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中国生物技术制药产业:低水平重复没有未来

    用“高水平重复”来描述目前中国生物技术制药产业是不恰当的。尽管与传统产业相比,生物制药具有高新技术特征,但不同范畴下的比较,通常毫无意义。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中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与先进国家差距约5年,制造生产方面差距在10年左右,而在产业化方面与全球差距正在拉大。具体表现为“品种少,交易少,价格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产品尚未走出仿制阴影,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科研和产业脱节现象严重,市场开拓能力低。         生产过剩几乎是低水平重复的一个必然结果。但这种过剩注定也是一种低水平的过剩。资料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05-07-08

  • 新基因扫描技术的重大进展

    生物通报道:南安普敦大学的Ian Day教授和同事研制出的基因扫描技术将对未来的人类保健产生重要的影响。由Day教授和同事设计的两种基因突变扫描技术中的其中一项技术已经成功用于详细搜寻人类中罕见遗传突变。他们的这种方法叫做meltMADGE,它结合了热斜坡电泳(thermal ramp electrophoreisis)和微板矩阵斜凝胶电泳(MADGE,microplate array diagonal gel electrophouresis)从而能对研究的片段进行较高水平的扫描。利用这项新技术,研究人员分析了一种能够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基因。通过对将近10000个中年人的分析,他们发现了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7-07

  • 新型生物鉴定方法捍卫生物安全

    一套根据生物中特定短链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进行鉴定和分析的SHERLOCK全自动生物鉴定检测系统,最近由美国MIDI公司开发成功。   该系统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积累的、对微生物生物标记的研究经验开发而成的。它可以操控Agilent公司的6850和6890型气相色谱,通过对气相色谱获得的短链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的图谱进行比对,快速准确地对微生物种类进行鉴定。   这一脂肪酸鉴定系统的原理是:微生物中不同细菌的脂肪酸含量及类型有很大差异,且这些差异在遗传上十分稳定。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微生物进行分析鉴定。MIDI软件方法与传统鉴定方法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鉴定速度快捷,准确、成本低,可进行菌株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5-07-07

  • 鉴别中药材DNA分子诊断技术前景广阔

    虽然我国药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但来源复杂,品种混淆情况严重,目前一直运用经典形态分类即生物物种来研究药材来源。这种用形态分类来划分物种的方法建立在个体形态描述和客观观测水平上,因此得到的结论往往不完善,易引起争论。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突破,DNA分子诊断技术鉴定中药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正逐渐成为中药鉴定的一种方法。由于DNA分子信息量高,所以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别中药材有其独到的优越性。   快速的RAPD法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种中药鉴定中。例如中国中医研究院利用18-24碱基的6种引物进行任意引物PCR(AP-PCR)和10个碱基的OPC-6引物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05-07-07

  • 荧光成像技术在药剂学研究中渐受瞩目

    过去20多年来,荧光成像技术应用于生物医药的各个领域都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对药物输送载体的分布和细胞屏障的输送属性等药物释放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近日,有关人士在英国《药学进展文摘》中撰文对这一技术在药剂学领域的重要应用进行了总结。   文章指出,荧光探针和光学显微镜的进步使这一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方面,新的荧光探针的出现,包括绿色荧光蛋白及其衍生物,几乎提供了可标记任何生物医学研究者感兴趣的材料的方法;另一方面,成像系统,包括新的成像模式、软件、计算机和激光技术等的发展也为该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用绿色荧光蛋白和它的变异体进行活细胞成像,还大大推动了对蛋白质动力学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05-07-06

  • 2012年丙肝用药市场规模可突破40亿美元

    未能满足的需求孕生了巨大空间         据分析家们预测,丙肝治疗用药市场在2011年之前都将保持较快的市场增长势头。随着今后聚合酶与蛋白酶抑制剂的陆续上市,2012年丙肝治疗用药市场规模可望突破40亿美元大关,并且新的丙肝标准治疗方法也将从中孕育而生。         由于丙肝病情蔓延较快,加上医疗界对丙肝治疗存在巨大仍未能满足的需求,目前各大制药公司研发线上的在研抗丙肝药物构成了“琳琅满目”的景观。此外,从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罗

    来源:医药经济报

    时间:2005-07-05

  • 加拿大骨质疏松研究取得突破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医学与牙科系教授近日解决了l00年的医学之迷。设在西安大略大学的加拿大卫生研究院骨骼发展与变化研究组已经发现人体内的酸是如何与负责骨质疏松的细胞相互作用的,以及如何才能阻止这一过程。         这一研究发现有助于人们从基础生物学的角度去了解影响骨头的几种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及骨癌的扩散。这一发现有可能导致减缓骨质疏松药物的开发,而且这一药物不影响正常骨头的再生。         医生和研究人员早在100前就已知道

    来源:科技部

    时间:2005-07-04

  • 中药技术转让爆“天价” 620万元成交

    近日,南京军区总院与吉林吉尔吉药业有限公司签约,前者将其自行研发的雷络酯片剂,以620万元的合同价转让给后者,这在我国中药自主知识产权转让上爆出了“天价”。   这一新药技术的研发人、南京总医院制剂科李汉宝和王玉玺介绍,雷公藤是一种含有毒性成分的小灌木,其根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免疫效果,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有着显著的疗效。该院在大量研究基础上,从叶子中分离出有效部位,并采用新型的辅料,研制成雷络酯片剂。这一创新生产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开辟了雷公藤制剂的新资源,避免了雷公藤资源的枯竭。   有关专家介绍,由于不合理的应用,我国已有近2000种中药资源处于濒危状态。   李汉宝和王玉玺介

    来源:现代快报

    时间:2005-07-04

  • 探测癌症基因的新方法

    在7月份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期刊上,Paul Khavari和同事用一种新方法对人类组织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确定究竟哪种变异促成了癌症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很多遗传变异与皮肤癌有关,但很难确定是否有单个的变异导致了癌症的发展。         Khavari等培养出表达部分变异的人类皮肤组织,这些变异与人的黑素瘤细胞中发现的变异是一样。黑素瘤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他们再将这种人类皮肤嫁接到小鼠身上,结果发现这种小鼠确实出现了类似于人类黑素瘤的症状。这也许提供了一种方法,可探测在各种癌症中发现的重要遗传变异。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5-06-30

  • 检测癌症的高通量方法

    生物通报道:乔治敦大学Lombardi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新的低成本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实现同时检测数千肿瘤切片——目前使用的更昂贵的方法只能一次分析数百个肿瘤切片。研究人员希望这项技术有一天能够更可靠地预测病人的病情并改善癌症和其他疾病治疗方法的优化选择。这项新研究的细节公布在2005年7月的《自然-方法》中。这项新技术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癌症以及其他人类疾病,因为它能让研究人员发现并检测到病人疾病的独特的生物标记。Rui将他发明的这项技术称之为“CEMA”(cutting edge matrix assembly)。研究人员利用了一个医学中心病理学实验室的一些工具开发出了这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6-27

  • 纪念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发明人赛瑟·米尔斯坦逝世三周年

    晚春初夏是剑桥最美丽的时季。每当傍晚来临,参树林立的希尔斯路在几许夕阳余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幽静。希尔斯路,人称“诺贝尔大道”,乃是附近有多名剑桥诺贝尔奖获得者居住之故。在通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方向的人行道上,人们时常可以看见赛瑟(C閟ar Milstein, 1927~2002)携带“随身听”,脚着运动鞋不紧不慢地以散步方式进行他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1990年,我离开剑桥前的居所位于赛瑟散步的必经之路,遇到他时偶尔也陪走一程。赛瑟也许是因为没有小孩的缘故,他见到我当时尚年幼的大女儿爱琳时,总是驻足与她玩耍逗笑,慈祥之态令我难以忘怀。      &

    来源:《生命科学》

    时间:2005-06-27

  • 一种新型PCR方法研制成功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是体外通过酶反应合成、扩增目标DNA片段的一种方法,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胡钧、樊春海等与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的张治洲通过学科间的紧密合作与深度交叉,发挥各自在纳米、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发展出一种新型PCR方法——“纳米粒子PCR”(Nanoparticle PCR)。         该方法通过引入纳米领域的重要材料——纳米金粒子,有效地抑止了PCR中易出现的非特

    来源: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时间:2005-06-27

  • 突破:世界上最小的有机药物传递颗粒

    生物通报道: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化学工作者已经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创造出世界上最小的人造颗粒的突破性方法。这种创造出的有机小颗粒用来将药物和其他有机物质传递到人体中。这项研究的相关文章出现在6月21日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利用电子工业制作晶体管的技术,研究人员首次找到了创造出携带遗传物质、药物和其他非常小尺寸和均匀的化合物的方法。这个研究组由Joseph M. DeSimone博士、William R. Kenan领导。虽然目前用在纳米技术和纳米颗粒研究上的经费已经超过数十亿,但是人们研究的99%的物质都是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新的方法首次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6-24

  • 分子生物技术进临床质控先行

    质量控制应先行于临床检验技术的应用。近日,专家在第三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会上呼吁,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应提到日程。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近年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临床检验,最常见的有PCR、测序和基因芯片等技术。由于科技含量高,这些新技术的质量控制尚未在医学界引起重视。很多专家至今铭记一段深刻教训:10年前PCR技术刚引进中国临床检验,曾因一些实验室疏于管理出现严重的检验假阳性污染等问题,导致卫生部在临床中叫停。   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主任张曼在会上提出,检验工作者首先要有质量控制观念,分子生物技术与传统的检验技术不同,在应用新技术前应有充分的知识和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05-06-24

  • 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年会侧记

    当今,生物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日益成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6月19日至22日在费城举行的“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年会上,记者了解到,此次与会的1.8万人可望在费城花费3800万美元。不仅如此,从长期来看,会议召开可使该地区经济增长达1亿美元(包括许可证的颁发、研究合作与交流以及吸引到风险投资等)。正像BIO总裁格林伍德所言:“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信息学、蛋白质组学、纳米技术和个性化医学的‘汇聚’将大大加速生物技术世纪的到来。在生物技术世纪,人类将利用酶将植物转化为燃料和可降解塑料,从而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在生物技术世纪,我们将大大减少疾病对人类的折磨。”   经济发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5-06-24

  • 重大突破:用实验室成熟的卵克隆出人类胚胎

    生物通报道:比利时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利用在实验室成熟的卵克隆人类胚胎的方法。这些发现将使研究人员更容易地从克隆的胚胎中创造出胚胎干细胞株并让它们为不育夫妇提供卵子和精子。这些结果公布在6月20日的第21届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学会年会上。到目前为止,治疗性人类克隆因使用成熟卵(卵母细胞)而受到限制。这种卵母细胞已经达到了分裂中期(MⅡ)即人类排卵和授精发生的时候。但是可获得的用于研究的人类MⅡ卵母细胞非常少,因为大部分都用于治疗病人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通常不能用于治疗。这些未成熟细胞停留在分裂前期阶段,即在减数分裂完成前而其扩大的细胞核被叫做胚胞(GV)。研究人员Bjorn Heindryck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6-23

  • 加拿大发明全球第一个活牛疯牛病测试方法

    加拿大生物技术公司疫苗测试公司(Vacci-Test)宣布他们发明了一种简单、可靠、经济的测试工具,用于测试活牛感染的脑部疾病,其中包括疯牛病,预计不久以后就能在加拿大和全球的农场和牧场投入使用。该方法专为测量人和动物的免疫力和传染病而设计,它可以通过单一的血样测试迅速精确地评估免疫情况,还可以确定疯牛病等脑部感染的蛋白质标记。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ill Hogan说:“一滴血就能确定14-3-3蛋白质的存在,它是包括疯牛病在内的脑部感染的标记。新方法能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对牧场的大量活牛进行测试

    来源:中国牧业网

    时间:2005-06-23

  • 杜绝胚胎浪费:获取胚胎干细胞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从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需要破坏胚胎,这也是引发伦理道德问题的原因所在。因此,发明出降低培养胚胎干细胞株所需的胚胎数将可能帮助干细胞研究拉到更多的赞成票。现在,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能够避免其他类型干细胞的污染并能减少创造出胚胎干细胞株所需的胚胎数。Takumi Takeuchi在6月20日的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协会年会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他们能够在人类中重现这些研究,那么新方法将使收集胚胎干细胞(ESCs)变得更加容易并可能构建出ESC银行。这些发现将使研究人员更容易获得ESC以开发出更好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或药物。到目前为止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6-22

  • 基因技术公司与Exelixis达成研发协议

    Exelixis公司近日宣布,已与基因技术公司(Genentech)达成研发协议,双方将共同进行癌症治疗药、抗炎药、组织生长及修复药物的研发。此次合作结合了双方的生物技术和知识产权,共同针对细胞增殖与鉴别有关的蛋白质基因进行研究。   据了解,基因技术将主要致力于Exelixis公司蛋白质抗体的研究,双方将共同评估产品在癌症、炎症和组织修复方面的治疗效果。根据协议规定,基因技术将支付Exelixis一笔首付款,并提供为期3年的研发经费。Exelixis将得到癌症治疗药研究方面的里程金和版税收入。此外,Exelixis公司在组织生长及修复和炎症领域具有承担产品部分研发、生产、商业化成本和享有产品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05-06-22

  • 印度生物技术部门收入突破10亿美元

    印度生物技术协会最近发布了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借助出口和疫苗销售的良好业绩,印度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在上一个财政年度增长了36%,收入达到474亿卢比(10.7亿美元)。         该工业团体称,受到疫苗类、他汀类药物,以及一些诸如优选法试验及临床试验等服务性技术的拉动,印度生物技术产品的出口收入占到整个产业收入的42%,为200亿卢比(4.44亿美元)。单就生物制药产业而言,到今年3月31日止,该产业就增长了近30%,而疫苗的收入为整个生物制药业务的47%。另外,该统计还显示,有6家印度生物技术公司上一个财政年

    来源:医药经济报

    时间:2005-06-21


页次:420/491  共9808篇文章  
分页:[<<][411][412][413][414][415][416][417][418][419][42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