检查在检测即刻危及生命的损伤方面虽有一定作用,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差异,且结果难以记录和重现。传统的胸部和骨盆 X 线检查在诊断准确性上也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成像策略,来自多个国家和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and Emergency Surgery 1.9
时间:2025-04-03
-
视觉生物反馈(IOPI)与听觉反馈对健康老年人用力吞咽时口底肌肉激活及口腔压力的影响及意义
用力吞咽(ES)是因舌根回缩减少导致吞咽困难患者很有前景的锻炼选择。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证实连续多组进行 ES 时运动生理学如何变化的研究有限。本研究旨在确定使用爱荷华口腔功能仪(IOPI)的视觉生物反馈对 ES 锻炼期间口底(FOM)肌肉活动和口腔吞咽压力的影响。45 名健康老年人(平均年龄 76.1±4.48 岁)参与了这项有两种条件的随机交叉研究。在使用 IOPI 的视觉生物反馈条件下,参与者会看到一个对应于基线测量时口腔后部舌头最大等长压力 80% 的值,并被要求在进行 ES 时超过该目标值。在无反馈条件下,IOPI 屏幕被遮挡,以确保不提供 ES 期间的吞咽压力信息。在生物反馈条件下
来源:Dysphagia 2.2
时间:2025-04-03
-
用金合欢种子粕替代大豆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胴体性状的影响:开拓家禽饲料新方向
在埃塞俄比亚,家禽养殖是增加动物蛋白消费的重要途径,鸡肉和鸡蛋是优质且廉价的动物蛋白来源。然而,家禽饲料成本不断攀升,这主要是因为饲料原料如玉米和大豆,既用于家禽饲养又供人类食用,导致资源竞争激烈,价格上涨。传统的家禽饲料蛋白源大豆,虽然营养丰富,但也存在供应不足和价格昂贵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一困境,寻找可替代大豆的饲料原料迫在眉睫。来自埃塞俄比亚哈瓦萨大学动物与牧场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 Kefyalew Berihun Reda 和 Zebna Yirdaw Mengesha,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Discover Animals》杂志上。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方法。在
来源:Discover Animals
时间:2025-04-03
-
马里玉米生产新突破:微剂量施肥与机械化协同提升产量、效益并减负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农业生产一直是保障民生、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中,玉米作为一种在半干旱地区极具潜力的作物,为西非的粮食供应和农业经济增长带来了希望。然而,在马里的玉米种植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施肥方式由于肥料获取困难和资金限制,很多农民无法按照推荐剂量施肥,导致玉米产量难以提升。同时,播种和施肥的人工操作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还难以保证种植的及时性,在气候多变的情况下,这无疑增加了种植风险。为了突破这些困境,来自挪威生命科学大学(Norwegian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NMBU)和马里农村经济研究所(Insitute D’Economie Rur
来源:Discover Agriculture
时间:2025-04-03
-
海洋变暖下,亲代珊瑚异养如何影响子代命运:关乎珊瑚种群存亡的关键探究
在广袤神秘的海洋世界里,珊瑚如同绚丽的海底精灵,构建起缤纷多彩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海洋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海洋变暖带来的热应激、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数量的减少,让珊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以往研究表明,共生珊瑚可通过自养(借助与光合微生物的共生)和异养(摄食颗粒有机物和浮游生物)两种方式获取营养。其中,异养在增强珊瑚对海洋变暖等压力的抵御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异养如何影响珊瑚繁殖,这一关键问题却长期处于未知状态。而珊瑚繁殖对于种群的延续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因此,深入探究异养与珊瑚繁殖之间的关系迫在眉睫。巴塞罗那大学(Universitat de
来源:Coral Reefs 2.7
时间:2025-04-03
-
从 “Umwelt”、“affordance” 等概念探究前语言感知与认知:多维度融合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通过探讨四个关键概念:“环境界”(Umwelt,雅各布・冯・于克斯屈尔提出)、“可供性”(affordance,詹姆斯・J・吉布森提出)、“符号过程”(semiosis,查尔斯・S・皮尔斯提出)和 “知识”(knowledge,卡尔・R・波普尔提出),来研究前语言感知及其认知条件。这些理论方法都涉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关系,研究认为它们的领域相互限定。“环境界” 聚焦生物主观且特定物种的世界,强调可用生理编码机制描述的感知和行为能力;“可供性” 突出环境中特定生物所固有的客观功能可能性;“符号过程” 涵盖非编码(因而属于种内)的关联,与心理学习能力相关;“知识” 由在认知变异(生理或心理层
来源:Biosemiotics 2.1
时间:2025-04-03
-
符号-物质主义:迈向文化科学的跨学科探索
文化研究领域长期存在普遍性(nomothetic)与特殊性(idiographic)方法论的张力,后现代人类学对普遍性命题的质疑更使这一争议持续发酵。传统文化唯物主义虽主张通过物质基础理解人类认知、行为与社会文化,但实证研究揭示物质条件与观念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双重影响使其面临应用困境。基于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提出的三世界模型——包含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研究者发现该框架能有效解释社会文化变迁的递归机制,从而弥合唯物主义与观念论的鸿沟。由此诞生的"符号-物质主义(Semio-Materialism)"新范式,创造性融合了人类学符号学(anthropological
来源:Biosemiotics 2.1
时间:2025-04-03
-
InflaMix 模型:预测非霍奇金淋巴瘤 CAR-T 治疗结局的炎症生物标志物新利器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疗法给 NHL 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事件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 。然而,CAR-T 治疗失败仍是临床面临的严峻挑战,超过 50% 的大 B 细胞淋巴瘤(Large B cell lymphoma,LBCL)患者在接受 CAR-T 治疗后的 6 个月内会出现疾病复发
来源:Nature Medicine 58.7
时间:2025-04-02
-
Nature突破性时刻:30年来首个全新抗生素!
近30年来,市场上从未出现过全新类型的抗生素,但由于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发现,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由著名研究员Gerry Wright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一种强有力的候选者,它可以挑战地球上一些最耐药的细菌。这种名为lariocidin的新分子让人惊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5年3月26日的《自然》杂志上。随着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进化出抵抗现有药物的新方法,这类全新抗生素的发现满足了对新型抗菌药物的迫切需求。据世界卫生组织称,这种现象被称为抗菌素耐药性(AMR),它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威胁之一。Wright解释说:“随着细菌对它们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我们的旧药物正变得越来越无
-
Nature:一种可以在皮肤中产生防御“盾牌”的免疫细胞
由Andrés Hidalgo博士领导的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皮肤中有一种特殊的中性粒细胞,它能产生细胞外基质,帮助维持皮肤的抵抗力和完整性。这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不仅针对病原体,还能从物理上加强皮肤,防止病原体进入人体。中性粒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循环免疫细胞。新研究中描述的特殊中性粒细胞遍布皮肤,在那里它们产生胶原蛋白和其他增强皮肤屏障的基质蛋白。这一发现拓宽了人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并可能为治疗皮肤病、炎症、糖尿病和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带来新的策略。虽然中性粒细胞以其杀灭微生物的特性而闻名,但这项新研究揭示了这些细胞在表皮下细胞外基质的产生和重塑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