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调查表明信息技术是精神紧张的罪魁祸首

      电子邮件、即时信息、语音邮件、传真和文本消息创造了一个“每天24小时”的办公环境。  由国际劳工组织(ILO)本周发表的一份报告称,10%的工人由于由信息过量而情绪低落。该报告还发现由于技术革命使得英国、美国、芬兰、德国和波兰的工人出现了许多精神健康问题。  该调查还发现,在英国有30&的工人有与工作有关的精神健康问题,在每二十个有工作的英国人中有一个人有严重的情绪低落问题。有数字表明,由职业病带来的旷工问题使英国的企业每年损失53亿英磅。  ILO的调查表明,工作压力与信息技术革命紧密相关,在英国和美国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加剧了工作场所的竞争,使工人的压力不断增加。ILO的恢复专家Phyll

    来源:

    时间:2000-10-18

  • 我国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技术获重大突破

      新华社济南10月15日电(记者谭浩董学清)我国首例成人四个位点不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白血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医院获得成功。今天,有关专家在此间举行的鉴定会上对记者介绍说,这标志着我国在异基因干细胞HLA (人类白细胞抗原)不相合移植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接受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刘勤军,今年30岁,身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已两年,一直进行化疗,效果欠佳,今年上半年病情明显加重,发展到了晚期,生命垂危。只有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术才有可能治愈他,但经配型却未找到完全的合适供者,其胞兄也仅有一个位点相合。其余4个位点均不完全相合,如此高难度、高风险的异基因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国

    来源:

    时间:2000-10-17

  • 中国攻克胚胎冷冻技术

    四川省成都市计划生育指导所近一年在经过30多次胚胎冷冻实验后终获成功,目前采用该技术已使2位妇女受孕。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据了解,胚胎冷冻技术首次采卵时,通常要征得受术者的同意而后将胚胎冷冻保存下来,若第一次手术不成功或受孕后发现胎儿异常,冷冻胚胎即可派上用场。除此之外,这一技术还可满足时下许多年轻夫妇的对孕期的要求。即在妻子精力充沛,卵子质量高的时候将其胚胎冷冻起来,若干年后想怀孕时再解冻移植、着床、分娩。据悉,胚胎冷冻技术不同于精子冷冻,胚胎在冷冻过程中往往容易结晶或破碎。

    来源:

    时间:2000-10-16

  • 吴邦国表示进一步吸引海外企业到中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今天下午在高交会开幕式的讲话中表示,中国政府将通过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海外企业到中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  吴邦国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技术的相互联系必将更加紧密,开展广泛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是大势所趋,对加快世界各国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也让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科技成果带来的人类文明,是中国的一贯主张。  他说,同时,中国致力于改善法律环境,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依法严厉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努力为各类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

    来源:

    时间:2000-10-14

  • 基因组研究取得突破 制药公司盈利

    据投资人Don Rowe说,人类基因组图谱完成意味着,现在科学家们可以解决数百万人类健康的问题。为了实现科技资本化,Rowe建议Noven制药公司(NOVN)——一家生产高级药物呈递技术产品(如粘合剂和口腔药物贴片)的公司利用这些突破。Noven公司的产品集中在当前最有盈利性的医学领域。包括了激素替代疗法(HRT),心血管疾病,疼痛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注意力不足症,的治疗。Rowe说HRT是当前Noven公司所拥有最大市场的产品,尤其是更年期治疗。随着下一个生育高峰的到来,美国绝精期之后的妇女的数目将增加50%。目前所有HRT的总销售额约为30亿美元。Noven公司的财政图显示了公司盈利的迅

    来源:

    时间:2000-10-13

  • 孤独症从遗传起因上找到突破

    研究正在拓宽遗传检验孤独症的道路,并在儿童中找到适当的治疗方案。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出,儿童患孤独症的机会,主要取决于家长是否在遗传过程中传下来一个带缺陷的基因。科学家们已经得出结论,父亲们在染色体7当中携带孤独症的基因,母亲们在染色体15中携带孤独症基因。通常基因分为显性的或隐性的,显性基因决定着哪些儿童遗传哪些特别的属性。基因烙印是指个别的家长携带的一种基因将决定哪种特点可遗传到孩子身上。

    来源:

    时间:2000-10-12

  • 科学家们寻找定向细胞发育的方法

    【路透社 华盛顿】科学家们本周一宣称他们已经朝控制干细胞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干细胞具有发育分化成体内任何类型细胞的能力。医生们希望将来这些细胞可以被定向发育成组织或器官,以用于移植,药物及可能的毒性化合物检测,和基础人类生物学的研究。但是首先他们必须学会如何控制这些细胞。哈佛大学Howard Hughes医学院的Douglas Melton博士和以色列的合作伙伴在他们的报告中写道:“一个明显的目标是控制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该报告发表在《国家科学院研究进展》(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如果干细胞的分化可以被成功定向,它们

    来源:

    时间:2000-10-11

  • 科学方法验证吸烟与癌症的关系

      新华网罗马10月7日专电(记者刘儒庭)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用科学试验方法验证吸烟与癌症的关系,试验取得一定成果。  这所大学的尼科拉·乌切拉教授介绍其试验成果时说,他领导的小组制造了一台“吸烟机”,这台机器内有很多导线与测温仪器相连。然后让这台机器模仿人吸烟,在这台机器“吸烟”时的一瞬间,研究人员通过测温仪测到机器内某些部位的温度高达700摄氏度。这位教授说,据此推测,在人吸烟过程中,人体内某些部位温度会骤升,如此高的温度会同人吸进的氧气结合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作用于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使细胞发生变异,从而生成肿瘤。  乌切拉教授说,这一试验是研究吸烟危害健康的系列调

    来源:

    时间:2000-10-10

  • 美国准备用核武器技术治疗癌症

      中新网北京10月8日消息:美国能源部长理查森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使用核武器技术﹐改良放射线治疗癌症的疗法。医生希望六个月内开始使用这个系统。  据外电报道,这种名为“佩莱格林”(Peregrine)的治疗方法﹐其实是一套计算机系统﹐原用于核武研究﹐计算辐射与不同物料接触时的情况。但现在﹐它却被应用来计算和控制电疗时候﹐放射线进入病人身体的部位和放射的力度。  它会先对患者进行扫描﹐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资料进行计算﹐从而容许医生对肿瘤组织使用比较强烈的放射线﹐而又不会增加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  洛杉矶希望之城癌症中心放射肿瘤部门主任弗杰里·王(译音)指出﹐这系统把辐射分成数千条波束﹐

    来源:

    时间:2000-10-09

  • 美国应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网上交易

    洛杉矶消息,网上交易需要买卖双方验明正身,特别是网上进行的国际贸易更需要有效的技术来鉴定真伪。近来,美国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开始应用生物识别技术来进行身份核对,扫描使用者的指纹即是其中的一种。在身份识别领域,人们最先使用的是“密码口令”,但其漏洞太多;后来又发展了数码证书和智能卡等,它们也不尽如人意。专家认为,由于指纹等的不可复制性,利用指纹等人类自身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认定的生物识别技术,也许才是最可靠的鉴别手段。虽然可靠程度还有待验证,使用者是否感到舒服也需要实践,但近来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在技术和应用上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据国际生物识别产业协会估计,生物识别技术的软件和硬件市场,有望在10年内达

    来源:

    时间:2000-10-01

  • 化学家努力将计算机与生物技术结合,以期对付生物武器

    在恐怖主义者使用生物武器,如导致炭疽热的武器的今天,我们将采取什么保护措施呢?芝加哥大学正在努力让各种领域的技术结合起来,希望能找到解救的办法。领导该项目的化学家是芝加哥大学的化学副教授Milan Mrksich,他带领由15名研究生组成的研究组进行研究。Mrksich说:“我们这个研究组的兴趣在于,如何修饰物质和电子以使细胞可以附着及与非天然的电子表面共存。”这样的分子加工的目的在于制造活细胞与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通过应用表面电势能来影响细胞。最终的结果将是建成生物武器传感器和找到弥补的方法。在200微米的测试空间——约为人类头发的宽度——Mrksich已经可以构造出起始细胞迁移的表面。M

    来源:

    时间:2000-09-26

  • 科学家用卫星技术跟踪危险寄生虫

      科学家们已经把卫星技术用于评估一种寄生虫的流行情况。这种寄生虫叫做罗阿丝虫,它能够危及人类生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组通过从太空拍摄的图片计算出非洲大陆的哪些地区最有可能潜藏这种寄生虫。  人类被罗阿丝虫感染会引起健康问题,因为这种生物妨碍了人们根除盘尾丝虫病盲症的工作,所以需要通过卫星技术绘制出罗阿丝虫的生活区域图。  盘尾丝虫病盲症是由另一种寄生虫盘尾丝虫引起的。近几年来,受这种病侵袭的一些国家采用了一些治疗手段,对这种病源的控制非常有效。这一成功的部分原因要归功于一种叫做ivermectin的药物,这种药非常安全不需要进行全面医务监护。但是,当这种药在喀麦隆的某些居民区使用时,

    来源:

    时间:2000-09-26

  • 人类体能已近极限 基因研究可望再突破

      不少运动员都希望名留奥运史册,但专家说,靠改善营养、器材和训练创纪录的空间已经有限,此后可能要靠基因的研究去缔造新的奥运纪录。  研究人体运动学的专家说,运动就好像弹钢琴,一开始进步很快。十年后,要再进步就难了。因为“越接近完美,就越难再有改善”。  专家预测,百米短跑的“最佳可能”表现大约为九秒五一,目前由美国格林所创九秒七八世界纪录已经接近极限。  这位专家预测,到了2028年,人类将能跑出九秒五七的百米纪录,再到2040年,纪录会刷新为九秒四九。  专家认为,从人体力学观点,运动员要创佳绩有三项必要条件,即消耗氧气的能力、从非氧气来源摄取能量的能力,例如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以及比赛时

    来源:

    时间:2000-09-20

  • 中国率先应用纳米技术诊断肝癌

      华声报讯: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线科专家陈丽英教授与一些科研院所合作,把纳米级微颗粒应用于医学研究,经过4年的努力,日前完成了超顺磁性氧化铁超微颗粒脂质体的研究课题,从而开创了纳米技术在肝癌诊断方面的应用。  据新华社报道,1996年,由陈丽英牵头进行的超顺磁性氧化铁超微颗粒研究,采用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纳米技术。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运用这项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直径3毫米以下的肝肿瘤,这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专家介绍,国外在80年代末开始着手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超微颗粒的研究,90年代把这种造影剂应用于临床,但这种造影剂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在中国还难以广泛应用。

    来源:

    时间:2000-09-19

  • 治疗肾癌科学家又有新方法

      科技日报华盛顿9月14日电记者卞晨光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在今天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利用患者的同胞兄弟或姐妹的血液细胞进行移植疗法,成功地使部分肾癌病人的肿瘤萎缩,有的甚至被根除。  癌症迄今仍是难以治愈的顽症。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以各种癌症疫苗或其他的方法刺激病人的免疫系统,使其攻击肿瘤细胞,以达到减缓病状的目的。不幸的是,至今医学界仍未取得满意的成绩。此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所运用的方法为人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利用病人亲属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攻击,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根据美联社的报道,科学家共对19位晚期肾癌患者进行了试验。由于这些病人的

    来源:

    时间:2000-09-18

  • 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测钙新技术

      华声报讯: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试剂,通过一滴血就能测出人体有关钙的需求量。  据介绍,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是反映骨代谢状况的最好生化指标之一,这种酶的多少,对于小儿和孕产妇钙营养不良,以及小儿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的判别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长期以来,对这种酶的鉴定和测量一直是道难题。一直到80年代中期,才有可用于临床的试剂盒推向市场。目前,仅有德国、美国和丹麦3个国家的产品上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中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免疫试验装置,能够自动分离血浆,便于检测血浆中BAP的含量。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吴乐斌日前宣布,经过3年的潜心研究,这个研究所的专家

    来源:

    时间:2000-09-17

  • 日加大在生命科学和IT技术方面的投资

    东京消息:基因组学,信息技术和海洋勘探是日本主要科学部门2001年预算中最大的赢家。本周提交的拨款要求表明,尽管日本政府要整体削减从明年4月开始的新一轮年财政预算,但仍继续支持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摘译自9月8日《Science》

    来源:

    时间:2000-09-11

  • 欧洲议会投票否决人体克隆技术研究

      香港大公报讯:据外电斯特拉斯堡七日消息:欧洲议会星期四以非常接近的票数,投票通过反对用克隆技术进行医学研究,说科学家能够找到其他方法来医治严重的疾病。  欧洲议会以二百三十七票对二百三十票通过的议案说,有可能包括克隆人类胚胎的医用克隆技术,会使医学研究越过负责任的界限。  议案还呼吁英国重新检讨其对克隆技术的立场,要求议会的英国成员拒绝英国政府允许进行研究性的人类克隆的议案。  欧洲议会又呼吁欧盟委员会保证没有研究机构使用欧盟的资金进行克隆人类的研究,并建议联合国全面禁止克隆人类。

    来源:

    时间:2000-09-09

  • 我国血型改造研究获重大突破 B型血可转变为O型血

    众所周知人类的血型为A、B、O、AB四种。而将人类的血型进行改造,使之相互改变一直是科学家的梦想。最近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专家们,利用基因工程,成功实现了B型血向O型血的转变,从而使中国血型改造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章扬陪从1998年开始和其他科研人员就像爱迪生寻找做灯丝的材料一样,从我国海南的咖啡豆中提取了阿尔发半乳糖苷酶。这种酶可以把B型血中最外端的半乳糖切除掉,使B抗原活性丧失,呈现O型血的典型特征,从而成功地使B型血转变成O型血。

    来源:

    时间:2000-09-08

  • 科学家发明新的点样细胞方法

    一个将蛋白质置于表面的简单的新方法可能会帮助了解细胞如何蔓延和迁移,其研究者相信这将最终带来更好的组织工程学进展和生物传感器。新技术使细胞通过一个满布孔的“面具”而将细胞精确地堆放于玻璃和塑料上。据哈佛大学的George M. Whitesides和他的同事们说,这是第一次实现控制细胞堆积形式的形状和大小。研究者们说,细胞堆的形状和大小帮助确定细胞分裂和生长的速度,也可以影响它们在表面扩展和迁移的能力。控制细胞在人工表面上的生长形式可以帮助研究者研究和操纵细胞的发育,这在组织工程学和生物传感器应用中有重要意义。通过一个布满孔的薄多聚人造橡胶膜,Whitesides的研究组将数点粘连蛋白铺在从聚

    来源:

    时间:2000-09-07


页次:488/491  共9806篇文章  
分页:[<<][481][482][483][484][485][486][487][488][489][4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