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08盘点:13万成就一个科学突破

    生物通编者按: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在生命科学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创新已不再是期待,而是必需。如果没有创新,我们还要再花13年去测序一个人类基因组;如果没有创新,miRNA可能还是陌生的名词,miRNA药物更是无从谈起。每一年,生命科学领域都迸发出许多创新的闪光点。技术的创新正推动生命科学飞速地发展;而创新的产品也在争相亮相。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有哪些创新的技术让你印象深刻,又有哪些创新的产品让你受益无穷?快点开“2008十大创新产品评选”,看看也许就此能改变你实验结果的革新技术成果!2007年《自然-方法学》将年度技术桂冠颁给了测序技术,2008年我们在这方面也得到了系列成就:女性个人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15

  • Nature:副作用小的新型癌症治疗技术

    抗体—药物共轭连结技术(ADC)是一种将基因工程单株抗体与杀癌细胞药物结合在一起的技术。在7月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期刊上,研究人员报告一种具有癌症治疗潜力的新型ADC技术,这种方法有望减少药物对健康细胞的伤害,副作用也更小。   在敏锐识别癌细胞的同时,以肿瘤为靶标的抗体也能忽略正常细胞,抗体的这种特征被用于靶向药物输送的研发中,研究人员希望将化学治疗药物缚束到这种抗体上,形成ADC药物。以前制造ADC药物的方法具有多种混合效果,部分抗体会比其他抗体携带更多的药物,因此很难确定最佳的药物用量。   如今,美国Genentech公司William Ma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8-12-15

  • 高维强博士Nature干细胞突破

    生物通报道:来自著名的Genetech公司(见2008年最佳雇主排名生物类)分子生物学部的研究人员利用单个干细胞,构建了小鼠完整的前列腺,这是继2006年科学家在小鼠中利用乳腺干细胞制造出乳腺后,第二次成功地利用单个干细胞制造出完整器官。这一干细胞领域重大成果发表在12月11日的《Natur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Genentech公司资深研究员高维强博士,高博士曾就读于南加州大学,现就任于Genetech公司,这是一家久负盛名的生物技术公司,纽约证交所上市代码就是DNA。高博士曾于200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2006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控制乳腺生成的干细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12

  • 应对毒食品事件:快速检测技术

    生物通报道:自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近期国内又接连发生了受污染爱尔兰猪肉,以及香港禽流感事件,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不仅需要国家相关部分的严格监管,也需要高效快速的技术配合。快速检测方法需要符合几项要求:可现场检测,实验准备简化,使用的试剂较少,配制好的试剂保存期长,样品前处理简单,对操作人员要求低,另外最终分析方法直观、准确和快速。目前已有了一些较成熟的检测方法,比如化学比色分析法,酶联免疫法(就是我们熟悉的Elisa),免疫胶体金试纸等等,并且随着检测设备的发展,也出现了食品安全检测箱,检测车,以及一些近年出现的技术,比如生物芯片,色谱质谱检测仪等。化学比色分析法与一般的仪器分析方法相比,具有价格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12

  • 《自然—医学》:新技术可助肉眼观察癌细胞

    东京大学浦野准教授最近开发出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利用一种荧光物质使活体癌细胞发光,可用肉眼观察毫米单位的癌细胞。该成果刊载于12月8日的《自然—医学》上。 癌细胞具有一种正常细胞没有的性质,能够通过称为溶酶体的弱酸性细胞内小器官摄入正常细胞无法吸纳的特殊蛋白质。浦野准教授把这种特殊蛋白质附着上对弱酸性反应后发光的有机物质,然后注射到患有肺癌的实验鼠体内。经过一天之后对实验鼠实施开胸,统计人员用肉眼观察到了发出荧光的1毫米左右的癌块。他们还发现死去的癌细胞上荧光消失了。 浦野准教授说:“已经发现有数种只有癌细胞才能吸纳的蛋白质,可应用于各种癌症的诊断治疗。正计划在美国进行临床实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8-12-12

  • 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取得新突破

     由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郝希山院士主持完成的天津市科委重大课题"恶性实体肿瘤的分子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研究"日前通过验收鉴定,其子项目"以树突状细胞(DC)为基础的个体化细胞治疗肺癌的应用研究",将DC疫苗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治疗肺癌,可以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命质量显著提高。       据介绍,研究发现,DC疫苗在机体抵御恶性肿瘤和传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C疫苗的临床三期试验显示,该疫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效果明显。CIK细胞兼具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广谱的杀瘤优点,被认为是新一代肿瘤继承性细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12-12

  • 引众多关注的《PNAS》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来自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刊》(PNAS)上报道了一种基于纸的三维微流控设备:µPAD (microfluidic paper analytical device) ,这一设备的成本大约是0.03美元,而且分析过程无需昂贵的探测设备。这一“纸芯片”技术可以用于疾病诊断,以及环境检测等方面,因此一经报道引发了众多关注。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哈佛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全球知名的化学生物学家George Whitesides,这位纳米科技界先驱、美国国家科学奖得主的研究领域极其广泛,在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和有机物理化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W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11

  • 毒猪肉的检测技术汇编

    面对毒猪肉,该如何检测,猪肉中的二噁英要怎么检测呢?最早报道用于二恶英检测的方法是Adams等人于1941年使用的大白兔皮肤检测,他们将2,3,7,8- TCDD涂布于大白兔内耳皮肤,然后观察它们的肿快和炎症反应。随后Jones&Krizek于1962年发展了该法,他们是观察使用样品后大白兔耳朵角蛋白形成的恢复和角蛋白的重量。很明显这种方法是非特异性的,并且不能够检测低剂量的样品。于20世纪60~70年代起人们开始使用气相色谱测定实际样本中的二恶英类物质,对二恶英的监测获得了极大的改进。不久又出现了免疫学和生物学方面的方法。  至目前二恶英类化学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色谱法、免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11

  • 蛋白质高分辨结构测定与高效制备技术项目在汉启动

        12月8日,国家“蛋白质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蛋白质高分辨结构测定与高效制备技术”项目在汉正式启动。    该项目由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牵头,联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共同承担。项目首席科学家是武汉物数所刘买利研究员,研究团队集聚了一批相关领域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包括2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中科院“****”入选者,主要骨干成员平均年龄36岁。专家组成员(8名)中包括王大成、赵国屏2位院士。未来5年,项目组将致力于研究蛋白质三维结构测定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蛋白质

    来源: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时间:2008-12-11

  • 《时代》08十大医学突破揭晓

       美国《时代》周刊近日评出2008年十大医学突破,从早第性痴呆的治疗到干细胞疗法悉数入选。从这些榜单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到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下是具体榜单:         1.将患者皮肤细胞转变成运动神经元         当选总统的奥巴马已经承诺解禁联邦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的7年禁令,对该领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是对一些科学家来说,这似乎跟他们毫不相干。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7月在报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08-12-11

  • 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2008年度会议在京召开

    为切实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全面、客观地总结课题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推动课题的组织实施,按照863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于11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8年度项目/课题执行情况总结汇报会。会议邀请了领域专家组成员、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和有关同行专家共计47人组成课题评审组。社发司杨哲副司长、生物中心王宏广主任、马宏建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   汇报会上,“疫苗与抗体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等3个重大项目和“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生物基化学品的生物炼制技术”、“药物分子设计核心技术与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物芯片仪器和试剂”、“

    来源:科技部

    时间:2008-12-10

  • BioWa向葛兰素史克授权 POTELLIGENT(R) 技术,用于抗体开发和推广

        BioWa, Inc. 今天宣布将其 POTELLIGENT(R) 技术授权给葛兰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NYSE: GSK),用途是开发和推广部分葛兰素史克 ADCC (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性)增强型抗体。        BioWa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Masamichi Koike 博士表示:“葛兰素史克是抗体药物发现领域公认的重要厂商。我们坚信,这一重要机遇将有助于针对致使身体衰弱的疾病开发出更有效的靶标疗法,因为增强型 ADCC 可能会带来显著的治疗效果。” &

    来源:美通社

    时间:2008-12-10

  •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学科交叉基金评选结果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学科交叉基金项目的申请与评审工作日前结束。此次共收到申请70份,其中有效申请62份。基金评审包括通信函评和会评两个阶段,共评选出13个项目予以立项资助。现将项目情况公布如下: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学科交叉基金项目资助情况表 姓名 魏少军 项目期限 20081101-20101031 题目 新一代移动计算系统体系架构研究 资助额 20万 摘要:移动计算是随着计算机、半导体、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多学科交叉、涵盖范围广泛的新兴学科,是当前微电子技术、计算技术和通信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领域,是对未来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技

    来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

    时间:2008-12-10

  • 08盘点:谁是09值得期待的技术

    生物通编者按: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在生命科学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创新已不再是期待,而是必需。如果没有创新,我们还要再花13年去测序一个人类基因组;如果没有创新,miRNA可能还是陌生的名词,miRNA药物更是无从谈起。每一年,生命科学领域都迸发出许多创新的闪光点。技术的创新正推动生命科学飞速地发展;而创新的产品也在争相亮相。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有哪些创新的技术让你印象深刻,又有哪些创新的产品让你受益无穷?快点开“2008十大创新产品评选”,看看也许就此能改变你实验结果的革新技术成果!承接上文:盘点2008生命科学产品新技术2008年值得华人科学圈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又有一位华裔科学家获得了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09

  • 盘点2008生命科学产品新技术

    生物通编者按: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灵魂。在生命科学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创新已不再是期待,而是必需。如果没有创新,我们还要再花13年去测序一个人类基因组;如果没有创新,miRNA可能还是陌生的名词,miRNA药物更是无从谈起。每一年,生命科学领域都迸发出许多创新的闪光点。技术的创新正推动生命科学飞速地发展;而创新的产品也在争相亮相。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有哪些创新的技术让你印象深刻,又有哪些创新的产品让你受益无穷?快点开“2008十大创新产品评选”,看看也许就此能改变你实验结果的革新技术成果!2008年步伐虽然艰难但踏实的走了过去,临近岁末,回首看看Science去年的十大科学进展,排在第一位是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08

  • Nature:新一代的RNAi技术-aiRNA

    RNAi技术的发明带来了生物和医学界的革命。在最终治疗遗传病和传染病上,它也被寄予了厚望。目前最常用的RNAi分子为19-21bp的siRNA。尽管siRNA干扰效果不错,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非特异性的脱靶效应,某些基因的效果不好,合成费用高。最近,新一代的RNA干扰技术——aiRNA现身,文章发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12月刊上。题目为:Asymmetric RNA Duplexes Mediate RNA Interference in Mammalian Cells。aiRNA是不对称RNA的简称。它的分子更小,只有15bp,且3’和5’端的反义链均突出。在RNA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12-08

  • 美科学家发现恢复神经可塑性方法

    据美国《技术评论》杂志12月1日报道,科学家宣称他们找到新的方式来控制神经的可塑性(大脑自身重新“充电”的能力),可使成年人的大脑像年轻人的一样灵活。 大脑在发育过程中有一个可塑性的“临界时期”,在此阶段,景象和声音等外界刺激对不同大脑系统的正常发育非常重要。1岁到3岁的婴儿需要经常性的视觉刺激以使他们的视觉系统形成适当的神经回路,如果在此期间,一只眼睛被损坏或者出现弱视,视觉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有森贵夫·亨施团队研究了弱视的老鼠,他们发现存在两个机制控制着这个临界时期。 亨施团队以前的研究证明,一个特定的名为篮状细胞的细胞能引起神经可塑性的出现,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8-12-08

  • 干细胞疗法成功治愈脑溢血患者 中风治疗取得革命性突破

      据英国媒体12月3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出一种治疗脑溢血中风的革命性疗法——“细胞珠”疗法:医生在消除病人颅脑内淤血后,塞入一块状似“茶叶包”的网状物,通过其中的小珠子释放出数以百万计的干细胞,使得业已死亡的脑细胞“复活”。     现年49岁的德国技工巴斯特有幸成为世界上首个尝试该创新疗法的脑中风病人。如今手术6周过去了,他奇迹般地恢复了一度丧失的语言和右手功能,几乎与正常人无异。   “茶叶包”内药物修复脑细胞     据悉,来自德国布莱梅市的49岁技工沃尔特·巴斯特是世界上首个尝试

    来源:新闻晨报

    时间:2008-12-08

  • 河南大学牵手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2月4日上午,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河南大学在郑州中州宾馆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在河大建立“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心”,双方并将在生物制药专业的发展和生物医药技术的开发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籍此提高河南生物制药技术研究水平,加速生物工程技术在河南的产业化进程。   该中心由我国著名科学家、分子病毒学创始人、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三任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现任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侯云德院士(副部级)担任负责人。   根据协议,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委派一名专家任河南省中心副主任,负责河南省中心的技术指导工作,并经常在河南省中心举行有关生物技术方面的专题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08-12-08

  • Cell Stem Cell年度巨献:iPS培养技术手册(提供免费下载链接)

    生物通报道,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麻省总医院医院再生医学与癌症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的Konrad Hochedlinger与Nimet Maherali于12月4日在最新的Cell Stem Cell发表文章,详细解述iPS培养技术指南。 iPS技术从被发现到现在发展历经约2年时间,其巨大的医疗价值被科学界一致看好。2年时间里,iPS技术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最早的时候,iPS诱导效率仅1/1000,而且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说,致癌,c-myc基因就具有致癌的作用。 2008年,这个值得期待的非凡之年里,iPS取得长足的发

    来源:Cell

    时间:2008-12-05


页次:330/491  共9808篇文章  
分页:[<<][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