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PNAS:解析蛋白质折叠机制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及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内部摩擦有可能发挥了远比之前认为的更为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蛋白质是一种结构复杂但极其重要的一种生物大分子,其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结构。对于蛋白分析的一种重要方面就是解析蛋白折叠过程。蛋白质折叠过程就是将氨基酸链折叠形成特殊的形状,由此使蛋白质呈现出特异功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多相过程,从展开态到折叠态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微观过程,深入了解这一折叠机理,对于保留蛋白质活性,维持蛋白质稳定性和包涵体蛋白质折叠复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4-25

  • “垃圾”DNA,病原体感染的另一个战场

    生物通报道  曾一度被认为是不重要的“垃圾DNA”,如今科学家们已经知道非编码RNA(ncRNA)——不能翻译成蛋白质的RNA分子——在细胞功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cRNA突变与大量的疾病例如癌症、自闭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均存在着相关性。现在通过“深度测序”技术对来自人类基因组的遗传物质进行测序,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Sackler医学院的Noam Shomron博士发现当受到病毒感染时,ncRNA会发出一系列的生物信号表明存在有病原体。这一研究发现不仅让研究人员获得了病原体与机体间互作的更完整图谱,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对抗感染的新途径。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核酸研究》(Nucle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4-25

  • 我国拟增加“人才签证”吸引海外人才

    4月24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的出境入境管理法草案在普通签证类别中增加了“人才引进”一类。 在中国,签证分为外交签证、礼遇签证、公务签证、普通签证。 草案规定,对因工作、学习、探亲、旅游、商务活动、人才引进等非外交、公务事由入境的外国人,签发相应类别的普通签证。普通签证的类别和签发办法由外交部会同公安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 外国人申请办理签证,应当向驻外签证机关提交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以及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按照驻外机关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接受面谈。 “外国人申办办理签证需要提供中国境内的单位或者个人出具的邀请函件的,申请人应当按照驻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4-25

  • 英发现影响老化和预期寿命基因 有助抗老化治疗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与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合作,发现了一组“老化”基因,这组基因的开关是由表观遗传因素的作用所控制,对机体老化和可能寿命产生影响。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发现有助于研究外部因素,如生活方式怎样造成了表观遗传改变,为抗老化治疗开辟新的途径。相关论文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上。    表观遗传也叫外遗传,是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调控的可遗传变化,是从基因演化到表型的过程和机制。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来完成,如DNA分子甲基化、染色质重塑、基因表达重编程等。  &n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4-25

  • 越南怪病已致19人死亡173人感染 病因仍未明

    吴陈 杨京德  新华社日内瓦4月24日电(记者吴陈 杨京德)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言人法黛拉·沙伊卜24日在日内瓦表示,关于越南近期再度暴发的神秘致死性疾病,目前尚未收到越南有关方面要求国际支持的请求,但该组织已做好相关准备。  沙伊卜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越南卫生部门已进行了两轮调查,最近一次在今年4月13日开始,但截至目前致病原因尚未明确。  沙伊卜说,该疾病2011年4月首次在越南中部广义省出现,患者被发现有手部、脚部溃疡、四肢僵硬等症状,在严重病例中出现肝损伤。根据目前情况,该疾病仅在广义省内发生,世卫组织尚未收到越南其他地区或其他国家相关病例报告。世卫组织越南办公室将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4-25

  • 我国干细胞医疗乱象丛生 患者花钱当实验小白鼠

      就像一颗怎么也按不进水中的皮球,“中国干细胞临床医疗乱局”的话题近日又一次浮出水面。  今年1月,中国卫生部下令停止所有未经批准的干细胞临床项目。4月11日,英国《自然》杂志发文称,3个月过后,中国不少医疗机构仍旧有令不行,海量吸金。  一边是迅速膨胀的市场驱动,一边是主管机构一刀切的严格管控。是市场满足了患者“病急乱投医”的需求,还是患者被野蛮生长的产业裹挟?  究竟是谁,该为干细胞临床治疗的种种乱象埋单?  身世复杂的干细胞被注入“病急乱投医”的患者体内  而大把钞票则进入医疗机构的腰包  《自然》杂志调查发现,中国的一些诊所公开营业,并且在其网站上宣称,通过干细胞疗法可治疗不少疑难杂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2-04-25

  • 64个中央部门公布预算 教育部预算总数最高

    继前日(4月23日)14个中央部门公布2012年部门预算后,昨日(4月24日),又有50个部门公布,总数量已达64个。在目前公布预算的部门中,教育部预算总数最高,达到1856.7亿元,比去年增加372亿元。 教育部支出额度最高 国务院日前要求,中央部委要将经开财政部批复的全部预算表格细化到款,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等要细化到项级科目。从当前各个部门公布的情况看,各中央单位均按要求予以公布。 在现有公布的部门中,从具体支出额度上看,和去年一样,教育部成为预算大户,支出总额1856.7亿元,其中住房保障支出42.64亿元,占比2.3%。小学教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2-04-25

  • 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

    由广东省领导管理;要求该校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日前向广东省政府发出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部同时要求该校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遵循国家基本教育制度。 通知指出,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讨论议定,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14325。 通知明确,南方科技大学系多科性本科学校,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学校发展所需经费由广东省统筹安排解决。同时,应遵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依法办学,

    来源:中新社

    时间:2012-04-25

  • 科学家欲推产前基因疗法 对腹中胎儿进行治疗

    科学家提出,可在婴儿出生前就对其进行检查,如有发现缺陷基因,立即进行修正,这种治疗方法相比于产后或者婴儿长大后再进行治疗,优势明显,不过仍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网易探索4月24日报道 据悉,每年都有数百万婴儿因从父母处遗传了缺陷基因,在出生时就患有衰退性遗传障碍而导致患上各类障碍性疾病。尽管如今科学家通过现代基因疗法,可在婴儿出生后针对部分缺陷基因进行重新编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然而,如今成功病例也仅局限于几类疾病,并且治疗范围十分有限。近期有科学家提出,可在婴儿出生前就对其进行检查,如有发现缺陷基因,立即进行修正,这种治疗方法相比于产后或者婴儿长大后再进行治疗,优势明显。遗传障碍可导致器官损伤

    来源:网易探索

    时间:2012-04-25

  • 科学家将酶改造为实用型储能物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18日报道,加拿大康科迪亚大学物理系副教授拉斯洛·卡尔曼带领的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方法,将自然界中一种可储存能源的酶的时效从几秒扩展到几小时,以作为进一步捕捉和利用太阳能的关键。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的《美国化学会志》上。 研究人员在细菌中发现了一种捕捉太阳能的关键酶,在光的诱导下,其内部会出现电荷分离,形成一端带负电、另一端带正电的状态,正如电池一样。通过添加不同的分子改变酶的形状,研究人员延长了其电势的存在时间,使酶能够将电荷分离状态保持更久。 在自然结构里,这种酶完全可以嵌入细胞外层即所谓的脂质膜中。酶的结构允许其能快速重组电荷并从电荷分离状态中恢复过来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4-25

  • 乳腺癌可细分为10个亚型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究发现乳腺癌可以细分为10个亚型,这有助在将来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英国和加拿大等多国研究人员分析了过去十多年里约2000名乳腺癌患者的癌细胞组织样本,结果显示,它们在基因层面上有不同的病因,可以将它们分为10个不同的种类,需要不同的治疗方式。 领导此项研究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卡洛斯·卡尔达斯说:“乳腺癌不是一种疾病,而是10种不同的疾病。”这就是为什么对乳腺癌患者使用一些通用的治疗方式时,有些患者反应良好,而另一些患者却反应较差甚至病情恶化。 卡尔达斯说,虽然这项成果还不能马上改变现在的乳腺癌治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04-25

  • 干细胞培育毛囊有望治疗秃头症

    日本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成年实验鼠干细胞和人类干细胞分别培育出毛囊,并移植到没毛发的实验鼠皮肤上,都成功让它长出毛发,未来有望将这一技术用于治疗秃头症。 东京理科大学教授辻孝领导的研究小组分析显示,移植的毛囊与周围的皮肤和神经等组织融合良好,在毛发脱落后还能继续长出新的毛发。 据研究人员介绍,他们还从一名人类秃头症患者的头皮上提取了相关组织,并按同样方法培育出毛囊,移植到实验鼠皮肤上后也能长出毛发。 这项成果为秃头症患者带来新希望。如果进一步临床实验取得成功,秃头症患者将来也许只需提供一些头皮细胞,就能重新长出头发。研究人员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2-04-25

  • Stem Cells:干细胞,攻击癌症的新武器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神经干细胞具有天生靶向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肿瘤细胞的能力。这一研究发现在对乳腺癌细胞的研究中得到成功证实,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同行评议的先进期刊《干细胞》(Stem Cells)上。尽管开展了数十年的研究,癌症仍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2008年全球因癌症死亡人数达760万人,乳腺癌是每年癌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新加坡,每年有超过1400名妇女确诊患上乳腺癌,超过300人死于该病。癌症的高死亡率部分归因于恶性肿瘤的侵袭能力使得癌症扩散至整个人体,以及常规疗法无法彻底根除癌细胞。在这篇文章中,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4-24

  • Cell子刊:检验点蛋白如何结合染色体

    生物通报道:来自ScienceDaily (2012年4月20日)消息,Warwick医学院的科学家研究揭示了人体内保证细胞分裂时得到正确的染色体个数的“安全检查”机制。这项成果可能推动研发更有效的抗癌药物。我们身体中的大多数细胞含有编码个体遗传信息的23对染色体。染色体分离的过程由一种被称为纺锤体检验点的系统控制,以确保子细胞获得正确数目的染色体。如果子细胞获得的染色体数目不对,即非整倍体,这会使正常细胞成为癌细胞。事实上,侵袭性人肿瘤细胞常为非整倍体,其纺锤体检验点的许多组分都变异或错误表达了。因此确定纺锤体检验点的运作方式对于理解什么引起了癌以及怎样能预防癌是至关重要的。《Curren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4-24

  • PNAS揭示鲜为人知的细胞调控

    ——O-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O-GlcNAc)修饰系统增加了细胞调节的复杂性,可能最终提供新药靶点。生物通报道: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脑神经细胞被缠结的蛋白阻塞。科学家推测这些缠结现象产生的部分原因,是鲜为人知的细胞调节系统功能故障。而现在,对小鼠中这种调节系统的认识大幅提升了,这些信息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阿尔茨海默症及其他一些人类疾病,并最终能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靶向位点。这篇题为“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dentifies many mouse brain O-GlcNAcylated proteins including EGF domain-sp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4-24

  • Science:促进细胞存活的新型酵母朊病毒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日本RIKEN 脑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可促进药物耐受和细胞存活的新型酵母朊病毒,并证实在细胞适应过程中朊病毒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而提供了关于活生物体中朊病毒潜在更广泛的功能的新见解。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为解开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谜题提供了新转折。自从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这类称之为朊病毒的错误折叠蛋白以来,向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挑战:中心法则认为遗传信息是从DNA和RNA向蛋白质传递,而非是从蛋白质传递至其他的分子。与这项规则相反的是,朊病毒是通过传送其错误折叠的形状而将信息从一个分子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4-24

  • 全球科技领袖获糖基化研究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来自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dentifies many mouse brain O-GlcNAcylated proteins including EGF domain-specific O-GlcNAc transferase targets”的文章,发现O-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O-GlcNAc)修饰系统能增加了细胞调节的复杂性,并最终可能提供新药靶点。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版上。领导这项研究的是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蛋白质组学主任的Richard D. Smith教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4-24

  • Nature子刊: 防止DNA损伤的关键因子

    生物通报道  来自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科学家们近日发现了一个在大脑形成早期防止DNA损伤累积中起不可或缺作用的蛋白TopBP1。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4月22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研究人员证实在细胞分裂前分子复制过程中发育中的大脑细胞会借助于TopBP1来防止DNA链发生断裂。研究人员还证实大脑发育初期干细胞和称之为祖细胞的未成熟细胞相比于后期的祖细胞对未修复的DNA损伤更加敏感。尽管相比于干细胞,祖细胞发育程度更深一些,但它仍具有能力形成多种特化的神经细胞其中一种类型。文章的资深作者、圣犹达遗传系成员Peter McKinnon 说:“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4-24

  • 新研究发现小行星撞击促使生命进入地下繁衍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4日消息,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对美国一个小行星撞击坑下较深处进行研究的科学家,发现有微小的生物体在深达数公里的地下繁衍生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它指出,陨石坑可能是在其他行星上寻找生命的一个理想之地。  尽管地球上很大一部分生物体生活在地上或地下,但这项最新研究是首项查看小行星撞击是如何影响地下生态系统的研究。包括查尔斯-科克尔教授在内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对从美国弗吉尼亚切萨皮克湾陨石坑深处获得的钻孔岩样进行了研究。科克尔及其同事对从宽达90公里的该结构下方深1.76公里处获得的岩芯进行仔细检查。他们认为,小行星撞击产生的高温和高压将会杀死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2-04-24

  • 超级计算机将在单个细胞尺度精确模拟“人脑”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15报道,人脑的能力或许会让现有机器相形见绌,但科学家们目前正打算让全球功能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变身为“人脑”。如果成功,那么,该“人造大脑”将彻底变革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疾病的理解,甚至让我们进一步洞悉人类如何思考、做决定等。   该项目的领导者是瑞士洛桑联邦综合理工学院的电脑工程师亨利·马克拉姆,他将同包括英国剑桥大学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在内的欧洲科研团队携手合作。   他们打算让这台计算机将迄今所有与大脑运行的未解之谜有关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将这些信息复制在屏幕上,甚至精确到单个细胞和分子的程度。他们希望该项目能在12年内“竣工”。   马克拉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4-24


页次:3066/4241  共84814篇文章  
分页:[<<][3061][3062][3063][3064][3065][3066][3067][3068][3069][307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