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纳植物园发表植物两新种—勐腊猪屎豆和厚叶石杉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宏观进化研究组立足中国云南和东南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手段开展系统分类、宏观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近期该课题组研究人员分别在被子植物大科豆科和石松科的系统分类研究中,发表勐腊猪屎豆和厚叶石杉两个新种。 1.勐腊猪屎豆(Crotalaria menglaensis S.A. Rather):版纳植物园宏观进化研究组助理研究员Shabir Ahmad Rather博士在云南南部的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个未知的豆科物种,基于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证据,确定其为猪屎豆属的一个新成员。由于该物种首先发现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故以其发现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0-15
-
全球和区域因素在欧亚大陆始新世至渐新世气候转折期的植被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转折期(Eocene-Oligocene Transition,EOT)是一次全球快速变冷事件。这次事件是现代冰室气候的开端,受到构造活动、海陆位置和古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对这一全球事件的响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和德国森肯贝格自然研究会德累斯顿自然历史收藏馆合作,对上巴顿阶和普利亚本阶(37.71~33.9 Ma)至吕珀尔阶(33.9~27.82 Ma)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欧洲中纬度地区7个化石产地的9个植物群开展研究。比较晚始新世和早渐新世这两个地区的植被多样性、常绿成分多样性和叶结构特征变化。结果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0-15
-
冬春季的干旱事件对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树木木质部形成和径向生长的影响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冬春季的干旱事件是我国西南地区树木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然而生长物候不同的树种对冬春季干旱的响应有何差异,目前还不清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树木年轮与环境演变研究组以西双版纳勐腊县南贡山地区山地常绿阔叶林的常绿树种西南木荷(12月-次年1月开始展叶)和落叶树种西南桦(3-4月开始展叶)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精度生长仪和微树芯法研究了两种树木的径向生长和木质部形成在2020年和2021年的差异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发现,与2021年相比,2020年1-3月的温度高、降水少、相对湿度低、VPD高,因此2020年1-3月的水分亏缺更为严重。2020年西南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0-15
-
遥感与地面观测数据结合模拟不同物候期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
稀树草原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对气候调节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稀树草原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生态脆弱性突出,其总初级生产力(GPP)的评估十分重要。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数据,评估不同季节阶段下稀树草原的GPP,可为理解稀树草原应对环境变化的机制提供重要参考。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全球变化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张翔在导师张一平研究员的指导下,以元江稀树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高分辨率的Landsat与Sentinel-2融合影像(HLS)数据评估了不同季节阶段下稀树草原的GPP,并结合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云计算技术,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处理效率。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高分辨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0-15
-
绞杀榕与宿主树的关系:对热带城市绿地生态与管理的见解
绞杀榕作为一种半附生植物,以其独特的“绞杀”行为著称,它在热带城市绿地的一些树木上的定殖与建立,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丰富了热带地区城市的生态功能。然而,绞杀榕的定殖与建立往往伴随对宿主树的机械损伤以及地上、地下资源的竞争,对宿主树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部分宿主树的死亡。该现象在全球热带地区的植物园及其它城市绿地中较为普遍,并可能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了解绞杀榕与宿主树之间的生态关系,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绞杀榕的定殖和建立,绞杀榕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并可为改善热带植物园和热带城市绿地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组通过对版纳植物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0-15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输入动态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
凋落物输入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的重要环节,其输入动态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探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输入与组分变化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及环境因子对凋落物输入动态的调控作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全球变化研究组以中国西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2005-2014凋落物输入动态及气温、降雨、土壤水分的连续观测,探讨极端干旱事件(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的持续极端干旱)对凋落物输入动态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与适应的合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干旱后凋落物产量降低了12%;(2) 干旱后,水环境因子对凋落物产量的贡献更为明显,温度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0-15
-
生境管理缓解了近自然恢复群落中植物的元素限制
减光和补水是提高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存活率的重要管理措施。早期幼苗的表现是森林恢复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在恢复实践中减光和补水对群落中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和其他性状的影响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恢复生态学研究组博士研究生陈发军等人在沈有信研究员指导下,依托在云南建水喀斯特山地建立的近自然森林恢复样地,对通过表土迁置建立的恢复群落中叶片功能性状对不同处理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减光和补水显著改变了叶片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比值,减光主要影响了叶片的钾和磷,补水主要影响叶片的氮和磷。在物种水平上,遮阴与补水的交互作用对化学计量特征具有显著影响,但在群落水平上未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0-15
-
版纳植物园发表吊石苣苔属新种——沧源吊石苣苔
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隶属于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有超过30种,分布范围自印度北部、尼泊尔向东经我国、泰国及越南北部到日本南部,分布中心位于中国滇黔桂石灰岩山区,以及滇西、藏东南,至印度东北部。2019年8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植物所”)的科研人员在滇西南植物考察中,于沧源县的次生林中,首次采集到一种未知的吊石苣苔属植物。2020年8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工作人员在沧源县又采集到该种的另一个居群植株。通过文献、标本查阅、与近似种的对比,确认该种为吊石苣苔属一新种。根据其模式产地,将其命名为沧源吊石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0-15
-
豆科锦鸡儿属的DNA条形码和物种分类鉴定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宏观进化研究组立足中国云南和东南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利用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手段开展系统分类、宏观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近期该研究组研究人员在被子植物大科豆科锦鸡儿属的DNA条形码研究中取得进展。 豆科(Fabaceae)为双子叶植物纲蔷薇超目豆目的一个成员,是以荚果为共同特征的一个大类群,为被子植物的第3大科,约650属,18000种,我国有172属,1485种13亚种153变种。豆科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锦鸡儿属(Caragana)是豆科一个中等大小的属,全世界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0-15
-
中国栎属植物一新种——浙昆栎
壳斗科栎属(Quercus)植物是北半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类群之一,其下的冬青栎组(Sect. Ilex)又称“欧亚硬叶栎”,全世界约有30种。硬叶栎类适应亚热带半湿润环境,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其多样性中心。2021年,云南大学邓敏教授在查阅壳斗科植物标本时,发现一采集于崇左龙州的标本可能为新种,随后于2022年前往进行了实地调查。2022年同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黄健副研究员在河池金城江的野外考察过程中也采集到该种的居群。两人随即合作进行研究,最终于2023年11月收集到有果实的标本,明确了新种的重要形态特征。通过文献查阅、与近似种的形态对比、分子系统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4-10-15
-
昆明植物所利用薯蓣属植物分析繁育系统演变的遗传效应
繁育系统是高等真核生物最重要的生活史特征之一,对有效种群大小、分子进化速率和遗传突变积累等群体遗传参数具有深刻影响。有性繁殖向无性繁殖的转变将对基因组进化产生多重影响。相对于有性生殖物种而言,长期依赖无性繁殖的物种可能伴随着遗传负荷上升、环境适应力下降,并最终导致种群萎缩和灭绝风险上升等后果。尽管上述理论预期在不同层面上有过试验验证,现有的结果依然无法充分解析无性生殖方式在物种间的影响差异,尤其是在不同进化时间尺度上无性生殖的负面遗传效应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薯蓣属(Dioscorea)植物的繁育系统形式多样,特别是兼具种子(有性)和珠芽(无性)的混合繁殖方式,是探索繁育系统多样化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5
-
成都生物所在单细胞等微量生物样品的代谢物分析方法中获新进展
在质谱分析领域,样本经济性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技术虽然在生物分子分析中表现出色,但其样品消耗速度快,难以分析如单细胞的微量样品。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链式电喷雾离子化技术(Chai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Chain-ESI),该技术在微量样本的样本经济性和电离效率上取得了显著突破。Chain-ESI技术的核心在于其能够通过初级离子源诱导次级电喷雾电离,从而在极低的样本消耗速率(皮升每分钟)下实现高效的电离。这种方法不仅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5
-
成都生物所揭示了放牧对青藏高原东缘倭蛙营养生态位的影响
青藏高原作为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水源供给、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此同时,该区域丰富的草场资源为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牛羊等家畜的天然牧场,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作用。作为该区域主要生产方式之一,放牧活动已在青藏高原上持续了数千年(图1-2),对当地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青藏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强度较低,但近几十年来其变化程度已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放牧活动对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凸显。区域内土地向牧场的转变是导致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5
-
成都生物所在动物个性演化机制方面获得进展
与人类相似,动物的行为表现(如探索、冒险、社群交往)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场景常常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这种差异又称为动物“个性”(animal personality)。个性在动物界普遍存在,且在物种形成、疾病流行与传播、种群入侵等生态和演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阐明动物个性的演化和维持机制是当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已有模型研究表明,行为表现与生理状态个体内差异的耦合是个体间差异产生的重要机制。当行为表现与生理特征个体内差异存在正反馈时,二者将逐渐启动共演化或共发育过程,进而导致个体间差异。相反,当行为表现与生理特征个体内差异存在负反馈时,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5
-
成都生物所在干旱河谷植物生物量分配的纬度格局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植物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分配反映了资源获取策略。根据经典最优分配理论预测,在资源贫乏的环境中,植物将更大比例的生物量分配给捕获限制性资源的器官以提高资源获取效率与能力。例如,在寒冷和干燥的环境条件下,植物倾向于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给根系,以有效获得土壤水分和营养,并减少地上消耗。其中细根(直径小于2mm)和吸收根(1-3级根)在土壤养分与水分吸收的资源获取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根系是一个高度异质的系统,根系内部生物量分配的变化直接影响根系功能。目前对于植物生物量分配特征在地理尺度上变化格局及其驱动因子有了长期的研究并得到了清晰认识,但是干旱环境中根系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5
-
成都生物所在旱生植物细根构型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细根的构型决定细根在单位土壤中吸收潜力和效率,因此是反映植物利用土壤资源的关键性状。通常情况下,植物细根分支越密集,吸收能力越强,能够更有利于探索小范围的土壤养分。环境梯度上细根构型种内或者种间变化的研究能够解释植物功能多样性和生态适应策略提供最直接的证据。但是,细根构型的生物地理格局却是根系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我国西南地区干旱河谷气候、土壤与植被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揭示干旱河谷细根构型的纬度变化规律及形成机制能够深刻认识细根构型变异及其刻画的植物对干旱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对预测环境变化对细根构型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植物功能生态与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5
-
成都生物所研究发现有机肥和化肥联合施用可促进茶叶中儿茶素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施肥措施可影响茶叶品质相关的代谢过程。过量施用化肥可导致茶叶品质的降低;随着人们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日益高涨,只施用有机肥是否能达到最高的茶叶品质?为回答该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尹春英研究团队以老川茶为试验对象,设置无肥(CK)、化肥 (CF)、有机肥(OF)及化肥与有机肥联合施用(CF+OF)四种处理,测定了茶叶中多酚、氨基酸、黄酮、儿茶素及咖啡因等关键品质成分含量,分析了决定茶叶品质的酚氨比和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以探究化肥和有机肥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及对其调控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所有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黄酮(化肥、有机肥及其联合施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5
-
成都生物所在碳源对土壤非共生固氮调控机制研究中获新进展
非共生固氮(FLNF)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发生的重要氮输入过程。该过程需要大量能量,因而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羧酸、糖等)输入极可能造成根际非共生固氮热点区。然而,根系分泌物中碳源种类和数量如何调控土壤FLNF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尹华军研究团队以农田和森林土壤为试验对象,比较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碳源添加下非共生固氮速率的变化规律,并进而探讨了其微生物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糖和羧酸能显著提升FLNF速率(最高达3个数量级),而氨基酸不影响甚至抑制FLNF速率;2)碳源添加量达到一定阈值后方可有效提升FLNF速率,表明非共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5
-
成都生物所在三江并流核心区关于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碳-水-热通量研究的系列进展
二氧化碳(CO2)作为全球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其浓度正以每年2-3ppm的速度迅速上升,近年来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随着CO2浓度持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程度逐渐加剧。截至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水平相比于工业革命前已上升1.1℃,《巴黎协定》敦促各国政府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限制在远低于工业革命前水平的2.0℃,并努力将其限制在1.5℃。如何削减二氧化碳带来的温室效应是当下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难题,而减少区域碳排放量或人均碳排放量被认为是有效的碳减排途径。中国政府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第75届会议上宣布了“双碳”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5
-
水稻同源四倍体基因组重测序揭示其丰富的变异和巨大的育种潜力——成都生物所等利用水稻同源四倍体回复突变成功培育商业化水稻新品种
水稻四倍体作为一种新种质,一直以来被水稻育种界所关注。相较于常规二倍体水稻,同源四倍体水稻具有株型强壮、千粒重大、营养成分丰富、抗性强、遗传变异丰富等特点。但同源四倍体水稻育性普遍偏低,限制了其育种应用与推广。近年来,为解决同源四倍体水稻育性偏低的瓶颈问题,一些高育性四倍体水稻材料被选育出来,如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培育的高育性四倍体水稻恢复系、湖北大学选育的多倍体减数分裂稳定系(PMeS)、华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新型四倍体水稻(Neo-tetraploid),创制了有一系列育种价值的四倍体水稻新种质。另一方面,不同研究团队利用传统育种方法与现代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