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乳光牙基因

      新华网上海2月6日电(记者张学全)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艰难探索,最近成功克隆了遗传性乳光牙本质II型病的基因,为遗传性乳光牙II型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希望。这一成果标志我国在人类遗传病基因克隆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今天向记者宣布:我国研究人员为这项研究撰写的两篇论文,已于2月1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杂志社为此邀请有关专家就这一成果进行了评述:这一重要成果有力地表明,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工作的迅速进展,人类遗传病的“定位克隆”已不再被西方科学家所垄断。  据参与这一研究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国屏介绍,遗传性乳光牙病是最常见的口腔

    来源:

    时间:2001-02-08

  • 研究发现被蜜蜂叮咬是否致命的信号是一种酶

    【生物通编译】 路透社 纽约消息: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途径,可以预测哪些人被蜜蜂和黄蜂叮咬后可能会发生威胁生命的过敏反应。据一份报告指出,一种特异的酶分子水平的增高可以作为危险情况的指示。在对114名有过对蜜蜂或黄蜂叮咬产生过敏反应的历史的人进行的研究中,德国研究者发现12人血液中一种名为类胰蛋白酶的酶分子的水平较高。更为重要的是,这12人当中的9人(75%)曾经历过叮咬后发生严重的反应,而在研究样本中的其他人当中只有28%的人曾有此历史。德国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at的Dagmar Ludolph-Hauser博士和同事们在2月3日出版的The lancet上

    来源:

    时间:2001-02-08

  • 原始人类使用带把手的工具

    据最新的研究显示,和穴居人生活在同一时期和地点的一群原始人类可能更好地使用带有把手的工具。这些细微的差异可能赋予原始人类较穴居人更优越的特点。然而这并非证明穴居人在技术上落后,新的发现可能将促使考古学家们以新的方式对石头工具进行分析。大约10万年前,穴居人和Skhul/Qafzah原始人类(以他们的遗址被发现的地点命名)都居住在现在的以色列地区。穴居人已经灭绝,但是许多科学家们相信来自那一地区的原始人类是现代人类的祖先。问题是,什么使得原始人类继续繁衍下来呢?骨骼遗迹显示穴居人更多地使用力气(穴居人肌肉更强壮,而且有更强壮的手骨),但是两种人留下了相同的工具。科学家们一直受到工具与骨骼所暗示的

    来源:

    时间:2001-02-08

  • 肺再生露出曙光

    【生物通编译】 路透社 芝加哥消息:一名研究者本周二说,在今后的数十年内通过再生人肺组织,将使得人类对抗各种肺疾病成为可能。康奈尔大学Weill医学院的Ronald Crystal说:“取代患病肺组织的最终目的是再生出一个新的功能性肺。随着鉴定控制肺生长的基因的技术的获得,在今后的几十年内将会在该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他补充说:“在肺干细胞被鉴定之前,这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由于肺在细胞学上和解剖学上的复杂性,虽然现在还不清楚这项研究将采取什么方向,但是重新程序化肺的生长是一个值得努力的目标。”Crustal是在本周出版的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

    来源:

    时间:2001-02-08

  • 神话成现实--基因科学家变绿叶为鲜花

      随着基因科学的逐步发展,原本只有在神话传说中才可以看到的变绿叶为鲜花的情形现在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了。  基因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把植物叶子变为花瓣的秘密,这一突破可以帮助鲜花种植者在只能长叶子的恶劣环境下使鲜花盛开,而在叶子花瓣的衬托下,盛开的鲜花将带给人们独特的美感。同样,这一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种植业,以培育出高产量的药材植物。  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发现是由美国和黑西哥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他们通过一系列的基因实验获得了成功。在实验中他们发现一种芥子植物的所有基因中有五个是负责花瓣的生成的,而它们的生长基础与叶子完全相同,在叶子中也可发现这些基因,但它们已经有所变形。科学家们把叶子中的相

    来源:

    时间:2001-02-07

  • 芬兰专家认为复方维生素可预防动脉硬化

      芬兰医学专家经数年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复方维生素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  芬兰库奥皮奥大学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连续服用适量复方维生素C和维生素E至少3年,将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特别是吸烟男子的颈椎动脉硬化。颈椎动脉硬化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因素。  负责这项研究的尤卡·萨洛宁教授说,过去3年中,库奥皮奥大学中心医院对520名45岁至69岁的男子进行了临床试验,通过超声波观察他们颈椎动脉壁的增厚状况。结果发现,服用复方维生素的病人,其颈椎动脉硬化程度是未服用者的45%;四分之三的男子服用复方维生素后动脉硬化症状明显减轻。  在芬兰,血液循环系统疾病是威胁公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死于这类疾病的

    来源:

    时间:2001-02-07

  • 加拿大科研人员发现干细胞促生蛋白

      新华社渥太华1月30日电(记者肖陵军)加拿大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发现了一种对成年人干细胞有促生作用的蛋白。专家认为,这一发现为人们获取高活性成年人干细胞拓宽了途径。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30日报道,安大略省罗巴茨研究所巴蒂亚领导的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人体胚胎中有一种特殊蛋白,能促使胚胎干细胞迅速繁衍。实验还发现,这种蛋白对成年人的干细胞也能起到类似的促生作用。  人体胚胎干细胞活性很强,可迅速繁衍分化,最终长成心脏、肾脏或演化为神经、血液等。一般认为,只有取自胚胎的干细胞才有分化为不同组织的潜力,而成年人体内的干细胞只能发育成特定组织。成年人的干细胞数量极少,其中大部分存在于骨髓中,而

    来源:

    时间:2001-02-07

  • 古老流行病为疯牛病带来新的希望

    【生物通编译】 来自对古老流行病研究的新证据可以帮助那些努力估计有多少人患有克雅氏病变种(vCJD)——人类形式的疯牛病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研究从死于最初记载的朊病毒疾病,苦鲁病的人体内提取的DNA的研究者们如是说1。和vCJD相似,苦鲁病是一种由一种朊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退化性疾病。这种疾病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由于人吃人的葬礼仪式而导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居民中流行。国家健康研究所的Lev Goldfarb和同事们研究了苦鲁病死者血块中抽提出的DNA,并以20世纪50年代健康人样品作为对照。他们发现在这些人群中最早患苦鲁病的人与大多数vCJD死者有相同的遗传特点——在编码蛋白PrP的基因的

    来源:

    时间:2001-02-07

  • 大有前途的胰岛素吸入器

    【生物通编译】 随着研究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无需针筒的胰岛素给药设备的出现表明这种掌上吸入器可以取代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自己的血糖水平,每天必须进行的针管注射。佛蒙特大学的William Cefalu和迈阿密大学的合作者们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上报道说,这种吸入器可以将粉末状胰岛素转为可以直接吸入肺部的良好的雾状,在一小组II型(成年型)糖尿病患者中很好地控制了血糖水平。第一个研究由迈阿密大学的Jay Skyler领导的同一组研究者发表在上周的The lancet杂志上,使用类似的检测方法发现了类似的结果,但是该研究集中于那些通常要求每天至少注射两次胰岛素

    来源:

    时间:2001-02-07

  • 面包酵母为真菌药物研究提供模型

    【生物通编译】 单独看,真菌和细菌病原体都是相对较容易被抗微生物药物消灭的。但是这些菌类中的许多中结合在一起形成名为生物膜的坚固的薄层和团层,可以抵抗传统化学物质的攻击。近来,微生物学家们一直在集中研究什么引起细菌微膜的形成——这类信息为抗药物感染提供新的目标。(见Science,21 May 1999,p. 1302)。但是缺少一个好的模型系统使得经常污染医学设备,引起慢性阴道感染,和在免疫系统薄弱的人群中导致威胁生命的系统感染真菌生物膜更难研究。新的结果将改变这一切。在本期Science的第878页,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所的Todd Reynolds和Gerald Fink报告说

    来源:

    时间:2001-02-06

  • 日本计划解析老鼠胚胎干细胞基因结构

      新华网东京2月4日专电(记者张可喜)日本“宝酿酒公司”日前表示,它将解析老鼠胚胎干细胞基因的碱基序列,以期发现干细胞分化、发育成为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机理。  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发育成为神经、血液、肌肉等各种组织,以及心脏、肾脏等各种内脏器官。通过找到与胚胎干细胞分化、发育有关的特定基因,并解析其结构,就有可能对干细胞分化、发育过程进行控制。这对揭开动物和人的发育之谜、发展再生医疗技术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宝酿酒公司”去年投资50亿日元(约合4296万美元)设立了“巨龙基因公司”。该公司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仪器,计划对亚洲人、类人猿、蘑菇及海洋生物等的基因进行解析。

    来源:

    时间:2001-02-06

  • Syngenta结束了水稻基因组测序,而国际联盟正在继续

    【生物通编译】 瑞士一家农业化学品公司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重要粮食作物——水稻的基因组测序。但是需要该数据的科学家们将或者必须支付使用该序列数据的费用,或者要再等三年,直到一个国际合作组完成其同一个项目的使用公共资金完成的——并且可能更为完全的——版本。上周,瑞士巴塞尔的Syngenta AG,宣布完成了水稻基因组43000万碱基对中大部分的测序工作。该工作在该公司加州的科学家的监督下完成,并且主要由盐湖城的Myriad Genetics Inc.完成。该项目耗时14个月,比预期提前了6个月,并且耗资在预算范围内,尽管该公司没有透露总耗资。结果他们超过了由日本领头的,预期在2004年耗资10000

    来源:

    时间:2001-02-06

  • 美意两位科学家欲联手克隆人

      新华社华盛顿1月27日电(记者吴伟农)美国和意大利两位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将联手尝试克隆人,以帮助不育夫妇获得后代。  两位科学家在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公布了自己的计划。据悉,他们打算使用男子的普通细胞或未分化的干细胞,将它们注入被抽取掉了遗传物质的卵细胞空壳中,通过刺激使新卵细胞分化并形成胚胎,之后将其植入女方子宫里。  他们说,也可以用女方的细胞进行克隆,这取决于夫妇之间的选择。两位科学家称,他们已经掌握了与克隆人有关的技术,且已有10对不育夫妇表示自愿参加他们的计划。  这两名科学家是美国男性科学研究所和肯塔基生殖医学及试管受精中心专家扎沃斯以及意大利生育问题专家安提

    来源:

    时间:2001-02-06

  • 科学家成功破译水稻的基因图谱

      美国托雷-梅萨研究院(Torrey Mesa Research Institute)总裁史蒂文-布里格斯(Steve Briggs)发布消息称,由该研究院和Myriad基因公司联合进行的基因研究项目取得了重要突破,研究小组成功地破解了水稻的基因图谱,这一成果对于改良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它同时还会加速对其它农作物,比如玉米和小麦的研究。  布里格斯表示,水稻是第一种被人类破译基因图谱的主要农作物,由于水稻与其它粮食作物的基因图谱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它对于研究其它农作物的基因结构很有帮助。在掌握水稻的基因图谱后,科学家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改良水稻品种,增加水稻的营养以及抗旱、抗虫害能力。  目

    来源:

    时间:2001-02-06

  • 德国和日本科学家正寻找人类智慧基因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 据德国最新一期《时代周报》报道,德国和日本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目前正在对比研究人与黑猩猩的遗传特征,以期找到能够打开人类智慧的基因密码。  最近考古学家在法国的绍威岩洞发现了一幅大约绘制于4万年前的岩画。专家由此认为,早在4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人类的智慧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德日科学家通过对人与黑猩猩遗传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人与黑猩猩在遗传特征方面有98.4%是一致的。日本科学家已经开始破译黑猩猩的染色体,从今年4月份开始将对比研究人与黑猩猩大脑中的遗传因子活动。

    来源:

    时间:2001-02-05

  • 基因加工水稻对抗饮食缺陷引起争论

    【生物通编译】 慕尼黑消息:随着人们为人道主义“黄金水稻(Gold Rice)”项目的启动而欢呼,第一批新型水稻——经基因加工后含有维生素A的水稻的免费样品上周运抵菲律宾Los Banos的国际水稻研究所。这是多个计划送给中国,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非商业研究所的水稻中的第一批。这些研究所将进行生物安全性研究,然后使用传统的育种技术将转基因水稻的有利性状传给那些适于地方种植条件的株系。由于“黄金水稻(Gold Rice)”的两位发明人和被发明人赋予全部商业权利的农业综合企业Syngenta之间的独特安排,任何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可以种植Golden Rice的各类品种,一旦实现,无需支付许可费用。

    来源:

    时间:2001-02-05

  • 精子进入卵子位置影响哺乳动物胚胎发育

      新华网伦敦1月27日专电(记者王艳红)英国科学家发现,实验鼠的精子进入卵子的位置,能对早期胚胎细胞分裂和组织的方式起到决定性影响,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最终形成的完整生物个体。这是人们首次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这种现象。  精子几乎能从卵子表面的任何地方进入卵子。此前科学家曾发现,精子与卵子结合的位置能影响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发育方式,比如蠕虫和软体动物等。但人们一直认为,哺乳动物胚胎的自我组织过程要开始得迟一些,不应存在这种影响。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微细的荧光粒标记下实验鼠精子进入卵子的“切入点”,然后观察受精卵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时,是沿着

    来源:

    时间:2001-02-05

  • 日本解析O-157病原性大肠杆菌基因结构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 日本科学家最近解析了曾经肆虐日本的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的基因结构,为今后开发疫苗等提供了可能性。  从事这项研究的是由宫崎医科大学林哲也和该校生物研究所品川日出夫等教授等组成的科研小组。他们曾在1997年解析了非病原性大肠杆菌K12的碱基排列顺序。这次解析的结果是,O-157共有550万个碱基对,比K12多大约20%,基因数1632个,其中与病原有关的基因至少有131个。除了迄今为止已经确认的病原基因外,还新发现了结构与沙门氏菌极其相似的基因。此外,还有进入细胞内发挥功能的基因和对抗人体免疫功能的基因等。  1996年以后,O-157病原性大肠杆菌曾在大阪地区引

    来源:

    时间:2001-02-05

  • 美国合成5-螺旋蛋白 能阻止艾滋病毒感染细胞

      新华社电: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最近合成了一种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细胞的5-螺旋蛋白,这种蛋白能堵截艾滋病病毒用来附于目标细胞上的“小钩”,因而能阻止其细胞膜与目标细胞细胞膜的融合,这样人体细胞就避免了感染。  研究人员此前发现,艾滋病病毒使用类似弹簧力学的机理附着于T细胞上,而T细胞是病毒攻击免疫系统的主要目标。  在附着于T细胞上的过程中,艾滋病病毒首先使用一种蛋白来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受体,一旦受体被识别出,一种叫gp41的蛋白将鱼叉状成分释放到T细胞的细胞膜上。接着,gp41像弹簧钩子一样将病毒拽到T细胞上,使得病毒的细胞膜可以与T细胞的细胞膜融合。艾

    来源:

    时间:2001-02-04

  • 日本三菱生化所将在实验室里制造人类精子

      新华网纽约1月21日专电(记者张化)日本三菱生化研究所一个小组最近创下在实验室制造精子的首例,这项突破将使不孕的男性能有后代。  据此间媒体报道,日本三菱生化研究小组复制胚胎细胞,然后将其变成精子,目前只用老鼠实验,但研究人员计划应用在成人身上。受精之初的胚胎是一团干细胞,每个细胞依照其基因程式发育成人体各个不同部分。研究人员找出哪些细胞会发育成精子或卵子,他们标出这些精子或卵子密码,启动密码,目前已经成功利用这些细胞培养成精子。  日本法律禁止复制人类,新科技是复制婴儿的种子,而不是复制婴儿,因此可以绕过这项禁令。

    来源:

    时间:2001-02-04


页次:4172/4205  共84095篇文章  
分页:[<<][4171][4172][4173][4174][4175][4176][4177][4178][4179][418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