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新一代免疫调节产品又有新突破

    [AD340X300]针对目前免疫调节类保健品市场的繁荣态势,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研发的新一代免疫调节产品 “状态佳”,融入了基因重组技术和现代医学生物技术,一经发布便引起业内的关注。  据该产品生产企业武汉亚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相对众多同类保健食品,“状态佳”实现了4 个突破:突破了人血提取的局限,有效减少了血源性疾病的危险;突破了现有化学合成、中草药品不能识别、清除病毒的障碍,有效地清除病毒血症;突破了体液免疫单一功能的界线,能有效激活、恢复人体衰退的免疫功能;突破了低温保存、注射补充的限制。 来源:中国质量报

    来源:

    时间:2003-04-09

  • 精确绘制基因组图谱的新技术

    [AD340X300][生物通讯]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一种强大的基因作图技术绘制出模式生物--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最清楚的基因组图谱。科学家相信这一技术还可用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绘制出更清晰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这项研究发表在4月7日期的《自然遗传学》上,描述了研究人员如何定位并精确识别出C. elegans基因组中所有预测存在的近19,000个基因。C. elegans的基因组较小,容易定位,这个技术在线虫中获得的成功强烈提示其也可以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几年前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是我们了解细胞如何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研究的高级作

    来源:

    时间:2003-04-09

  • 日本学者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记忆力

    [AD340X300]人上了岁数,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退化,记忆力也会明显下降。而科学家利用动物实验证明,使人体内与记忆相关的CREB基因活化,将会显著改善记忆力衰退的问题。         《日刊工业新闻》日前报道,由东京农业大学应用生物学系副教授喜田聪带领的研究小组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实验鼠体内与CREB基因相关的蛋白质中的6种氨基酸置换掉,使该基因经常处于活跃状态。         研究人员随后对实验鼠的记忆力进行了测试。鉴于实验鼠在恐惧状态下保持不动的特征,研究人员先电

    来源:

    时间:2003-04-07

  • 肺结核的高灵敏检测方法问世

    [AD340X300][生物通讯]全世界有多达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已感染上有致命威胁的肺结核。而且,大多数感染者直到病情严重、具有传染性时才开始治疗,因为医生们直到症状出现时才能准确诊断出感染。现在由于一种高灵敏度的新型血检方法的问世,一切都改变了。空气传播的肺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长期咳嗽(这会进一步传播疾病)、流鼻涕、发烧和类似流感的症状。抗生素可以显著延缓这种古老瘟疫的传播,但不会彻底阻止它的蔓延。目前,最好的肺结核检测方法仍然是已有百年历史的粗糙的皮试方法,如果病人曾经接种过抗肺结核的疫苗,就很容易产生假阳性结果。要开发出更好的肺结核检测

    来源:

    时间:2003-04-07

  • 我专家破解东亚人群起源之谜获突破

    [AD340X300]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金力、卢大儒等科研人员经过3年时间,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利用Y染色体上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为遗传标记,调查东亚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的类型及频率分布规律,探讨东亚人群的起源、迁徙及其相互之间的遗传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假说。“多区起源”假说认为,自100至200万年直立人从非洲扩展到世界其它大陆以后,在各自的地区独立演化为现代的非洲人、亚洲人和欧洲人。相反,“非洲起源”假说则认为各大洲的现代人均来源于非洲。遗传学的证据倾向于支持非洲起源假说,而一些古人

    来源:

    时间:2003-04-07

  • 我国新药筛选体系和技术获重大成果

    [AD340X300]3月下旬从国家新药筛选中心获悉,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研究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新药筛选体系和高通量筛选技术并成功地加以应用,在创新药物的发现上取得显著成果,最近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共同投资建设了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新药筛选中心。迄今为止,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已建成高通量筛选模型65种,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系列和甲硫氨酰氨肽酶系列等16种模型为国际首创,其余近50种为国内首建。另有细胞、组织、器官和动物筛选模型200余种,在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促智和神经保护药物以及代谢性疾病

    来源:

    时间:2003-04-07

  • 英国科学家找到预防疯牛病方法

    [AD340X300]上世纪90年代前,疯牛病在世界上还非常罕见。90年代中期,英国某地发现了第一例牛狂躁病,尔后,牛发疯现象在英国较大规模出现,后来甚至波及到临国。研究证明,这种疾病具有极大的传染性,患病的牛大脑会出现海绵状空洞,神经坏死,其表现为行为失常,疯狂乱跳。后来,人们便把这种传染病称之为疯牛病。据说,致使疯牛病爆发并大范围流行的原因是一项肉牛饲养计划。根据这项计划,牛、羊等动物的骨头被加工成骨粉,作为牛饲料添加剂。当时,人们都认为,这种骨粉有营养,何况变费为宝,让牛骨头也有了用处。但是没想到的是,这种做法引发了危害人类健康的无法估量的灾难。据专家意见,疯牛病的潜伏期至少15年,它可

    来源:

    时间:2003-04-04

  • 台湾开发出蛇毒抗凝血因子技术

    [AD340X300]台湾地区研究人员最近将龟壳花蛇出血蛇毒中的抗凝血因子纯化,并以基因重组的方式成功在大肠杆菌中大量生产。  出血蛇毒中的抗凝血因子是一种血纤维原分解蛋白,称之为龟壳花分解酶,具有很强的抗血栓凝集作用。动物实验显示,它还有降血压的功能。研究人员认为,这类从毒蛇中发现的抗血栓酶可用来降低血浆中血纤维蛋白原浓度,阻止血栓形成,从而取得降低血压和治疗中风及各类因血栓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的功效。来源:中国医药报

    来源:

    时间:2003-04-03

  • 日开发出高精度检测艾滋病毒新方法

    [AD340X300]日本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新检测技术,通过测量某种蛋白质在血液中的浓度,即可判断出艾滋病病毒的数量,确定病情恶化的程度,精确度是现有检测技术的1000倍。据新华社报道,如果人感染上了艾  滋病病毒,体内一种名叫“SDF-1”的蛋白质,就会数倍乃至数十倍地增加,病毒数量越多,这种蛋白质也就越多,因而“SDF-1”在血液中的浓度,就成了艾滋病病毒数量变化的晴雨表。  早稻田大学教授松本和子与京都大学副教授田代启等人开发出的新检测方法使用的是稀土元素铕。铕具有发光特性,把它与能识别“SDF-1”的物质结合在一起,就能从发光亮度判断出“SDF-1”在血液中的浓度。研究人员今后的方

    来源:

    时间:2003-04-02

  • 简易方法建立细胞修复系统

    [AD340X300]人类的呼吸道与肠道中有所谓的细胞内亲可以把体内系统与外界隔开,一旦这些细胞内亲受到破坏,我们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因此这些作为屏障的细胞就需要一个快速修复任何损伤的机制,爱荷华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只要把一个特殊的讯息分子heregulin植入在细胞内亲的一边,再把另一个接受讯息的分子erbB receptor植入到另一边,如此就可轻易的把细胞修复系统置入。Poala Vermeer博士表示:“如果人体健康的话,因为有细胞内亲的相隔,讯息分子永远不会与其接受器相遇,不过只要细胞内亲受伤,讯息分子就可马上与其接受器连接,而开启细胞修复的机制。” 这个发现除了可以解释为什么正常的细胞

    来源:

    时间:2003-04-01

  • Red/ET重组技术:人类疾病研究的精妙工具

    [AD340X300][生物通讯]当今生物学与医学科学中,最强大的工具之一就是人工除去或补充DNA片段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的能力。这个能力已帮助科学家了解了许多由于基因缺陷引起的问题,如今基因缺陷已与数千种疾病联系在一起。迄今这种增删DNA的技术还只局限于小DNA片断。但4年前,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Francis Stewart 和他的同事发明了一种可以改造细菌中更长片段的DNA的新技术。现在德国生物技术大学工作的原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研究人员又用这一个方法改造了一个小鼠基因,使其产生一系列复杂变化,目的是能对人类的白血病有更多了解。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生物技术》(Na

    来源:

    时间:2003-04-01

  • 医学动态:基因技术研制肺癌疫苗

    [AD340X300]最近,美国的科学家运用基因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肺癌疫苗,在对肺癌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十分有效。康妮·韦斯特喜欢周游世界,两年前,她曾经为了那次非洲之行而欢呼雀跃。然而,不幸的是,康妮患上了肺癌,生活的点滴都让康妮备感珍惜。康妮·韦斯特:对我来说,每天只要能够醒来就庆幸不已。康妮曾经做过许多治疗,但身上的癌细胞总是四处转移。不过现在,最让康妮兴奋不已的是,体内的癌细胞竟奇迹般的消失了,至今都没有复发,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一种新型的肺癌疫苗:G-VAX。G-VAX疫苗由美国细胞基因系统工程公司(Cell Genesys)研制。研究人员首先从患者的肿瘤中提取癌细胞

    来源:

    时间:2003-03-31

  • IBM专家称IT技术将生物医疗技术推进新时代

    [AD340X300]新浪科技讯美国东部时间3月26日(北京时间3月27日)消息,在生物IT世界大会和博览会上,IBM的生命科学部总经理Caroline Kovac称,IT技术将生物技术推进到一个新时代。         目前生命科学与IT结合的越来越紧密,虽然只是一个初级的阶段,但是已经让人类看到了未来的蓝图。通过IT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得到许多数据,对于这些数据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延长生命、预防、诊断与治疗疾病。         Caroline Kovac称,医学治疗的根本

    来源:

    时间:2003-03-28

  • 我国研制成功基因芯片确诊技术及装置

    [AD340X300]长期制约基因芯片临床应用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已被我国科学家近期攻克!由北京广博世纪基因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研制成功的基因芯片确诊技术及装置,很好地解决了基因芯片杂交温度不一致导致结果不正确的问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特异性强的显著特点,为基因芯片的大规模临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目前,国外高密度基因芯片的制备技术主要是光脱保护原位合成法,该技术已被美国埃菲麦特里克斯公司专利保护,高密度芯片只有该公司生产。由于埃菲麦特里克斯公司的芯片在阵列杂交温度的一致性及基因探针结果的正确性方面尚有缺陷,使其基因芯片的正确性问题未能解决,因此一直未能通过美国食品与医药管理局的

    来源:

    时间:2003-03-26

  • 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颁奖仪式于3月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代表中国政府向荣获此项殊荣的四位外国专家丘成桐(Shing-Tung Yau)博士、伏格乐(Jueregen Voegele)博士、水岛裕(Yutaka Mizushima)博士和马塔切纳(Elio Matacena)博士颁发了获奖证书。  颁奖仪式由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程津培主持。科学技术部徐冠华部长在致辞中高度赞扬几位获奖人对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中所做出的贡献。他说,荣获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四位专家,是数以万计为中国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科学家中的优秀代表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3-03-25

  • 研究者发现培养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新方法

    [AD340X300]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保存在实验室的原始人类胚胎干细胞(ES)能够在来自骨髓的特殊细胞的帮助下生长。这为人类胚胎干细胞分裂时的营养提供了一个容易获得、成分清楚的营养来源。在1998年,人类胚胎干细胞通常被培养在实验室的小鼠细胞“饲养层”上。饲养层细胞向原始人类胚胎干细胞发出一种未知的信号,阻止其变成“成熟的”细胞类型,比如骨细胞、脂肪细胞或者脑细胞。约翰霍普金斯研究小组发现人类骨髓基质细胞也能作为人类胚胎干细胞的饲养层细胞,且可以引导后者无区别地分化。实验表明来自威斯康辛州大学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在基质细报上进行培养时,可以保持其原始状态,相关报道发表在3月份的干细

    来源:

    时间:2003-03-25

  • 筛选癌细胞抗药性突变的新方法

    [AD340X300][生物通讯]研究人员发明了一个甚至可以在病人治疗前就识别出引起对靶向抗癌药物的抗药性的遗传突变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仅对药物开发科学家很有帮助,而且还能使医生在抗药性发生之前对这一问题进行监控。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筛选方法可以识别出引起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对Gleevec产生抗药性的突变。Gleevec被誉为“魔方”抗癌药物,它靶向的是这种罕见形式的白血病的治病基因--BCR/ABL基因编码的蛋白。“在CML病人的白血病细胞中,BCR/ABL频繁发生突变。”研究小组的领导人Geo

    来源:

    时间:2003-03-25

  • 英国开发生物病毒快速识别技术

    [AD340X300]英国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的洛厄里博士开发出一种“DNA指纹识别”系统。利用该系统,15分钟内即可检测出包括炭疽热和天花等在内的多种病毒。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对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生物恐怖袭击、防止疾病大范围感染具有实际意义。洛厄里博士是在对北爱尔兰的水污染进行调查时获得这一发现的。以前,研究人员要弄清水中的污染物,需要对数千升水进行过滤,并在显微镜下做大量的检测工作,才能得到少量的污染物信息。现在利用洛厄里博士生物检测技术,只要用10毫升样品水,就能很快确定出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他说,正像每个人有独特的DNA一样,生物链中的每种生物也有自己独特的遗传标志,只要利用生物技术

    来源:

    时间:2003-03-24

  • 纳米生物技术离医学临床越来越近 婴

    [AD340X300]新华社信息长沙3月21日电(记者刘涛)为治疗癌症的药物带上一个纳米级的“磁石”,再在病灶外部同样“贴”上“磁石”。当药物从静脉注射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病灶时,在“磁石”的作用下,药物高浓度高密度低聚集在病灶部位,最大限度地消灭癌细胞。这就是纳米生物技术应用于治疗癌症等疑难杂症诸多方法的一种。           近日,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在中南大学设立。卫生部官员称,这意味着我国正式启动纳米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研究。这个实验室将集中国内优秀的医学、材料、化学化工等领域的专家对纳米生物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进行攻

    来源:

    时间:2003-03-24

  • 走进中科首创应用技术研究院植物克隆基地

    [AD340X300]提起克隆,人们已不再陌生,因为它已不是天方夜谭,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克隆动物出现,如克隆羊、克隆牛、甚至还论争到克隆人。每一种克隆动物的出现都会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而在另一个领域———植物克隆,正悄悄地走入工厂化生产,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何谓植物克隆?简单地说植物克隆就是提取植物茎叶的一个细胞,通过生物高科技手段,在很短时间内克隆出与母体完全相同的植物,且不含任何病毒。植物克隆技术具有发芽快,生根时间短,繁殖速度快,不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限制等优势无论南方北方均可实现全年克隆。北京中科首

    来源:

    时间:2003-03-21


页次:449/491  共9808篇文章  
分页:[<<][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