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2Blades与拜耳签订TAL编码技术授权协议

       近日,拜耳作物科学获美国慈善机构Two Blades类转录激活子(TAL)编码技术非排他性的授权,此前,Two Blades已将该技术以同样的方式先后授权给先正达和孟山都公司。      TAL技术可以对目标基因进行激活或抑制和基因组修饰。作为交换,2Blades将可以获取拜耳作物科学对该技术的改进,用于其在支持自给农业中人道援助。该组织独家拥有TAL技术的商业化权利,TAL技术由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开发。(盼菡)

    来源:中国农药网

    时间:2012-05-15

  • Science技术文章:利用蛋白芯片分析癌症

    生物通报道:当说到组学研究生命科学技术之首,新一代DNA测序当之无愧。之前摘得此桂冠的是DNA芯片技术,按道理接班人应该是蛋白芯片,但是可以说DNA芯片还发挥些作用,而蛋白芯片在早期就夭折了,这主要是由于每个DNA寡核苷酸还或多或少具有相似性,而蛋白却是各有各的特点,而且蛋白还难以合成,纯化和保持稳定性。然而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那样(现在预言死亡还为时尚早,生物通注),现在就断言蛋白芯片无用,还为时尚早,目前还不断有新型芯片形式,以及芯片技术研发出来,蛋白芯片还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工具产品,在生物标记筛选,互作组研究,以及功能性基因组学研究等等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可以想到的是IBC,炎性乳腺癌(i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14

  • 中国科学家完成谷子基因组测序,成果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表

    2012年5月14日,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完成的谷子基因组研究成果于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在线发表。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成功构建了谷子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为揭示谷子抗旱节水、丰产、耐瘠和高光合作用效率等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高产优质、抗逆谷子新品种的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水稻、玉米、高粱、短柄草等重要禾本科物种的基因组相继被解密,科研人员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够破解更多的重要禾本科作物基因组,以期能揭示重要禾本科作物的保守性及差异性、阐明禾本科作物的基因组进化过程、进一步挖掘作物重要性状功能基因。谷子是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2-05-14

  • 低成本致病基因检测技术研发成功

    通过艰苦技术攻关,中关村华康基因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不久前成功研发出高准确性、低成本、高效率的新一代致病基因检测技术,并成功在临床上对多种遗传性疾病的检测和预防进行了应用。 专家指出,这一技术的突破和初步临床应用为基因检测技术的大规模、多病种临床推广创造了可能。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凭借基因检测,可对遗传性疾病进行早诊断、早评估、早预防、早治疗。目前,有逾千种遗传性疾病可通过第一代测序、基因芯片、普通高通量测序等基因检测技术进行诊断。近年来,中关村华康基因研究院科研团队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的,利用新一代致病基因检测技术,对几十个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5-14

  • 新方法可更好“拼写检查”基因序列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来自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和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更好地对基因序列进行“拼写检查”。这将有助于生物学家更好地理解自然世界,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的《自然—方法学》上。 博士生Lauren Bragg等在Gene W Tyson带领下,研发出一款软件——Acacia。Bragg等用该软件特别地检查了微生物基因的重要部分——扩增子。就像计算机的拼写检查程序查找单词拼写错误一样,Acacia发现了扩增子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出现的密码子错误。 Acacia较目前生物学家使用的两款纠错工具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更容易使用。 “此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2-05-14

  • Nature突破:癌症全基因组测序成果(免费)

    生物通报道:来自麻省哈佛Broad研究院,德国埃森大学等多处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发表了题为“Melanoma genome sequencing reveals frequent PREX2 mutations”的文章,进行了25位肿瘤患者全基因组测序,从中发现了一组参与皮肤癌的基因突变,这是首次针对人类黑色素瘤进行的高分辨率,全基因组规模分析,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目前这一论文开放,并且同期Nature杂志还配发了题为“Study links genes to melanoma development”的新闻,详细报道了这一成果。 领导这一研究的分别是Broad研究院,D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11

  • 巧思妙想突破抗体纯化壁垒

    生物通报道:过去十年间,单克隆抗体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是科学研究,而且在新治疗方法研发,尤其是癌症治疗方面都不可或缺。每年医药企业都要生产大约十吨的单克隆抗体,并且在研药物中一半以上都用到了单克隆抗体。要获得这些分子相对比较简单:首先研究人员让小鼠接受抗原刺激,使其免疫系统产生目标抗体,然后去除其中的免疫细胞,将其与骨髓瘤细胞(myeloma cell)结合,后者能在培养基中良好生长,从而生成抗体“工厂”:杂交瘤。但是从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出抗体是一个昂贵,技术上困难,并耗时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抗体必须利用称为亲和层析的实验技术,从上清中进行过滤纯化。层析柱中包含有Protei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11

  • 这是一个陷阱!新技术捕获miRNA靶标

    生物通报道  MicroRNAs(miRNA)可通过与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结合,识别靶标mRNA从而抑制基因表达。一项称为miR-TRAP的简单新技术可以捕获这一复合物,从而使研究人员更易于鉴别出miRNA的靶标。人类细胞被认为可以生成成千上万种不同的miRNAs——小片段遗传物质可帮助确定特定时间内哪些基因开启或关闭。miRNAs是正常细胞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也可以导致疾病发生——例如某些在特异的肿瘤中表达增高,促进了细胞生存。为了更好地了解miRNAs影响健康和疾病的机制,研究人员首先需要知道哪些miRNAs会对哪些基因起作用——鉴于其庞大的数量这是一个巨大的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11

  • 袁隆平引入分子生物技术植入超级杂交稻育种

    中国科技网讯 为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攻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新引入分子生物技术。记者9日从“十二五”国家科技部“863”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启动式上获悉,课题组拟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精细定位出一批重要性状基因,创制一批优异新种质及新材料和选育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并推广种植4000万亩。    项目研究的核心种质是光温敏不育系“Y58S”等当前两系杂交稻育种的骨干亲本,这是超级杂交稻家族中子嗣最繁茂的亲本,也是首次突破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Y两优2号”的母本,已被我国15个省市,100多家单位引种合作研究。其中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5-11

  • 微软新技术:靠声波识别手势即可操纵计算机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7日报道,来自微软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创建了一个系统,可使用户利用手势激发计算机执行页面滚动和模拟鼠标双击等命令,而无需电脑标配的麦克风和扬声器以外的任何硬件。这一系统基于十分著名的多普勒效应:当鸣着汽笛的火车经过观察者时,他会发现汽笛的声调由高变低,这是因为声调的高低是由声波振动频率的不同决定的。声波频率高,声调听起来就高,反之则听起来较低,这种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在新的系统中,工程师记录了手掌等物体挥过时,由电脑麦克风和扬声器产生的声调频率变化。名为“声波”的软件分析出相应的频率,并将它们转化成计算机命令,其也可应用于智能手机。到目前为止,研究小组已捕捉到了5个与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5-11

  • 新技术实现蠕虫活体内糖类成像

    近期的《自然—方法学》报告了一种新成像技术,利用该技术,科学家可以观察到活体蠕虫体内的特定糖类,由此可以更进一步了解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对活体内诸如糖类、脂类等非遗传编码型分子的可视化处理一直具有挑战性,但其对我们了解这些分子在发育和疾病中所起的本质作用也很重要。之前科学家采用的是利用化合物将荧光染料与糖类结合的方法,但该方法具有不特定性——所有糖类都会被染色,即便它们的修饰有所不同。 Hannes Bülow等人对经过修饰的糖类十分感兴趣,特别是硫酸乙酰肝素这种呈现于细胞外、其生物学作用由自身修饰方式所决定的线性多糖。为了对蠕虫发育过程中的特定硫酸乙酰肝素进行跟踪,他们将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2-05-10

  • 专访李劲松:七个月成就一项理论概念新突破

    生物通报道:理论概念上的突破对于自然科学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如果有哪个学科只在传统理论上原地踏步,那么肯定无法向前发展,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近期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李劲松和徐国良领导的研究团队就取得了这样一项理论概念上的重要突破——首次建立了来自孤雄囊胚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而且这些细胞保持了一定水平的雄性印记,并进一步验证了这些细胞能够代替精子在注入卵母细胞后产生健康的小鼠。这项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杂志上,正如李劲松老师所说的那样,之所以选择了这一杂志,又被杂志接受了,原因就在于这项成果“不仅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而且是理论概念上的一项重要突破”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9

  • JAMA:肾病诊断的更好方法

    生物通报道:通过血液中的肾滤过指标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价肾脏功能、诊断肾脏疾病和衡量肾病进程的标准方法。滤过率高说明肾脏功能健康,而滤过率低说明患有肾脏疾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博格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比起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使用新的CKD-EPI方程估算GFR,能更好的评估肾脏疾病和死亡风险。研究发现用CKD-EPI方程估算GFR能更有效的关注重要因素,从而改善对患者未来风险和肾病治疗的评估。这项研究发表在5月9日的JAMA杂志上。通过病人的年龄、性别、种族和血清中肌酐serum creatinine水平来计算GFR,是一种衡量血液中产生的分子垃圾的方法。美国有超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9

  • 两篇Nat Methods聚焦iPS培养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以及多伦多大学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发表了题为“Derivation of iPSCs in stirred suspension bioreactors”等两篇文章,获得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培养和维持方面的最新进展——证明搅拌悬浮培养液中可以诱导重编程干细胞。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 Methods杂志上。上篇: 裴端卿Nature Methods:悬浮培养尽管干细胞被广泛地用来测试新药,但是研究人员总是很难在体外生产足够多的有活性的干细胞。通常干细胞是在必须经过刮擦的平面上培养的,然后它们必须分化为其他细胞类型以便阻止这些非常重要的细胞死亡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8

  • Nature methods:解析神经细胞运作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获得了解活体大脑神经元内部运作机制的途径可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它的电活动模式,甚至在某个指定时刻基因的开关图谱。然而达到这一目标却是一个极其艰苦的任务,它被认为是掌握一门艺术;由于非常难于学习当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实验室能够对其进行实践操作。然而这一情况将很快会得到改变: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实现了在活体大脑中自动化寻找和记录来自神经元的信息。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检测计算机运算控制单个机器手臂,以相比人类试验操作人员更高的精确度和速度鉴别和记录下了活体小鼠大脑中的神经元。相关论文发布在5月6日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8

  • Nature 子刊:新型自动化膜片钳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实现了在活体大脑中自动化寻找和记录来自神经元的信息。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检测计算机运算控制单个机器手臂,以相比人类试验操作人员更高的精确度和速度鉴别和记录下了活体小鼠大脑中的神经元。相关论文发布在5月6日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上接:Nature methods:解析神经细胞运作的新技术 吸管每一步推近两微米,每秒测量10次阻抗。一旦检测到细胞,它会立即停止,防止它戳穿细胞膜。“这是一件机器人可以完成而人却无法做到的事情,”Boyden说。一旦吸管发现细胞,它会利用吸力与细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8

  • "毒胶囊"仅为冰山一角 凸显检测技术缺失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使用废旧皮革等制成的工业明胶胶囊流入修正药业、海外药业等九大药企,样品被检出铬含量严重超标,最高含量超标90余倍,涉及13个铬超标产品。  同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央视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  4月16日,修正药业就《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修正药业羚羊感冒胶囊关于空心胶囊“铬”超标事宜发布官方声明如下:修正药业集团第一时间组建了“羚羊感冒胶囊安全检查小组”进行调查,并第一时间停止该产品的销售。  然而,修正药业官方声明回应铬超标胶囊事件显得苍白无力。由于修正药业拒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时间:2012-05-08

  • 英找到预防脑部疾病中脑细胞死亡的方法

    未来有望用一种药物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5月7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预防罹患朊病毒病的实验鼠脑细胞死亡的方法,并认为可以用来预防其他脑部疾病中大脑细胞的死亡。因此,科学家们未来有望使用单一药物来治疗诸如早老性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一系列脑部疾病。研究成果5月6日发表在《自然》杂志在线版上。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廷顿氏舞蹈病以及朊病毒病(如人类形式的疯牛病)等在内的很多神经变性疾病都会导致折叠错误的蛋白质堆积,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在最新实验中,莱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证明,在罹患朊病毒病的实验鼠身上,随着这种折叠错误的蛋白在实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5-08

  • 金花菌植入茶叶 台湾突破微生物制茶技术

       台湾发展研究院台湾茶业研究所5月4日首度对外发表将金花菌植入茶叶的发菌技术,突破了传统的制茶技术,使台湾茶产业跨足微生物制茶技术阶段,让台湾成为全球第2个能掌握有效发菌技术专业领域的地区。    5月4日日适逢台湾发展研究院成立20周年庆,台湾发展研究院台湾茶业研究所也对外公布了让台湾茶引以为傲的上述茶叶发菌技术。    台湾发展研究院茶研所长陈文章及3位副所长辜文彦(结构生物学博士)、翁育萍(分子生物学博士)及左如玉(制茶师)所率领研发团队,成功突破发菌技术,并与台湾茶结合,将茶汤苦涩味去除,让茶汤颜色更漂亮、口感更柔软、甘醇。&nbs

    来源:工商时报

    时间:2012-05-08

  • 《细胞》:新一代测序技术帮助发现重复基因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volution of Human-Specific Neural SRGAP2 Genes by Incomplete Segmental Duplication”的文章,利用新型测序技术,发现了将人类与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区分开来的一种关键特征:一个基因的重复拷贝,这项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在线版上,与同期的另外一篇文章,共同揭示了这个人类独有的基因拷贝的奥秘。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Evan E. Eichler教授,这位人类遗传学家入选了刚刚公布的美国2012年科学家新增院士,他与另外一位科学家共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5-07


页次:247/491  共9807篇文章  
分页:[<<][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25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