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美汁源再出问题,盘点饮料食品安全事件

    生物通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内食品市场的一道硬伤,近期吉林传出了可口可乐美汁源饮品中毒事件,这并不是第一起饮料食品安全事件,也不会成为最后一起……今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6种饮用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哈药六厂等知名企业生产的“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内蒙古“景友”沙漠优质水榜上有名,令人震惊……6种瓶装水检出致癌物 哈药六厂等榜上有名今年8月,一条内容为“肯德基豆浆并非原磨”的微博被转发近3万次。该帖图片显示,5个标有“豆浆粉”字样的纸箱与其他原料堆放在广东一家肯德基门店外。肯德基北京分公司公共事务部回复称,北京市大部分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12-06

  • 瑞士研发新型纳米磁微粒清洁血液

    瑞士苏黎世的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纳米磁微粒,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将血液中可能有害的成分剥离出来。这一技术可能用于用于治疗人类的药物中毒、血液感染和某些癌症。 这一工程包括将涂上碳衣的纳米颗粒磁化,在其上布满针对特殊分子的抗体,研究人员想将这些分子----比如易导致炎症的蛋白质:如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和一些有害金属,比如铅----清除出血液。在血液中加入纳米磁粒后,再将血液在透析机或类似的机器中流过一遍,研究人员就能将不想要的成分过滤出来了。 “纳米磁粒能够捕获目标成分,在这些磁粒进入再循环之前,用磁力分离器将这些载有有毒物质的磁粒累积排入一个贮藏库,将它们与血液循环系统相分离。”

    来源:科讯网

    时间:2011-12-06

  • 世界第一个人工胰脏临床试验在伦敦启动

    世界上第一个由病人自身控制的人工胰腺已经开始临床试验。这项研究由伦敦帝国理工大学Chris  Toumazou教授主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治疗1型糖尿病。目前,患者通过测试他们的血糖水平和定时注射每天多至六次的胰岛素来处理他们的疾病。 使用一个植入皮下的传感器连续检测葡萄糖对于这种疾病的患者已经是最新的技术进步。但是长期渴望的糖尿病治疗是人工胰腺:一个既能检测血糖水平又能即刻给予适量胰岛素的植入物。 Toumazou教授的创新是整合传感和治疗的装置,有效地创造一个新的体外胰腺。 新的设备系统仿照的是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1型糖尿病患者的这些细胞被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的攻击和破坏了。

    来源:科讯网

    时间:2011-12-06

  • 医学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 盲目扩招造成恶性循环

    近年来,医疗机构用人门槛不断抬高,多数市级以上医院已向临床本科毕业生关闭了大门,临床专业的学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学历和就业压力。这一用人“趋高”现象是否开启了人才高消费时代?在医改背景下,这一现象是否反而有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临床专业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 “用人门槛确实越来越高,现在非硕士生不要。”谢明均是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同时兼任普外科主任。他对人才高消费现象最直接的体会是,今年普外科进人指标是2个,结果来了14名硕士生应聘。 这在10年前无法想象。谢明均认为,现在本科教育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1-12-06

  • 炎症线索调节杯状细胞产生:重要的肠屏障功能

    在2011年12月出刊的《实验生物与医学》期刊中,有一篇由美国伊利诺大学Rex Gaskins博士所领导的团队所发表的文章证实微生物以及宿主的发炎分子都可以调控人类小肠杯状细胞株的硫黏蛋白的产生。硫黏蛋白是小肠杯状细胞所分泌的两种主要的酸性黏液素之一,对于保护肠道黏膜非常重要。因此,若是丧失了硫黏蛋白则与炎性肠道疾病与大肠直肠癌的发生有关。然而,肠道微生物或是宿主免疫细胞是透过何种机制来影响硫黏蛋白的产生则尚不清楚。伊利诺大学的研究团队比较了微生物的鞭毛蛋白、诱发肠道黏液产生的细胞激素—介白素-13 、以及促进发炎反应的细胞激素—肿瘤坏死因子对于硫酸转移酶的表现情况的影响。硫酸转移酶主要负责将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11-12-06

  • 施一公:可怕的空气污染

      【序:说心里话,我发表这篇文章的心情很复杂。这篇博文完稿于今年二月底,但被我压了下来,担心这样评论北京的空气污染会影响海外人才的全职回国、也影响清华的招聘人才。但同时,国内一次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以及我切身感受到的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严重污染,又让我不安与愤怒。    几周前,北京市环保局辟谣,说北京市空气质量在奥运会后逐年变差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对这种辟谣我觉得不可理解:几乎所有我问过的北京人和清华同事都说奥运会后这两年的空气质量一年不如一年。我也很不理解北京的蓝天数在奥运会后逐年增加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大家的切身感觉都错了?还是北京蓝天的标准在逐年降低?这也让我想起了大约两年前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1-12-06

  • 王志国撤销《细胞生理学期刊》三篇论文

    11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生理学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在线刊登三篇撤销声明,撤销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入选者王志国发表于2007年的三篇论文。 撤销声明称,撤销已经作者、杂志主编和出版社同意。三篇论文撤销的原因均为“重复使用之前发表论文中的蛋白免疫印迹条带”,通讯作者王志国对此负全部责任。 王志国之前已被撤销《生物化学期刊》和《细胞科学期刊》上的三篇论文,也因学术不端被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心脏病研究所关闭实验室,免去科研权利。(科学网 任春晓/编译)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1-12-06

  • PNAS:干细胞衰老导致白血病患病率升高

           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称,人类干细胞也不能幸免与细胞衰老。研究人员对可生成血液和免疫系统细胞的造血干细胞进行了研究。了解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干细胞何时以及如何开始衰老可能解释为什么一些疾病(如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以及为什么老年人往往更容易感染,如感冒和流感。         Wendy  Pang博士说,“我们知道,免疫系统功能似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这是对年轻人和老年人提纯的造血干细胞功

    来源:医脉通

    时间:2011-12-06

  • 肿瘤细胞中的丙酮酸盐激酶

    “丙酮酸盐激酶M2”(PKM2)是糖酵解中的一种关键酶,在癌症中高度表达。在这项研究中,ZhiminLu及其同事发现,PKM2能响应于表皮生长因子而转位到细胞核中,在那里它有助于依赖于β-catenin的基因激发。PKM2的这种非代谢功能对于肿瘤细胞增殖似乎很重要。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1-12-06

  • 抗生素会激活动物体内病毒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网站11月30日报道】题:抗生素激活猪体内的病毒 研究者发现,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会产生令人忧虑的效果:药物会刺激动物肠道内的病毒在肠道细菌间转移基因。如此一来,令肠道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基因就会被大量转移。科学家在专业期刊《微生物学》上撰文警告称,激活这些病毒会导致耐药性在细菌间大幅扩散。 人们早就知道,如果给猪或家禽喂食抗生素,那么这些动物的肠道细菌会大量产生耐药性。而现在研究者发现,特定病毒在耐药性的扩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部分遗传信息并不是在细菌间直接传递的,而是借助于噬菌体。 噬菌体在休眠阶段只是细菌遗传物质中的一小段脱氧核糖核酸。然而,一旦受到刺激

    来源:新华国际

    时间:2011-12-06

  • 干细胞修复损伤肌肉路径探明

    当肌肉受伤时,会发出信号呼唤一种叫做“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的休眠成熟干细胞“醒来”,投身到修复工作中。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日报道,美国密苏里大学科学家最近发现,即使卫星细胞远离受伤肌肉,也有向导为这些干细胞引路,让它们在肌肉组织内旅行,赶来帮助修复受伤部位。这一发现有助于为肌肉失调类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症找到更有效的新疗法。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玻璃片上涂上狭窄的“条纹”,这些条纹由不同的蛋白质制成,然后用延时显微镜追踪观察卫星细胞在“条纹”上移动的情况。他们发现,一种名为蝶素(ephrin)的蛋白质的几个亚型对卫星细胞有同样的功效,即细胞一接触到蝶素制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1-12-06

  • 批驳iPS非全能性成果:因子不同 结果不同

    生物通报道:去年的一项iPS研究成果表明,iPS细胞存在与胚胎干细胞不同的分子差异,不具有全能性,不能产生成熟小鼠,而近期由著名的干细胞研究专家Rudolf Jaenisch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发表了题为“Reprogramming Factor Stoichiometry Influences the Epigenetic State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文章,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发现在将成熟体细胞诱导成干细胞的过程中,转录因子水平不同会极大的影响获得iPS细胞的质量,这无疑解释了目前iPS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12-05

  • Cell:中外学者获细胞衰老新机理

    生物通报道: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egregation of Protein Aggregates Involves Actin and the Polarity Machinery”的通讯文章,介绍了他们在一种重要细胞周期基因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提出了与以往传统机制不同的新观点。相关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一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约研究员刘北东博士,另外一位通讯作者是瑞典哥德堡大学Thomas Nyström教授。其中刘北东博士200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微生物生物技术研究方向,获得博士学位以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12-05

  • The scientist:癌细胞不死之谜(中)

    生物通报道  《科学家》(The Scientist )杂志网站在11月30日发表了一篇题为“Cancer’ Escape Routes”的新闻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肿瘤逃逸抗癌药物攻击的几种常用“策略”,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癌细胞的“不死之谜”。上接The scientist:癌细胞不死之谜(上) 2.表观遗传学改变除了基因突变,研究人员发现表观遗传学改变也能使癌细胞对药物做出快速反应。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肿瘤学家和血液学家Pamela Munster说,不同于突变,表观遗传改变是细胞快速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机制。上个月,Munster及同事在发表的研究论文中称她们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12-05

  • Cell cycle:乳腺癌的致命伤

    生物通报道  自好莱坞拍摄大片《特洛伊》之后,全球的观众想必对“木马屠城记”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了。在这个传奇故事中,除了倾国倾城的美女海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希腊联军中最英勇善战的骁将阿基里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然而在最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却发现了他的弱点,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使阿基里斯负伤而死。这便是从木马屠城记中延伸出来在欧洲广泛流行的一句成语“Achilles' heel”(阿基里斯之踵),用于形容某一强大事物唯一的致命弱点。近日来自美国费城杰佛逊大学Kimmel肿瘤中心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12-05

  • 混入美汁源饮料中的毒物是什么?

    郝凤桐的搜狐博客媒体报道,2011年11月28日,长春市民母子二人饮用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优后,相继发生中毒,经医院救治,母亲昏迷,儿子死亡。经公安部门检验认定,剩余饮料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万灵。万灵的商品名称为灭多威,化学名称1-(甲硫基)亚乙基氨甲基氨基甲酸酯,原药常温条件下为无色结晶或白色固体粉末,应用于棉花、蔬菜、烟草、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的害虫杀灭。其大鼠急性经口半数致死剂量为17mg/kg,属于高毒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文献报道,2005年我国铁岭市曾经发生因为灭多威污染食用淀粉,造成一个三口之家急性中毒,一人死亡的惨痛事件。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继有机氯农药和有机磷农药之后发展

    来源:搜狐

    时间:2011-12-05

  • 美汁源"中毒门"悬疑 专家称生产流程存投毒可能

    中新网12月2日电(财经频道秦辰)11月28日,长春市民因饮用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优(清新草莓口味)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经公安部门检验认定,剩余饮料中含有剧毒杀虫剂。对此,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环保专家董金狮在接受中新网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各个环节都存在可能性,但由于进厂时农药不属于饮料企业的必检项目,如果有人故意投毒,致使原料遭到污染而流入生产线的可能也是存在的。三个环节可能出现污染 不排除商业竞争可能对于出现这次事件的原因,董金狮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有3个环节可能出现这一问题,一是原料里有人投毒;二是生产中在配料或者是灌装过程中的人为投毒;三就是在成品出厂后将瓶盖拧开放入杀虫剂,

    来源:食品中国-中国网

    时间:2011-12-05

  • 美汁源事件无定论 受害者家属不满可口可乐态度

    备受关注的“长春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优”中毒事件并没有最终结论。但可口可乐方面始终称该事件与其产品质量无关。12月2日,可口可乐公司再次发布声明称:“此事件与我司产品本身的质量无关。”并对受影响的家庭表示诚挚的关切。但可口可乐方面的态度却似乎与其言辞有着较大差别。记者辗转找到了两起饮用美汁源果粒奶优中毒的受害人家属,第二起(11月28日)受害人因沉于丧子之痛未能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采访。但第一起(11月20日)事件的受害者家属则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处事态度表示不满。上述受害者家属表示,在11月20日第一起美汁源果粒奶优发生中毒事件后,当事人家属就联系了可口可乐公司,该公司表示会积极处理此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2011-12-05

  • 美一篇论文成世上被引次数最多论文:超27万次

    在谷歌中输入“奥利弗·豪·洛瑞”这个名字,只能得到几张面容模糊的肖像照,寥寥无几的新闻报道,以及一篇发表于1951年的学术论文。 一篇就足够了,这可是全世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截至2004年1月,这篇题为《用Folin-酚试剂测量蛋白质》的生物学论文已经获得了275699次引用。论文中,洛瑞根据自己在美国纽约公共健康研究所作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测定蛋白含量的方法。 对于生物学研究来说,测量蛋白质含量就像学习“一加一等于二”一样基础——不管是细心的妈妈想要辨别含有三聚氰胺毒奶粉,还是爱美的女士挑剔蛋白质含量多少的食物,或者医生想要从血红蛋白数量来判定病人是否贫血,都需要进行蛋白质测量。 也许正是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1-12-05

  • 科学家发现新的免疫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细胞,这种细胞可以识别侵入人体细菌上的脂质抗原。脂质抗原一旦被识别,这种叫滤泡辅助性自然杀伤T细胞(NKTfh)的细胞就会让B细胞产生抗体反应。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细胞,它能帮助人体抗击感染和一些威胁生命的疾病。   来自约翰柯廷医学研究院的卡罗拉•比努埃萨教授发现,这种细胞可以识别侵入人体细菌上的脂质抗原。脂质抗原一旦被识别,这种叫滤泡辅助性自然杀伤T细胞(NKTfh)的细胞就会让B细胞产生抗体反应。   比努埃萨教授说,这种细胞是通过一种天然的、非化学的方式帮助人体抗击细菌和感染。 

    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

    时间:2011-12-05


页次:3070/4178  共83545篇文章  
分页:[<<][3061][3062][3063][3064][3065][3066][3067][3068][3069][307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