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神经科学
  • 研究发现高温会令大脑脱水 常人最惬意温度是22℃

    夏日的高温天气里,你是否会经常感觉心烦意乱,做事效率大为降低?有研究发现,对于常人来说,最惬意的温度是22℃左右,一旦温度过高,大脑的负担便会加重,我们的意识就容易出现“混乱”。现象:高温会令大脑脱水美国两所大学的联合研究显示,与在室温19℃的房间内做校对工作的人相比,在室温25℃房间内进行同样工作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完成工作,并且还可能会漏掉了50%以上的拼写错误。该研究团队同时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发现,身处温暖环境下,人会变得“懒洋洋”,不愿意并不能够做出复杂决定。比如想要在手机购买计划中挑出最划算的一个方案,恐怕都会觉得难。研究人员将此归咎于:处于更温暖环境下的人,会出现大脑“资源枯竭”。即

    来源: 羊城晚报

    时间:2014-08-21

  • 广州生物院揭示人多能干细胞神经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潘光锦研究组在对神经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在人多能干细胞中miRNA簇miR-379-656的一个成员——miR-376c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进程,而抑制miR-376c则有相反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在The FASEB Journal 杂志上。  miR-379-656簇,在人类基因组中定位于14号染色体的印记基因 DLK-DIO3区域,包含约50个miRNA,在哺乳动物中保守性很高,其表达主要存在于胚胎和大脑,但是其具体调控功能并不清楚。该研究表明,miR-376c可以靶向SMAD4从而抑制SMAD4的表达。S

    来源: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时间:2014-08-21

  • 体内物质生物喋呤可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症

    新华社东京8月19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帮助分泌多巴胺的体内物质生物喋呤如果无法顺利发挥作用,就会导致多巴胺分泌不足,从而患上帕金森氏症。动物实验证实注射生物喋呤可帮助恢复多巴胺的量。帕金森氏症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手脚震颤、动作迟缓、肌肉僵硬等。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不足被认为是帕金森氏症的发病原因。生物喋呤是体内合成的辅酶之一,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怀疑多巴胺减少与生物喋呤有关,为此利用实验鼠进行了实验。他们给实验鼠注射神经毒素后,实验鼠体内的多巴胺的量逐渐减少,表现出帕金森氏症的症状。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一组实验鼠只注射微量的神经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8-21

  • 中科院最新文章:小小细菌影响我们的行为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 生物通报道:肠道内定植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肠道菌群, 它们和宿主间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 对宿主的健康产生着重大影响. 近年来, 随着对肠道菌群调控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肠道菌群不仅调控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8-20

  • 北京大学两研究组合作Neuron解析神经生长导航

    2014年8月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家槐、张研课题组联合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Meijers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Neuron上在线发表题为“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netrin-1 in complex with DCC reveals the bi-functionality of netrin-1 as a guidance cue”的论文,该项研究首次揭示了Netrin-1与其受体结合的三维结构,并以此阐释了神经元发育过程中导航问题的机理。  人类大脑的“网络”是由一组神经纤维从一个神经元连到另一个神经元,就好像伸出去的好多胳臂。在神经元之间建立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4-08-20

  • 大脑活动揭示儿童如何学数学

    孩子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不再掰着手指头算数了,而是改为心算。为了找出这种转变的原因所在,科学家对儿童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并对大脑在数学运算时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科学家给出的建议是:锻炼孩子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是有好处的。据美联社8月17日报道,该项研究的主要资助人、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凯西·曼恩·克普克博士说:“研究证明,实践真的非常重要。”报道称,一般而言,孩子在八九岁时,通常会从基础加减法向所谓的事实检索法过渡。这种向通过记忆解决问题方法的过渡将直接影响孩子最终的数学能力。克普克表示,过渡不顺利将会影响之后的数学学习。报道称,为什么有些孩子的过渡会较其他人轻松呢?为了找到答案,斯坦福大

    来源:参考消息网

    时间:2014-08-20

  • 科学家发现大脑时钟基因:人类有望战胜时差

    再悉心的照料,再软的枕头,再舒服的光子浴,都不能让那些周游世界的土豪逃离时差的折磨。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宣称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强而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发现了一种可以修改睡眠周期主导基因的药物,来帮助这些憔悴的旅行者调整时差。不仅如此,所有的睡眠问题都可能得到解决。有Lhx1才有时差反应机体中每个细胞都存在一种特殊的“生物钟”,即一种含量丰富的蛋白质,其水平可以随着时间有节律地升高或降低,负责建立循环生理节律及维持机体细胞同步的主时钟位于大脑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中。视交叉上核(SCN)是大脑下丘脑中一块较小的紧密型区域,该区域包含有大于2万个神经元细胞。索尔克生物研究所(是坐落在美国加州南

    来源:中新社

    时间:2014-08-20

  • 科学家研发计算机化认知训练程序可治疗抑郁症

    一些难治型抑郁症病患的症状,竟可以由特别设计的电脑游戏缓解。一项发表在近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美国科学家新研发的计算机化认知训练程序可用来治疗抑郁症,所需时间更短且改善程度不输于药物。此项发现表明,一些行为疗法或许能提供治疗抑郁症的现实措施。抑郁症影响到大量老年人,在年龄介于55岁或60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身上,该病症有着诸多老年期的特点,危害性不容忽视,不但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还极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甚至死亡风险。遗憾的是,老年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其可能与遗传、大脑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生化和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但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并相互交织。目前,虽然心理治疗和药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8-20

  • 宋红军、明国丽夫妇Nature发表神经学重要发现

    生物通报道  一个研究小组报告称,发现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症相关的一种遗传变异,对发育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项研究发布在8月17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宋红军(Hongjun Song)与明国丽(Guo-Li Ming)夫妇。宋红军和明国丽是一对神仙眷侣,他们早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已经相恋了,现在在事业上两人又相辅相成,共同在神经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联合署名发表在Cell、PNAS、Nat Neurosci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的研究论文目前已有60余篇(延伸阅读:华人科学伉俪Cel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8-19

  • 美国科学家制造三维模型 可模拟受创大脑功能

    美国生物工程师第一次在实验室培养出类似原始大脑的模型,模型中的大鼠神经元能对外来创伤作出化学反应。如果能用人神经元重建该模型,它或可用于脑创伤研究。这个圆圈的环状部分由丝材料制成,圈里面填的是胶原蛋白凝胶。生物工程师在培养皿中制成了相当于原始灰质和白质的材料,其中用了大鼠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能通过圆圈中间的物质相互交换信号。当科学家让重物掉到这个圆圈上,以模拟创伤性损伤时,这个三维大脑模型中的神经元释放出了化学信号和电信号,与受伤动物的大脑释放的信号类似。专家们表示,这是科学家首次能在实验室里如此逼真地模仿大脑功能。如果研究人员能用人的神经元重建这个模型,并提升到足以反映其他一些神经系统功能的水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4-08-19

  • 绕过损伤脊髓刺激下肢神经:截瘫者有望走路

    因脊髓损伤致神经被截断的患者,其脑部指令无法通过神经传递至腿部肌肉,就会导致步行障碍。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的一项新技术,可绕过受损的脊髓对腰部脊髓进行刺激,利用这项技术,截瘫患者今后也有可能迈开双腿。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日前发表公报称,该所副教授西村幸男率领的研究小组利用电脑读取脑传递到上肢肌肉的信号,然后配合这种信号对腰部脊髓进行磁刺激,从而绕过受损的脊髓,将脑与腰部脊髓的步行中枢联系在一起,成功实现了对下肢步行运动的自由控制。腿部的运动节奏和左右肢交替运动的模式,要由腿部多块肌肉进行复杂的协调,并且要左右腿合作。这种复杂的肌肉活动是由位于腰部脊髓的下肢步行中枢来掌控的。人类步行时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08-19

  • 美国科学家发现:大脑清醒和睡眠状态的“交换台”

    为理解和治疗人类脑功能紊乱疾病提供了新策略科技日报讯 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等多家单位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脑中一个特殊部位的功能就像信息“交换台”,能引导来自外部世界和内部记忆中的信号。通常人类脑功能紊乱疾病如精神分裂、自闭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都表现为“交换台”混乱。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为理解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了新策略。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细胞》杂志上。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研究人员用多电极技术记录了丘脑网状核(TRN)区神经元的活动,发现这里就是“交换台”所在。TRN位于前脑,是覆盖着丘脑的薄薄一层神经元,能把来自外界的信息,如视觉信号和来自内部的记忆信息引导到它们正确的目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8-19

  • 遗传发育所揭示神经突触稳态调控新机制

    突触是掌管神经系统信号传递的关键结构。成年大脑中突触的结构可塑性,即突触的形成和消失,被认为是长期记忆形成的基础。长时程在体成像观察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大部分轴突或树突以及突触的结构相当稳定,但受伤、丰富环境培养或长时间的感觉刺激会导致轴、数树突分支的产生和消失,这种产生和消失往往伴随着新突触的生成和原有突触的消除。这种经验依赖的突触结构可塑性的激发意味着突触稳定性的去除,但神经系统突触稳态如何获得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神经元其突触形成的方式与高等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兴奋型突触极其相似,都是沿途突触(en passant synapse)。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丁梅课

    来源: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14-08-18

  • 抑郁症五大迷思:潜伏病情不需特定情况存在

    罗宾·威廉姆斯看来是自杀身亡,这个悲剧引发全世界对抑郁症的讨论。以下是有关抑郁症最为常见的五种迷思。一、抑郁症是悲伤的同义词罗宾·威廉姆斯的很多熟人在他去世后都提到,他们从未见过他不快乐,可他却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称,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确感到无法承受的巨大悲哀,但也有很多人根本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感到空虚与漠然。因为焦虑常常伴随着抑郁,很多人感到没有明显缘由的持续紧张。二、抑郁症是精神软弱的标志围绕抑郁症的一种耻辱是,其他人会认为这是软弱的标志。但我们不会指责心脏病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软弱。抑郁症也是一种病,具体地说,是一种复杂的内科疾病,涉及生理和社会等多个方

    来源: 参考消息网

    时间:2014-08-18

  • 研究发现婴儿大脑生长速度惊人:每天生长1%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月11日发表题为《新研究揭示婴儿大脑生长速度惊人》的报道称,一项新研究显示,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他们的大脑每天以1%的速度生长。该研究旨在绘制新生儿在出生头3个月内的大脑图像。研究人员对87名健康新生儿的大脑进行了211次扫描,扫描是在婴儿们仅两天大时开始的。他们发现,婴儿出生后,他们的大脑以非常快的速度成长,但在3个月后,他们大脑的生长速度会降低到每天0.4%。该研究显示,在出生后的前90天内,总的来说婴儿大脑会成长64%。他们出生时平均脑部大小为341立方厘米,90天后则为558立方厘米。换句话说,3个月后,新生儿的大脑从平均成人脑部大小的33%成长到55%。研究人员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4-08-15

  • 研究发现一心多用会影响大脑长期记忆能力

    据“中央社”13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心多用会影响人脑形成长期记忆的能力,进而增加罹患阿兹海默症或早期失智的风险。据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生理部门助理教授萨吉古玛(Sajikumar)领衔的团队通过用电流注入老鼠的脑组织,发现如果太多事情争着要大脑里的记忆蛋白质,大脑形成长期记忆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人脑形成记忆,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相接的突触,传递讯息,萨吉古玛解释,某些记忆压倒其它记忆,通过赢得记忆蛋白质后,人脑才会形成长期记忆,但是如果一个小时内有多项工作同时进行,会让记忆之间竞争更激烈,反而没有记忆胜出。萨吉古玛举例,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工作压力很大的生活型态,都会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4-08-15

  • 为什么没人对抑郁症免疫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8月12日发表题为”罗宾·威廉姆斯之死:为什么没有人对抑郁症免疫“的文章称,11日去世的美国影星罗宾·威廉姆斯看来是自杀。有消息说,这名63岁的演员和喜剧大师或许患有抑郁症。威廉姆斯从未在公开场合说过自己患有抑郁症或其他情绪问题,但他的代理人告诉媒体,“他近来一直在与严重的抑郁症作斗争”。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曼普里特·辛格博士说,像威廉姆斯这样极具才华且事业有成的人也可能自杀,这表明没人对抑郁症免疫。辛格说:“威廉姆斯的死显示,抑郁症是多么普遍,并且可以影响到任何人。”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称,据估计,26%的美国成年人在有生之年患过抑郁症。美国每年有超过3.8万人选择结束自己的

    来源:参考消息网

    时间:2014-08-15

  • 抑郁症:我国只有10%左右抑郁症患者接受了专业治疗

    地时间8月11日,美国好莱坞男星罗宾·威廉姆斯在家中自杀身亡,其官方发言人透露,罗宾生前“饱受抑郁症困扰”。罗宾·威廉姆斯出演的很多电影都属“治愈系”。在他的经典影片《死亡诗社》和《心灵捕手》中,他都扮演了“灵魂导师”的角色。然而,在对抗抑郁症的路上,他或许才是那个需要指引的孤单少年。罗宾以决绝的方式选择离开,再次将抑郁症患者这一群体推到了聚光灯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和罗宾一样陷于抑郁症泥潭的有3.5亿人。在严重的患者中,15%会选择自杀,近七成患者产生过自杀念头。抑郁症不是“矫情病”2009年《柳叶刀》上一篇流行病学调查估算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8-14

  • PNAS:科学家制备出功能性人造3D大脑

    生物通报道:最近,生物工程学家已经制备出一种功能性三维脑样组织,具有类似于大鼠脑组织的结构特征,可在实验室中存活两个多月的时间。作为其潜力的第一次演示,研究人员使用脑样组织,来研究创伤性脑损伤后立即发生的化学和电变化,以及出现在药物反应中的变化(在一个单独的实验中)。该组织能够为研究正常脑功能以及脑损伤和脑疾病,提供一种优秀的模型,并有助于开发脑功能障碍的新疗法。这种脑样组织是在美国塔夫斯大学组织工程资源中心开发的,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NIBIB)资助,以制备创新性的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模型。塔夫斯大学工程学教授David Kaplan博士是该中心的主任,并带领开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8-13

  • 美培育出三维大脑样组织:存活超过2个月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培育出一种与老鼠大脑功能和结构极其相似的三维大脑样组织,其在实验室里的存活时间超过两个月,这一成果将有助研究大脑功能、疾病和创伤以及相关疗法。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11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培养三维大脑样组织的关键在于一种由蚕丝蛋白和胶原蛋白凝胶组成的复合结构,其中蚕丝蛋白被制成硬而多孔的骨架,然后往其中填充老鼠神经元,而柔软的胶原蛋白凝胶则可促进神经元生长。几天后,这些神经元在骨架孔中聚集,形成了类似于老鼠大脑复杂回路的神经网络。此前,科学家也曾试图在三维凝胶环境中让神经元生长,但所培育出的组织一是存活时间不长,二是不具备类似真正大脑的功能。负责研究的塔夫茨大学教授

    来源: 新浪科技

    时间:2014-08-13


页次:186/353  共7049篇文章  
分页:[<<][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