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咀嚼能力与认知功能相关
新华社电 瑞典研究人员日前发布声明说,其开展的一项研究证实,老人咀嚼能力与认知功能相关,咀嚼能力较差的老人患痴呆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这项研究由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衰老研究中心及该院口腔医学部、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其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老年医学会会刊》上。 研究报告指出,科研人员以557名77岁以上的瑞典老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牙齿脱落、咀嚼能力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吃苹果等较硬食物时咀嚼能力较差的老人,其认知功能退化风险较高。 研究人员认为,咀嚼能力较差会导致脑部血液流动减弱,这是与老年痴呆症病因相关的因素之一。
-
美科学家拟使用“细菌盒”建造火星人类基地
艾姆斯研究中心的林恩-罗斯切尔德是美国宇航局新合成生物创新研究所的负责人,他指出,美国宇航局现已开始研究这项计划的可行性。他们将着眼于培育工程设计细菌,为未来载人太空任务做好准备。据悉,她将这一理论观点发表在上周英国举办的生物设计论坛会议上。 合成生物学结合了生物学和工程学,该领域研究人员已建造了包含大量基因的生物工具包——“生物积木”,每一个生物积木都具有特殊的功能,使细菌产生自然防冻分子,例如:生物积木可植入其它细菌体内,赋予它们功能性。基于这一理论,细菌将潜在地幸存于其它星球上,并有望维持人类生活在该星球。 多数地球细菌将在富含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其它星球大气层中死亡,火星大气层的主要成份就
-
DNA电路可检测导致疾病的基因损伤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网站报道,在近日召开的美国化学协会第244届全国会议与博览上,一项关于DNA电路的研究颠覆了公众对“电路”的认知。这是一种利用电路导电性变化来检测基因损伤和错误的生物传感器,如果基因复制发生错误而不及时纠正,会导致癌症、生理与精神类疾病。“DNA电路及其在识别人类患某种疾病风险方面的潜在应用”也是当天全体参会人员讨论的焦点主题。 “DNA电路非常脆弱,不能装在房间里用于常见的公共电子设备。但这种脆弱性让它极为敏感,能作为一种识别DNA损伤的电生物传感器。”加州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分部主席、化学教授杰奎琳·巴顿说。巴顿由于发现DNA双螺旋链就像一条信号线,可用于探测及修复基因损伤而
-
研究发现安定类安眠药可能增加痴呆风险
新华网伦敦9月28日电(记者黄堃)许多人在失眠时会选择服用安眠药。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服用安定类(苯二氮卓类)安眠药需慎重,因为它可能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刊登报告说,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对一千多名平均年龄为78岁的老人进行了为期1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开始时,这些老人都没有痴呆症状。后来其中部分人开始服用安定类安眠药,结果显示,这部分人出现痴呆症的风险比其他人高60%。 安定类安眠药是一大类安眠药的总称,其中包括常见的安定、羟基安定、利眠宁等安眠药。这些药物在全球广泛使用。据介绍,仅在英国就有一百多万人在服用此类药物。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项研究目前只是揭示了一种相关性,不
-
俄专家研究称明年将有很多天才婴儿出生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胥文琦】据“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9月28日消息,俄罗斯学者叶甫盖尼?维诺格拉多夫经10年时间对天才档案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2013年将有很多智慧婴儿出生。 报道指出,在这段时间里,维诺格拉多夫共收集和研究了近2万名天才人士的档案,并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规律。和传统观念不同,父母的基因对孩子是否有天赋并不会产生特别的影响。天才就像庄稼一样,产量总是不均衡出现。有的年份“丰收”,而有的年份则“歉收”。天才的“产量”取决于很多因素,首先取决于太阳的位置和活动强度。这样认为。 维诺格拉多夫由此得出结论,聪明孩子诞生数量的增加通常是在太阳活动比较弱的时期。一般在太阳11年活动周期的首尾
-
澳研究出皮肤癌新疗法 有望开发治病乳霜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8日说,他们研制的一种肽能杀灭黑色素瘤细胞,将来有望以此为基础开发一种专门治疗皮肤癌的乳霜。研究人员将这种肽(即氨基酸短链)设计成能模仿黏液瘤病毒蛋白质的活动。此前的研究已表明,黏液瘤病毒能杀灭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研究人员测试了这种肽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它可以杀灭黑色素瘤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的人类皮肤细胞。恶性黑色素瘤是致死率最高的皮肤癌。“澳大利亚的黑色素瘤发病率是世界最高的,每年超过1.1万例,”首席研究员塔格丽德·伊斯蒂万博士在声明中说。目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诊断,并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及周边可能病变的健康皮肤。研究人员希望随着这项研究的
-
南非呼吁立即禁用NK603转基因玉米
自法国一研究结果爆出转基因食品具有长期的健康隐患后,南非消费者主食之一的玉米食品也面临严重威胁。 法国研究机构公布的研究成果称,食用美国转基因玉米NK603会使实验鼠患上肿瘤、多种器官受损,因此俄罗斯相关部门已经决定暂停进口和使用转基因玉米品种NK603。研究者强调,这是首次在长达两年以上只吃转基因谷物的实验鼠身上得出的研究成果,而通常在白鼠身上进行的实验往往只持续90天。欧盟委员会和法国已经下令对该研究进行详细调查。 近日,非洲生物安全中心(ACB)连同南非几家公益机构,共同呼吁立即停止进口和种植这种问题玉米品种-孟山都的耐草甘膦N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布学术不端严峻现状
生物通报道:十月一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项迄今为止综合性最强的论文撤销研究,得到了与之前一些同类型研究截然相反的结论,这项研究指出目前大多数学术论文撤销是由于学术不端造成的,这类论文撤销已经占到总撤销数的三分之二。研究显示自1975年以来,在所有已发表论文中学术造假或涉嫌造假的被撤论文所占比例已升至当初的10倍。“生物医药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成王败寇的领域,这种情况诱使一些科学家走捷径甚至伪造数据做出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文章的资深作者,mBio杂志主编Arturo Casadevall博士说。研究人员对今年五月间撤销的2047份生物医学类论文进行了调查。为了确定论文被撤回的原因,研
-
Science干细胞里程碑式成果:人造卵子
生物通报道 近日日本的研究人员成功地诱导小鼠干细胞成为了可生长发育的卵子,生成了健康的幼鼠。这项工作为研究长期笼罩在神秘中的哺乳动物发育及不育症的基本元素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生殖生物学家Evelyn Telfer说:“人们一直试图用胚胎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来生成性细胞。现在他们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干细胞科学家们曾经利用前体干细胞获得了多种类型的细胞,却一直竭力于生成性细胞。,部分原因由于它们分裂方式上的差异,这些细胞具有明显更为复杂的发育程序。身体的绝大多数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两套染色体被复制,而性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生成,导致细胞只包含每条染色
-
Nature子刊:热点蛋白解决表观遗传争议
生物通报道:近二十年来,科学家开始逐渐认识到DNA中的遗传密码只代表了生命蓝图中的一部分信息。遗传信息还来自于DNA结构上的特殊化学标签模式,这些表观遗传学标签决定了DNA包装的紧密程度以及特定基因的开关。随着越来越多的表观遗传学标签被发现,研究人员开始好奇这些表观遗传学标签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日前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医学院进行了一项研究,首次在人体两种最基本的表观遗传学标签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两种基础表观遗传学标签就是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该文章将于九月三十日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这项研究显示,有一种被称为UHRF1
-
Nature子刊:炎症反应的“度量衡”
生物通报道: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关键分子对机体炎症反应的控制机制。这一关键分子是p110delta,它能够对炎症反应进行微调,以避免过度反应对机体产生的危害。这一发现将于九月三十日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将有望帮助人们开发新疫苗和癌症治疗药物。健康的免疫系统会对危险信号做出反应,这些危险信号包括细菌、病毒和机体内一些在使坏的细胞(例如癌细胞)。这种受到严格调控的反应会发出警告让机体对危险信号做出反应,并起始炎症反应。一旦警报解除,机体就要及时关闭炎症反应以避免反应过度,正所谓过犹不及,这一点非常关键。整个炎症反应的时机控制非常必要,而且在许多疾病中这种控
-
Nature子刊:两热门蛋白存在共同通路
生物通报道: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也被称为卢迦雷氏病,是一种成人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表现是运动神经元过早退化,从而导致患者身体出现进程性的致命瘫痪。研究显示这种疾病有两种致病蛋白,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日前,加州大学San Diego医学院细胞与分析医学系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两种蛋白的功能都作用于一条共同的通路。目前还没有治疗ALS的办法,不过这项新研究发现了一些靶点基因可以用于衡量运动神经元的健康程度,而且还有望推动ALS治疗药物的研发工作。该研究将于九月三十日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该研究中的两种蛋白是FUS/TLS和TDP-43,它们会与负责翻译DNA信息合成蛋白
-
热议:诺贝尔奖应该颁给谁?
原文标题:Nobel needs to get back to basics(Robert Matthews)1912年——距离今天也才100年,当时诺贝尔奖委员会拒绝了十几位被提名人,其中就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而将这一殊荣颁给了一个不起眼的瑞典工程师。这名工程师:Nils Gustaf Dalen的名字,以及他发明的一个用于调节灯塔中气体的小工具,至今恐怕已很少有人记得了,而且这也并不是我们能将其与最负盛名的科学奖项联系起来的突破性成果。然而事实是他们值得这一奖项,诺贝尔奖的创始人(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明确表示,这一奖项将被颁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里,给人类带来最大益处的科学家”。而像是希
-
物种消失加剧气候变化 人类降低生态系统抵抗力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当我们让最脆弱的物种灭绝后,人类就降低了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抵抗力。哥德堡大学的生物学家的这一最新发现刊登在英国《生态学通讯》杂志上。生物多样性是自然和社会的保险单,因为某些物种在变化的环境中才能够保持诸如净化水质和农作物授粉等重要功能。研究人员约翰·埃克洛夫说:“这与投资组合的原理相同———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很愚蠢的。”通过研究瑞典西海岸浅湾处的鳗草,科学家得知,气候变化会加剧造成敏感物种消失的负面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保障作用将变得比我们设想的更弱。例如,浅湾处的鳗草是鳕鱼的重要产卵地。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布胡斯省海岸附近的鳗草大幅减少。人们认为,鳗草的减少部分
-
抗老年痴呆疫苗进入初期试验阶段
据新华社维也纳10月6日电(记者刘钢)医学专家在奥地利举行的第22届“欧洲老年痴呆症大会”上透露,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氏症)有望得到预测和防治,其疫苗或抗体制剂已进入初期试验阶段。目前医学家已发现,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变异等蛋白质异常,以及海马区代谢能力下降、大脑体积萎缩等与老年痴呆发病机制有关。意大利医学家弗里索尼明确提出:“先是大脑β-淀粉样蛋白异常,然后是代谢障碍,接着便是脑萎缩。”他说,年幼时有轻微脑功能障碍如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人,以后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更大,75%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日后都出现老年痴呆症状。基于这一研究结果,科学家们已研制出几种针对老年痴呆的活性疫苗并开始人体试验。美
-
英国11岁少女智商高达162 超过爱因斯坦和盖茨
英国女孩维多利亚·考伊今年11岁,却拥有高达162的智商,比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以及比尔·盖茨还要高出2个点,故而被“门萨”俱乐部招收为会员。而只有智商在148以上,相当于总人口2%的人群才有资格进入门萨俱乐部。维多利亚自称与同龄人无异。“我非常喜欢科学,喜欢做实验,但同时喜欢运动、跳舞和玩乐器。我最喜欢的还是生物学,我喜欢动物,长大后想当一名兽医。我不怕看到血。”普通人的智商水平平均值是100。考伊的智商也高于很多知名人士。奥地利“精神分析学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智商是156,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智商是145,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智商是140。据了解,维多利亚已经
-
研究发现电子邮件可暴露性格
电子邮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从不同的人对电子邮件的使用方式,可以看出他们的性格。据《印度时报》9月20日报道,英国计算机协会杂志《界面》刊登格拉斯哥大学和西苏格兰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从接收邮件、阅读邮件和回复电子邮件的方式可以看出不同人的性格。有趣的是,人们使用电子邮件的习惯和一些鸟类的特征非常吻合。卖弄型性格。这类人像孔雀一样,喜欢人前卖弄,总不时地发送各类电子邮件,并声称“人人都必须知道”,其实是在哗众取宠,故弄玄虚。“夜猫子”型性格。他们像猫头鹰一样,昼伏夜出,喜欢在夜晚甚至凌晨处理邮件,有时还会打扰到收件人休息。附和型性格。他们是八哥型性格,对收到的任何电子邮件都
-
24小时不停歇用脑电波创作“生物音乐”
民谣音乐人马克·马尔曼最近尝试在一次跨越全美的旅行途中,每天24小时不间断创作“生物音乐”。他的方法是,在头上戴一套传感器装置,让它不停歇地记录自己的脑电波,然后通过电脑软件转译成音乐作品。他计划用几周时间来完成一系列创作,然后在10月9日左右推出新专辑《Double Silhouette》,专辑内容便以“生物音乐”为主。“生物音乐”是新鲜词生物音乐是一种实验音乐类型,它产生于非人类生物环境的声音取样。广义上讲,它也包括人类以一种直接的生物表现形式生成的声音作品,比如由人体脑电波生产的音乐作品。一些大胆的极客科学家和音乐人早就认为,任何活动都能变成音乐作品。已有很多艺术家曾做出大胆前卫的尝试,
-
中国人缺看淡诺贝尔奖的自信
单仁平:中国人缺看淡诺贝尔奖的自信 据法新社报道,一家博彩公司认为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最有可能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消息打翻了很多中国人心中的五味瓶。 中国社会同诺贝尔奖,总体上是热脸和“冷屁股”的关系。中国人在心里对诺贝尔奖挺看重的,虽然常有人呼吁别太在意它,“要自信”,但自信不是那么容易就建立起来的。 但中国社会对诺贝尔奖的态度还有另一面,中国不少人对诺贝尔和平奖一直很警惕,文学奖也因12年前颁给当时中国人完全不熟悉的高行健,其对中国是否有善意受到怀疑。中国主流社会倾向于相信,诺贝尔文学奖常会受政治影响,甚至沦为西方政治的工具。 由于莫言与生活在法国的高行健创作
-
聚焦餐桌上的"转基因":是是非非究竟为哪般
据《劳动报》报道,近日,随着美国一科研机构2008年曾在湖南一所小学进行“黄金大米”人体验的消息持续发酵,转基因食品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微博上输入“黄金大米”,出现46万余条结果,而输入“转基因”更是有多达500多万条结果。网友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疑虑层层叠叠:转基因食品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安全吗?国外对转基因食品的使用情况如何? 然而,这一话题已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从食用油到豆奶再到玉米,转基因食品早已“爬上”了我们的餐桌,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专家表示,转基因食品只要是合法地出现在超市货架上,就说明它已经通过严格的科学评价,证实了安全性。 转基因食用油逐渐“占领”餐桌 记者在几家大超市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