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指血可测儿童心脏疾病

    本报讯 (记者李颖)“在风湿性、先天性和高血压心脏疾病比较流行,但获得医疗服务的机会非常有限的边远地区,通过进行B型尿钠肽(BNP)指尖采血测试,将有助于医生辨别儿童重症先天性心脏疾病和成人晚期心脏疾病。”这是来自弗吉尼亚州圣地亚哥医疗系统的医学博士Alan Maisel在2012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报告ALERT研究的最新结果。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介绍说,去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和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就“指尖采血BNP测试识别儿童先天性心脏疾病和成人晚期心脏功能障碍”的项目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相关临床研究。调查人员走访了江西省、湖南省和安徽省的五所乡村医院,并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11-09

  • 哈萨克斯坦科学家称研制出酸奶能延年益寿

    据英国媒体11月6日报道,哈萨克斯坦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已经研制出能益寿延年的酸奶。此前,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曾多次敦促科学家加紧研制“返老还童”产品。以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名字命名的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被称为“nar”的营养品具有帮助消化及保健的功效,“能增强体质、延长寿命”。不过他们也承认,“仅仅靠一个生物制品并不能解决长寿问题,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72岁的纳扎尔巴耶夫自1990年起开始担任哈萨克斯坦总统,这两年他似乎开始对长生不老很感兴趣。2010年,一个韩国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时表示,纳扎尔巴耶夫应该继续执政到2020年。他回应说:“可能吧,如果你能给我延年益寿的药品,也许你们韩国有这

    来源:中国日报网

    时间:2012-11-09

  • 研究称高脂食品坏作用来得快

    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发表研究报告称,虽然高脂肪食品有害健康已经广为人知,但其有害作用产生之快可能超出很多人想象。加拿大心脏与中风基金会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为了研究高脂肪食品对心血管功能产生的短期影响,他们让一组身体健康、无吸烟习惯的大学生接受实验,让他们早餐食用两份商店里常售的三明治,共含900卡路里的热量和50克脂肪,并在进食前后进行一项名为“流速时间积分”的测试。这是一项衡量血管状态的重要指标,能显示出手臂血管短暂受压后,一定时间内能得到多大的血流量,指标越高越好,因为这表明小血管可以扩张其输血能力。实验结果显示,食用高脂肪早餐后,他们的“流速时间积分”指标下降了15%至20%。研究人员表示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时间:2012-11-09

  • 报告称复合维生素不会降低男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研究人员7日发布报告称,对50岁以上男性而言,每日服用一片复合维生素并不会降低发生心肌梗塞、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关研究报告当天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布里格姆妇科医院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医生健康研究II”项目的近1.5万名男性的数据。该项目始于1997年,共招募了约1.5万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美国男性医生,其中包括754名有主要心血管疾病病史者。试验参与者被随机要求服用复合维生素或安慰剂,对他们进行的随访截至去年6月结束。在平均时间为11.2年的随访中,共有1732人出现主要心血管疾病,其中服用维生素组稍低于服用安慰剂组,但这一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11-09

  • 加拿大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首阶段获成功

       新华社温哥华11月6日电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研究人员6日宣布,他们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在第一阶段的人体临床试验中获得成功,研究人员认为这是朝艾滋病疫苗临床实用迈进的重要一步。    去年底,该疫苗获批在美国开展人体试验后,研究人员今年3月正式在美国开始试验。受试人群是年龄介于18岁至50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注射新型疫苗,另一组注射安慰剂。    研究人员表示,注射新型疫苗的受试者至今没有出现副作用。同时,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注射疫苗者体内的艾滋病1型病毒抗体增加。这些都显示出新型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11-09

  • 研究发现癌症特殊分子 可提前检测出发病迹象

       据新华社伦敦11月6日电 英国研究人员6日报告说,许多癌症发生时都会产生一种特殊分子,对其进行追踪可以提前检测出癌症发病迹象,这一技术还可进一步用于癌症治疗。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当天在英国癌症研究所组织的学术会议上报告了这项成果。据介绍,许多癌症的发病机理都与DNA受损有关,而DNA受损时会产生一种名为γH2AX的分子。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以找到这种分子并与其结合的荧光物质,如果把这种物质注入生物体内,通过荧光观察到它们在某处聚集,就说明那里可能发生了癌变。    如果对用于追踪相关分子的荧光物质稍加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11-09

  • Science医学:用细菌来治病

    生物通报道  来自法国的研究人员近日利用一种基因工程细菌成功防治了肠道炎症。这种保护是由一种称作Elafin的人类蛋白提供,研究人员将其人为地引入到了乳制品细菌(乳酸乳球菌和干酪乳杆菌)中。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迟早适用于患有如克罗恩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性疾病的个体。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31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在法国,有近20万人患有称作IBD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尤其是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类疾病的发病率还在继续攀升,每年确诊新病例达8千人。在炎症发作过程中,IBD主要以腹痛、频繁腹泻(有时候出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11-08

  • 试管婴儿的前世今生(下)

    (上接:试管婴儿的前世今生 上)上述种种技术并未给IVF的成功率带来显著改善,而可供胚胎筛选的时间却不多。胚胎在第五天后就要准备在子宫内着床,需进行植入或冷冻。绝大多数现有的筛选方法能够在第三天前做出评估,但有些也会拖到第五天或第六天。研究者们担心胚胎在体外培养过久,会使其基因组更容易受到环境的表观遗传学影响,因此尽量减少胚胎在母体外的时间很重要。人们依旧需要新技术,以便获得更多胚胎发育信息,实现更早更准确的胚胎筛选。新一代筛选技术Zernicka-Goetz是剑桥大学哺乳动物发育及干细胞生物学教授,他的实验室在小鼠早期发育研究的基础上也开展了胚胎筛选的研究。早在2005年,Zernicka-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11-08

  • Science转化医学:别浪费新生儿血样

    生物通报道:目前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都会被取一点血样来筛查特定疾病,新生儿筛查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死亡。美国疾控中心将新生儿筛查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公共健康项目。新生儿筛查后剩余的样本可作为筛查的质量保证,也可以用于一些生物医学研究。日前,医学家和生物伦理学家们在Science转化医学上发表了评论性文章,号召研究机构寻求政府支持对新生儿筛查后所剩的干血样进行适当研究。他们提出,常规筛查后剩下的新生儿血样还具有巨大的潜力,不应在争议和诉讼中流失。“新生儿常规筛查后剩余的干血样对于生物医学研究来说非常宝贵,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公共和个人健康,现在亟需展开公议以决定如何合理使用这些血样,”文章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11-08

  • Science医学:重要的癌症模型

    生物通报道  由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儿童医学中心主任Sean Morrison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可预测皮肤癌患者进程的创新模型。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来自20名患者的III期人类黑色素瘤细胞移植到了特别选择的免疫系统抑制小鼠体内。利用这一异种移植模型,该研究小组观察了小鼠癌症扩散或转移速度差异与患者临床结局的关联性。Morrison博士说:“人类黑色素瘤能够在小鼠体内有效转移,最终发展到晚期,患者疾病第四阶段,扩散到如脑、肝或肺等远处器官。当黑色素瘤无法在小鼠体内有效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11-08

  • 两年研究终发现抑制癌症血管生长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生物科学系等处的研究人员花费了两年时间,终于发现了阻止不必要的血管生长的新机制,而这正是抗击癌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人员证明了一种用于降低乳腺癌扩散的药物:geldanamycin也能降低其它癌症中开启血管生长的一种蛋白,这将有助于癌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On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利兹大学Sreenivasan Ponnambalam博士,他表示,“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肿瘤分泌的物质会刺激血管向外扩张,形成网络供应养分,并提供肿瘤在身体其它部位扩散的途径。癌症研究中的一大问题就在于:如何能通过这些血管网络阻止肿瘤的生长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11-08

  • Blood:凝血机制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科学家们发现多聚磷酸盐在凝血过程中参与了多个阶段,并且涉及了静脉/动脉堵塞(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Illinois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一些小分子阻断多聚磷酸盐的活性,成功缓解了动物模型的动静脉血栓和炎症症状,提出这类分子可用于血栓治疗。目前市面上的血栓治疗药物会引发出血,而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大大减少这种副作用。该文章发表在Blood杂志上。血凝块通常形成于血管的受损位点以避免血液流失。然而有时,血凝块完全堵塞了动脉和静脉而破坏了周围的组织。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称,每年有300,000到600,000美国人受到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困扰,每年有60,000 至100,000人死于这些疾病。凝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11-08

  • Lancet:降低坏胆固醇的新药

    生物通报道:对于许多胆固醇高的人来说,他​​汀类药物(statins serve) 往往是治疗的第一选择。然而,一些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无法有效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holesterol),或称为“坏胆固醇”的浓度,因为他们的身体无法对这些药物做出足够的反应。来自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的研究人员近期研发了一种新型药物:AMG145,如果病患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加入这种药物,能在12周后有效降低LDL胆固醇水平66%。这一研究结果在今年的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公布,并发表于11月6日Lancet杂志。研究人员在一项双盲,广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11-08

  • Nature解析分子进化遗传学

    生物通报道  来自西班牙基因组调控中心和庞培法布拉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小组研究了长期分子进化的效应,生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物种中大多数氨基酸置换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影响(fitness effects)。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研究数据表明遗传背景决定了一种修饰,作为蛋白质水平上调控进化的主要因子,是有利、有害或是无关紧要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领导这一科学家小组是西班牙基因组调控中心进化基因组学主任Fyodor Kondrashov教授。Kondrashov教授主要工作是利用计算机来分析大量实验数据以了解不同基因版本产生的机制。他研究从鱼、鸟到人类等生物体的基因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11-08

  • 表观遗传研究指南(二)

    生物通报道:今年九月,对于基因组研究者们来说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月份,因为美国人类基因组研究院(NHGRI)资助的ENCODE项目在Nature,Genome Biology,Genome Research等杂志上公布了三十多份论文,还有在Science,Cell,以及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上的一些功能性介绍论文。这一项目的研究人员对147细胞系进行了将近1,650次实验,分子转录,转录因子结合,染色体拓扑结构,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等多方面内容(十年努力,六篇Nature论文:讲述垃圾DNA的故事)。包含这些种种功能元件的就是表观遗传学,近年来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11-08

  • 提高运动能力——麻醉的功效

    对于医学界来说这可谓一大幸事:使用药物可以麻痹人们的痛觉,从而进行各种治疗。现代的麻醉药不仅可以应用在施行无痛外科手术中,还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检查过程。德国耶拿大学的心理学家和医学家日前展示了麻醉剂对于中风病人的康复治疗也能够发挥很大作用。他们通过研究证明,局部麻醉能够明显改善病人在中风后的活动能力,这一研究成果刚刚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 期刊。(DOI:10.1523/JNEUROSCI.5912-11.2012)耶拿大学生物与临床心理学教授Dr. Thomas Weiss解释说,“很多中风患者会发生瘫痪,如手部或整只胳膊。”多年以来,他与耶拿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12-11-08

  • 英国研究表明鱼油对女性心血管的益处大于男性

    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油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已是科学界公认的事实。据《每日邮报》10月12日报道,英国雷丁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女性得益于鱼油的好处明显大于男性。 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喝含饱和脂肪,或同时含饱和脂肪与欧米伽—3鱼油的饮品,后者的鱼油含量相当于200克深海鱼肉的鱼油含量。然后通过血管造影手段追踪两种饮料对血管产生的作用。该研究发现,鱼油能直接改善控制血管弹性的肌肉细胞,并能使女性的血管弹性增大4倍,而只使男性的血管弹性增大1倍。欧米伽—3脂肪酸的最佳来源是含油脂高的鱼类,以深海鱼为主,包括金枪鱼、三文鱼、马鲛鱼、沙丁鱼、鲱鱼和鳀鱼。

    来源:环球时报-生命时报 

    时间:2012-11-08

  • 美国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肺功能差容易得痴呆

    据美国“心理中心”网站近日报道,发表在《心理科学期刊》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老年人能保持肺功能的健康,那么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也会退化更慢,更不容易痴呆。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选取瑞典一项老龄化研究的数据资料,通过对832名年龄在50—85岁的受试者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20年间,老人肺功能的降低导致了认知功能的下降或消失;反之,认知能力下降的老人,肺部健康却没有受到严重影响。这项研究的首席作者查尔斯·埃莫瑞博士是内科医学和行为医学的专家,他认为,注重保持肺功能健康有益于维持年老后的认知功能正常,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戒烟是最主要的两项防范方法。此外,营养不良和环境污染也会对肺部健康起到负

    来源:环球时报-生命时报

    时间:2012-11-08

  • 细菌打印的照片 你敢要吗

    自从数码相机逐渐普及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将照片存在电脑上,而不是打印出来。不过如果打印方法特别的话,也许会有人尝试的。日前一位国外摄影师就用了一种特殊的材料——细菌,来进行照片的打印。 微生物学专业出身的摄影师Zachary Copfer日前研发出一种非常奇特的洗照片技术——“bacteriography”。该技术利用大肠杆菌催化出荧光素,然后与底片重叠,并将细菌与底片曝露在辐射下。由于受辐射强度影响生长,细菌会形成像电脑点阵图般的图像。之后,Zachary再利用丙烯酸和树脂就可以来“洗”出照片。Zachary目前已经开设个人网站,并上传了自己的许多“bacteriography” 作品。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12-11-08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陌生人干细胞可修复心脏

    美国研究人员在干细胞修复心脏损伤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发现陌生人捐献的干细胞对重建患者心脏组织同样安全、有效。这意味着或许可以建立干细胞库,把干细胞像血液一样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取用。不同细胞美国心脏病协会年会5日讨论这一研究结果。研究主持者、迈阿密大学的乔舒亚·黑尔博士说,研究中所用干细胞为采自骨髓的一类特殊干细胞,细胞表面没有一种关键特征,因此免疫系统不会认为它们是外来“入侵者”而发动袭击。参与研究的30名志愿者都有过心脏病发作历史,发作最早的是30年前,最迟的也在数年前。心脏病发作留下的瘢痕组织会削弱心脏的功能,致使心脏肌肉肥厚、松弛,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因此这些志愿者都有心脏衰竭症状。研究人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2-11-08


页次:2860/4178  共83545篇文章  
分页:[<<][2851][2852][2853][2854][2855][2856][2857][2858][2859][286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