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生态环保
  • 入侵蜥蜴的繁荣

    生物通报道:当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地方时,它们必须面对一个陌生的、具有有限基因库的环境,这在理论上使得它们很难生存下去。然而许多侵入者却逐渐繁荣起来。一项对一种热带蜥蜴的研究将有助于解释这个矛盾,并且研究表明多次登陆(同类物种多次入侵同一地点)能帮助入侵者保持遗传上的多样性和适应能力。相关文章发表在9月9日的Nature上。从加勒比海最初活动区域开始,棕色变色龙(Anolis sagrei)从古巴迁移到了佛罗里达,然后再到夏威夷和台湾。华盛顿大学的Jason Kolbe和同事检测了世界范围内的变色龙的线粒体DNA以研究它们的多样性。古巴的每种本地蜥蜴种群在遗传上都有明显的区别。但是迁出的动物的

    来源:

    时间:2004-09-10

  • 哺乳动物与昆虫的免疫系统源于同宗

    新华社 法国专家最近发现,昆虫免疫系统中的一种关键物质在哺乳动物免疫系统中同样存在,这说明两种生物的免疫系统是同宗的,很可能来自于5亿多年前的共同祖先。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科学家阿兰·樊尚等人在新一期《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论文指出,果蝇幼虫体内免疫系统可以抵御胡蜂(一种昆虫)的寄生型卵。当胡蜂的卵刚刚出现在果蝇幼虫身上后,果蝇幼虫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调动淋巴腺中的一种淋巴细胞,迅速识别和摧毁“来犯者”。进一步观察后专家发现,一种名为环蛋白(COL)的物质控制着这种特殊淋巴细胞的生成。如果抑制这种蛋白,果蝇幼虫肌体便无法抵御“来犯之敌”。   专家指出,这种环蛋白与哺乳动物体内的EBF蛋白近乎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09-10

  • 退耕还林工程:5年造林2.88亿亩

    新华社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5年来,国家已投入751亿元,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任务2.88亿亩,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日前在此间召开的全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各地区要调整退耕还林工作思路,将重点转移到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上来。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土地荒漠化面积26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7%。退耕还林已经使先期开展的地区林草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减轻,但是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志宝介绍,退耕还林速度放缓,主要是巩固成果的任务非常艰巨,而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09-10

  • 我国最大森林动物园10日试开园

    新华社 我国最大的森林动物园--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将于9月10日试开园,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物将在这里与游客见面。   据了解,位于阿城鸽子洞的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占地面积848公顷、总投资2.32亿元,是目前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森林动物园。园内有白虎、猎豹、非洲象、北极熊、企鹅、大熊猫、犀牛、河马、驼羊等各类动物240种5800只(头),设置了动物表演、猛兽散放、水禽、科研繁育等12个功能区,共39个景点,此外还修建了3条登山石阶和多处观光平台,供游客享受"森林浴"。为方便游人观赏,动物园所有的动物馆舍都设有参观廊道,使游客在寒冬中也能欣赏到热带动物表演。此外,在草食动物散放区,设计了国内独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09-10

  • 广西来宾发现大面积野生稻

    新华社 广西来宾市石牙乡朝南村近日发现大面积野生稻,据初步估算,野生稻群总面积约300亩。   中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杨庆文博士等一行4人考察后认为,在朝南村发现这样大面积、比较连片、遭受人类活动影响小,长势良好的野生稻种群,实属难得。   野生稻是现代栽培稻的始祖,蕴含着栽培稻没有的耐寒抗旱、抗病虫害等优良基因,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   近十几年来,我国水稻专家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数十个杂交水稻品种,其中有10多个品种被全国大面积推广。   从全国野生稻普查至今的22年,野生稻的天然居群已大量消失,残存的居群也处于不断萎缩中。现存仅为上世纪80年代初普查时的60%普通野生稻已被确定为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09-07

  • 药用是导致我国动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中药材GAP促进会副会长陈士林博士今日在此间表示,药用是导致我国动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   陈士林说,我国共有169种药用植物被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濒危动植物国际公约》和《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在贸易和利用上受到相应的管制和限制。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                    中药资源面临可持续发展危机     据陈士林介绍,近10年来我国天然植物药的需求翻了3番,年需求量已高达60000万公斤,出口约30000万公斤。致使大面积植被被毁,生态环境恶

    来源:

    时间:2004-09-06

  • 全球变暖使西藏高原许多冰碛湖迅速“扩张”

    新华网拉萨 全球变暖正使西藏许多高原冰碛湖迅速“扩张”,并不时有溃决现象发生,给高原冰碛湖下游居民生活带来潜在危险。     据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副台长假拉介绍,著名的冰碛湖皮达湖和龙巴萨巴湖以前小得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而现在,皮达湖面积已扩大到0.12平方公里,容积达550万立方米;龙巴萨巴湖面积扩大到0.22平方公里,容积为1031万立方米。1988年,两湖间的距离有50米,现在仅有5米。     与皮达湖、龙巴萨巴湖一样,近年来,许多高原冰碛湖水量逐年增加,面积逐年扩大,并不时有溃决现象发生。西藏第二大湖——色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4-09-02

  • 云南大理洱海水质好转 营养化进程放慢

    新华社 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监测,今年1至8月,云南大理洱海水质保持三类,水质出现好转,营养化进程放慢。     “高原明珠”洱海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去年水质曾一度恶化为四类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救治洱海,当地大力实施了截污、河道整治和湖滨带整治等工程。据大理州环境监测站监测,今年以来,洱海水质透明度呈上升趋势,水质出现好转,营养化进程放慢。今年1至8月洱海水质保持三类,尤其是7至8月,洱海水质出现明显好转,接近二类水质。     但专家同时也提醒,氮、磷污染仍然是洱海污染的主要原因,洱海已进入富营养化临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4-09-02

  • 日本:生物发电 一举两得

    在努力建设循环型社会的日本,生物发电有着无限的生命力。日本每年家畜排泄物为9100万吨,食品废弃物为2000万吨,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根据有关法律,从2004年11月起,家畜排泄物禁止露天堆放。而日本的《食品循环法》也规定,到2006年排放含有生鲜有机物质垃圾的单位要减排20%,同时对排放的垃圾有义务进行循环利用。于是,生物发电在日本悄然兴起。   日本岩手县葛卷町有300家奶牛专业户,饲养奶牛1万头,散居在435平方公里内。2003年4月,建在畜产基地内的葛卷町第一座牛粪发电厂开始运转,利用200头牛的粪便发电,整个电厂建设费用约为2.2亿日元,该町还计划利用牛粪制造燃料电池等。在北海道地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08-31

  • 黄河口出现罕见“鱼潮”现象

    新华社 8月24日,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山东省利津县刁口乡的一条黄河故道内,突然出现了极为罕见的"鱼潮"现象。当日,一条宽约七八米的密密麻麻的鱼带,自下游沿沟侧向上游弋,前不见首,后不见尾,实为壮观、罕见。   这条被当地人称为"四河"的海潮洮河,其实是一条黄河改道后的废弃故道,也是所有潮水沟中跨度最宽、水量最充沛的水沟。据当地群众介绍,从24日一大早起,先是有过路人发现河道内的水下部分有一条密密麻麻的鱼带,鱼群由下游沿沟侧向上游戈,足有七八米宽,前不见首,后不见尾,鱼带密度相当厚实,以梭鱼为主,杂有鲤鱼、鲫鱼、鲢鱼等,既有海水鱼种,也有淡水鱼种。后来,群众奔走相告,纷纷前去观看。   据悉,目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08-31

  • 菲律宾发现新鸟类

    新华社 菲律宾和英国野生动物研究人员近日宣布,他们在菲律宾北部一座偏僻的小岛上发现了一种新的不能飞的鸟类。   菲律宾研究人员卡尔·奥利韦罗说,这种被命名为“加拉鄢秧鸡”的鸟类如小乌鸦般大小,翅膀呈黑褐色,脚和喙为明亮的橙红色。这种鸟“几乎完全不会飞”,今年5月才首次被研究人员注意到。   奥利韦罗所在的鸟类保护组织“菲律宾野生鸟类俱乐部”与国际鸟类联盟专家查阅资料后,发现这一物种以往并无记录。奥利韦罗说:“大多数物种都有记录,但(发现新物种)这件事说明我们对很多事物仍然不了解。”   发现“加拉鄢秧鸡”的加拉鄢岛属于菲律宾巴布延群岛,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以北大约520公里处。岛上目前住有85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08-31

  • 长江流域有了生态数据库

    新华社武汉8月30日电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如何?水土流失有多严重?生态建设应如何开展?这些问题都可通过查阅长江流域生态数据库获得答案。   记者从长江水土保持局了解到,耗资近千万元的长江流域生态数据库目前已初具雏形,流域内近一半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本底资料、生态建设进展情况已入库。   “长江流域生态数据库建设已成为中国治理开发长江的新亮点”,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熊铁评价说,数据库建设有利于量化、细化并夯实长江流域生态建设基础,维系长江优良生态。   长江流域是中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之一,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62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是长江流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08-31

  • 我国草原边缘继续退缩

    新华网 由于不断开垦,从上世纪初至今,我国北方草原自北退缩约200公里,自西退缩约100公里。     这是记者从最近在这里召开的中国西部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的。我国北方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东翼,从大兴安岭东麓的嫩江流域,经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一直向西南延伸至祁连山和青藏高原地区,绵延4500多公里,总面积约2.87亿公顷,生态意义极为重要。     在草原以南,分布着总面积约116.74万平方公里的农牧交错带。近年来,记者数次跨越这一地区,听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这一地带的耕地过

    来源:

    时间:2004-08-31

  • 20多种珍稀鸟类现身黄河口

    新华社济南 据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观测,今年夏季以来,保护区内鸟类活跃,目前已发现20多种我国珍稀鸟类。   据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站站长吕卷章介绍,他们最近刚刚观测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短耳鸮,这种鸟还是首次在保护区内发现。与此同时,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鹤,销声匿迹数十年的雪雁,今年也出现在保护区内。   黄河三角洲拥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面积约15.3万公顷。作为亚洲鸟类迁徙的“中转站”,这里常年有二百五六十种鸟类栖息,总数达400多万只。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黄河连年断流,由此也导致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淡水湿地连年减少,盐水湿地逐年增加。更为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08-25

  • 文昌鱼在厦门人工繁殖成功

    新华社福州  很多人都见过成年的文昌鱼,但很少有人见过文昌鱼的幼体。因为,在自然界,文昌鱼幼体肉眼几乎看不到。至于文昌鱼如何繁殖、如何长大,人们更是知之甚少。厦门海洋三所方永强教授的实验室里日前有了刚刚出生20多天的文昌鱼幼体。这是我国南部地区第一次人工繁殖出来的文昌鱼幼体,此前青岛已人工繁殖出少量。   方永强教授1979年开始从事文昌鱼研究,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文昌鱼研究专家之一。去年11月,方教授和福建省海洋研究所接受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委托,联合开展“文昌鱼人工繁殖、放流技术以及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半年多时间,这项工作就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方教授说,人工繁殖的成功,只是文昌鱼资源增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08-25

  • 古今"桃花水母"同现澄江 两精灵相隔5.3亿年

    新华网昆明 云南玉溪市澄江县境内的抚仙湖里最近发现大量被誉为“水中国宝”的桃花水母,同时,研究人员在离湖不远的帽天山发现世界上最早的水母化石。古今水母同现澄江,而两个小精灵却相隔了5.3亿年。     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是国家濒危野生动物,2002年已经被正式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研究专家认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次大量的桃花水母是在澄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4-08-25

  • 英国北部海鸟遇到麻烦

    生物通报道:当英国北海岸的海鸟繁衍季节接近尾声时,研究人员报道说许多迁徙过来的“移民”无法抚养小鸟。“根据发生范围和受影响鸟类的种类,这种状况是空前严重的,”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的鸟类学家Eric Meek说。海洋温度和气流变化可能影响到鸟类食物的供应,从而影响了繁殖。尽管目前还没有将食物供应的数据进行比较,个案证据表明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缺乏一种关键的食物来源:一种个体小的水底鱼类——沙鳗。专家说,沙鳗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过度捕捞以及海洋温度升高(迫使沙鳗食用的浮游动物向北迁移)的原因。最近研究人员设计的模型也表明海水温度上升和沙鳗的过度捕捞影响到北海的海鸟。“世界上所有海洋都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捕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08-18

  • “2004年湿地使者”对西藏湿地进行科学考察

    [AD340X300]新华社 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主办的“2004年从高山到大海--湿地使者行动”活动的“湿地使者”11日正式对西藏的湿地进行科学考察,这也是湿地使者行动开展4年来首次在西藏的考察。  此次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湄公河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共同主办,中国、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的大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主题为保护“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湿地”。  对西藏湿地进行考察的“湿地使者”均来自兰州大学,大学生们将对拉萨河沿岸、拉鲁湿地等生态保护现状及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使者们还将在西藏宣传湿地对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让人们了解高原湿地的重要性,

    来源:

    时间:2004-08-12

  • 黄河三角洲抢救保护珍稀植物野生大豆资源

    [AD340X300]新华网 为抢救和保护我国珍稀植物――野生大豆,日前,黄河三角洲划定了1000亩的野生大豆保护区,并建立制定了严格的保护制度和措施。    野生大豆是黄河三角洲特有的珍贵品种资源,对研究大豆遗传基因的变迁、改善大豆品质、提高大豆产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当地农民对这一独特资源的认识不足,造成了一些人为乱垦荒、乱收割、乱放牧现象的发生,野生大豆面临绝迹的危险。    为抢救这一珍稀濒危植物,黄河入海口所在的垦利县组织农业专家深入湿地、草场,对野生大豆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在此基础上,

    来源:

    时间:2004-08-11

  • 南非扩大转基因作物种植试验再遭抗议

    [AD340X300]新华网 南非政府最近决定,将扩大转基因马铃薯种植试验的规模,原有的全国6个秘密试验地很快就将同时进行试种。    但是,政府的决定再次遭到环境保护组织的强烈抗议。    南非的这项研究工作从USAid机构获得了部分研究经费,至今,该计划已获得了100万美元的投资,并且未来两年内将再获100万美元。政府希望,转基因马铃薯2007年能够在国内上市。    此前,美国管理机构曾批准转基因马铃薯商业化种植并上市供应,但由于美国消费者的强烈抵制,最终不得不从市场上

    来源:

    时间:2004-08-10


页次:75/85  共1693篇文章  
分页:[<<][71][72][73][74][75][76][77][78][79][8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