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化学学院余志祥课题组实现常温常压下苯环氢化反应

    环己烷片段广泛存在于药物、农药和天然产物中。由于芳环的官能化比环己烷的官能化容易得多,取代环己烷有很多是通过对应的芳烃的还原反应得到的。过渡金属催化的加氢反应是实现上述转化的一种常见途径。然而由于存在共振稳定化,苯环的氢化比烯烃的氢化要困难得多,使用商业可得的雷尼镍、钯碳、铑碳等催化剂氢化苯环时通常需要高温和/或高压条件。若要在常温常压下氢化苯环,则需要利用高活性的金属纳米颗粒。但这些金属纳米颗粒并非商业可得,且制备过程一般较为繁琐,普通的有机实验室中使用起来并不方便。余志祥课题组近期发现,只需要将商业可得的钯碳和铑催化剂(包括但不限于[Rh(cod)Cl]2, [Rh(nbd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5-27

  • 肠球菌抑制肠道干细胞增殖加重肠炎的机制及干预方法

    2024年5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潘文课题组,联合朱书课题组和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宋昕阳课题组,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Enterococcus-derived tyramine hijacks α2A-adrenergic receptor in intestinal stem cells to exacerbate colitis的研究论文。该文章通过GPCR配受体筛选,发现了肠炎致病菌肠球菌(Enterococcus)产生小分子代谢物酪胺,直接激活肠道干细胞上的α2A肾上腺素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命科学与医学部

    时间:2024-05-25

  • 通过量化表观遗传时钟的随机成分阐明表观遗传时钟本质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Andrew E. Teschendorff研究组在《自然-衰老》(Nature Aging)上,发表了题为Quantifying the stochastic component of epigenetic ag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论证了表观遗传时钟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诱导随机DNA甲基化变化的生物机制,发现了表观遗传时钟在预测实际年龄方面越准确,时钟的潜在随机成分就越大。相反,表观遗传时钟在预测生理年龄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具有更强的非随机成分。这体现了增加或减少生理年龄的过程本质上是非随机的,而表观遗传时钟常规的指针走动由DNA甲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24-05-25

  • 皮肤病医院研究团队发现建立一种梅毒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新方法

    5月16日,皮肤病医院研究团队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EMI)》在线发表文章,这是皮肤病医院临床科研工作又一个重要成果。皮肤病医院性病科团队基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建立的半定量荧光素酶免疫吸附实验,不仅可用于梅毒的诊断,同时可用于梅毒的疗效评估,为梅毒患者提供新的诊疗方案。该篇文章题为“Evaluating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Semi-Quantitative Luciferase Immunosorbent Assay Using Treponema pallidum Antigens in Syphilis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4-05-25

  • 基础医学院曹雄团队揭示了星形胶质细胞m6A 去甲基化酶ALKBH5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

    近日,我校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曹雄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strocytic ALKBH5 in stress response contributes to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mice ”的研究论文。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其核心症状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和快感缺失,甚至可引发自杀行为。然而,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仍面临诸多挑战。抑郁症发生受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压力应激为关键环境风险因素。环境压力对大脑表观转录组学的细胞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对抑郁发生仍不清楚。m6A修饰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

    时间:2024-05-25

  • JMC|周海兵等基于疏水标签技术研发流感病毒聚合酶酸性蛋白降解剂

    2024年5月23日,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海兵等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题为“Novel Acyl Thiourea based Hydrophobic Tagging Degraders Exert Potent Anti-influenza Activity through Two Distinct Endonuclease Polymerase Acidic Targeted Degradation Pathways” 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利用靶向蛋白质降解(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

    来源: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4-05-25

  • ACS Nano|李峰团队在病毒衣壳蛋白组装操控及其免疫效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峰研究员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ACS Nano在线发表了一项题为“Transformation of a Viral Capsid from Nanocages to Nanotubes and Then to Hydrogels: Redirected Self-Assembly and Effects on Immunogenicity”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实现了病毒衣壳蛋白组装体从笼形到管状、再进一步到纳米管水凝胶的转变,并揭示了这种纳米形态转变带来的免疫学效应。不同形态往往能赋予生物系统差异化的功能。生物大分子自组装是生物结构、机器乃至系统形态发生的主要途径之

    来源: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4-05-25

  • ​Cell Host Microbe | 中国科大潘文/朱书课题组发现肠球菌抑制肠...

    2024年5月2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附属第一医院、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潘文课题组,联合朱书课题组和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宋昕阳课题组,在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Enterococcus-derived tyramine hijacks α2A-adrenergic receptor in intestinal stem cells to exacerbate colitis的研究论文。该文章通过GPCR配受体筛选,发现了肠炎致病菌肠球菌(Enterococcus)产生小分子代谢物酪胺,直接激活肠道干细胞上的α2A肾上腺素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4-05-25

  • 上海交大郭为忠教授团队提出单环7R型的新型可展开多边形机构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重大装备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所郭为忠教授团队在国际机构学期刊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s and cross-section design of a new family of single-loop 7R deployable polygon mechanisms”的研究论文。该团队首次提出了单环7R可展开多边形机构,建立了系统的设计方法,为具有一般展开轮廓和网络划分的大型可动结构设计提供了可能,为航空航天、机械超材料、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复杂展开功能与空间优化提供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5-25

  • 上海交大二次电池研究团队发文:高比能全固态电池正极侧界面空间电荷层调控

    全固态电池由于兼具高能量密度以及高安全性的综合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体系的理想方案。然而,使用固体电解质代替电解液以实现电池固态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电池内部快速的锂离子迁移成为实现全固态电池实际应用的关键。近期研究表明,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如Li10GeP2S12、Li6PS5Cl、Li3PS4等)具有与传统电解液相当的室温锂离子电导率(>1×10−3 S cm−1),同时其质地较软,通过冷压的方式即可实现与电极材料较好的界面接触,从而实现快速的锂离子传输。目前,基于该类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研究中,提升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与高比能三元正极材料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5-25

  • 上海交大惠楠团队揭示城市化和季节对气溶胶抗生素抗性基因入室传播的影响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惠楠团队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了“Urbanization influences the indoor transfer of airborne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which has a seasonally dependent patter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城市化和季节在调控气溶胶抗生素抗性基因入室传播的重要性,强调了城市环境中蓝绿基础设施的增加能够抑制气溶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积累。居民区是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暴露的关键场所,然而目前还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5-25

  • 工学院刘珂课题组在软体机器人驱动器设计与开发上取得系列进展

    人工肌肉是模仿动物肌肉功能的新型驱动器,多用于软体/柔性机器人,对未来更具人机亲和力的仿生机器人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人造材料中,液晶弹性体(LCE)具有与天然肌肉相似的可逆线性驱动应变能力。最近的研究表明,当LCE制成纤维时,其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能够实现与天然肌肉类似的超快速驱动。然而,单根纤维无法为实际应用提供足够的力量,多根纤维合并使用时驱动速度会因为比表面积的减小而降低。因此,人工肌肉目前还未能以实际应用的尺寸实现与动物肌肉相当的快速线性驱动。此外大多数基于智能材料(包括LCE)的人工肌肉的环境适应性有限,主要应用场景局限于空气环境中,难以像水生动物的肌肉一样支持软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5-25

  • 江颖、王恩哥等揭示冰表面原子结构和预融化机制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江颖教授、徐莉梅教授、田野特聘研究员、王恩哥院士等紧密合作,利用自主研发并商业化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首次获得了自然界最常见的六角冰表面的原子级分辨图像。研究团队发现冰表面在零下153摄氏度就会开始融化,并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该过程的微观机制,结束了有关冰表面预融化问题长达170多年的争论。该工作以《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过程的原子分辨成像》(“Imaging surface structure and premelting of ice Ih with atomic resoluti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4-05-25

  • 贾桂芳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RNA结合蛋白EHD6激活m6A结合蛋白..

      水稻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中抽穗开花期是决定品种地区和季节适应性的关键形状。因此挖掘新的抽穗调控基因,解析抽穗期的分子机制,对培育高产、优良、广适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RNA表观遗传学是近些年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其中m6A是真核生物mRNA内部分布最广以及最重要的RNA修饰。此前研究发现该化学修饰会被特定的m6A结合蛋白(Reader)识别并调控mRNA稳定性、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等功能。然而,目前水稻抽穗期是否受到m6A的调控还尚不清楚,m6A调控翻译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解析。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贾桂芳课题组与万建民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团队合作在Molecular Plant期

    来源: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时间:2024-05-25

  • Nature|刘志博团队报道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

    近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团队于《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s Potentiate Radionuclide Therap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类核药物设计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及优异的临床研究数据,有望改写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指南。该工作基于现代共价药物分子工程发展了一类新型药物形式,即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 CTR),并从分子、细胞、小鼠及患者层面验证了该平台技术的有效性,突破了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为泛癌种靶点)靶向放射配

    来源: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时间:2024-05-25

  •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发布

    2024年5月22日,为响应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院内外60多家机构超过300位分类学专家共同编制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http://www.sp2000.org.cn)正式发布,全球用户可以自由下载使用。《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155,364个,其中物种141,484个,种下单元13,880个。动物部分,本年度名录共收录73,862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包括69,407个物种,4,455个种下单元,新增4204个物种及种下单元;植物部分,本年度名录共收录47,474个物种及种下单元,包括39,897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4-05-25

  • 贾桂芳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RNA结合蛋白EHD6激活m6A结合蛋白并通过相分离调控...

      贾桂芳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RNA结合蛋白EHD6激活m6A结合蛋白并通过相分离调控水稻抽穗开花的分子机制     水稻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中抽穗开花期是决定品种地区和季节适应性的关键形状。因此挖掘新的抽穗调控基因,解析抽穗期的分子机制,对培育高产、优良、广适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RNA表观遗传学是近些年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其中m6A是真核生物mRNA内部分布最广以及最重要的RNA修饰。此前研究发现该化学修饰会被特定的m6A结合蛋白(Reader)识别并调控mRNA稳定性、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等功能。然而,目前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4-05-25

  • Nature|刘志博团队报道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

      Nature|刘志博团队报道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     近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团队于《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s Potentiate Radionuclide Therap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类核药物设计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及优异的临床研究数据,有望改写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指南。该工作基于现代共价药物分子工程发展了一类新型药物形式,即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Covalent Targeted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4-05-25

  •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基础医学院曾文文团队与生命学院魏迪明团队合作开发复杂...

        核酸纳米结构(DNA/RNA nanostructure)作为一种可灵活设计、可精确编码、可准确组装的人工纳米结构,已在诸如环境监测、生物计算、智能材料等众多领域显现出可观的应用前景。凭借着碱基之间严格精确的互补配对(A-T/U、C-G),核酸分子可通过其序列片段之间的匹配识别实现分子内或分子间的结合,进而得以实现复杂的高阶组装,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形貌、特定功能的纳米结构。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核酸纳米结构的设计和组装均是通过两种主流的组装策略来实现的——折纸结构(orig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4-05-25

  • PNAS | 上海药物所合作揭示药物载体高效递释的物理药剂学新机制

    2024年05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甘勇研究员与国家纳米中心施兴华研究员合作团队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以“Curvature-mediated Rapid Extravasation and Penetration of Nanoparticles against Interstitial Fluid Pressure for Improved Drug Delivery”为题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为设计高效递释的药物载体以克服体内复杂屏障提供全新思路。药物载体可精准调控活性分子(包括小分子、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等)在体内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在改善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具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5-25


页次:27/1558  共31149篇文章  
分页:[<<][21][22][23][24][25][26][27][28][29][3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